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是中國臺灣風景優美的「天池」,位於中國臺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
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
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珠子嶼」。抗戰勝利後,為慶祝臺灣光復,把它改名為「光華島」。島的東北面湖水形圓如日,稱日潭,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稱月潭,統稱日月潭。現因蓄水建造發電廠,湖形變得像一張楓葉。
其實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遊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
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7月平均氣溫不高於22℃,1月不低於15℃,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在日月潭四周,點綴著許多亭臺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內存放著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雖然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已移奉於玄奘寺,但因水路交通便利,玄光寺已是遊客到日月潭旅遊必訪景點。所以平時都會有一些遊人上去拜一拜。
而且有詩道:阿里玉山繞湖泊,巒峰疊嶂青龍山。意思是在阿里的玉山被湖泊圍繞著,青龍山被重重高山包圍著。日月潭的早晨你可以吃到美味的茶葉蛋。特別是用茉莉花茶做茶葉蛋,那股清香味是臺灣日月潭那老奶奶的茶葉蛋裡沒有的。
在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在黃昏時,晚霞之下。潭寬四面山翠綠,景色湖光彩霞天。意思是日月潭四面都是翠綠的山峰,湖水的景色像天上的晚霞一樣光彩動人。真的是讓人有一種漁舟唱晚的感覺。夕陽西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橋流水人家。安然悠閒,遠離世俗喧譁。不僅僅是古人才子佳人所嚮往的,更是很多人心中的桃花源。
最近也有人驚豔!日月潭上空驚現「魚鱗天」景象。隨著強烈冷氣團南下,日月潭再現奇景,原本天空四散的浮雲,緩緩的聚集形成一片片如魚鱗般的雲彩,即所謂的「魚鱗天」,相當美麗又奇特,也讓人對大自然奧妙,神奇讚嘆不已!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2000米;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
坐落在日月潭北側的貓囒山,海拔1020米,是俯瞰日月潭全景及觀賞日出的理想地點。還因此一貓囒山命名的茶業改良場。在茶改場裡有一棟三層樓木造建築,那是日據時期所遺留下來的舊廠,相當典雅古樸,也是縣府指定的歷史建築之一。旁邊有一棟新建的茶葉文化展示館,展示有關茶的各種相關資訊,參觀後,將更了解茶文化。
其中慈恩塔是日月潭景區的最高點,站在塔頂,不僅可以看到日月潭拉魯島、玄奘寺與慈恩塔皆同在一條中軸線上,還可將日月潭美景盡收眼底。
日月潭的名聲從小學課文裡發跡,幾乎和臺灣畫上了等號。所以,一到這裡,就能感受到團客的擁簇,還好水域夠大,總有視野清闊的地方。乘船遊覽是日月潭遊玩方式中最便捷的一種。可在短時間內,從水社村,到伊達邵,玄光寺,文武廟。也可以去嘗試一些步道,是遠離團客喧囂的好方式,日月潭有很多步道,也有很多騎行車道,可供戶外徒步或深度遊覽。不知道你們喜歡這樣的日月潭嗎?歡迎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