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絲絨一般的聲音觸摸我們的心尖。」這是主持人夏磊對歌唱家黃英的評價。10月31日,這位被譽為「中國夜鶯」的女高音,來到徐匯區天平街道 「梧桐·名家匯」,唱起義大利詠嘆調《親愛的爸爸》,還與全場觀眾互動,帶大家一起「練氣」。
《蝴蝶夫人》海報
提起黃英,不得不提她的成名作——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20多年前,剛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不久的黃英,從全球200多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普契尼電影歌劇《蝴蝶夫人》,扮演15歲的女主角巧巧桑。
「那時候初出茅廬,作為一個年輕的歌劇演員,能有這個機會在銀幕上演唱、表演,實在太幸運了。當時我覺得自己就像被王子選中的灰姑娘。」黃英說。
在「梧桐·名家匯」上,黃英透露,雖然《蝴蝶夫人》是成名作,但自己從來不在臺上唱這部作品。原來,同樣是女高音,卻細分為不同的類型。《蝴蝶夫人》適合大號的抒情女高音的作品,而黃英屬於小號的花腔女高音。「唱不屬於自己的歌是要『還債』的,只有了解自己,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精益求精,才能健康持久地延續歌唱生命。」
因《蝴蝶夫人》成名的黃英並未止步。她隻身在海外闖蕩,在陌生的環境裡,不光要磨練唱功,還要學習英語、義大利語、德語、法語。莫扎特的《唐璜》,一部三個小時的歌劇,黃英演女主角安娜。每一頁樂譜上,她都會逐字逐句翻譯、做出密密麻麻的標記。「作品的歷史背景,角色的性格,每個場景要如何表演,都要心裡有底。」
十年磨一劍,2006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邀請黃英參加全世界第一部高清歌劇電影的選角,那是莫扎特的最後一部歌劇作品《魔笛》。黃英成功戰勝對手,成為第一位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綱女主角的中國人。
黃英在《魔笛》中扮演帕米娜。
在世界舞臺上,除了演繹西洋樂曲,黃英還努力探索中西文化在音樂領域的融合與互補,參與越來越多的國內歌劇作品。她在國際舞臺上先後演出了《牡丹亭》《詩人李白》《白蛇傳》等作品,力求讓更多的中國聲音傳遍世界。
2013年,黃英回到母校,在位於徐匯區的上海音樂學院任教。「我年少時曾在天平轄區的原徐匯區少年宮合唱團學習。很高興又回到了徐匯區,回到了天平街道。我想把我豐富的舞臺知識、藝術實踐的體會,傳授給中國年輕的歌唱家。」
在「梧桐·名家匯」,黃英的學生們也來到現場,為觀眾演唱了《求愛神給我安慰》《負心人》《女人善變》《點絳唇·賦登樓》等中外曲目。演唱間隙,黃英向觀眾講解曲目背後的故事和欣賞歌劇的門道。
從教多年的黃英仍然活躍在舞臺上。11月13日,她將在上海交響樂團舉行一場《愛的時光》獨唱音樂會,演唱福雷《奈爾》、馬爾蒂尼《愛的喜悅》、劉青《越人歌》、趙季平《關雎》、黃自《花非花》等中外藝術歌曲,每一首都在用東西方的語彙訴說喜悅的甜蜜與思念的憂傷。
近日首演的上海音樂學院經典復排作品——新時代版《長徵組歌》中,黃英也參演了《四渡赤水出奇兵》段落。對她來說,這不僅是專業上的學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在現場,她也即興演唱了《四渡赤水出奇兵》裡的片段。
自6月啟動以來,「梧桐·名家匯」每月邀請一位文藝名家來到天平街道,採用別具一格的「演+說」模式,臺上臺下親切互動。未來,「梧桐·名家匯」還將邀請舞者朱潔靜等文藝名家,通過一部部紅色經典,一堂堂生動的「四史」學習教育課,感染更多的觀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