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老師和68名孩子,(離職+高考)最後一節課,師生情熱淚盈眶

2020-08-28 若水涓涓

文|若水

7月7號,全國高考。首先向辛苦的老師、家長、同學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祝孩子們金榜題名。

7月5號,是父親最後一次踏進高三教室,也是他教學生涯的最後一次。他說,即使有些孩子成績並不理想,但他們懂道理有情義,他很捨不得朝夕相處3年的孩子們。

那天,他像往常一樣踏進教室,準備給孩子們說一下考試注意事項,再次寬慰下孩子們緊張的心情,給他們加油鼓勁,但一進教室,他喉嚨一酸。

因為低沉的音樂響起來,那是李叔同作詞作曲,樸樹演唱的《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父親不動聲色,靜靜地聽完了整首曲子,他環看臺下,不少同學低低跟著音樂哼唱,但淚珠卻在眼眶打轉,兩肩微微顫動,手指伸到眼鏡下抹眼淚,或用手捂著嘴巴哽咽。

一場師生揮淚的感人場面是這節課的主旋律。

1,懵懂高一,一晃而過

父親所在的學校是小城重點高中,踏入它等於一隻腳跨入大學之門。

它有兩個校區:新校區和老校區

新校區是總校,面積挺大,和很多大學面積有一比,這個校區基本是正常考入的學生和分數線以下的優等生。而作為分校的老校則是分數線以下普通孩子們的世界。

分校升學率明顯低於總校。

為減少奔波,更好照顧到學生們,父親要求調入家屬院隔壁的老校區。就如當年為我們姊妹上高中,父親主動請求從政府調入高中一樣。在歷屆獎金與升學率掛鈎的情況下,他放棄獎金高的總校來到分校。他說,每個孩子都有特長,都是可塑之才,不能一味按成績定奪,需要發掘和鼓勵。

父親熱衷教學,熱衷培養孩子們,他的心血全部傾注給他的孩子們。作為父親,他對我們的輔導幾乎為零,但他的潛移默化讓我們學著成長。

父親教的這一屆,是他返聘後的最後一屆,如同于謙飾演的《老師.好》:高一的孩子稚氣未脫,調皮搗蛋,不知勤學為何物。即使碰到懂教育的父親,高一仍是一晃而過,成為初中與高中的過渡期。

2,踏入教育第一屆,即使班裡的差生,站著聽課是常態

大學畢業後父親進入教育行業,中間有過一段離開。

父親清晰記得22年前,他剛接手的第一屆。

那時,他離開教育行業11年,做過多年媒體。當他重新回到教育,不僅學識淵博,眼界經歷開闊豐富。

他心無旁騖,一心只想教書育人。他的時間都給了他熱愛的孩子們。

孜孜不倦的父親

做事先做人,他說,

一個老師想要學生心服口服,主動學習,必須有過硬的人品和豐富的知識面。偏偏兩者他融合得天衣無縫

數學老師常和父親聊天,說這個班的孩子們上課不知困,沒有一個孩子睡覺,就連成績差的差生也是站著聽課。物理老師說,這個班是他所教班級中成績最好的,而這個好成績並非老師教出來,主要是孩子們自學得來。

如今,這一屆的孩子年齡均在37歲左右,已成各行業拔尖人物。

這一屆孩子們「怪才」也最多,有好幾個僅憑過硬的文字功底,或出書或採訪,養家餬口的同時活出人生精彩。

3,想給父親錄下最後一堂課,終究沒有實現,但孩子們卻給父親特殊的離休紀念

3年前,父親被邀請去小女兒的幼兒園講課。因為課程比較特殊,我想錄下父親的這節課,最後有事耽誤了。我常想,等父親高中離休前,我一定幫他錄下最後一課,幫他用視頻留住他熱愛一生的課堂和傾心付出的孩子們。

可是,日復一日的瑣碎有時候讓我忘了日子,倏忽之間已是高三孩子們的離校。最終我還是錯過了「記錄最後一節課」的誓言。

讓人感動的卻是他相伴又3年的孩子們,這些最後一屆的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讓父親感動著,欣慰著。

他們在高考前夕,默默為老師學唱這首《送別》,當老師踏進教室的那一瞬間,全體孩子們選擇用歌唱的方式送別老師,送別自己最奮鬥的青春,不僅寄託對老師的祝福與依戀,也為最燦爛的青春歌唱。

孩子們親手製作了賀卡,賀卡裡一頁頁都是他們手寫的心裡話,雖然字體歪扭,卻承載著孩子們感恩的心,連同這本全體署名「名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的筆記本。

結束

父親為我講述時,他那眼眶瞬間溼潤,我也被濃濃的師生情誼感動著。

我想起多年前我的一位好老師。

那是我在外地上初三的校長兼班主任,他自帶威嚴卻透著無限慈祥。他待孩子如親生,他引導孩子們充分利用一分一秒,他給我們灌輸「開心學,拼盡全力,盡心做好當下每件事」的思想。那是我讀很多年書唯一感恩並一直懷念的好老師。他任校長的那些年,學校的升學率和名氣讓周邊學校望塵莫及。

看到因德高望重被孩子們依戀,因教學有方被返聘多年的父親,我感恩父親為教育所做的付出。

也為孩子們最後一節課的送別方式感動。

放下教育的父親,你終於有空閒時間為自己的文字隨意馳騁了,祝福您身體安康。

文|若水

生活就是照妖鏡,在情感故事中領悟成長。

涓涓意念,終匯成河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育孩子68節完整版視頻
    李玫瑾教育孩子68節完整版視頻,本套課程由李玫瑾老師主講,通過68節理論和具體案例告訴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
  • 特殊高考季 難忘師生情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師生經歷了太多波折——重大疫情、超長假期、在線學習、高考延期……高三學子能順利畢業,背後有著各科任教老師付出的數倍心血。今日是教師節,這個節日也註定是特別的,老師們有著不同的感觸,畢業後的學生對老師也有別樣的感恩之情。近日,記者採訪多個學校2020屆高三畢業班的師生,一起回顧那段難忘的經歷。
  • 68年濃濃師生情丨這四點才是人際關係長久的關鍵
    68年濃濃師生情長沙98歲的黃冠群老人,曾經是長沙雅禮中學的語文老師。退休之後雖然離開了課堂和講臺,但卻從未在學生們的心中離開過。看似最平凡的職業,卻被黃冠群老師演繹出了不平凡。「師生情」,從不局限於校園,在各行各業裡都有。
  • 泉州:特殊高考季 難忘師生情
    (林勁峰 攝)臺海網9月10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在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疫情下的高三畢業班被稱為最特殊的一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師生經歷了太多波折——重大疫情、超長假期、在線學習、高考延期……高三學子能順利畢業,背後有著各科任教老師付出的數倍心血。今日是教師節,這個節日也註定是特別的,老師們有著不同的感觸,畢業後的學生對老師也有別樣的感恩之情。
  • 今天,你68歲了!北科,生日快樂!
    || 1952-2020今天是北科68歲生日(校長楊仁樹校慶致辭)滿井邊 一學堂求實鼎新 熔基鍛梁從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到北京科技大學這是我校末屆工農兵學員滿懷對母校的感恩之情向母校捐贈的。由於當時經濟條件受限,所以這塊橫匾是由我校最後一屆工農兵學員每人出資一塊錢修建起來的。鋼鐵搖籃走進主樓,在主樓二樓的牆上靜靜的懸掛著一塊寫有「鋼鐵搖籃」四個大字的漢白玉橫匾,而這塊匾則是我校首屆畢業生(54屆)滿懷對母校感激之情向母校捐贈的。
  • 開學第一課:66歲學生與八零後老師的半世師生情
    汪大正教授為80後班主任(左)拜壽今天是9月1日,開學的第一天,我猛然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恩師、66歲的汪大正教授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一篇汪老師分享的主題是《半世師生情》,從這個題目來看,就是特別的正能量。今年的教師節快到了,我覺得很有必要將此「微言」與大家分享:《半世師生情》今天上午,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友會的安排下,我和其他兩位校友做為代表,一起來到五十二年前我的班主任張景濤老師家中,為這位今年八十歲的老人祝壽。
  • 大學老師退休前最後一堂課 師生花樣送祝福
    大學老師退休前最後一堂課 師生花樣送祝福發布時間:2019年12月27日 16:25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7日電 (鄭婷)12月25日中午,武漢紡織大學化工學院鄧兵在給學生們上完最後一節《有機化學》課後,正式結束了自己38年的執教生涯。
  • 孩子思維發育最關鍵的這幾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這幾個動作(8歲以下必看)
    (原價399元)!+1對1作品專業指導點評&裝裱+5節學科相關美術課長按掃碼後點擊「小易老師」立即報名!(原價399元)!長按掃碼後點擊「小易老師」立即報名!超值福利僅限前100名本次特惠體驗課僅限有道少兒美術新學員專享(一人僅可體驗一次),重複購買將無法安排課程,客服電話確認後將統一退款處理。
  • 老人山頂上獨守校園 68歲自學英語編土教材
    她教過的學生中,已有14人考上了大學華龍網訊 (記者 韓毅 文 任君 攝)在江津白巖山頂,有一所破舊的學校和一位孤獨守校老人。一排石頭壘築的低矮平房,掩映在硐寨村邊緣茂密的叢林中。牆壁沒有粉刷,裸露著粗糙的石塊和巨大縫隙,門窗隨處可見大窟窿。沒有校門,唯一用樹幹製成的旗杆豎立在一塊土壩上,顯示出這裡是一所學校。因旗杆釘子斷了,沒有掛旗。「我們的學校,坐落在大山的懷抱,一半在雲裡,一半在霧裡。從校門口鋪出的石板路,彎彎曲曲,伸到山腳平地……我們是山裡的孩子,山裡的孩子成長在學校裡。」
  • 梁銅勳老師與923班的師生情
    從那時到今天,923班同學們與梁老師的師生情誼已經持續了三十多年。三十年風雨歷程,三十年滄海桑田,三十年師生情誼從未改變。人世間能有幾個三十年?梁老師今年85歲高齡,眼不花耳不聾,思維縝密,精神矍鑠。更難得的是耄耋之年仍筆耕不輟,時有或犀利或幽默文章發表。這些年南陽、社旗的老同學為照顧梁老師出了不少力,每年都會組團去登門探望並和梁老師小聚一番。
  • 高考前的最後一天,老師用盡洪荒之力的深情至今讓我熱淚盈眶
    遼寧丹東一位高三男班主任,在高考前最後一節課為孩子們穿上大紅的旗袍,取旗開得勝的彩頭。並帶來一把剪刀讓學生當場把旗袍的開叉剪高,因為「據說開叉越高運氣越好」。 在為這位男老師點讚的同時,我也想起了自己二十年前高考前最後一天的難以忘懷的往事。 高考最後一天,校園的莘莘學子們儘可能的放鬆自己但青春的臉上卻流露著掩飾不住的緊張。
  • 鹹高68屆學生送賀詞祝母校再創佳績
    本報訊(記者葛建偉通訊員陳蕾)7月25日,鹹寧高中68屆學生代表潘傳仁、艾敦華走進該校,代表68屆高三(1)班全體同學,將一幅寫有「詩書啟後,金榜題名;同築夢想,再亮利劍,熱烈祝賀母校——鹹寧高中2020年高考再鑄輝煌」賀詞的橫幅,以祝賀母校2020年高考成績斐然,再鑄輝煌。
  • 68位高考狀元真實身份曝光:最好的教育,是「拼爹」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7月7日,2020年高考拉開大幕。遍布全國各地的40萬個考場,迎來上千萬名考生,這場牽動無數家庭神經的考試,成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今年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集體性活動。談到養育孩子的經驗,楊晨煜媽媽說,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時,監督養成習慣,「監督(習慣養成)的過程很痛苦,你得時時刻刻監督他、留意他,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我們平時基本只管好他的後勤工作,他的課業我們就交給老師了,我們就不去打擾他。
  • 68歲聶衛平意氣風發,孫子是中日混血,16歲女兒買千元父親節禮物
    北京時間6月22日,在社交媒體上,68歲的中國棋聖聶衛平也曬出了女兒送給他的父親節禮物,言談之間盡顯驕傲和喜悅之情。聶衛平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最近一直感覺自己的這條皮帶不是太舒服,結果女兒聶雲菲給他送上了一條皮帶,祝福他父親節快樂,聶雲菲買的這條皮的價格是1649塊錢,是相當不錯的奢侈品了。
  • 這位長沙老師高考前的最後一堂課夠你回味一生!
    (高考倒計時。)     星辰在線6月5日訊(通訊員 黃輝)高考倒計時,數字逐漸變小。從365,到100。今天,終於到了1。安安靜靜地,聽著長沙市南雅中學的語文老師馬青來上最後一堂課。而這堂課,足夠學生們回味一生。
  • 萊陽市68所中小學6萬餘名學生返校複課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0日訊經過漫長的假期,在5月20日這個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特別日子裡,萊陽市68所中小學6萬餘名學生終於返校複課了。萊陽市各中小學全力以赴,科學研判、周密保障,確保開學複課科學有序、平穩安全,以最好的姿態迎接奮發向上的莘莘學子。
  • 【重磅消息】68元!搶報燈燈英語秋季王牌口碑課!
    原價960元,12個課時的音標學習課程現在只需要68元即可報讀!如果您的孩子沒有學習過音標,或者音標沒有學好,碰到單詞不會讀,見到音標不會拼,單詞記不牢,那麼現在就是您孩子最好的機會!一節課認讀48個音標!兩節課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 全校68名小學生課間齊跳街舞 老師:讓他們更自信
    店子小學是一所鄉村學校,一共有68名小學生,他們大部分是留守兒童,住在學校。在相對枯燥的課餘時間,68個孩子一起學習街舞,成為了他們共同的興趣愛好,也是他們學習生活的樂趣和美好記憶。他們的老師是店子小學的音樂老師任陽,說起和孩子們一起跳街舞這段故事,她感觸頗多。
  • 今天,你68歲了!北科,生日快樂
    1952-2020今天是北科68歲生日(校長楊仁樹校慶致辭)滿井邊 一學堂求實鼎新 熔基鍛梁從北京鋼鐵工業學院這是我校末屆工農兵學員滿懷對母校的感恩之情向母校捐贈的。由於當時經濟條件受限,所以這塊橫匾是由我校最後一屆工農兵學員每人出資一塊錢修建起來的。
  • 最後一堂課,師生互贈「離別禮物」
    (視頻截圖)   「這位高三班主任,在最後一堂課,給每名學生發了一個6元錢勵志紅包,預祝學生們都能考出好成績。每名學生給老師一個擁抱,並深情地唱起了《再見》,以這種方式離別,太感染人了,讓人淚崩。」6月5日,這段視頻刷屏了微博。這事,發生在桐梓縣一中高三(3)班,都市新聞記者聯繫上該班班主任張霞老師,了解了視頻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