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40年:昔日曾用印《毛選》的紙印試卷 考生手抄課本複習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用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式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建立,科舉制度有1300多年歷史。進入20世紀初,用八股文選拔人才的弊端日益顯現。1905年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轉而引進西方的學校考試制度。那個時候還沒有全國統一的考試制度,而是各大學自行組織命題考試,學生可以選擇報考多所大學,也可能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

據當時的考生介紹,不少人徹夜在書店排隊買一套「數理化」自學課本,買不到的人就問熟人借來手工抄寫。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光禮一直從事高等教育政策與管理的研究。他告訴記者,從1949年到1966年這「建國十七年」是我國一系列教育制度的初創時期。1952年有了第一次全國統一招考,50年代初按對口式人才培養建立了北京鋼鐵學院等一批專業化學院。到1961年隨著「高校六十條」的出臺,「一考定終身、全國統考、文理分科」等我們至今依然熟悉的考試模式最終得以確立。

周光禮認為,當時建立的統一高考模式既能夠更好地顯示出公平,也適應了快速選拔人才的需要,這14年通過高考選拔的人才支撐了新中國三十年的發展,意義重大。

到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改革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辦法」:從本年起,高等學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區辦理。高等學校取消考試,採取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辦法。高考制度中斷。

恢復高考

用印《毛選》的紙來印試卷

統一高考中斷,大學錄取只剩下「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覆審」十六字方針。「工農兵大學生」登上歷史舞臺。周光禮說,在當時上大學主要看家庭成分,推薦上大學的工農兵學員的有些只有初小文化,也就是剛剛達到脫盲水平,許多大學為此不得不「大學變小學」。大學教育的培養質量降到了建國以來的最低谷。

1976年,「四人幫」粉碎,十年動亂結束,全國百廢待興。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當年底就恢復高考,時間非常緊張。在那個計劃經濟的時代,紙張、油墨全部按計劃生產、供應。拿什麼印試卷?最終中央決定,為了不增加群眾的負擔,每個考生只需要交五毛錢的報名費,另外先借調印《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來印高考試題。

恢復高考的消息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重新拿起書本,加入到求學大軍中去。據當時的考生介紹,不少人徹夜在書店排隊買一套「數理化」自學課本,買不到的人就問熟人借來手工抄寫。周光禮說,那一年的高考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初中畢業生要多於高中畢業生,跟現在的高考完全不同。因為文革期間辦學停擺。1966年之前的高中畢業生到了1977年早已走上工作崗位,甚至為人父母。初中畢業生反而相對有時間複習備考。

12月,570萬人從山村、漁鄉、牧場、工廠、礦山、營房和課堂奔赴考場,一個公平平等的競爭環境,終於又回來了。

一次次改革

「公費」變「自費」,文理分科變自主選擇

1977年,570萬人參加高考,27.3萬人被錄取。1978年高考完全恢復正常,610萬人報考,錄取40.2萬人。兩批人都在1978年進入大學,都被稱為恢復高考第一批大學生。通過高考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大學深造這一制度由此恢復。從1977年一直到現在,高考制度從未中斷,並且進行了多次改革,以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周光禮說,恢復高考的頭兩批大學生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不少人還在上學時就被用人單位「盯住了」,一畢業就被一搶而光,「大部分留在了大城市,極少有人去基層和邊遠地區,這樣不行。」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學生畢業後要服從分配。

1985年,教育部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國家計劃外的自費生。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到了1992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高校招生從秩序和公平轉向兼顧效率和效益,大學逐漸進行「自費」和「公費」的並軌,到1996年,上學交學費成為統一政策,「免費上大學」的時代結束。

1999年,高校大規模擴招,開啟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大門。2001年取消高考的年齡限制,一批「爺爺考生」、「奶奶考生」備受媒體關注……到2014年,隨著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臺,高考在未來將打破文理分科、英語一年兩考等。今年,浙江、上海兩地將率先按照新方案進行高考。

高考走向何方?

新高考宜簡單易懂,最大限度保障公平

在周光禮看來,1977年恢復高考最大的意義在於它幫助重建了十年動亂後的社會秩序,給人以對知識、對未來的信心。「秩序的崩潰、對社會信心的不足,危害甚至要大於人才的斷層。」周光禮說,高考所代表的公平、質量至今仍是人們不懈追求的價值觀。高考對於中國迅速從文革的「亂」轉為改革開放後的「治」,繼而「興」,其作用難以估量,「從國家領導人到科學家、知名企業家、文藝界人士,大批人受益於恢復高考後的高等教育。」

如今,隨著新高考改革方案投入實施。未來高考怎麼走也引發了討論。周光禮告訴記者,這次高考改革方案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做了很高的頂層設計,這是至關重要的,高考改革不能「就考試談考試」,必須得上升到社會治理、國家發展的高度設計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具體到一些改革措施,周光禮也有自己的意見。以率先試點的兩地高考方案為例,不分文理科,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科目,英語多次考試機會,周光禮就認為高考方案設計得過於複雜,普通考生、家長甚至老師都會看不懂,就會有人利用複雜性帶來的信息不對稱進行謀利,「這就觸動了高考最基本的『公平』價值觀。」

周光禮說,除此之外,新高考應儘可能地減少對於專業的限制,少用考試科目去限定招生專業,「因為大學現在都強調寬口徑、通識教育了。」他說,用簡單易懂的方式選拔人才,儘可能地保障公平,高考還將在中國發展中發揮強大的推動力。

相關連結

在恢復高考這40年中,《北京晚報》的記錄,真實地反映了「高考」在市民生活中地位的變化。

《北京晚報》1980年復刊,在整個80年代,對於高考的報導多少有點「心不在焉」,只有幾個年份,高考消息佔據了頭版的位置。

1981年,重新恢復的高考,第一次以當日新聞的姿態,出現在《北京晚報》上。這條新聞披露了一個信息,當年參加考試的北京考生高達11萬7千人,當年的全國大學錄取率僅為11%。相旭陽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航

相關焦點

  • 生物名師支招高考複習:要活用課本和錯題本
      目前,高三學生正在緊張備考,從一輪複習過渡到二輪複習。在複習的關鍵時期,怎樣更高效地做好生物學科的複習?2月5日,記者採訪了青島15中生物組教研組長顧早老師,她表示,高考生物複習首先應做到能夠識得廬山真面目,明確高考命題特點和規律,把握複習的重點和節奏。
  • 恢復高考40年 回顧註定被銘記的1977年
    隨著高考錄取逐漸進入尾聲,又一批學生即將走進大學校園,開啟他們的象牙塔生活。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高考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1977年的冬天,570萬人懷揣積壓了11年的大學夢走進考場,拿起筆在印《毛選》的試捲紙上書寫自己的理想,競爭那27萬個上大學的機會。
  • 2021是新高考關鍵年,高考複雜多變,考生提早做好準備
    2021年高考是高考改革的關鍵年,這一年高考複雜多變,先從2021年高考試題來說,高考試題會有很多套。一、高考多套試卷。第一種高考試卷:每省的自主命題試卷,比如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就有很多高考試卷;第二種高考試卷:還是老高考(3+X)像廣西、江西等省份;第三種高考試卷:新高考(3+1+2)新教材,像山東等地;第四種高考試卷:新高考(3+1+2)老教材,像湖南等地;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新高考老教材,是因為改革的時間節點到了,但是新教材還沒有跟上,導致2021屆的考生還是用老教材
  • | 恢復高考四十年主題徵文
    包子"是來自安化馬路鎮一高山界上林區的男生,個子瘦弱矮小,額頭有點圓鼓,加之他每天晚自習之後特喜歡吃包子,故大家都叫他"包子",在班上他以數學、歷史和地理三科成績最為突出;"紅崽"是諶繼紅最要好的同學之一,中等個頭,身軀顯胖,來自於安化木子鄉的某個村,英語和數學成績特別好;而"斌哥"則是從另外一所高中轉過來的復讀生,1985年之前就已經參加過4次高考(我曾經看他把1985年之前的幾次高考試卷都拿來複習
  • 2017年英語高考試題變化不大 考生請收好以下複習和答題技巧
    備戰海南高考  2017英語篇  各位考生們,2017年英語高考試題變化不大  收好以下複習和答題技巧  你的高考英語可以提分喲>  「今年高考英語試題變化不大,試卷內容應會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素材符合考生認知水平。」
  • 高考衝刺|現階段生物如何有效自主備考複習
    做本專題中近幾年相關的高考試題,大致可以了解高考是怎麼考的。同時分析近幾年高考生物試題不難發現,不論題幹、材料多新穎,設問角度如何多變,但其答案或理論依據均源於教材圖文和問題。因此在二輪生物複習過程中,仍然要做到回歸教材,不放過教材中的任何一個角落,包括實驗、選學內容和選修教材。
  • ...高考英語 臉譜 考生 高考試卷 閱讀理解 老師 關係副詞 引導詞...
    2009年英語卷的「臉譜」有變  「相比去年,今年高考英語的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都有所變化。」  這些不同之處對於考生有怎樣的影響?肖老師總結:突出閱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在把握語境的基礎上做題;難度會高於2008年,主要體現在閱讀理解和短文改錯兩部分。  詞不離句,句不離文  「要複習好詞彙,離不開語境(句子)的分析。」
  • 高考臨近,留校複習還是回家複習?高考過來人建議!
    關於學科複習一般情況下,同學的複習是這樣的↓↓↓1.將考試說明、課本以及做過的試卷看一遍;還有些同學說,將以前該學科存在的主要問題解決掉;2.為了不讓自己「手生」,每天作一些題目「熟熟手」。5.明確複習重點。一個正確的選擇,比十個努力都重要。制訂複習計劃,關鍵是確定重點。選科是基礎,三門是關鍵,數學是重中之重。當前考慮的主要是基礎問題!!
  • 海南考生看過來!今年高考數學卷兩大變化:新增多選題 取消選做題
    關鍵詞 複習建議重溫課本、高考真題,把模擬考試當成高考離高考還有50多天,考生如何抓好數學備考?陳文彩提了三個方面的建議。對於難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複習。他表示,以2020年高考模擬卷為例,若此次考試發揮正常,數學標準分230分以下的,建議暫時放棄壓軸題第二問,轉而集中精力研究相對基礎的題目,有所取捨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成績。若成績達到230分,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到位,可抽出時間攻克難題。第二,重溫課本和歷屆高考真題。
  • 回憶1977年恢復高考的那些日子
    看今朝,志坦蕩,恢復高考,放飛夢想。(1)1977年,全國恢復了高考,我榮幸地參加了這次高考並被寧都師範學校錄取,安排在數理(2)班學習。至今已有四十三年了,但那些刻骨銘心的日子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 新高考下海南省地理卷新變化:最後一道選做題改為必答題
    「今年的地理高考卷將取消最後一道選做題,只出一道必做題,考查範圍固定在環境保護方面。」龍老師介紹。她認為,這種變化讓考生在複習時更有針對性,更利於考生複習。「當然,其他兩方面的知識或許在其他題目中出現,考生要按照老師的提示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她說。
  • 恢復高考那一年的試卷曝光,題目難度大嗎?考生:可惜我晚生43年
    文/小萌聊教育 高考對每一位考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次考試,有的考生心理素質不好,面對高考覺得壓力很大,這種壓力甚至要到高考結束很久,上大學了才能得到緩解。
  • 專家點評2008年北京高考各科試卷特點
    這些都是最最基礎的生物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是每年在複習中教師都能強調得到的知識。在此前幾年的北京試卷或全國試卷中也都出現過的考點範圍。08年的試題命制並沒有因為往年出現過就刻意的迴避,說明試題的命制立足在基礎,立足在課本範圍內,不偏不怪。   說到試題的基礎性還表現在考生對某一知識的掌握必須全面,不能一知半解。
  • 2018年高考衝刺:高考生物複習技巧
    2018年高考衝刺:高考生物複習技巧 高考微信   距2018年高考還有不到1個月了,高三師生也進入了複習最關鍵的時期
  • 1977恢復高考第一年,劉少奇的兒子劉源給「小平叔叔」寫了一封信
    如今人們談到高考,更多的是關注考試本身,而對1977年恢復的第一次高考,人們關注更多的,是關於高考的既辛酸又激動,既無奈又充滿希望的故事和回憶。那麼,1977年恢復高考時,考生想考就可以考嗎?在當時的考生身上發生過哪些讓人唏噓的故事?
  • 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策略與方法
    化學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化學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高考語文命題新動向,試卷突出「體美勞」內容,該如何複習呢?
    文|冷絲欄目|高考複習每年的高考試卷內容都會有變化,而且,命題完全不同於往年的題目。但是,冷絲告訴你,要從高考命題變化中找到規律,這樣才能得心應手地複習好語文。冷絲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的資料觀察到,全國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突出了「體美勞」內容。「體」:試卷中的材料,很多涉及體育競技知識和精神。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體育觀念,弘揚體育精神,增強參與意識,深刻領會體育中包蘊的奮鬥精神和愛國情懷,充分發揮體育育人功能。
  • 我,是第一個看到2018年高考試卷及試卷命制過程的人
    這些考生的選拔標準其實很簡單,一定是成績中遊、來自教學水平居中的高中。每個省最出名的幾所頂尖高中的學生,是絕對不會被選上的。這些考生完全不知道自己試做的是高考題,考完了也不能放出去,要一直等到高考結束才能回家,所以也相當鬱悶。另一種「小白鼠」是沒有參與命題的高中教師,也到隔離區進行試考。當然,他們主要是為了給試卷挑出各種毛病。
  • 衡中特級教師:高考數學模擬試卷合集|一輪複習一定要收藏練習!
    高考數學的前四題基本上屬於送分題,屬於基礎題,而這部分大部分的考生都能拿到分,那麼大題幾乎全軍覆沒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此次考試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二是你對課本的知識掌握程度遠遠不夠。那麼一模的題目都是相對有些難度的。
  • 全國各省高考試卷大不同,這些省份作文命題怪,考生覺得太難了
    史上最大規模的升學考試即將到來,那就是2020年高考,一場關乎上千萬考生的未來。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考報名總人數高達1071萬,比去年增加40萬。自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過千萬後,今年再次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是考研人數的近三倍。回顧過去,1977年剛恢復高考之時,參加考試人數有570萬。經過43年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力量不斷壯大,規模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