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赴美留學歷史悠久 學術交流之風再次盛行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上周國際教育協會發布的Open Doors報告公布了不少事實。2012-13學年,中國赴美高校留學生增長了21.4個百分點,達到235,597人。

  這意味著28.7%的在美留學人士都是中國人。中國的本科留學生加劇了這一趨勢,總人數佔中國留美學生的近40%。

  這股勢頭有望持續下去,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有能力將自己的子女、一般是獨生子女送進美國學校讀書。許多美國學校都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因而從中國學生身上賺取大量學費。總體而言,中國學生比他們的美國同學要交更多的學費。

  報導指出,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中國派往美國的留學生人數為零,因為期間兩國處於斷交狀態。到了80年代,中國去美國的留學生人數迅猛增加。

  在1988-89學年,中國大陸取代臺灣地區成為主要的留學生輸出地,直到1994-95學年被日本超越。

  中國在1998-99學年重登寶座,2001-02學年被印度超越,8年之後在2009-10學年再次問鼎桂冠。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特是140年前第一批中國留學生留學的地方。

  19世紀70年代,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內憂外患。周邊國家日本突然崛起,英國法國侵略並獲得治外法權,這一切都令清王朝的統治者憂心忡忡。同時他們也意識到,必須進行改革,向西方學習。

  1847年,19歲的容閎跟隨一位美國牧師來到美國,1854年於耶魯大學畢業,成為中國留學第一人。1868年,他向清政府建議送中國年輕人赴美留學,政府接受了他的提議。

  在那之前,清政府一直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872年起,清政府出資連續4年派送12-15歲、共120名學生子弟去美國留學,從預科一直讀到大學,時長15年。

  到達哈特福特時,學生們發現很多寄宿家庭在等他們,之後受到了當地人的熱情款待。

  「那時,這些男孩子給美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幸運的孩子:中國第一批留美學生》的合作作者裡爾•萊博維茨這樣說。他引用了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1871年至1891年馬克吐溫在哈特福特生活了20年)的話,對哈特福特讚不絕口:「要是你曾經到過哈特福特,你就再也不想去美國的其他城市了。」

  這些中國留學生很快就適應了當地的生活,學習英語、騎馬甚至有時會打獵。一些人很快就厭倦了每月學習一次的儒學課程。

  但是清政府擔心留學生會變得過於西化,因此於1881年將他們召喚回國。

  儘管在美國的時間不長,許多留學生回國之後都成為非常重要的人物,比如詹天佑。20世紀早期,詹天佑在中國修建了第一條自建鐵路。

  詹天佑是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生,是第一批留美學習工程的學生,中國目前每年畢業的工程專業的學生人數超過了美國。

  似乎學術交流之風再次盛行。2011-12學年,有1.5萬名美國留學生在中國攻讀學位。自美國總統歐巴馬2009年宣布「十萬人留學中國計劃」以來,這種趨勢就一直呈增長態勢。(陳衛華)

相關焦點

  • 學外語、促交流、謀創新——三代中國人留學瑞士的故事
    留學作為兩國人民交往的重要渠道,從中瑞建交之初一直延續至今,幾代中國留學生的留學記憶編織出了別樣的中瑞情誼。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留學生赴瑞士學習外語,他們不負祖國的期望,成為了新中國外交事業的中流砥柱。改革開放後,中瑞兩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發展,通過學術研究增進了兩國之間的對話、包容與理解。新時期,創新成為中瑞兩國共同的話題,兩國建立了創新戰略夥伴關係。
  • 中國赴以色列留學「升溫」特拉維夫市長:歡迎更多中國人赴以
    【環球時報記者 魏萊】就在中國人為以色列的創新與創業所創造的奇蹟感到驚嘆的時候,一個規模龐大的以色列近十所頂級大學教育代表團24日再次抵達北京,開始針對性地、開放地吸收中國的學生赴中東以色列留學深造。中國人赴以色列學習創新科技的熱情在「升溫」。
  • 劉廷芳赴美留學時間考
    目前,在中國大陸唯一一本詳細介紹劉廷芳生平歷史的著作,僅僅是拙著《詩化人生——劉廷芳博士生平逸事》。但可惜的是,由於現在許多人的閱讀習慣問題,也很少人會去光顧這本稍顯枯燥乏味的歷史著作。 不過,出於筆者對劉廷芳博士的特別關注,在寫完《詩化人生》之後,依然搜集史料之便,繼續對劉氏的生平加以整理。
  • 四十年,中國人赴美留學史
    ,歷史的車輪再次轟鳴碾過,每一個留學生和留學生家庭都在見證這一歷史變遷,糾結焦慮地站在了十字路口。此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湧動著中國人熱情、智慧和鬥志的留學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擋的力量向海外世界捲去。
  • 赴美留學,涼涼
    圖片來源:unsplash作為世界第一大留學目的地國,美國這回急了。美國國務院最新門戶報告顯示,2018-2019學年新國際學生入學率下降了0.9%,首次出現三年下滑。受籤證等問題的影響,中國赴美留學人數的增長率創下十年新低。
  • 「籤證禁令」下的中國赴美留學生:憂心學術努力付之東流或被驅逐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 單劼】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1日發布「暫停中國某些非移民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的通知,轉述美國總統川普5月29日發布的公告,禁止或限制持F類和J類籤證赴美學習或研究、「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中國學生或研究人員入境。
  • 「停止對中國學生的猜忌」,哥大校長喊話拜登,赴美留學將迎轉機
    因為這些時代突變停滯在留學計劃裡的學生們,還在遲疑。還有一個月,川普將徹底告別白宮,而疫苗也將在很大程度上開解2020年遺留的疫情窘境。眼下,留學生們最關心的,還是拜登政府對赴美留學生的態度,和新一輪將要實施的對華政策。
  • 「籤證禁令」下的中國赴美留學生:憂心學術努力付之東流擔心隨時被...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 單劼】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1日發布「暫停中國某些非移民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的通知,轉述美國總統川普5月29日發布的公告,禁止或限制持F類和J類籤證赴美學習或研究、「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中國學生或研究人員入境。
  • 赴美留學必讀:美國高中訪校應該注意些什麼?
    赴美留學首先要明確的是,訪校不是簡單參觀遊覽,家長和學生也可以面對面和學校的招生辦老師,教師和學生交流,獲得網上無法提供的細節信息。訪校考察的第一層意義其實在於,在孩子現有成績基礎之上進行提前了解和準備,在自身實力基礎之上進入更有挑戰性的學校,從而讓赴美留學計劃更成功。訪校考察的第二層意義:國內的很多信息,是經過傳遞的,偶爾會造成信息不及時、不準確等現象。通過實地走訪能把感性認識和理性數字分析結合在一起。
  • 教育部發布2019年第1號留學預警!赴美留學要涼了嗎?
    預警中指出:   一段時間以來,中方部分赴美留學人員的籤證受到限制,出現籤證審查周期延長、有效期縮短以及拒籤率上升的情況,對中方留學人員正常赴美學習或在美順利完成學業造成影響。
  • 公派赴美留學籤證明顯受限?教育部官方解讀來了!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新聞辦主任續梅說,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來中美的教育合作交流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已經成為兩國關係重要的組成部分。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遇到了一些障礙,因此教育部決定發布2019年第1號留學預警。
  • 趕走中國留學生無法讓美國再次偉大
    中國學子赴美留學本是兩國民間交流的雙贏之舉必須承認,美國的大學體系在科研攻關、學術研究方面一直享譽全球,世界各國不少年輕人嚮往能夠在美國求學問路。歸根結底,美國學界的枝繁葉茂桃李天下離不開自由與包容的大環境,要是放任種族歧視在校園裡肆意蔓延,將危及象牙塔之屹立。
  • 曾國藩主持派遣中國最早的第一批留學生赴美學習
    這批男孩將作為中國第一批留學生遠渡太平洋,來到美國,接受西方教育,以圖回來報效國家。隨著美國遠洋船拉響汽笛,一段重要的歷史啟程了,誰也不知道,這段路程將會那麼艱難。第一批留學生出發了,這背後都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我們從畢業於耶魯大學的中國第一位赴美留學生容閎說起。
  • 籤證發放驟降99%,赴美留學可還行?
    根據報告顯示,2019/20學年在美國留學的國際生下降了1.8%,比2018/19學年減少了約2萬人。 近兩年,川普政府不斷出臺一系列限制政策,給各國留學生確實折騰的夠嗆。這也導致了留美國際生出現了近十五年來的首次下降,而這一下降趨勢,已經延續到了今年,且在疫情的推動下,也變得更加明顯。
  • 拜登勝選,會對赴美留學產生怎樣的影響!
    對於美國大選,中國的留學項目機構和從業者來講,其實還是非常關注的。雖然兩個「老傢伙」的年齡加在一起都已經超過150歲了!哈哈!眾所周知,川普上任以來,在中美交流,在對待外國留學生方面做出了很多改變以往的決定,其影響是巨大的!另外,因為疫情導致的人員交流受限,對於國內赴美留學項目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 52位第一批赴美留學者 而今他們都在做什麼?
    改革開放後首批留學生赴美學習30年紀念會上,當年的學者再聚首。歷經8年,34萬字的《1978:留學改變人生——中國改革開放首批赴美留學生紀實》一書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這是我從事對外傳播媒體工作時期,對當代中國留學生新聞、數據和歷史資料進行傳播、梳理和研究的成果。全書分上編和下編。
  • 美暫停中美富布賴特項目切斷兩國人文交流,中國學者有話說
    「川普政府因政治原因停掉該項目,的確是限制中美人文交流的魯莽舉措,極為不妥當。」李海東說,如果研究中國的美國人無法來華,研究美國的中國人無法赴美,長期下去,會讓中美間的隔閡更深,損害雙方的根本利益,「相信這是所有真正希望促進中美交流的人不願看到的局面」。李海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次川普政府停掉中美富布賴特項目根本動因是選舉和政治考慮。
  • 日本室蘭工業大學中國留學生最多 雙方開展學術交流
    日本北海道室蘭工業大學(資料圖片)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位於日本北海道室蘭是一定室蘭工業大學是歷史悠久的國立大學據來自日本《室蘭民報》的消息,日前,日本北海道室蘭工業大學與中國臺灣以及烏克蘭的大學首次籤訂了學術交流協議。至此,室蘭工業大學已經與14個國家的29所大學籤訂了學術交流協議。現在,有114名外國留學生在室蘭工業大學學習,創該校外國留學生人數之新高。由此可見,室蘭工業大學的教育和研究正向國際化的方向邁出新步伐。
  • 美駐華大使館通告,中國大學「國防七子」的學生,禁止赴美留學
    5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禁止持有F類和J類籤證赴美學習研究,與中國解放軍有關聯的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禁止入境。美方稱有關「中國解放軍關聯」的判斷主要根據這些中國學生在國內的本科學校作為主要判斷,這意味著軍校生基本上斷絕了赴美留學的可能,公派、自費都成了無望,另「國防七校」也被擋在了門外。
  • 有多少赴美留學生受到美國新政策影響
    請看美國駐華大使館2020年5月29號的公告,公告聲明美國對我國赴美持有學生籤證以及交流訪問學者籤證的入境限制(並沒有聲明只限赴美國讀研究生課程申請人)。自新政策實施之後,我國赴美讀研究生和交流訪問學者的籤證拒籤率將會大大提升,因為實行入境限制,意味著大量的學生和訪問學者都很難獲得美國籤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