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我們分享會第8期,也是春節前最後一期,主題是:《孩子注意力提升方法&家庭訓練資源》。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發愁:上課東張西望,容易走神,小動作多,做作業馬虎......有時心裡也會閃過一個念頭——這不會是多動症吧?我該怎麼改善孩子的這種情況?
如果你也有上面的疑問,請一定認真閱讀下面的內容,因為今天我特別邀請到群裡的專注力訓練師、曼陀羅繪畫分析療愈師【謝敏瑩媽媽】,給大家從科學專業的角度,去講解孩子的注意力行為,幫大家擺脫焦慮,輕鬆帶娃。
謝敏瑩:
大家好,我是父母世界3~6歲全國群②的小楓媽咪,家裡有一個活潑好動的5歲小男孩。
受媽媽分享會的邀請,今天給大家分享:家有活潑孩子,如何培養注意力。希望我的分享內容能夠起到拋磚引玉,幫助家長們獲得思考的作用。
今天的分享內容有以下4個部分:
一、走進注意力的世界
二、梳理注意力的困擾
三、訓練注意力的方法
四、分享家庭訓練資源
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在分享開始之前我想了解做個小調查,先來看家長的注意力情況。
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我猜大家選擇ABCDE都有,可能會有不少人選B,其實通過這個小測試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我們的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了。不僅大人如此,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
一、走進注意力的世界
為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我們需要先明白:平時說的注意力是什麼?注意力是怎麼形成的?(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做了什麼)
1、注意力指的什麼?
我們想像下:
我們的孩子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在家裡認真安靜地閱讀語文課的文章,不做其他事情(如玩筆,看電視)。
TA能理解文章的內容,閱讀後能複述出來,這樣的行為我們通常說這個孩子——「很專注」。
大概總結下:孩子不在乎令他分心的幹擾物(如家裡的電視聲音,家人的說話聲音),表示TA越能專心。
所以,注意力的概念也就是:指一個人能將計劃好的、複雜的工作,有目標且持續地完成。
2、人的注意力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問題來一探究竟,請大家先做下圖片的題目:
能感覺到,我們會不自覺地,去找圖片之間的不同點,分析它的特定結構,在這個過程,我們大腦經歷了以下步驟:
1、了解練習及其想達成的目標(找出與標準圖形一樣的圖形)。
2、在分析練習的過程中,向著目標靠近(如不要塗抹圖形或選出最有趣的圖形)。
3、仔細觀察標準圖形,探索的目光活動,可能的話,記住有關的細節。
4、有系統地查看答案的正確性,縮小選擇範圍(如排除明顯不同的圖形,或與標準圖形仔細比較)。
5、將答案與標準圖形直接比較。
6、檢視自己的行為過程(如問自己正做什麼),可能的話,修正自己的解題行為。
7、避免內在的及外在的幹擾(如覺得無趣、分心)。
這個例子說明了注意力是一個複雜的行為結果,需要在有目標的方式下進行。
而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在處理上面提及的練習時會如何呢?「簡化」解題過程,不注重理解題意,不能系統地得出答案,不太會自我檢查是否做得正確——這就是我們平時小孩作業的感覺,馬虎,不仔細審題,不理解......
二、關於注意力,家長的困擾
困擾1、活潑好動是多動症嗎?
我家有一個5歲的好奇男寶,從小很好動、話多,高燒39度依然精力充沛
。剛上幼兒園那時,老師經常反應孩子上課愛分心、小動作很多,我一度疑慮他是不是多動症呀,還特意買了很多「繪本」,「迷宮書」,「找不同」,「邏輯狗」等有趣的書來培養他的注意力。
後來隨著知識體系的豐富,見過了很多真實案例之後,我才知道——好動,不是「多動症」的判斷標準。
那咱們家長沒有這些專業知識,又該怎麼來判斷呢?這裡有個簡易方法,觀察這4個問題就可以來初步預判:
1)孩子「好動」是否分場合和時間
真正有「多動症」的孩子,「動」起來是不分場合和時間的。比如大家都在安安靜靜地聽老師講,他會沒理由地發出聲音或者做一些無目的的小動作。如敲打鉛筆、撕紙,而僅是好動的寶寶,在嚴肅的環境裡,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可以自我控制的。
(在了解到這個區別後我就向孩子的老師進一步了解他在學校能不能安靜地聽課,老師回復小孩偶爾會說話,但在老師的提醒下還是能安靜下來,我漸漸地放下困擾和擔心。)
2)孩子是否能有目的地做事情
患有「多動症」的孩子非常容易受外界影響分心,常沒有目的地做事情,給人一種虎頭蛇尾,有始無終的感覺。
而普通的孩子,即使再好動,遇到感興趣的事情,都有足夠的意志力完成。
3)孩子是否有特別喜歡做的事情
「多動症」孩子經常心不在焉,很難在一件事情上持續關注,很難培養出真正的興趣愛好。
4)孩子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多動症」孩子行為冒失,不能自控。
困擾2、注意力不夠好會遺傳嗎?
有時我們發現自己的注意力不夠好,就會擔心,會不會遺傳給孩子呀?
關於這一點大家需要知道3點:
①注意力不集中和遺傳沒什麼關係,但如果是注意力不足多動症,根據2010年英國卡迪夫大學的研究結論來看,多動症是會遺傳的;
②無論是普通的注意力不集中還是多動症,都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而改善的;
③孩子的注意力是隨著年齡增長的(如圖);
所以,現在大家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注意力有其特點,並且能通過早起的後天訓練極大改善,那麼改怎麼做呢?
三、訓練注意力的方法
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學習:
樂樂現在上小學3年級,每天做作業都要做到很晚,原因是:樂樂在做作業時經常分心,一會去拿個東西,一會又東張西望,還經常因粗心錯題,又要重新返工,這時候我們要怎麼辦呢?
正確的做法是:
首先,營造安靜友好的氛圍。關掉電視,收拾好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接著,我們與孩子做一個自我管理的約定。協助孩子的眼、耳、手、口、心進入寫作業的狀態,引導孩子建立工作核對清單,增強孩子的目的性。
最後,我們根據上面剛講的,孩子年齡設定一次作業的時間。例如10歲可持續專注時間為25分鐘,那就做25分鐘後休息5分鐘(可手機下載一個番茄土豆APP來計時)再繼續進入下輪作業時間,這樣的作業效率更高。
在休息時,可以與孩子拋伸縮球。這個伸縮球也是一種感統教具,可以變大變小,很吸引小孩的注意力。
玩法:
可以雙人或多人拋球,第一輪:相互拋球,看看球拋多久不掉下來; 第二輪:當聽到水果詞語時,拋球給對方,如汽車,雨傘,水桶,草地,西瓜,草莓等,其他詞語則不用拋球,不要讓球落。
四、分享家庭訓練資源
接著來分享2種注意力訓練遊戲和資料給大家,希望能讓大家更方便有效地運用遊戲來增強孩子的注意力。
1、舒爾特方格
是全世界範圍內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科學的注意力訓練方法。
做法:以25格為例,從 1開始,邊念邊指出相應的數字,直到25為止。同時誦讀出聲,家長一旁記錄所用時間。數完 25 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原理:尋找目標數字時,注意力是需要極度集中的,把這短暫的高強度的集中精力過程反覆練習,大腦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會不斷的加固,提高。注意水平越來越高。
2、曼陀羅繪畫
在最後,其實特別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概念,即 時間的複利。我們每天多做一點點,可能當下根本看不出什麼效果,但是一年下來,你會發現收穫很多。
相信小孩的成長帶的驚喜,一起用遊戲陪伴孩子,讓我們努力給孩子打造一個充滿笑聲的童年。
我的分享完畢,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大楊:
謝謝敏瑩,幫我們再一次拓寬了孩子成長世界的知識邊界。
最後的分享也讓我深有感觸,每天多做一點點,對於我們家長來說,這一點也許是對孩子的耐心,也許是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許是對孩子成長表現的思考...
我們家長每天都多做一點,不僅會收穫很多育兒智慧,孩子們也會更幸福快樂,希望咱們每個人聽完這節課,都能重獲思考的能力。
↓↓點擊了解更多,送你新春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