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2020-12-22 元彬講堂

賣油翁是初中課本文言文部分裡面的一篇文章,裡面核心思想就是,孰能生巧的一個道理。

賣油翁譯文,康肅公陳堯諮擅長射箭,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而自誇。曾經有一次,他在家裡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擔子,站在那裡不在意的看著他,許久都不離開。賣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諮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諮聽後氣憤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於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裡,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溼。於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陳堯諮笑著將他送走了。

從譯文可以看出,陳堯諮是個射箭高手,十射九中,很多人都很佩服他。他自己也因為他自己高超的箭術引以為傲。

有一天,陳堯諮在射箭,賣油老翁看了之後只是微微一笑,並沒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陳堯諮這個時候心態有了變化,覺得自己射的這麼好,賣油翁都不震驚心裡很不舒服,就故意去問賣油翁,自己的箭射的怎麼樣。賣油翁看出了陳堯諮的心理,就給他展示了,把一枚銅錢放在葫蘆的口上。然後往裡面倒油。油倒到了的葫蘆裡面,但銅錢沒有沾上一滴油。陳堯諮看了之後也是很驚訝,問賣油翁是怎麼做到的,賣油翁說沒什麼,只是幹多了熟練了而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做的久了都是孰能生巧。只要堅持做就能看到進步。

告訴我們第二點,無論把事情做的多好 都不能驕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故事中就是一個是神射手,一個是賣油的老翁,賣油老翁不會射箭的本領,同樣陳堯諮也不會賣油老翁的絕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本領,不能因為自己在某個方面有所特長,就引以為傲,狂妄自大。要隨時保持一顆進步學習的心態。

相關焦點

  • 賣油翁
    第一段寫陳堯諮射箭和賣油翁看射箭。文章一開始用極簡潔的語言交代了陳堯諮善射,而「當世無雙」突出了他射箭技術的熟練;「以此自矜」又寫出他沾沾自喜韻驕矜態度。賣油翁「釋擔」、「久而不去」,表明他被陳堯諮射箭所吸引,想看個究竟。看見陳堯諮射箭「十中八九鬥」,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睨之」、「微頷」神態的描述,準確而傳神。既表示對陳堯諮熟練的射箭技術的肯定,又寫出他尚有不滿意的靜觀神情。
  • 賣油翁真的只是教我們熟能生巧的道理嗎?
    《賣油翁》是我們中學的時候學的一篇通過講故事來說道理的寓言故事,出自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之手。我們從課本和老師的教導中,知道這講的是一個熟能生巧的故事:陳康肅公在自家院子裡練習射箭,路過的賣油老頭表示了不過爾爾的意思,還展示了一把從錢孔往葫蘆裡倒油的手藝,留下了「無他,但手熟爾」的經典言論(不能說完全是自誇吧,畢竟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熟練的)。那麼我們真的只從這個故事裡面讀到熟能生巧嗎?
  • 《賣油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深刻道理?
    《賣油翁》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全文記述了陳堯諮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刻畫了傲慢自負的陳堯諮以及深藏不露的賣油翁的形象,以淺顯的故事傳遞了深刻的道理。 《賣油翁》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
  • 《賣油翁》微課
    在歐陽修筆下有一位貌似平常,卻身懷絕技的老人——賣油翁。他用自己的「絕活兒」教育了不可一世的陳堯諮。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賣油翁》這篇古文,來了解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吧! 作者檔案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背誦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
  • 《賣油翁》裡兩種不同的人生高度(賣油翁新解)
    《賣油翁》是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是歐陽修寫的一篇寓言。,同時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熟能生巧。,讓賣油翁去學射箭,陳公去學倒油。可是賣油翁學一年射箭 ,能否做到「十中八九」呢?令人懷疑。兩個層次的人生態度不難看出,二者雖然都存在一個手熟的過程,但是二者手熟的時間和程度截然不同。所以就很有必要探討一個陳公笑容裡的內容。我們先來談談陳公。
  • 微課推送 | 巧對對聯,話賣油翁
    師:我們來對個對子,看看同學們有沒有真的掌握了《賣油翁》呢。本文講了哪兩個人的故事?相信大家對賣油翁都沒什麼不同的意見,對聯要一一對仗,另一個人我們也要用三個字來指稱,課文是「陳康肅公」,那我們應該選用哪三個字?是康堯諮?陳康公?陳康肅?康肅公?陳堯諮?還是陳嘉謨?
  • 睡前故事|第六夜 賣油翁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的互動小問題,調動小朋友一起參與到故事中,幫助故事裡的人物出主意、想辦法。在聽故事的同時,學習到一些關於顏色、形狀、數字的有趣知識;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一起享受這十分鐘的溫馨的親子時光吧。」賣油翁很久以前,有一個賣油的老爺爺,人們都叫他賣油翁,他開了一家很大的油店,榨的油可香了。
  • 課堂展示 | 傅霞潔:《賣油翁》
    上課之前,通過《賣油翁》問卷調查(內容為「用一個字或詞詮釋對《賣油翁》一課的理解」)。最終結果如下: 上圖所見,「熟能生巧」是學生較能概括出的本文的主旨,但是除卻「熟能生巧」之外,就很難再概括出來了。(課堂實錄片段)師:如果拼技術,賣油翁是技藝高超,因為熟能生巧。難怪我們的同學有了這樣的點評,請他們來念一念他們的創作。張同學:油翁酌油技藝高,倒油精準甚高超,酌油技術雖不凡,手熟唯能創新高。虞同學:賣油翁酌油真厲害,六個銅錢堆一塊,油穿銅錢進葫蘆,一滴不染直稱快。邱同學:油翁酌油有技巧,滴滴下去不著邊。
  • 《賣油翁》最後一句話為何被教科書刪掉?歐陽修:我太難了
    但一位賣油翁卻只是對他點了點頭,有些習以為常的意思。陳堯諮見賣油翁的態度很是平常,便上去詢問。賣油翁只是說了句:「沒有別的奧妙,只是孰能生巧罷了!」,說完,賣油翁拿出一枚圓形方孔錢幣,放在了油壺小小的口子上,將油舉得高高的,就開始往裡倒。陳堯諮看著賣油翁倒油便吃了一驚,油筆直地穿過錢幣的方孔中心,甚至連錢幣上都沒有半絲油膩,順利地被倒進了油壺。
  • 課內文言文複習:《賣油翁》
    賣油翁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jīn)。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頷(hàn)之。③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指代陳堯諮射箭。④康肅笑而遣之:指代賣油翁。六、簡答題1.課文中的兩個人物,哪一個是主要人物?為什麼?賣油翁。
  • 虎門大橋的異常抖動,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文化啟示
    作為工程大國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實踐的總結機會,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文化啟示。虎門大橋虎門大橋異常抖動給我們帶來的文化啟示。我們學到了理論文化知識,通過文化知識去認識和改造世界,書本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能死搬硬套。在社會實踐中要善於發現和總結,努力創新,爭取發明新的文化知識。
  • 《賣油翁》原文的最後一句是什麼?為什麼語文教科書會將其刪除?
    中國歷史悠久,老祖宗們在歲月的更替中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而這也是我們在學生年代學習文言文的原因。
  • 《賣油翁》的「笑而遣之」再解讀
    對於《賣油翁》來說,既有以歷史人物事跡為基礎的實錄色彩,同時也帶有小說家的想像。因此,有必要從敘事的角度對「笑而遣之」進行解讀。首先,從人物設定上講,要想突出故事的傳奇性,使「談笑」也能夠廣泛傳播,最好能夠拉開故事人物之間的距離,包括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賣油翁》中的陳堯諮和賣油翁老者,就符合這樣的「人物差距」。
  • 語文考編試講:高頻篇目《賣油翁》
    但是有一個小人物賣油翁卻不以為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為什麼,讓我們走進課文《賣油翁》。二、初讀師:現在老師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並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開始朗讀吧。
  • 名師課堂丨梅洪建:《賣油翁》教學實錄
    生17:老師,我們明白了,他們倆鬥爭了「三個回合」。接下來的對聯應該是這兩個人交換一下位置。師:交換位置?生17:是的,就是在現在對聯陳堯諮部分的後面寫上賣油翁,在賣油翁聯的結尾寫上陳堯諮。師:理由?(拍起來手,同學們也跟著鼓掌)(然後板書:賣油翁,陳堯諮)師:那我們先從賣油翁寫起。生17:賣油翁先是「睨之」。師:你能告訴我「睨」什麼意思嗎?生17:就是斜著眼睛看,表示不很在意的意思。師:繼續。生17:然後是「頷之」,「頷」是「點頭」的意思。(教了方法,舉一反三)師:呵呵,聰明了,你都懂得搶答了。
  • 語文試講:高頻篇目《賣油翁》教案+試講稿
    但是有一個小人物賣油翁卻不以為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為什麼,讓我們走進課文《賣油翁》。二、初讀師:現在老師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注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並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開始朗讀吧。
  • 《賣油翁》的最後一句為何被教科書刪掉?原因引人深思
    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珍惜現在的生活,然而我們在小學期間都學習很多知識,儘管不是多麼重要的知識。可是對於我們的人生卻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小時候我們都是通過書本上的知識,來學習來認知這個世界的。不知道大家對於小學老師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什麼嘛,在小編的回憶裡面就是「考試的東西都是在課本裡面的」,所以老師最會讓我們反反覆覆的去閱讀課本上的知識,甚至是背的鬼瓜爛熟。
  • 「乘風破浪」後的周口,給我們帶來的5點啟示,也許能救命!
    (圖為:周口維也納小區,消防隊員營救觸電人員)大雨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道路淹沒、行人受阻、車輛拋錨、公交系統暫時停運等等,最讓人意外的一件事就是維也納小區一女子暴雨中觸電暈厥,下午5時30分因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成年後再讀《賣油翁》,「點睛之筆」被刪後,文學成了「雞湯」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年我們所誤讀的《賣油翁》。在七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歐陽修的《賣油翁》堪稱經典,年年入選課本。現在提起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下意識還會下意識地想起「熟能生巧」的典故。在他和賣油翁的對話中,他連續反問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說,你一個賣油的也懂射箭嗎?你瞧我這箭法精妙絕倫吧?歐陽修用短短兩句話,就讓陳堯諮的傲慢、自矜的形象躍然紙上。當賣油翁對陳堯諮表現出質疑時,陳堯諮不以為然,甚至表現出了「忿然」之態,他對老翁的稱呼一下子也從「汝」變成了「爾」。
  • 《賣油翁》是對北宋一狀元的羞辱,更是涵蓋北宋滅亡的原因!
    《賣油翁》是大家都學過的一篇文言文,文章中描寫陳康肅公的射箭技術極好,將銅錢掛在樹上,他可以一箭射過錢眼,眾人觀看之後一片叫好,可是賣油翁卻不以為然,還說這只不過是熟能生巧,他也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賣油翁果真露了一手,在葫蘆的開口處放了一枚銅錢,賣油翁從這個銅錢上倒入一整壺油之後,銅錢居然沒有被油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