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喜:「三條紅線」是必然趨勢

2020-12-16 樂居財經

8月26日,以「浪奔」為主題的2020(第三屆)樂居財經年度論壇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洲際酒店舉辦,200餘位地產業界精英齊聚一堂,共論後疫情時代的企業戰略和布局。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出席論壇並發言。

柏文喜認為,「三條紅線」的出臺,並不突然。因為自去年以來,全球宏觀經濟下行,再加上今年春節前後疫情爆發後,為了抵抗疫情對於經濟的負面的影響,各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進入擴張周期,都在注水。基於此,房地產回暖,甚至局部有一些過熱。比如珠三角、長三角樓市,北京地區的土地市場等,市場有抬頭的傾向。

不過,目前國際經貿環境正發生變化,中國啟動了內外經濟雙循環,從以前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轉向了側重內循環,房地產的角色就發生了變化。

外向型經濟模式之下,通過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方式,可以將一部分成本轉移到境外。現在啟動側重內循環這個模式以後,可能土地財政推動著房價構成了社會經濟運行總成本。

目前國內因為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還有經濟發展造成了各項綜合成本的上升,已經面臨著很大的成本壓力。如果這個時候房地產構成的社會經濟運行總成本繼續提升的話,內循環這種模式的經濟運行的壓力就會大很多。這種情況之下,控制房價、控制地價,這是必然的趨勢。

所以現在提出「三條紅線」新的監管政策,這不是空穴來風,絕對不突然,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是必須做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三道紅線多米諾骨牌效應 大風大浪席捲房地產
    2021年1月1日起,「三條紅線」融資新規將在房地產全行業全面推行。也就是說,留給房企的「亡羊補牢」時間僅剩4個月。可以肯定的是,「三道紅線」的「落地」倒計時,將倒逼房企們進行一場降負債「大戰」。融資新規指出,連踩三條線的房企有息負債規模不得增加;連踩二條線的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踩中一條線的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三條線」均未踩中的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從融資的角度講,『紅線』只會限制房企不能再增加貸款額度,也就是只能用到期的債務進行替換。」
  • 北京劃出「三條紅線」,房產開發商也嘗到了限購的滋味
    #房地產行業三條紅線個人購房的限購規定,每年發出上百條。是時候給開發商也來點"限購"了。三條紅線內容如下: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 後疫情時代房地產市場受三條紅線政策何種影響
    後疫情時代房地產市場受到了許多的影響,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三條紅線政策。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了解這一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其實有必要的。畢竟,我們的住房十分重要。1、何為」三條紅線「所謂「三條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以及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按照這「三條紅線」,監管部門將試點房企分為四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此後的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將增加5%。
  • 樓市「三條紅線」,讓開發商們「坐立不安」?或許是剛需買房機會
    有人說接下來的房價會重新步入上升軌道,也有人說房價會繼續下跌的趨勢,從此進入下行新周期。究竟誰的說法才是正確的?我們先來看看一份官方的預測。官媒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科院共同主辦發布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9—2020)》,對2020年的整體樓市發展趨勢做出了預測評估,並且給出經典性結論,認為我國的房地產調控機遇窗口期將在2025年左右予以關閉。
  • 11城賣地超千億:「三條紅線」影響逐漸顯現
    其中,有11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突破千億元,上海、杭州、廣州三地的土地出讓金則突破2000億元。土地交易旺盛,通常反映出房企的投資熱情較高。在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響而出現低谷後,土地交易從二季度開始就迅速恢復。近兩個月,雖有「三條紅線」等政策的影響,企業的拿地熱情仍然不減。
  • 「三條紅線」下加速資金回籠
    但從已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房企銷售情況普遍優於預期,這與融資「三條紅線」試點後,房企為回籠資金,加大推盤力度有關。業績分化加劇在龍頭房企中,今年前11月,碧桂園累計實現權益銷售額5579億元,同比增長3.35%;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026.1億元,同比增長5.07%;融創中國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204.5億元,同比增長3.97%。
  • 「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應警惕「虛胖」
    本報記者 詹方歌 盧志坤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對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制定三檔規則,即所謂的「三條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
  • 「三條紅線」重壓 房企還有規模化的機會嗎
    估值流血的上市隨著「三條紅線」的出臺,對於很多負重前行的中小房企而言,如何在降負債與促增長之間尋求平衡,顯得尤為迫切。中小房企要實現「逆襲」,階段表現必為積極擴張與廣泛布局,但當前節點這一路徑面臨巨大壓力。年關將至,港交所還有多家涉房企業在排隊等待上市。
  • 堅持三條紅線不能碰、三項禁令不能違
    要創新工作舉措,促進公平公正、嚴明工作紀律、強化執紀問責,堅持三條原則不動搖:堅持「劃片招生、相對就近、免試入學」原則,嚴控班額原則,「一生一檔」原則。堅持三條紅線不能碰:年齡紅線不能碰、公平紅線不能碰、片區紅線不能碰。堅持三項禁令不能違:嚴禁謀取私利、嚴禁有令不行、嚴禁弄虛作假。招生期間要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確保2020年登封市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 我國加快建立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指標體系
    記者8日從全國水資源工作會議獲悉,今年我國將抓緊分解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指標,確保年內建立起覆蓋流域和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的紅線控制指標體系
  • 陽光100「三條紅線」全踩,易小迪錯失了什麼?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傳達重點房企融資新規的「三條紅線」政策,而陽光100, 「三條紅線」全部踩線,這讓本就業績表現不佳,轉型後盈利出現難題的陽光100更多了一些窘迫。從高舉全面轉型的大旗到再度加碼住宅項目開發比例不過一年時間,陽光100在短時間內多次調整產品結構,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 「哥倆嘮房」「三條紅線」收緊融資,對樓市有何影響?
    近日,住建部、央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明確了收緊地產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即: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那麼,「三道紅線」收緊融資,房企可能發生哪些改變?新規出臺的目的是什麼?一起走進本期的《哥倆嘮房》吧!
  • 6條道路規劃紅線公布
    南國都市報9月28日訊(記者 胡誠勇)9月28日,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政府獲悉,為完善博義鹽灶八灶片區棚戶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改善周邊道路交通狀況,該區擬啟動博義鹽灶八灶棚改片區基礎設施項目棚改範圍外用地(六條市政道路)規劃範圍內的土地及地上房屋和附屬物實施徵收。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
  •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原標題:房企高槓桿終結: 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摘要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在不同時期,房地產業的融資環境鬆緊不一,房企通常會藉助融資環境較好的時機
  • 「三道紅線」高壓:房企高槓桿停擺 賺錢能力變差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
  • 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執行難 各地搶水搶發展
    今年1月初,國務院「三號文件」《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公布後,因涉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總量控制紅線」,靖遠縣的這些新增用水項目獲批的可能性,近乎為零。「三號文件」,是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提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細則。
  • A股房企受三條紅線與後疫情影響雙重打擊|房資觀察
    特別是 「三條紅線」房企的負債與融資渠道直接綁定,導致房企的融資端將進一步收緊,資金面受壓。展望四季度,在年底衝刺階段,房企面臨降負債與促增長、提利潤的三重挑戰。具體來看,營收增幅最大的是亞太實業(000691.SZ),其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1.77億元,同比增1,404.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69.79萬元,同比增416.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65.03萬元,同比增171.17%。
  • 旭輝控股林峰:因企施策是「三道紅線」的核心邏輯
    但對於未來產品創新、物業服務體驗的升級、房企發展資金鍊上安排穩健度,對這三個方面影響的趨勢沒有改變,但是加快了。同時林峰還表示:三條紅線出來之後對行業的衝擊挺大的,這一輪的調控,其實政府是非常聰明的,因為中國的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此次政策與以往政府的調控最大的差異就在因城施策,不同的城市選擇不同的調控政策,結果要問責。
  • 「三道紅線」高壓:房企高槓桿停擺 「以價換量」即將來襲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