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一個美化侵略的用詞

2021-02-24 華廣網
語和漢語本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種語言,但因為兩種語言都使用漢字,使得兩語的詞彙流通極為便利。好多日語詞彙不經翻譯,就直接流入漢語的例子比比皆是。從近代的「物理」「科學」「民主」「共和」到最近幾十年的「物語」「料理」,這些詞都是從日語中直接「拿來」。這種做法本來無可厚非,但對於有些詞,我們就要慎重對待,比如「慰安婦」。


所謂「慰安婦」一詞,是按日語直譯來的,搞得好像「溫情脈脈」一樣,實則,就是赤裸裸的性奴,尤其是從亞洲各國被強迫淪為日軍發洩性慾對象的婦女,性奴「名符其實」。早在2012年7月,時任美國務卿的希拉蕊,在一次聽取相關官員匯報時,就要求把日軍「慰安婦(comfort women)」改稱為「被強迫的性奴(enforced sexslaves)」一詞,並要求美國以後所有文件和聲明禁用「慰安婦」一詞,以使日本正視其二戰期間日軍發生的性暴行。時任日本外相的玄葉光一郎還厚顏無恥地對此提出了抗議。

關於日軍「性奴」一事,曾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近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倒說了一句實在話,「(是否有慰安婦一事)日本軍自己也不會對外說的」,「日本軍認為在作戰上有需要,所以設置了慰安所,既然是日本軍自己設置的,你就別想從他們嘴裡說出道歉的話。」

關於「慰安婦」,得先從日本自身說起。

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就已是世界上輸出妓女最多的國家,主要是在東南亞各國(這些地方時為英美荷等國殖民地),日本作家山崎朋子針還為此創作了一篇《望鄉》紀實作品,並改編成同名電影,將日本妓女的海外生活表現的淋漓盡致;當時日本《福岡日日新聞》上登出的一篇《女人國》文章中寫道,「從島原的小濱署管轄內的4個村子遠渡海外的女性,去年向家鄉的父兄匯款達1萬2千多元。全島原的30個村子,合計突破30萬元。」

1904年日俄戰爭時已有「慰安婦」雛形。之前的1903年,據載,當時僅旅順就有日本妓女達1400餘人;1904年,日本與沙俄為爭奪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當時日本為滿足日軍兵獸慾,以便提高作戰能力,在安東(現丹東)建立新市街,專門組織開設了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的妓院「醉雷亭」;很快,妓女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大量的日軍,於是,日本從國內徵召大量「隨軍慰安婦」,這些女人大多為家窮且欠債的農村女孩,當時日本政府對這些家庭做出承諾,只要把身體當作交換條件去戰場做慰安婦,欠債可一筆勾銷。

由此,日軍此後每到一處便首先建立草蓆圍成小屋、地上鋪塊褥子的慰安所,每到「慰安」時,便在「慰安所」門口排著長隊,而日本兵為節省時間都是先把衣服脫光。由於慰安婦數量有限,當時在2、3千人的日軍中,只配備5、6個日本女人,因此,一個慰安婦每天平均每小時裡須接待26個日本兵。

日本在宣布無條件投降的第三天(1945年8月18日),為防止進駐本土的美軍發生強姦事件,以保護日本上層女人的純潔和貴族血統,日內務省發出《外國駐屯慰安施設整備》和《關於外國駐屯慰安施設問題給內務省各警保局長的通告》等,要求各地警察建立為美軍提供性服務的慰安所。當時因妓女數量不夠,日本還在各大報紙刊登廣告徵召普通人家女性,當時日本國內「慰安婦」數量最多時高達7、8萬人。

如果就此以為日本當時只徵召女性為「慰安婦」就大錯特錯,為「慰安」,當時日本甚至為美國女士兵徵集了日本年輕男性做「慰安夫」,這在日本仙臺大學教授百瀨孝監修所著的《知道戰後的日本嗎?—佔領軍對日本的統治和教化》一書中有披露,「美軍女性士兵用慰安夫」;此外,日歷史學家田中利幸在「為什麼美軍無視從軍慰安婦問題」一文中還披露了「日本慰安夫也提供給美軍中同性戀士兵和從軍護士等」。

日本在性奴問題上,對自己人尚且如此,對於當年其侵略國、徵服國的普通民眾,將人當作牲口,尤其是女性,更甚。雖然在二戰後期和戰敗時日軍銷毀了大量檔案,很難準確計算出他國女性被迫充當「性奴」具體人數,但從被俘日軍口供中,依然可「竊一斑知全貌」。

日軍兵渡邊健一在自供說,1945年,自己到中蘇邊境阿爾山市的伊爾施鎮的時候吃了一驚,沒想到在這樣荒僻的地方也「設有慰安所,有朝鮮人和滿洲人」。實際上,當時日軍連關押在爪哇島35名荷蘭女性也不放過,被帶到4處慰安所。在日軍侵略地,將又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可想而知。

二戰期間,法西斯日本軍隊,軍紀之差,舉世聞名。

期間,在戰時機制的鼓吹下,當時日本國內確有婦女自願參與並組建慰安婦團,然而,「杯水車薪」,遠遠滿足不了數量龐大的日軍需求,於是,日軍就請求政府從朝鮮半島徵召「性奴」。

1937年12月,日駐上海領事田島周萍向長崎水上警察署發出《有關為皇軍官兵徵調慰安婦委託文件》;該文件披露了當時日本為廣泛動員慰安婦,「經各個有關部門深入研究及與總領事館、陸軍武官室、憲兵隊協商結果,為提升皇軍士氣,決定在各戰線設置慰安所。」、「根據此決定,正在日本和朝鮮徵召慰安婦。凡持有相關證件的人員,務必保障其順利搭乘船隻前往目的地。」

在這種慘無人道的制度下,全世界有數十萬婦女被日軍徵為性奴,而尤以當時朝鮮半島和中國人數為最,她們中的大部分,在戰爭結束前已被迫害致殘致死。

自1931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這長達14年中,日寇侵略者不僅殺害千萬以上中國平民,同時也侮辱姦淫了不可計數的中國婦女,其手段之慘無人道,罄竹難書!日軍特務大雄一男在給陸軍本部文件中稱,「當日本武士道不能支撐崩潰的士兵時,中國慰安婦的肉體卻能對復原治療士兵必勝的信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在中國女人身上得到滿足,必將能在中國領土上得到滿足;佔有中國女人,便能滋長佔有中國的雄心。」

短短數千言難以盡書「慰安婦」之痛。謹以此文憑弔千千萬萬飽受那場戰爭摧殘的婦女同胞,並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 THE END —

(授權轉載自清華日語學習)


(長按可添加關注)

..

相關焦點

  • 日本東京都教委決定用美化侵略戰爭的教科書
    更新時間:2004-8-27 10:47:03 日本東京都教委決定用美化侵略戰爭的教科書  這本由扶桑出版社出版、「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主編的歷史教科書大肆鼓吹大東亞戰爭,美化侵略戰爭,歪曲歷史。東京都教委決定在東京都立第一所初高中連讀制學校——白鷗高中附屬初中採用這樣的歷史教科書,是想以此作為突破口,進而在東京都所有都立學校採用。東京都教育委員會由6人組成,在當天的表決中有5人投了贊成票,無人對表決結果提出異議。
  • 臺灣課綱或定調慰安婦不寫「被迫」被痛批
    專家小組成員、「中研院」研究員林滿紅稱,目前僅剩一項爭議未解決,那就是原課綱寫的是「日本統治」,微調課綱改為「日本殖民統治」,到底要哪一個?專家小組目前傾向於從「日本統治時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及「日本時期」中三擇一。臺「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完全尊重專家意見,希望大家能勇敢面對,相互包容、理解。
  • 日本何時向中國慰安婦道歉
    那是因為日本侵略造成的慰安婦問題罪行太大了,而安倍當局之前不承認,不僅遭中國韓國反對,同時也在外交上處處碰壁,因為除了利益上的交往之外,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跟這樣一個非人性的國家交往,而何況這個國家領導人還不承認過去所犯錯誤,不僅喪失了國家的尊嚴,安倍連人格也輸掉,從這幾年來看,安倍那付沮喪的樣子便可以看出,他在外交不討好,遭各國冷遇,跟他個人品性很有關係!
  • 腳踢慰安婦像的日本人請辭 所屬團體道歉卻仍否認歷史
    日方代表藤井實彥用腳踹慰安婦銅像(圖:視頻截圖)海外網9月12日電近日,日本「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組織」代表在臺灣島內腳踹慰安婦銅像的事件引起公憤。然而,該團體仍不承認臺灣慰安婦的存在。據《聯合報》12日報導,日本右翼團體「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代表加瀬英明發表新聲明,對幹事藤井實彥腳踢慰安婦像一事致歉,並宣布藤井已請辭。聲明指出,藤井日前作為該會代表前往國民黨臺南市黨部遞交公開質問狀(陳情書),卻被媒體報導用腳踢臺灣慰安婦像。
  • 韓國人「裝臺灣人」吐慰安婦少女像口水,你猜臺灣什麼反應?
    ↓有網友嘲諷道:臺灣綠營說慰安婦是「自願」的,讓全世界看到了↓有網友表示,韓國對這種行為無法忍受,將4人送辦,反觀臺灣↓有人怒稱,在臺灣踢慰安婦銅像居然沒事,砍八田與一銅像的頭卻立馬被逮捕↓有網友直言,看來連韓國人都知道臺灣當局不重視慰安婦問題
  • 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銘記真相
    臺籍「慰安婦」始終盼望日方道歉。圖為2010年8月,臺北民眾舉著標語和「慰安婦」照片抗議日本政府拒不道歉。新華社目前臺灣僅剩的3位「慰安婦」中,兩位92歲,一位87歲。是年2月,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簡稱「婦援會」)透過發掘史料,證明臺灣「慰安婦」過去確實存在過。婦援會隨即設立申訴專線,首位臺籍慰安婦終於站了出來。1992年8月,三名「慰安婦」舉行半公開的記者會控訴日本政府,要求其道歉及賠償,婦援會也召開記者會聲援。當年婦援會的努力,驚動了臺灣當局。1992年3月,島內成立「臺籍『慰安婦』專案小組」,以釐清歷史真相。
  • 不再使用「慰安婦」?日本歷史最悠久英語報紙被批洗白歷史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德媒稱,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英語報紙《日本時報》宣布不再使用「慰安婦」(comfort woman)一詞,對二戰中被迫在悲慘條件下做工的人也不再使用「強制勞工」(forced labor)一詞。此舉引起強烈憤慨,被指企圖篡改歷史。
  • 向慰安婦少女像吐口水還說日語?四名男子被捕後才發現都是韓國人
    據《首爾新聞》描述,56歲的樸姓目擊者透露,他看不慣這4名酗酒的青年以日語大聲叫囂並與市民衝突,而向前詢問時,有一人用韓語自稱是「臺灣人」。韓聯社表示,警察出動時,男子和市民已經離開現場。警方隨後通過監控攝像頭的畫面調查男子的行蹤,事發15個小時後,逮捕了其中的兩名男子A某和B某,並與剩餘兩名男子取得了聯繫。
  • 日本戰犯:在宣城用毒瓦斯在巢縣設置慰安所
    從7月3日起,中國中央檔案館將每天在網站上公布一個日本戰犯的筆供,共計45人。目前,第一份筆供——戰犯鈴木啟久的筆供已經上網,包括筆供原文、筆供中文譯文、筆供內容提要的中英文版本都可以在中央檔案館網站上看到。這其中,筆供原文與筆供中文譯文都是筆供檔案的掃描圖片,除了對其中受到性侵犯的女子姓名做了虛化外,沒有做過刪節處理。中央檔案館副館長李明華介紹說,這是為了體現檔案的真實性。
  • 韓國擬將日軍慰安婦英文譯名改為性奴隸
    2011年12月14日,韓國市民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舉行了第1000次「星期三抗議」活動,並且樹立了高1.3米的「和平紀念塑像」,抗議日本侵略時強迫韓國女性充當隨軍慰安婦(圖片來源:新華社) 韓國外交通商部官員16日披露,韓國政府考慮在英文版官方文件中把日軍「慰安婦」(comfort women)這一「委婉」表述改為「性奴隸」(sex slaves)。韓國慰安婦權益團體說,政府應當讓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誠心誠意道歉,而不是改變慰安婦的英文名稱。
  • 慰安婦英文著作作者:翻譯受害者口述時忍不住落淚
    廣州日報:你什麼時候開始關注慰安婦這個問題? 丘培培:我最初關注是在2002年左右。當時我所在的大學亞洲研究專業的一個學生做畢業論文,選題是韓日慰安婦索賠運動,由我和一位韓裔教授擔任她的指導老師。在閱覽文獻的過程中,我注意到關於中國受害者的英文資料甚少。
  • 每日一詞:aggression(進攻,侵略)
    學習提示:每個詞都有起源,也有演化。詞根僅僅是詞源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只要「咬」的準,「嚼」的合乎邏輯,自然就用得準確。」以後又演化為「冒犯,敵對等」種種侵略英語中還有其他的單詞表示「進攻,侵略」的意思,我們精選幾個比較重要的並以動詞的形式為例來說明一下:Aggress/E5^res/ v.
  • 日本上映中國慰安婦紀錄片 8位受害者的自白
    [摘要]「慰安婦」一詞緣起於日本原有單詞的「委婉」表述,在歐美國家,這個詞正逐漸被直指其罪惡本質的性奴隸一詞所替代。無數的口述歷史已經重建了婦女們在戰爭時期所受暴行的回憶。不是慰安婦,而是性奴隸「慰安婦」(comfort women)一詞緣起於日本原有單詞的「委婉」表述,在歐美國家,這個詞正逐漸被直指其罪惡本質的性奴隸(sex slaves)一詞所替代
  • 中國慰安婦英文著作作者:為受盡摧殘的生命做紀念
    當時我所在的大學亞洲研究專業的一個學生做畢業論文,選題是韓日慰安婦索賠運動,由我和一位韓裔教授擔任她的指導老師。在閱覽文獻的過程中,我注意到關於中國受害者的英文資料甚少。從我當時接觸到的中文材料來看,中國女性是日軍慰安婦制度最大的受害群體之一,她們的受害經歷反映了日軍慰安婦制度最黑暗的一面。我當時並沒有馬上投入這項研究,因為我的專業是日本文學而非歷史。
  • 東北慰安婦使用過化妝品有日本「資生堂」標識
    ,字字血淚,無聲地控訴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  陶瓷花插背面刻有「皇軍入城」字樣  活動現場,一個高約18釐米的瓷瓶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一件帶有日軍列隊進南京城紋飾的陶瓷花插,是許多年前我的朋友從國外幫我收集到的。」捐贈者張廣勝告訴記者,花插上描繪的是侵華日軍『南京入城式』的場景,從城外往城內看,大隊人馬向南京城湧入,城牆上還有日本的國旗飄揚。
  • 「慰安婦」講述日寇魔窟中的酷刑:在肚子上釘釘子
    那一天小梅剛好在家裡,被幾個日寇堵在自家的炕上糟蹋了,日寇糟蹋完小梅後又把她帶走,打算帶到據點裡去當「慰安婦」。但是日寇出了小梅她們村莊後並沒有馬上回據點,而又到另外一個村莊去掃蕩抓人,小梅就乘著日寇不注意跑了。射過一劫。不過在那個時代,老百姓的生活真的是過一天不知道下一天會怎麼樣,在小梅脫險兩個月後,日寇又來掃蕩的,那一次來的日寇很兇殘,在村子裡直接用軍刀砍死很多人。
  • 814國際慰安婦日 馬英九批蔡英文「光說不做」
    據報導,全臺首座慰安婦紀念銅像在臺南市中西區設立滿3周年,臺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會今天上午舉行追思會時,不僅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等人都出席活動,大批關心慰安婦議題的民眾也前往紀念。  馬英九指出,南韓、大陸的慰安婦各有20萬人,臺灣有1200至2000人,菲律賓、印尼也都有;韓國人在1990年代最早開始發動聲援慰安婦的運動,1996年1月10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發表的報告,更非常清楚地界定,所謂的慰安婦就是「日軍性奴隸」,但日本始終不肯道歉。
  • 媒體:慰安婦議題在島內不應有藍綠之分
    臺灣第一座慰安婦紀念銅像總算在今年八月十四日設立揭幕,這是一座遲來的銅像,卻依然引發令人不可思議的風波。在馬英九執政時期,的確為了慰安婦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少了紀念銅像。在二次大戰中被日本侵略的國家或地區中,例如韓國、中國大陸、澳洲、香港等地皆有慰安婦紀念銅像,甚至美國舊金山市也設立了銅像,因此臺灣這一座慰安婦銅像實具有特別意義,它至少代表了我們沒有忘記這些阿嬤在戰爭時所受的屈辱,也代表臺灣反戰的精神。
  • 馬英九追思「慰安婦」:蔡英文遇此議題就閃躲 怕得罪日本
    你好臺灣網8月14日消息 今天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馬英九參加相關追思活動時表示,蔡英文上臺後遇到「慰安婦」議題就龜縮閃躲、怕得罪日本,連新課綱和教科書都刪減「慰安」婦史實,甚至美化相關內容。蔡英文自己也是婦女,難道無法感同身受嗎?此前有老牌「臺獨」妄稱「『慰安婦』是自願的」,曾引起島內抨擊。
  • 為何美國黑人是日本慰安婦的噩夢,原因很明顯,和你想的一樣嗎
    日本的行為,正如獵人企圖用拳頭獵殺老虎而未果,發怒的老虎,後果可想而知。在後來的對日作戰中,美國不再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角度,不管是出於侵奪資源的目的,還是單純地復仇,其作戰力度都遠比此前大。美國對日作戰的高潮,就是世界聞名的兩顆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