存款競爭激烈 民營銀行「花式」攬儲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存款競爭激烈 民營銀行「花式」攬儲

本報記者/張漫遊/北京報導

臨近年底,銀行業對存款的爭奪愈發激烈。《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日多家民營銀行、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相繼發布了多個支取靈活、收益高的存款產品,主要計息方式為靠檔計息和按周期付息兩種模式。

談及存款產品逐漸豐富、競爭態勢增加的原因,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主要是隨著資管新規落地,人們對於理財觀念正發生改變,對於「高收益」的敏感度更勝「保本」,更多銀行為了吸收資金,推出了諸多高收益、支取靈活的存款產品。

高負債成本如何被覆蓋?某南方民營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雖然負債成本較高,但民營銀行的貸款利率一般可達到8%以上。「民營銀行的出現主要是填補傳統銀行的空缺,覆蓋通過傳統授信不能覆蓋的人群,而這部分人也能接受稍高的貸款成本。當然,民營銀行有著與傳統授信審批不同的模式,也在努力通過這種方式降低業務成本。」

起存門檻僅千元 月付利息達年化4.3%

近日,記者注意到,在京東金融「銀行精選」一項下有多款可靈活支取且收益高的銀行存款產品。比如天津金城銀行推出的「金慧存月月盈」產品,這是一款5年期的存款產品,但可按月付息,利率為4.30%(年化),即在21:00之前購買當日起息,每個月為一個計息周期,每月派息;同時也可提前支取,未滿一周期的,周期內實際持有天數按銀行掛牌活期利率計息,且起存門檻僅為1000元。

此外,在京東金融在售的銀行存款產品中,還有部分銀行推出了存款利率比「金慧存月月盈」高的存款產品,其中有的屬於派息周期較長,如每期派息收益率為4.6%,但6個月為一個周期;有的屬於靠檔計息產品,如持有時間不足一天不計息,持有1至7天按照1.12%計息,持有7天至1年按照1.89%計息等,存滿3年到5年時存款利率即可達到5.3%。

上述南方民營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主要就是靠檔計息和按月付息兩種付息形式,其中部分銀行按月付息是會採用將收益權轉讓的形式,即為保障客戶資金的流動性,在整個產品未到期的時候可以通過將定期存款收益權轉讓給第三方合作機構的方式,而客戶提前拿到存款本金及較高收益。

記者對比了部分股份制銀行的存款產品,發現上述民營銀行的產品確實較有競爭力。如某家股份制行推出了3年期按月付息的存款產品,起存門檻為5000元,存款利率為3.49%;這家股份制銀行收益再高些的3年期按月付息的存款產品,利率為3.79%,但存款門檻為10萬元。

某民營銀行人士告訴記者:「民營銀行本來缺少網點,且知名度不高,攬儲不易,因此會適當抬高存款利率,並把一些產品放在流量比較高的平臺上,吸引儲戶。」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存款的壓力不僅是民營銀行感受到了,城商行等中小銀行也倍感壓力。某城商行個金部人士告訴記者,由於不具備基本類衍生品交易資格,目前部分中小銀行不能再做結構性存款產品了,因此會希望在定期存款方面有所突破。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0月份存款數據顯示,人民幣存款增加2372億元,同比少增116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601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6993億元。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告訴記者,隨著資管新規落地,人們對於理財產品的認識有所轉變,存款增速放緩的趨勢將很難轉變,他認為,人們對於「高收益」的敏感度更勝於「保本」。

貸款利率普遍在8% 以覆蓋負債成本

關於天津金城銀行如何能夠支持月付息利率為4.3%的高成本等問題,記者聯繫了該行,但截至發稿,記者還未收到該行的回覆。

上述南方民營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民營銀行作為市場的後來者,想要從穩定的市場中分羹,必須要凸顯優勢,適當提升存款利率就是方式之一。「目前雖然負債成本較高,但銀行業能通過貸款端覆蓋成本,一般貸款利率要達到8%以上。」

上述民營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一般民營銀行的貸款種類分為自研貸款、聯合貸款、助貸以及投向信託的機構貸款。「部分民營銀行在存款給出的利率高,可能他們在貸款業務方面的投放渠道比較好,能覆蓋住成本。」他表示,一般來說,個人貸款的利率比企業高,企業貸款普遍都是大額低息的。

「民營銀行的出現主要是填補傳統銀行的空缺,覆蓋他們通過傳統授信不能覆蓋的人群,而相比於融資難,這部分人也能接受稍高的貸款成本。」上述南方民營銀行人士如是說。

上述民營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道:「從各家銀行存款的利率情況也能看出,並不是所有民營銀行都能給出較高利率,這背後的因素有很多,貸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看當地的政策。」

不過,民營銀行也在試圖降低貸款利率。上述南方民營銀行人士告訴記者,民營銀行有著與傳統授信審批不同的模式,也可以降低業務成本。

如微眾銀行在2018年業績報中披露道,該行優化定價、讓利客戶,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下降了1個百分點。據悉,今年微眾銀行也在持續降低微粒貸貸款利率,據悉微粒貸的平均利率是呈現下降趨勢的,這主要得益於微眾銀行帳戶運維成本持續下降。

記者從眾邦銀行方面了解到,該行就是利用5G、區塊鏈、物聯網等底層技術,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應用,對融資企業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全流程數位化風險管理,建立能確保企業交易行為可信、交易信息可得、交易風險可控的「交易信用」模型。將風險管理聚焦在企業的實時經營上,做到風險的實時監測、及時預測、動態管控,做到「三個實」:實情、實時和實物。

相關焦點

  • 中小銀行「花式攬儲」 50元存款利率超大額存單
    來源:第一財經中小銀行「花式攬儲」 50元存款利率超大額存單作者: 陳洪傑[ 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攬儲叫停後,不少中小銀行開始了「花式攬儲」。例如,動員員工將存款產品分享朋友圈,讓客戶邀請好友、賺現金,支持定期產品隨時支取等。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最重要的一招仍是在存款利率普遍下行的情況下,用較高的利率通過手機銀行進行獲客。
  • 銀行年末攬儲競爭激烈?1年以內存期利率上浮超30%?
    [導讀]每到年底,隨著年終獎、分紅的到帳,很多人的錢包鼓起來,同時各家銀行開始備戰年終考核,攬儲大戰如約而至。   由於今年流動性較為充裕,銀行普遍「不缺錢」,因此各家的攬儲情況不一。實力雄厚的國有行和股份行「開門紅」比較冷清,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動作更多,比如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引流,設置了禮品和較高的存款利率,為攬儲增加含金量。
  • ​銀行年末攬儲營銷戰:中小銀行競爭激烈
    反觀中小銀行「年末衝存款」勁頭十足,部門銀行較往年提前吹響「開門紅」號角,越來越多中小銀行借力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線上營銷產品,競爭激烈。大行「雷聲大雨點小」提高產品利率,顯然是各行為了攬儲採用的最有效辦法。不過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雖然銀行大多有著「開門紅」的任務,但上浮存款利率的情況並不典型。
  • 花式攬儲不再,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 銀行如何應戰?
    花式攬儲不再 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資本市場或分流存款,銀行如何應戰?12月24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訪北京部分銀行。新京報記者 胡萌 攝餘額寶收益率跌破2%、多銀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靠檔計息產品陸續「下架」……在今年各類存款產品直接或變相降息後,年末銀行攬儲大戰也幾近「熄火」。
  • 利率上浮 年底攬儲如約而至!閒錢存銀行正當時
    每到年底,隨著年終獎、分紅的到帳,很多人的錢包鼓起來,同時各家銀行開始備戰年終考核,攬儲大戰如約而至。由於今年流動性較為充裕,銀行普遍「不缺錢」,因此各家的攬儲情況不一。實力雄厚的國有行和股份行「開門紅」比較冷清,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動作更多,比如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引流,設置了禮品和較高的存款利率,為攬儲增加含金量。一般來說,銀行的「開門紅」活動會從12月一直延續到明年一季度末,如果手裡有閒錢需要存銀行,可以趁著這個節點挑選一些高利率的產品。
  • 多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漲了,有銀行直接上浮55%,想去存一點嗎
    進入2021年後,不少銀行為了取得「開門紅」,在攬儲力度上也有所加強。由於之前監管層對智能存款、網際網路存款、結構性存款這些銀行的攬儲利器予以叫停或加以限制,讓銀行不得不把重心放到傳統存款上來,因此在傳統存款上的競爭更為激烈,存款利率也跟著水漲船高。
  • 民營銀行的高利率存款到底有沒有風險
    民營銀行的高利率存款,究竟高到了什麼程度?實際也就4到6個點之間。明確的說銀行存款50萬以內的都沒有風險,都是萬無一失的,因為每一筆存款都硬性提了保險費的。民營銀行的利率除了去年億聯銀行出了款5年期6.02%算最高的,還沒哪家超過了它的五年存款利率。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又部分高於國有銀行和大的地方商業銀行,是很正常和普遍的現象,因為它的吸儲渠道比較閉塞,只有提高利率在第三方平臺攬儲。
  • 花式攬儲不再 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
    除了前期的存貸比考核紅線刪除、理財淨值化管理轉型等因素外,對於今年銀行攬儲大戰進一步「熄火」,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直接原因是在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靠檔計息產品等領域的監管加強,相當數量的銀行主動攬儲競爭行為受限。
  • 六大銀行齊聲叫停靠檔計息產品,存款成本降低,攬儲還有新馬甲嗎?
    今年3月,央行再度發布《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按規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一位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監管部門重拳整治靠檔計息等創新型存款產品,旨在降低銀行的負債壓力從而壓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此外,此舉也有助於緩解銀行負債資金的不穩定性、流動性等隱患,防範高息攬儲造成的潛在風險。
  • 銀行開啟「攬儲大戰」 高利率、低門檻、短期限成賣點
    記者 何世春 王珂每年年末,銀行都會進行「攬儲大戰」。臨近年末,記者走訪發現,眾多銀行開始忙於攬儲,多家銀行推出了高利率存款產品和多種促銷活動吸引客戶。近日,江蘇銀行就在官方公眾號推送了一款理財產品,利率高達4.5%,且僅需1000元就能起投。該行另一款理財產品則是以低門檻為賣點,起購金額僅為1元,利率也達到了4.01%。除了利率上浮,推出短期限的理財產品也是銀行攬儲的手段之一。如興業銀行就發行了一款期限為35天,預期收益率為4.0%的理財產品,募集期從本月3日至9日。此外,網際網路銀行也在大力攬儲。
  • 年末攬儲大戰,銀行存款利率上漲30%,正是「薅羊毛」的好時機
    因為對於商業銀行來說,要想活下去,必須有適量的儲戶來銀行存錢,而銀行要想活得「瀟灑」,必須要賺取更多的錢,銀行賺錢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利息差」。這就是銀行的存放貸的周期特徵,如果不能在這最後一個月攬到更多的存款,明年的放貸計劃就會受到影響,年底攬儲基本上是各銀行的必修課。
  • 聽說民營銀行利息高,到底應該怎麼選擇?
    實際這個很好選擇的,首先你要了解清楚民營銀行的性質,以及有多少家民營銀行,都分布在哪些地區和省份。民營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以及地方商業銀行之間的關係和衝突。各地方銀行就是服務於各地方的經濟,銀行攬儲原則上是不跨地區的,但是現在有很多第三方理財平臺的出現,所以很多民營銀行都在全國各地攬儲。攬儲也形成了競爭,有的銀行的存款利率都調到了央行規定利率的極限,當然都是在規定範圍內,所以即使它們的利率高也是受銀行存款保險保障的。
  • 為何民營銀行存款能在網際網路理財佔據C位?
    二、為何線下不見民營銀行存款? 眾所周知,傳統銀行攬儲依靠線下網點,每當路過銀行門口,總能看到小黑板、小白板什麼的,上面會標註最新的存單利率或是理財預期收益率等。 但是一些網紅的民營銀行,卻從沒看過他們的網點,這是為什麼呢?
  • 年初存款利率普漲:一些銀行推「分期派息」應對攬儲壓力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年初存款利率普漲,一些銀行推「分期派息」應對攬儲壓力「靠檔計息」增量產品叫停,存量產品逐步壓縮,一些民營銀行開始大力拓展「分期派息」存款產品。元旦之後,新春之前,不少銀行為打好2021年「開門紅」,推出了不少較高利率的存款產品。「去年我們這裡為拉存款出現過送豬肉的情況,後來被監管處罰了。
  • 銀行又開始年末攬儲衝刺了?怎麼存錢才能更划算?
    雖然現在理財方式已經多種多樣了,可相信還是有很多朋友會把相對安全可靠的銀行存款作為理財的首選。與此同時呢,各家銀行正咬緊牙關備戰年終考核,銀行的員工們又開始上演拉存款的繁忙景象,「年終攬儲大戰」再次如約而至。那麼各大銀行為什麼都在做年末的攬儲衝刺呢?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這些問題。
  • 比財上線多款銀行創新型存款,支取靈活,提現快捷
    所以在我國,唯一相對沒有風險的理財方式就是銀行存款。就最近兩年來看,銀行存款一改往日呆板固定的作風,也開始兼顧流動性和收益了,各大銀行不斷的推出一些更加親民的存款,也給存款產品帶來了第二春。2018年開始存款利率上浮,也讓存款產品重新具有了競爭性。
  • 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民營銀行影響幾何?
    據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11月一次講話中提供的數據,加總目前11家頭部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近年來漸成部分中小銀行特別是民營銀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渠道。
  • 天狗窩商城總經理劉小峰解析:銀行季末攬儲為何這麼拼?
    跪求存款、提高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攬儲……已到季末,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調查發現,銀行攬儲「衝時點」的力度絲毫未減。有銀行人士嘆道,目前最難的工作就是拉存款。銀行花式攬儲市民林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前不久將幾百萬資金從某銀行轉出去,結果該行的客戶經理馬上就打電話問資金流向。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兩天,該經理又打電話,稱季度末到了,讓林先生幫忙將其他銀行的資金轉過他們銀行衝一下規模,本月29日就要到帳,4月1日再還。不過林先生說,他的資金都投資到其他項目了,也沒有幫到這家銀行。
  • 民營銀行存款利率那麼高,為什麼居民還是不敢存?主要原因有三點
    不過,2013年以後,跟著銀行派司慢慢攤開,許多氣力豐富的民營企業獲批建立種種民營銀行,而為了招徠存款,民營銀行開出來的存款利率都很迷人。從今年年各大銀行的利率表上看,存款跨越5%的大多都是民營銀行。但使人感應新鮮的是,民營銀行固然開出的利率很迷人,不過真正喜悅把錢投到民營銀行的人或是相對少。究竟上,民營銀行開出來的存款利率確鑿很高,昨年三年期、五年期的存款利率都跨越了5%,而同期的國有銀行的三年期或五年期利率也惟有3.2%至3.8%之間,兩者在利率上的差異或是很彰著的。辣麼,老庶民為何或是喜悅選定利率較低的國有銀行,都不喜悅選定民營銀行呢?
  • 年初存款利率普漲,一些銀行推「分期派息」應對攬儲壓力
    元旦之後、新春之前,不少銀行為打好2021年「開門紅」,推出了不少較高利率的存款產品。「去年我們這裡為拉存款出現過送豬肉的情況,後來被監管處罰了。當前,我們雖然不送客戶禮物了,但是臨近春節,拉存款的任務卻一點也不放鬆,也專門推出了一些利率不錯的產品。」一位浙江省農商行高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