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連任已成定局,修改和平憲法的大幕即將拉開,安倍勝算幾何?

2020-12-27 衝擊時刻

本文約1700字,閱讀全文約需5分鐘。

9月20號,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拉開大幕。根據日本共同社14、15兩日的民意調查顯示,安倍晉三獲得55%的自民黨員支持,由於安倍晉三還獲得了接近90%的國會議員支持,連任已沒有任何懸念。安倍晉三獲得連任之後,日本政壇最大的看點就是安倍將如何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安倍為修憲已經準備了超過六年,整個日本政壇為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已經等待了半個世紀。預計安倍上臺之後會立即展開修憲的宣傳攻勢,一切順利的話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修憲的法律進程也將全面展開。考慮到日本社會的政治生態整體偏右,安倍晉三又在修改和平憲法的核心問題上做了一些妥協,預計安倍此次修憲將取得成功,日本的軍事野心將進一步釋放。

安倍把修憲作為歷史留名的最核心一步

早在2012年,安倍晉三就把修改日本憲法作為自己的主要施政綱領之一,安倍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這次修改日本和平憲法可以與明治維新、二戰後制定憲法並稱為日本歷史上三次開國,希望日本能夠以一個「正常國家」的身份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這種說法主要還是安倍晉三誇大其詞的這種表述(個人認為日本歷史上三次開國,應該是徐福抵日、黑船入侵和原子彈襲擊),但是也可以看出,安倍把修憲擺上了很高的位置,想要奠定自己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就必須完成修憲進程。

根據過去的日本自民黨憲章,自民黨總裁最多連任兩屆即六年,安倍晉三為了獲得連任於2016年推動修訂了自民黨憲章,才獲得了此次爭取第三次連任的機會。由於自民黨內部對修改憲章爭議很大,本屆任期結束時即2021年,安倍晉三將交出日本自民黨總裁和日本首相兩個寶座。由於2019年下半年日本將舉行天皇退位和新皇登基大典,2020年將舉辦奧運會,隨後將迎來日本議會大選,因此2018年底至2019年初將是安倍晉三啟動憲法修訂進程的最後時間窗口。只有在這個時段在日本國會闖關成功,2019年底日本新天皇登基之後,舉行全民公決才有可能在2020年奧運會開幕前完成憲法修訂工作。無論成功與否,安倍晉三都不會放過這最後一搏的機會。

為了成功,安倍採取漸進式修憲的辦法

安倍晉三修改日本和平憲法的內容較多,但是最受人關注的就是修改日本憲法第二章第九條關於日本永久放棄戰爭權的有關內容。日本憲法第九條主要包括兩款,第一款是日本永久放棄發動戰爭、武力威脅等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第二款日本不再保留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在2012年,當時安倍晉三提出的修憲方案是廢除和平憲法第九條,明確日本可以擁有國防軍。這一方案確實可以實現安倍晉三和日本右翼分子所謂「正常國家」的夢想,但是這一方案遭到了日本國內和平人士和周邊國家的激烈反對,安倍晉三如果繼續強推勢必會遭到日本全民公投的否決。

因此,在2017年安倍晉三知難而退,將修憲方案調整為保留憲法第九條只增加有關自衛隊的表述。由於日本自衛隊已經存在了半個世紀,在日本憲法中增加相關描述符合現實情況,同時安倍不再要求刪除日本放棄戰爭等相關表述,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日本和平憲法的本質,因此無論是周邊國家還是多數日本民眾,都不再強烈反對安倍晉三的新方案。據日本共同社的民意調查顯示,接近49%的日本民眾贊成新的憲法修改案,37%的民眾反對。隨著自民黨總裁選舉的結束,安倍晉三將展開新的一輪修憲造勢活動,日本國內支持修憲的民眾比例還會繼續上升,安倍晉三將有很大可能實現修憲的夢想。

如果日本在經過這一輪修憲之後就此打住,可能不會對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形勢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由於日本社會的整體向右轉,接替安倍的日本首相不是偏右就是極右(本次自民黨總裁選舉與安倍競爭的石破茂很多觀點就比安倍激進)。而日本右翼勢力在此次修憲的刺激下,勢必會再次發動修憲運動,今後將自衛隊調整為國防軍甚至重獲戰爭權,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日本從來沒有對二戰犯下的罪行作深刻檢討,這樣的國家重獲戰爭權無疑是亞洲和整個世界的一個重大考驗。安倍在日本國內和亞洲國家的巨大壓力之下,將這一考驗的時間點向後拖了至少5年。希望5年之後,亞洲和平力量更加強大,能夠遏制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野心。

感謝閱讀,歡迎持續關注和討論!!

相關焦點

  • 從安倍修憲目標的調整與轉換看日本修改憲法第九條的可能性
    安倍還宣稱要任內完成修憲:「自民黨總裁(一屆)任期是三年、只能連任兩期。在任期內想以修改憲法為目標。」這是安倍就任首相後首次明確修憲目標以及具體的修憲日程。自民黨在2007年參議院選舉中慘敗後不久,安倍以身體原因為由辭職,其修憲理想和修憲目標首次受挫。
  • 安倍政府武器出口原則出爐 動搖和平憲法條文
    中新網2月2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安倍晉三政府計劃3月出臺的武器出口管理新三原則的草案內容25日曝光,這一次將允許向紛爭國輸出武器,可視為動搖了日本戰後和平憲法條文。  新草案對現行原則做出全面修改,方便在不損日本安全為條件下,廣泛允許防衛用品及技術的出口。
  • 這個女人有望把安倍搞下臺,但一理念跟他蛇鼠一窩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連任之路充滿荊棘。日前,安倍最大的對手、前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的競選綱領被曝光。長安街知事App發現,在施政綱領大幅度與安倍「唱反調」之外,有一條主張,卻和安倍沒什麼區別,可謂換湯不換藥,甚至是變本加厲。
  • 安倍「地球儀外交」能讓日本「正常化」嗎?
    國際觀察  當日本右翼把不正常的歷史認識當成正常時,它實際上已自我奔走在不正常的道路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可謂是這個世界上最繁忙的領導人,在日前結束對拉美五國的訪問後,他已在就任首相一年多時間內,走遍全球近50個國家,比他的前任小泉純一郎在位5年時間所出訪的國家還要多。
  • 安倍稱要奪回「強大日本」 總務大臣新年拜鬼
    另據共同社報導,安倍把討論修憲、充實安保政策和振興教育定位為重要課題,強調「奪回"強大日本"的戰鬥才剛開始。這是應該朝著日本"建設新國家"邁出一大步的時刻」。  安倍就修憲舉措呼籲稱:「在《憲法》制定將滿68年的現在,應該朝著把握時代變化的修改方向,進一步深化國民討論」。  所謂「修憲」,是指修改現行日本憲法第九條。
  • 誰是安倍的接班人?安倍政府的向心力已開始出現陰影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在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部,岸田文雄、野田聖子、石破茂是瞄準「後安倍時代」的3位實力政治家,以8月3日安倍內閣改組為契機,這三人分別走上不同的道路。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暴跌,政權的向心力開始出現陰影。
  • 日本大選安倍又"賭贏了" 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由此,安倍政權將繼續執政。  大白新聞注意到,分析人士認為,安倍在這場解散眾議院、提前選舉的政治「賭局」中押注成功,支持修改和平憲法的勢力得到鞏固,修憲進程或將提速。  日本時隔65年將再次出現「第4次內閣」  鑑於眾議院選舉的結果,日本執政黨計劃於11月1日召開特別國會。
  • 日媒:安倍被右翼團體"日本會議"左右
    大阪維新會成員、大阪府議員上島一彥是入會15年的資深會員,他說:「日本必須修改憲法,作好靠自己保衛國家的思想準備。原本70%的日本人都是保守派,最近終於有了討論相關問題的土壤。」不過會員之間也存在溫度差,一名被前輩議員拉入會的30多歲的自民黨籍東京都議員猶豫地表示:「雖然對大方向是贊成的,但如果發現想法不同也可能會退出。」雖然也有尚存猶疑的會員,但日本會議卻以其強大的政治能量為自豪。
  • 安倍或放棄春祭參拜靖國神社
    默許內閣大臣參拜據日本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21日至23日靖國神社春季大祭期間,預計安倍不會參拜,而是像去年那樣自費向靖國神社供奉名為「真榊」的祭品。另外,安倍將繼續讓內閣成員「自行判斷」是否參拜靖國神社。這意味著安倍將繼續默許甚至變相鼓勵內閣大臣參拜。
  • 後安倍時代,日本政治格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岸田文雄通過與安倍在總裁選舉中的合作,一度被安倍視為總裁「繼承人」,但是擁有總裁選舉決定權的二階俊博在政策主張上同岸田文雄差異較大,岸田很難獲得二階的支持。對此,安倍的意向成為關鍵。自民黨最大派閥細田派也公開表示,已和安倍通電話,細田派在首相選舉中將跟隨安倍投票。菅義偉是總裁選舉「半路上殺出來的程咬金」。
  • 羅震:縱使費力不討好,安倍還是要接鍋
    一向對川普「畢恭畢敬」的安倍,何以要跳出來拆川普的臺?在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戰略基石的背景下,安倍晉三真要去捋川普的虎鬚? 一、安倍本意是想投川普所好 川普對諾貝爾和平獎「垂涎已久」。他不僅在2月15日表示,自己在朝鮮和敘利亞問題上所作的努力值得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並且早在一年前,也因為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而「難掩喜悅之情」。
  • 明仁天皇不想超長待機,安倍卻硬要扶他在位
    有識之士會議在這份提交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報告中建議「僅限於明仁天皇一代退位」,並發表了相應的論點。因為這次的階段研討報告的主要內容是關於限定明仁天皇一人的「生前退位」,但並未就退位的具體立法事項等提出建議,所以在3月中旬的最終報告裡,預計有識之士會議會提出更加詳盡的意見。「生前退位」究竟會以怎樣的方式實現?
  • 軍艦下水2年突然改航母,安倍真實意圖背後發涼
    這意味著日本正在盤算越過憲法紅線擁有攻擊型航母。安倍的野心已昭然若揭,中國必須及時敲打提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2月2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由於歷史原因,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的動向,一向受到亞洲鄰國及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日方在軍事安全領域應慎重行事。
  • 深度| 2887天,安倍成執政時間最長日本首相,怎麼看?
    路透社一份調查顯示,日本企業一邊倒地認為,「安倍經濟學」帶來的經濟擴張期即將見頂。其三,「作為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想留下怎樣的遺產?」《每日新聞》援引首相親信的話稱,安倍希望實現其外祖父岸信介的心願,即通過修憲實現日本的自主獨立。日經新聞網稱,安倍把修憲作為長期政權的總任務。自民黨希望在本屆國會上通過《國民投票法修正案》,對修憲程序做出規定。但在野黨持慎重態度。
  • 「安倍外交學」與「安倍經濟學」一體兩面的戰略互動關係(全文)
    「安倍經濟學」為此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種高風險的戰略投機。「安倍外交學」實際已成「安倍經濟學」的靈魂所在。「安倍經濟學」的生命力,不在於內向型的純經濟學,而在於外向型的力量博弈的大外交學。外交成為日本最大的戰略資源。「外交在日本的國家發展戰略中佔有著十分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起著一種神奇的槓桿作用,是重要的戰略資源。」這也是一場賭局。
  • 尤一唯:安倍想挾洋自重,但G7已成過去式
    根據統計,七國集團(以下簡稱「G7」)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已由1975年成立之初的將近六成、以及80年代末的七成下降到了2015年的45.9%。而在此期間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集團「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發言權不斷提升(金磚國家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已經達到21.9%),G7對世界經濟的領導能力著實讓人存疑。
  • 馮瑋:安倍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的真意
    綜上所述,安倍並非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的始作俑者。既然如此,為何其欲制定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武器輸出管理原則」,在日本國內外均遭到強烈反對?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刪除了禁止向「國際爭端當事國」提供武器這一條款。按照日本政府人士的解釋,「國際爭端當事國」的定義模糊,「美國及與美國關係深厚的以色列等都有可能被劃為『國際爭端當事國』」。
  • 美媒:明仁天皇「暗戰」安倍 以退位拖延修憲進程
    美媒稱,日本天皇退位的意圖是否與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政府修改憲法的決心有關,尤其是它提出的修改意見之一就是重新定義天皇這一角色,將它從一個純粹象徵性的職位重新改為國家元首,目前還不清楚這樣的改變到底意味著什麼,但它將是對戰後意識形態的一種象徵性否定
  • 日本中文導報:安倍再上路 或展露政治靈活性
    這是安倍夢寐以求的結果,也是自民黨千載一逢的機會。經過選舉,安倍運用民意手段掃除了政治障礙,在未來四年執政期內啟動修憲程序,或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自2012年二次執政以來,安倍挾國會多數優勢,先後設立了國家安全保障會議、通過了《特定秘密保護法》、廢除了武器出口三原則,更在2014年7月通過了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
  • 日本的階級固化——安倍家族
    後來岸信介成為了反對東條英機改組內閣的成員之一,也因為曾經激烈反對東條英機的舉動,在戰後雖然被列為甲級戰犯,但卻沒有被盟軍審判成死刑。東條英機的內閣在很多內務大臣的反對下被迫全體辭職,岸信介也在辭職之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老家的這段日子裡,他認識了安倍晉三的爺爺安倍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