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元【著名國學學者】:謝謝大家,我說一件事,就是克己復禮,很多學者都理解不準確。克己復禮那個禮是什麼?兩個意思,一個是周禮,一個是以禮。周禮就是周朝定的一部法典,是法律的法典,這部法律的影響如何呢?我可以這樣跟大家說,現在西方國家很多的法律建置都是在參考或者直接集成了周禮的一些法條而形成的。比如現在的西方,它的代議制,所謂民主制度。就是周禮一個最基本的精神,周禮把整個國家統治,管理的機構設為了六個部門,也就是天官、政官、村官、夏官、秋官、冬官,天官相當於總理衙門,相當於國務院,政官相當於外交部,還有財稅部,還有一些負責禮儀這些教育部。還有村官,是管祭祀的,相當於民政部。夏官國防管,秋官相當於司法部,冬官相當於建築部,現在西方廣泛設這些部實際上從周禮來的,而且西方所有行政學家對此事供認不諱的。現在大家在座不知道有沒有去過美國,美國有一種法律措施,犯了不夠蹲監獄的人在社區裡做義工,而且是劃地為牢的做法。大家知道引渡回來的賴昌星,在加拿大多倫多,還是溫哥華,那個時候就是採取中國的劃地為牢。就是給你劃一個範圍,你不許離開這個範圍。我們國家周朝已經是這樣做了。
周朝是個什麼社會呢?是個禮樂社會,孔子生活的時代,就是禮崩樂壞,孔子終其一身就是力挽狂瀾,意圖恢復禮樂。禮樂制度是這樣的?禮代表法律,樂代表教育,也就是說法律和教育,就是政府主要抓這兩條,這樣一個社會。
到孔子的時候我們國家在禮樂這一方面已經有了很高的建樹,產生了六部經典,一個是書經,一個是易經,一個是詩經,一個是禮經,一個是春秋,一個樂經。樂經是口口相傳,後來到孔子之後就失傳了。五經,每一部經典都經過了孔子之手,孔子克己復禮,他不是喊口號,而是踏踏實實的去做工作。這五部經典,其中有的是孔子親自撰寫的,包括春秋這是孔子撰寫的。包括易經裡面的傳這一部分,我們認為如果沒有孔子的話,我們國家就沒有後來兩千多年前能夠那麼完好的執行中國式的法律。
大家一定要注意到這一點,就是孔子他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使我們國家建立了一套不同於現代法律這種觀念的法律系統。這種法律為什麼不叫法,而叫做禮,實際上跟法制是有關係的。堯舜禹,堯在斷案制定法律貢獻大,他在判案的時候,他走到誰的面前,誰就是肇事者,或者做壞事的那一方。所以非常準。大家知道禮節的禮是道理的理,中國的禮是講道理的法律。現在是不講道理的法律,比如你是殺人的人,但是苦於沒有政治,你就可以逍遙法外。大家知道美國辛普森也是殺妻子,當場很多人都看見了,都不願意作證,因為作證是很麻煩的。中國在很早兩千多年前已經想到這些了,所以採取了中國式的法律。
這個法律為什麼使得孔子經常夢見周禮的制定者,為什麼總是念念不忘跟他的弟子來提克己復禮呢,因為這一部禮,我是每天都要看這本書,我有一天不看受不了。因為這本書寫得太好了,而且每天看以後都要哭,為什麼哭呢?這部法典人情味太濃了。比如一個人不孝順父母,而且鄰裡關係不好,在美國社區裡罰做義工。如果嚴重的話,不悔改給他加罰一個,相當於剝奪你的稱老權,到60歲的時候,不給你60歲的認可。因為周朝的時候60歲的人,由於是孤寡沒有勞動力了,他在鄉的範圍裡可以討一口飯吃,其他人不給他飯吃是不可以的,是違法的。你剝奪稱老權,不給你真正的稱呼,這個是非常非常厲害的一種懲罰。再比如周禮裡,你看西方的法律,西方的法律完全是規範人的,人和人之間的利益糾葛,而周禮相當大一部分填補是規定人和天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不許詰責兒女,捕魚網眼大小,以及砍伐樹木的季節,砍伐的方法。我先講到這兒,以後有機會接著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