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灣南投5月5日電(記者陳斌華 章利新)在兩岸同胞熱盼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早日成行之際,新華社近日派出記者赴臺,進行為期約3周的專題採訪。
縱覽寶島風情,自然得從日月潭、阿里山開始。記者5月3日上午10時從臺北市區出發,乘坐專線旅遊大巴,經約4小時車程抵達終點站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大巴沿山路盤旋而上,拐過一個彎,碧綠的潭水突然撲進眼帘,同車的遊客都驚喜地喊道:「啊!日月潭。」
日月潭海拔748米,是臺灣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積約為793公頃,周長約33000米,以拉魯島為界,北半側形如日輪、南半側狀似月鉤,因而得名。日月潭原是臺灣地區少數民族邵族逐鹿之地,後來為發電引濁水溪上遊的溪水注入,淹沒眾多小山丘,而成今日之泱泱大湖。
記者入住位於水社村的鴻賓大飯店。這是一家只有40多個客房的普通飯店,但緊鄰潭邊,擁有極佳視野。坐在房間的陽臺俯瞰,遠山青翠,擁抱著清澈浩渺的潭水,任何一個角度,都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
晨昏月夜,日月潭景致不同,風韻有別:清晨,鳥鳴啾啾,水氣氤氳,輕霧如紗,仿佛一位剛剛出浴的少女,清新純潔;黃昏,晚霞把湖水和群山染成一片金黃,浪漫迷人;明月當空,月光如水,水漾月光,遠山幾點燈火,湖水波瀾不興,寧靜而神秘。
泛舟日月潭,是最愜意的事了。遊船碼頭上泊著十幾艘遊艇,普通船票每張3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5元)。近年來,日月潭旅遊業有所復甦,為準備迎接大陸遊客,業者新購了多艘遊艇。
記者乘坐的遊艇緩緩行進,先後經過涵碧樓、拉魯島、慈恩塔等景點。位於潭邊山頂的慈恩塔塔高9層,是蔣介石居臺後為緬懷亡母而興建的,被視為當地地標。涵碧樓是日本人伊藤所建的度假場所;臺灣光復後,蔣介石以其為「行館」,鍾愛流連;5年前,被改建為風格簡約優雅的五星級度假飯店,居其內可坐攬湖光山色,是目前臺灣最貴的飯店。
行至潭中央,拉魯島近在眼前。這個蕞爾小島原為邵族人的祖靈聖地,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中受損嚴重,正在修復中。過了拉魯島,前行10分鐘,就是邵族聚居的村落伊達邵。邵族是臺灣地區少數民族中最袖珍的一族,現僅有約280人。邵族自古生活在日月潭及周邊合稱為「水沙連」的地方,1934年因修建水壩工程遷居至此。
船行半小時,返回水社村。村裡的要道是一條蜿蜒的石子路,兩側飯店、商店和餐館鱗次櫛比,規模都很小。由於業者預期大陸遊客即將來臺,近年來紛紛重新裝潢。新建的水沙連國際觀光飯店樓高20多層,已經封頂。鴻賓大飯店的老闆葉國梁告訴記者,最近幾年日月潭地區新增了幾家飯店,他也計劃今年下半年對自己的飯店進行全面改造,「這都是為了歡迎大陸同胞的到來。」
2003年10月,記者下榻鴻賓大飯店時,葉國梁就企盼臺灣當局能儘快開放大陸遊客來臺。「3年多過去了,還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5月4日上午,記者到涵碧樓採訪。飯店總經理曾維昌告訴記者,他們將大陸看作新興的重要客源市場,他本人最近就要到北京開展推銷活動,希望有更多的大陸遊客能下榻涵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