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訓練師:多動症的孩子,早期有這4點表現

2020-12-18 父母世界Parents

大家好,今天是我們分享會第8期,也是春節前最後一期,主題是:《孩子注意力提升方法&家庭訓練資源》。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發愁:上課東張西望,容易走神,小動作多,做作業馬虎......有時心裡也會閃過一個念頭——這不會是多動症吧?我該怎麼改善孩子的這種情況?

如果你也有上面的疑問,請一定認真閱讀下面的內容,因為今天我特別邀請到群裡的專注力訓練師、曼陀羅繪畫分析療愈師【謝敏瑩媽媽】,給大家從科學專業的角度,去講解孩子的注意力行為,幫大家擺脫焦慮,輕鬆帶娃。

謝敏瑩:

大家好,我是父母世界3~6歲全國群②的小楓媽咪,家裡有一個活潑好動的5歲小男孩。

受媽媽分享會的邀請,今天給大家分享:家有活潑孩子,如何培養注意力。希望我的分享內容能夠起到拋磚引玉,幫助家長們獲得思考的作用。

今天的分享內容有以下4個部分:

一、走進注意力的世界

二、梳理注意力的困擾

三、訓練注意力的方法

四、分享家庭訓練資源

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在分享開始之前我想了解做個小調查,先來看家長的注意力情況。

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我猜大家選擇ABCDE都有,可能會有不少人選B,其實通過這個小測試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我們的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了。不僅大人如此,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

一、走進注意力的世界

為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我們需要先明白:平時說的注意力是什麼?注意力是怎麼形成的?(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做了什麼)

1、注意力指的什麼?

我們想像下:

我們的孩子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在家裡認真安靜地閱讀語文課的文章,不做其他事情(如玩筆,看電視)。

TA能理解文章的內容,閱讀後能複述出來,這樣的行為我們通常說這個孩子——「很專注」。

大概總結下:孩子不在乎令他分心的幹擾物(如家裡的電視聲音,家人的說話聲音),表示TA越能專心。

所以,注意力的概念也就是:指一個人能將計劃好的、複雜的工作,有目標且持續地完成。

2、人的注意力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問題來一探究竟,請大家先做下圖片的題目:

能感覺到,我們會不自覺地,去找圖片之間的不同點,分析它的特定結構,在這個過程,我們大腦經歷了以下步驟:

1、了解練習及其想達成的目標(找出與標準圖形一樣的圖形)。

2、在分析練習的過程中,向著目標靠近(如不要塗抹圖形或選出最有趣的圖形)。

3、仔細觀察標準圖形,探索的目光活動,可能的話,記住有關的細節。

4、有系統地查看答案的正確性,縮小選擇範圍(如排除明顯不同的圖形,或與標準圖形仔細比較)。

5、將答案與標準圖形直接比較。

6、檢視自己的行為過程(如問自己正做什麼),可能的話,修正自己的解題行為。

7、避免內在的及外在的幹擾(如覺得無趣、分心)。

這個例子說明了注意力是一個複雜的行為結果,需要在有目標的方式下進行。

而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在處理上面提及的練習時會如何呢?「簡化」解題過程,不注重理解題意,不能系統地得出答案,不太會自我檢查是否做得正確——這就是我們平時小孩作業的感覺,馬虎,不仔細審題,不理解......

二、關於注意力,家長的困擾

困擾1、活潑好動是多動症嗎?

我家有一個5歲的好奇男寶,從小很好動、話多,高燒39度依然精力充沛

。剛上幼兒園那時,老師經常反應孩子上課愛分心、小動作很多,我一度疑慮他是不是多動症呀,還特意買了很多「繪本」,「迷宮書」,「找不同」,「邏輯狗」等有趣的書來培養他的注意力。

後來隨著知識體系的豐富,見過了很多真實案例之後,我才知道——好動,不是「多動症」的判斷標準

那咱們家長沒有這些專業知識,又該怎麼來判斷呢?這裡有個簡易方法,觀察這4個問題就可以來初步預判:

1)孩子「好動」是否分場合和時間

真正有「多動症」的孩子,「動」起來是不分場合和時間的。比如大家都在安安靜靜地聽老師講,他會沒理由地發出聲音或者做一些無目的的小動作。如敲打鉛筆、撕紙,而僅是好動的寶寶,在嚴肅的環境裡,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可以自我控制的。

(在了解到這個區別後我就向孩子的老師進一步了解他在學校能不能安靜地聽課,老師回復小孩偶爾會說話,但在老師的提醒下還是能安靜下來,我漸漸地放下困擾和擔心。)

2)孩子是否能有目的地做事情

患有「多動症」的孩子非常容易受外界影響分心,常沒有目的地做事情,給人一種虎頭蛇尾,有始無終的感覺。

而普通的孩子,即使再好動,遇到感興趣的事情,都有足夠的意志力完成。

3)孩子是否有特別喜歡做的事情

「多動症」孩子經常心不在焉,很難在一件事情上持續關注,很難培養出真正的興趣愛好。

4)孩子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多動症」孩子行為冒失,不能自控。

困擾2、注意力不夠好會遺傳嗎?

有時我們發現自己的注意力不夠好,就會擔心,會不會遺傳給孩子呀?

關於這一點大家需要知道3點:

①注意力不集中和遺傳沒什麼關係,但如果是注意力不足多動症,根據2010年英國卡迪夫大學的研究結論來看,多動症是會遺傳的;

②無論是普通的注意力不集中還是多動症,都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而改善的;

③孩子的注意力是隨著年齡增長的(如圖);

所以,現在大家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注意力有其特點,並且能通過早起的後天訓練極大改善,那麼改怎麼做呢?

三、訓練注意力的方法

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學習:

樂樂現在上小學3年級,每天做作業都要做到很晚,原因是:樂樂在做作業時經常分心,一會去拿個東西,一會又東張西望,還經常因粗心錯題,又要重新返工,這時候我們要怎麼辦呢?

正確的做法是:

首先,營造安靜友好的氛圍。關掉電視,收拾好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接著,我們與孩子做一個自我管理的約定。協助孩子的眼、耳、手、口、心進入寫作業的狀態,引導孩子建立工作核對清單,增強孩子的目的性。

最後,我們根據上面剛講的,孩子年齡設定一次作業的時間。例如10歲可持續專注時間為25分鐘,那就做25分鐘後休息5分鐘(可手機下載一個番茄土豆APP來計時)再繼續進入下輪作業時間,這樣的作業效率更高。

在休息時,可以與孩子拋伸縮球。這個伸縮球也是一種感統教具,可以變大變小,很吸引小孩的注意力。

玩法:

可以雙人或多人拋球,第一輪:相互拋球,看看球拋多久不掉下來; 第二輪:當聽到水果詞語時,拋球給對方,如汽車,雨傘,水桶,草地,西瓜,草莓等,其他詞語則不用拋球,不要讓球落。

四、分享家庭訓練資源

接著來分享2種注意力訓練遊戲和資料給大家,希望能讓大家更方便有效地運用遊戲來增強孩子的注意力。

1、舒爾特方格

是全世界範圍內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科學的注意力訓練方法。

做法:以25格為例,從 1開始,邊念邊指出相應的數字,直到25為止。同時誦讀出聲,家長一旁記錄所用時間。數完 25 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原理:尋找目標數字時,注意力是需要極度集中的,把這短暫的高強度的集中精力過程反覆練習,大腦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會不斷的加固,提高。注意水平越來越高。

2、曼陀羅繪畫

在最後,其實特別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概念,即 時間的複利。我們每天多做一點點,可能當下根本看不出什麼效果,但是一年下來,你會發現收穫很多。

相信小孩的成長帶的驚喜,一起用遊戲陪伴孩子,讓我們努力給孩子打造一個充滿笑聲的童年。

我的分享完畢,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大楊:

謝謝敏瑩,幫我們再一次拓寬了孩子成長世界的知識邊界。

最後的分享也讓我深有感觸,每天多做一點點,對於我們家長來說,這一點也許是對孩子的耐心,也許是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許是對孩子成長表現的思考...

我們家長每天都多做一點,不僅會收穫很多育兒智慧,孩子們也會更幸福快樂,希望咱們每個人聽完這節課,都能重獲思考的能力。

↓↓點擊了解更多,送你新春好禮

相關焦點

  • 懷疑孩子多動症,警惕這4個表現!
    多動症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廣度縮小,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衝動並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多動症於學前起病,呈慢性過程.它不僅影響兒童的學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導致兒童持久的學習困難、行為問題和低的自尊心。
  • 太原天使兒童介紹不同時期兒童多動症有哪些表現
    太原天使兒童介紹不同時期兒童多動症有哪些表現 時間:2021-01-09 17:1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兒童多動症是兒童時期常見到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性疾病,患兒主要會有一些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行為表現。由於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好動等等表現,只是性格上過於活潑了些,所以並不在意。
  • 多動=多動症?孩子多動症的這些誤區,家長要知道
    其實,很多家長誤解了多動症,孩子好動並不代表就患了多動症,孩子好動,其實是身心健康精力旺盛的一種表現。家長不能把孩子多動作為判定孩子多動症的標準,多動和多動症的表現明顯不同,家長要善於區分兩者的不同,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來解決寶寶多動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把多動症掛在嘴邊來評判孩子,那麼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 小孩出現這4種異常 可能是小兒多動症的早期症狀
    而且在準備睡覺時也是如此,精力比別的孩子旺盛很多倍,根本不能專心學習。如果發現這種情況,就要考慮孩子可能是否有患多動症的可能。為了能儘早發現孩子的多動症,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多動症的早期症狀。小兒多動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 多動症的五大症狀表現有哪些?多動症孩子在飲食注意事項家長知道嗎?
    多動症又稱「多動症候群」,是兒童常見的一種以行為障礙為特徵的症候群。多動症主要有以下5種症狀:   一、活動過多   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但如果幼兒不安寧,餵食困難,難以入睡,易睡或難以喚醒,就有多動的傾向。
  • 判斷孩子是否為「多動症」,要從這七點入手
    要知道,兒童多動症的判定有著嚴格的條件,我們不能單純因孩子活潑好動,就認為這個孩子有多動症。想要判定孩子是否為多動症,還要從以下這七個表現入手: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比如,平衡感差的孩子,在行動過程中會顯得動作技巧比較差,還容易摔倒撞傷;又比如,精細動作不良的孩子,雖然在不停地動這動那,可卻常常把各種物品,玩具給弄壞;再比如,有視知覺障礙的孩子,即使喜歡玩拼圖,可卻因為在視覺辨識、視覺記憶方面有困難,而無法很好地完成作品。
  •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有多動症
    在現代生活當中,由於家長的忙碌,教育陪伴的缺失導致孩子接觸的環境過於單一,感覺刺激太少,越來越多的孩子有多動的症狀。這不但家長頭疼,老師也束手無策。那多動症的孩子一般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呢?多動症(ADHD)的主要症狀,多動、衝動和注意力不集中,實際上只是患有多動症孩子在行為表現上的冰山一角,因為還常常會有其他表現不太明顯。例如:1、患有多動症的兒童通常難以準確處理信息。對於過度活躍的孩子,可能是個人難以充分降低速度(抑制困難)以至於無法準確處理信息。
  • 塘沽【多動症訓練】治癒中心_星寶上學教育
    這種教育方法稱為多動症的訓練方法。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多動症的訓練方法。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症的特點。對多動症的兒童不要像對正常兒童那麼的嚴格,家長多去看一些有關多動症的書籍,書裡會告訴你兒童多動症的治療方法,讓家長可以多了解一些多動症的情況。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腦波反饋技術應用於解決孩子多動症問題上,效果很好。
  • 多動症的4種表現,別以為你家孩子不會有
    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學齡兒童的發病率相當高,如今越來越引人重視,具體的表現都有哪些呢?什麼是多動症?多動症是一種病, 而且無法治癒,必須經過治療才會好轉。多動症也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心理行為障礙,主要是由於大腦內神經遞質失衡所引起的。多動症的發病年齡:多動症患兒的發病年齡在3-6歲,這個時期被認為是兒童多動症的初發期。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指標》(第三版)將多動症發病年齡確定在7歲以前,認為3歲即可起病,症狀持續要6個月以上。多動症的4個典型表現:1、注意缺陷。
  • 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
    生活中孩子總是表現的極不安定,覺得他是患上了小兒多動症,您真的了解小兒多動症嗎?小編今天帶來的話題便是:小兒多動症的症狀、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寶寶有多動症千萬不要著急,一半來說多動症就診年齡都在6-12歲,因為在這時期,孩子已經進入課堂,症狀表現會更加突出,能夠更好的對症治療,所以家長朋友們只要在這期間就醫即可。1、父母要正確的對待寶寶多動症的行為,不能歧視,或者是打罵,更是不能過分的遷就,否則就會使得他們更加的任性不聽話。
  • 孩子太好動會不會是「多動症」?好動的孩子父母怎麼教?
    ,一刻也閒不下來,真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啊?,並非所有好動的孩子都是「多動症」。除遺傳因素外,有專家認為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過量,環境壓力遠遠超過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也會導致孩子心理髮育滯後,自控能力降低。
  • 心理診所:4歲就要警惕多動症
    核心提示:10月16日,美國兒科學會公布了最新版本的兒童多動症診斷和治療指南。明確指出,4—18歲的兒童青少年,都可能罹患多動症,包括幼兒園的學齡前期兒童和高中、大學的成年早期患者。
  • 多動症孩子的學習方法有講究
    但是,對於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來說,這樣不僅不會幫到他們,還會讓他們感到身心疲憊,甚至還會產生牴觸的情緒。 那麼,多動症孩子的學習方法到底有什麼講究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 別讓多動症孩子掉隊
    4.學習困難:書寫漢字時缺乏耐心,常超出田字格外,並且不是多筆畫就是少筆畫;數學連最基礎的口算題也不會做。  三、原因分析  (一)個人因素  通過觀察和了解,根據彤彤多動、衝動的行為表現分析她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障礙(就是所謂的「多動症」)。後經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確診為多動症。
  • 如何預防多動症,多動症你了解多少?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在日常生活中,會聽到許多父母抱怨孩子太過活躍,有些孩子甚至不能停下來,這讓父母很頭疼。孩子這種「坐不住」的表現,很可能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通俗的說就是兒童多動障礙,目前,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正在逐漸增加。
  • 孩子多動=多動症?教你如何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寶寶媽媽在說話你有聽到嗎?」如果這一幕幕經常在你家上映,你就要注意咯!你的寶寶是否很難專注於一件事物,是否經常粗心大意,是否跟他溝通的時候往往心不在焉,如果以上答案都是YES,那你的寶寶就有可能患有多動症咯,快一起來了解下小兒多動症到底是怎樣的吧!
  • 被輕視的「多動症」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多動」是注意力缺陷表現出的一個維度,在患者的學習、生活中還有許多細微的表現。  熊杰曾經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專家去一個戒毒所做調查,發現戒毒人員在兒童時期有多動症的比例非常高,且基本沒有得到過專業幹預。
  • 孩子多動症都有什麼表現?這些行為是多動症嗎?
    孩子多動症,是父母比較頭疼的問題,但孩子是否真的是患有多動症先別過早下結論,先來看看孩子的表現。被父母認為有多動症的孩子都有這些表現:首先孩子去到新環境,會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新環境的新事物,不管是不是到其他人家做客,東拿西碰,顯得十分沒有禮貌。
  • 多動症離孩子並不遠,關於孩子多動症,家長不能忽視
    但是家長這樣籠統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孩子調皮,注意力很難集中,對學習的興趣不大,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有病,當然不是說孩子有什麼大毛病,這種病主要是跟神經發育有關,這就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症,這種病症會讓得病的孩子在12歲之前明顯顯示出一些異於旁人的症狀,不如說他們會時不時的出現跟自己年齡並不相符的注意力上面的缺陷,或者說會有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過短,或者是對學習完全不感興趣之類的表演。
  • 聚焦「兒童多動症」:有多少父母,因無知害了孩子
    導讀:聚焦「兒童多動症」:有多少父母,因無知害了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