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房地產市場受三條紅線政策何種影響

2020-12-16 東方財報

後疫情時代房地產市場受到了許多的影響,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三條紅線政策。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了解這一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其實有必要的。畢竟,我們的住房十分重要。

1、何為」三條紅線「

所謂「三條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以及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按照這「三條紅線」,監管部門將試點房企分為四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此後的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將增加5%。與此前市場熱傳的「3、4、5」新規基本一致。

目前被廣泛談論的政策細則均類似於此前市場流傳的「3、4、5」政策。即按照上述三條紅線,監管層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進行監管。觸及全部三條紅線的房企被列為「紅色檔」,有息負債規模以2019年6月底為上限,不得增加;觸及其中任何兩條紅線的房企被列為「橙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觸及其中任何一條紅線的房企被列為「黃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三條紅線」均未觸及的房企被列為「綠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

2、「三條紅線」的影響

扣應收負債率=(債務-應收帳款)/(資產總額-應收帳款)

淨負債率=(有息負債-流動資產)/所有者權益

現錢短債比=流動資產/短期內有息負債

1)一切一項生產經營、籌資活動、項目投資主題活動都是會使企業的營運資本發生改變,而決不僅僅某些人說的降債務、快資金回籠。

可以見到三個公式計算涉及到財務報告總體的的財產、債務、所有者權益,及其實際的流動資產、有息負債等學科,一切一項經濟發展業務流程或是事宜要是危害財務會計報表學科,都是會對所述一部分或是所有指標造成危害;

2)不一樣的業務流程和事宜對三個指標的正負極項危害可能是不一樣的,同一管理方法姿勢對不一樣企業或是同一企業不一樣環節的危害也可能是不一樣的。

企業必須了解自己的現況,有目的性地採用一些姿勢。

就拿減價營銷迅速資金回籠而言,對扣應收負債率實際上沒危害,能改進現錢短債比,對淨負債率的危害是不確定性的,要深入分析(中後期詳細描述);

3)不僅要關注怎樣改進以往,新業務流程進行還要對於指標的「系統漏洞」來開展。簡易說下,這三個指標都存有系統漏洞:

先說負債率指標,儘管扣了預收帳款,更真正體現了負債比率,可是一些明股實債記入股份的股權融資仍未獲得真正體現,調整 股權質押融資的扣應收負債率更能體現企業真正債務狀況。企業能夠 考慮到採用此類股權融資方式,改進該指標另外還能用股權融資撬起發展趨勢經營規模;

淨負債率也存有一樣難題,另外按表格規格測算,永續債也計入所有者權益,這也是企業中後期股權融資的方位,流動資產仍未考慮到是不是受到限制資產,企業乃至可以用其質押貸款籌集資金負債表日不計算利息的過橋資金改進該指標;

對於現錢短債比,除開流動資產仍未考慮到是不是受到限制資產外,強制性的支付責任應付票據公式計算中仍未考慮到,企業能夠 增加此類股權融資;還可以根據合拼範疇的更改將表內財產根據非報表合併關聯企業轉換為現錢;

以上就是小編梳理的三條紅線政策含義及其影響的相關內容,你是否有其他看法,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柏文喜:「三條紅線」是必然趨勢
    8月26日,以「浪奔」為主題的2020(第三屆)樂居財經年度論壇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洲際酒店舉辦,200餘位地產業界精英齊聚一堂,共論後疫情時代的企業戰略和布局。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出席論壇並發言。
  • 11城賣地超千億:「三條紅線」影響逐漸顯現
    其中,有11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突破千億元,上海、杭州、廣州三地的土地出讓金則突破2000億元。土地交易旺盛,通常反映出房企的投資熱情較高。在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響而出現低谷後,土地交易從二季度開始就迅速恢復。近兩個月,雖有「三條紅線」等政策的影響,企業的拿地熱情仍然不減。
  • A股房企受三條紅線與後疫情影響雙重打擊|房資觀察
    特別是 「三條紅線」房企的負債與融資渠道直接綁定,導致房企的融資端將進一步收緊,資金面受壓。展望四季度,在年底衝刺階段,房企面臨降負債與促增長、提利潤的三重挑戰。科技園區企業業績翻倍 此外,從三季報的營收增長角度可以看出,房地產企業的分化加劇,今年前三季度園區類開發企業的業績有所回暖,特別是產業園區類企業開闢了新增賽道,以科技投資為新的業績增長點,相比之下傳統房企的業績就顯得增長動力不足。
  • 「三條紅線」重壓 房企還有規模化的機會嗎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自融資「三條紅線」出臺後,目前可以說是房企上市最後的「窗口期」,從市場表現來看,地產股已不再受資本青睞,負債規模高、盈利能力偏弱是最直接的原因。尤其是當前節點,中小房企扎堆上市,更壓低了這一板塊的整體估值。負債是繞不開的共性問題。
  • 2020房地產十大關鍵詞:三道紅線、萬人搶房……
    中指研究院認為,臨近年底,房企衝刺全年銷售目標,疊加「三道紅線」強監管下資金壓力上升,企業推盤營銷力度加大。如無意外,今年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仍有望超過2億平方米,全年銷售面積或有新突破。  三道紅線  疫情之外,房企今年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於「三道紅線」。
  • 房企數萬億債務風險受關注 「三道紅線」風聲緊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房企數萬億債務風險受關注 「三道紅線」風聲緊2020年,拼命奔跑的房企剛從疫情驚魂中回神,調控消息再次轟然而至。市場消息顯示,為控制房企有息債務規模,有關部門設置出「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再根據房企觸線情況不同,分檔設定有息負債增速閾值。雖然上述消息至今尚未得到權威部門證實,但房地產行業已是風聲鶴唳。
  • 「五道紅線」高壓,房地產還有未來嗎?
    過去,「越限越漲」幾乎成了房地產行業的共識。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幾乎每年都會出臺上百條限制行業過快增長的政策,但都是越限越繁榮。這次卻不同於往日。如果把之前「三道紅線」看成房地產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那麼,針對銀行的「兩道紅線」,多少有點釜底抽薪的意思。
  •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原標題:房企高槓桿終結: 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 摘要 【房企高槓桿終結:從房住不炒到「三條紅線」】在不同時期,房地產業的融資環境鬆緊不一,房企通常會藉助融資環境較好的時機
  • 三道紅線多米諾骨牌效應 大風大浪席捲房地產
    來源: 財經網半年前,疫情的「蝴蝶效應」下,房地產一改往常的傳統營銷方式,將「售樓處」從線下搬到線上;半年後,「三道紅線」 的出臺,再次助推房地產新變革。有人直言:一場「大風大浪」即將席捲房地產市場。2021年1月1日起,「三條紅線」融資新規將在房地產全行業全面推行。也就是說,留給房企的「亡羊補牢」時間僅剩4個月。可以肯定的是,「三道紅線」的「落地」倒計時,將倒逼房企們進行一場降負債「大戰」。
  • 全聯房地產商會召開行業受疫情影響座談會 會長張力:疫情對房地產...
    4月8日下午,全聯房地產商會「房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座談會暨2020年第一次會長辦公會」成功召開,會議以線上網絡會議形式召開,深度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房地產行業受到的衝擊和影響,聽取行業專家和企業在疫情中的應對和舉措建議,廣泛汲取業內專家和企業家智慧,共謀房地產行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路徑,並為國家房地產行業調控提供政策參考。
  • 房地產行業「後三道紅線」時期的信託融資觀察與研判
    自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供給側改革中配套提出「房住不炒」的宏觀定調後,2020年8月中旬住建部、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並形成了監管部門專門針對房地產企業就房地產融資政策的具體監管指導意見及指標約束標準——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政策」。
  • 天風宏觀宋雪濤:「三道紅線」影響的定性分析和定量估算
    摘要 【天風宏觀宋雪濤:「三道紅線」影響的定性分析和定量估算】根據央行3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融資管理規則是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三條紅線」下加速資金回籠
    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龍光、禹洲、中駿、時代中國四家房企平均銷售增幅同比超30%。對於前11月各房企表現,廣東中原地產項目總經理黃韜表示,因疫情等原因,年初市場普遍對今年的房地產預期較為審慎。但從已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房企銷售情況普遍優於預期,這與融資「三條紅線」試點後,房企為回籠資金,加大推盤力度有關。
  • 「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應警惕「虛胖」
    本報記者 詹方歌 盧志坤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對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制定三檔規則,即所謂的「三條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
  • 明源雲只做房地產:三道紅線下的數位化想像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經濟觀察報 記者 田國寶 2020年春節假期結束後,由於疫情影響,很多員工無法到崗上班,一些房企老闆並沒有按時收到銷售業績、經營狀況等報表,項目賣得好不好,現金流是否充足,下一步如何決策,心裡沒底。
  • 「哥倆嘮房」「三條紅線」收緊融資,對樓市有何影響?
    近日,住建部、央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明確了收緊地產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即: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那麼,「三道紅線」收緊融資,房企可能發生哪些改變?新規出臺的目的是什麼?一起走進本期的《哥倆嘮房》吧!
  • 【同策觀察】銷售快速回暖,受三道紅線影響投資增速預期放緩
    房地產投資主要由拿地投資和建安投資兩大部分組成,二者分別貢獻37%和62%。拿地投資快速恢復主要三個方面的影響:1.受疫情影響,上半年貨幣市場寬鬆及房企債務融資難度下降、融資成本降低;2.今年地方政府推出部分優質地塊,且在穩地價的基調下推地價格相對不高;3.今年上半年也是房企積極補倉的時間點。
  • 陽光100「三條紅線」全踩,易小迪錯失了什麼?
    然而就在一年前,2019年,陽光100集團副董事長範小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前我們總想抓住兩隻兔子,既想把轉型的新產品做好,又不想放棄傳統住宅這個主流市場,但是今年我們要下決心徹底離開住宅這個主流市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創新產品線上去。」改變戰略的陽光100,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
  • 「三道紅線」聞其聲不見其人,問題出在哪?4類群體很難同意
    樓市「三道紅線」要出臺的聲音被各種媒體,樓市專家,網友熱議了好幾個月。所謂的三道紅線,就是指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房企如果踩中這三條紅線,融資就會受到限制。
  • 「三道紅線」下房企風險與機遇並存:開發商開啟業務優化 企業間...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陸肖肖 北京報導在房地產資管新規三條紅線推出之後,融資環境隨之收緊,面對行業變局,房企開始思考新的策略,改變自己的運營邏輯,來適應新的環境。力高地產控股集團副總裁梁婉嬋也談到,疫情之後,房地產行業是所有行業裡復工復產最快的行業之一。三道紅線對企業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這項政策提前給了企業一個明確的預期管理,企業負債管理的判斷標準更清晰了,尤其是後續出臺的三張表,很多詳細的標準和範疇都比較明確了,很好的提醒了房企把風險控制在可控的程度,未來房企對負債管理的確定性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