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聚焦「網際網路+」 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深度聚焦「網際網路+」 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西安市灞橋區慶華小學坐落在驪山腳下、灞水之濱的洪慶街道,始建於1957年。與慶華公司、航天四院和火箭軍工程大學毗鄰,有著獨特的軍工科技文化氛圍。學校是全日制公辦小學,是「陝西省示範小學」「西安市一級小學」,市、區級「名校+」教育聯合體「名校」,以委託管理和結對提升形式帶動5所「+校」共同發展。

  在灞橋區委、區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以「責任伴我成長」的辦學理念,塑造「責任」品牌,深入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學校建設有「電子智慧課堂」、智能錄播教室、校園電視臺、班班通、校校通、人人通、創客實驗室、科技實驗室、電子閱覽室、電子圖書管理系統等。學校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創建「智慧校園」,著力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環境,為教育騰飛奠定良好基礎。

  教育信息化作為國家發展戰略要素,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世界各國紛紛將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通過信息化帶動教育改革創新。學校自2016年就積極落實《西安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著手制定慶華小學信息化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學校領導班子從標準規範、基礎環境、教學科研、管理平臺、師生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移動互聯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發展規劃,前瞻性的將「網際網路+」與「教育」這兩大動力貫穿在一起,發展思路清晰明確,充分調動資源優勢,形成聚焦長遠發展的合力。

  自「智慧校園」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學校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與關懷。西安市現教中心、灞橋區教育局、灞橋區教育局現教中心領導多次來校現場指導建設工作。在上級的關心支持下,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順利完成,從根本上解決了「智慧校園」應用需求,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亮點1 全力推動「雙責智慧課堂」發展

  學校著力打造的「雙責智慧課堂」模式已卓有成效,在區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智慧校園」項目完美地將智慧教學設備與「雙責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相融合,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方式,實現了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種互動模式,配合學校「電子書包教室」智能學習平臺,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助便捷的平臺數據採集和分析,進行課堂學習評價,貫穿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大量優質資源如願以償地應用於課堂教學,讓課堂更加豐富,讓過程性評價更加客觀具體。

  亮點2 大數據分析、雲計算助跑教育教學

  電子考務系統的組卷功能、批改功能不僅僅將老師從繁重的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更是對學習情況的大數據分析,通過雲計算形成學生整體學情報告。教師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講解,做到有的放矢。此外,每名學生都有個人對應的學情分析,長期監測,為指導學習提供了參考依據,家長、教師、學校均可以在移動終端隨時查看,促進了家校聯動,形成了家校合力,為教育教學助跑。

  亮點3 辦公自動化帶來高效率

  輕鬆實現教學應用「雲管理」。學校引入企業微信及視頻會議系統,手機、電腦、大屏、監控等多種場景互聯互通,真正實現互聯、物聯。2019年學校全面開通企業微信,並將企業微信和原有平臺進行優化整合。學校針對教育環節的各種角色,構建不同的個人空間和機構空間,融資源、服務、數據為一體,實現信息溝通、數據交換,並支持各類應用服務的匯聚與調用。學校教職工在手機端可實現收發通知、信息互動、校務公開、文件流轉、日常審批、財務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調課管理、電子報修、請假審批等功能,極大地加速了管理效率。教師可以實現雲教研、在線直播授課、智能班級管理等功能。疫情期間,視頻會議、在線直播課堂讓「停課不停學」工作順利開展,都得益於學校「智慧校園」的建設實施。

  亮點4 家校互動拉近了溝通距離

  「智慧校園」為家校互動提供了平臺,打破了溝通障礙,拉近了家校距離。在學生複課後疫情常態化期間,學校平臺接入了阿里公司開發的「關學」系統及設備。家長通過個人支付寶為學生錄入臉部識別圖像,安全便捷,有效避免了人群聚集。學生到校後「關學」設備即可識別學生信息,記錄測溫情況,按班、按學校生成大數據報表,及時進行異常反饋。學校校長、管理老師、班主任可根據相應權限進行查看學生測溫信息。家長會在孩子進校的時候在手機端收到孩子進校測溫信息照片,及時掌握孩子動態。這些充分保障了師生安全,為家長解決了後顧之憂,獲得了家長的讚譽。

  「智慧校園」建設對教育教學的影響是長遠的,提升是巨大的。學校將把「智慧校園」建設列為長期貫徹的重點工作,最終要利用現代高新信息技術、實用的通信系統、創新的整合理念,建立高效的校園管理體系、領先的數字教學體系和便捷的校園生活體系,讓「智慧校園」充分展現它的「聰慧」,助力學校邁向未來教育的美好明天!

(文章來源:三秦都市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廣州花都全力構建校園食品安全守護網
    本報訊 今年以來,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市場監管局聚焦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重點,通過搭建智慧平臺、強化監督抽查、構建共治格局等系列監管舉措,對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進行全面「體檢」,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智慧化、精細化、
  • 網際網路+智慧校園|建陽智慧教育雲平臺(教師篇)
    隨著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智慧校園」建設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遍地開花,各地信息化教育的建設成效顯著,其中,由怡海數據負責搭建的「建陽區智慧教育雲」平臺,最為典型。建陽區智慧教育雲平臺自2017年啟動,是建陽區教育局響應南平市「十三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而開展的,由怡海數據全權負責開發及搭建的大型「網際網路+教育」項目。目前已完成兩期的建設與驗收,已構建起區校兩級智慧教育應用體系,並完成了全部城區10所學校的以智慧教學卡為核心物聯網智慧校園的建設和應用。
  • 文山州全力打造智慧黨建新陣地
    原標題:我州全力打造智慧黨建新陣地 近年來,文山州全力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全面推進全州各級黨組織基礎黨務工作電子化,規範網上平臺表單設計;錄入數據做到不越權錄入、不重複錄入、不減少錄入、不合併錄入,規範數據錄入;按月提示、季督促、年考核的頻次發布「智慧黨建」大數據報告,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問題,規範運用數據。
  • 龍華區外國語學校接入騰訊智慧校園體系 打造「未來學校範式」
    深圳新聞網訊 日前,龍華區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龍外)和騰訊雲深度合作,通過騰訊雲接入騰訊智慧校園體系,並使用騰訊微瓴和騰訊優圖等系統技術,打造基於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與學校管理、學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未來學校範式」。
  • 山東平邑縣:打造智慧校園 促進教育發展
    為提升智慧化信息水平,加快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山東臨沂市平邑縣第二實驗小學積極落實學校「改革創新求突破,質量立身創品牌」的布局,圍繞「主責主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立足特色、生存、發展,以實施精緻管理、創建特色校園為指導思想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 聚焦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青島市發布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目錄
    中國山東網12月8日訊 為加快創業城市建設,促進產才深度融合發展,推動青島市重點產業人才集聚,日前,青島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信局聯合發布《青島市重點產業(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人才需求目錄》。
  • 復旦大學全面開展「網際網路+」智慧校園體系
    微信終端替代了傳統的互動和服務模式,實現了統一消息和統一收費 3.新技術融合了網際網路和現實資源。醫科館通過VR、AR技術打造了沉浸式醫學教學互動體驗,讓醫學解剖和各種手術的學習可以在VR互動遊戲中模擬實現。
  • 煙臺「5G+智慧校園」創新教育教學新模式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5日訊 (記者 高寧 通訊員 孫德明) 智慧校園是利用雲計算、虛擬化、大數據、AR/VR、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新技術與教學教研、校園管理的深度融合與全面創新,打造智能型校園信息環境,是場景化、沉浸式、遊戲型、互動式的創新教學模式
  • 國際智慧教育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校園建設,只需要這五步
    其中,遼寧省實驗中學關俊奇校長為與會嘉賓分享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主題報告,為與會嘉賓介紹了瀋陽實驗中學是怎樣建設智慧校園的一些實踐和探索。 關俊奇校長談到,遼寧省實驗中學作為遼寧省教育廳直屬的唯一一所示範高中,2016年開始開始進行智慧校園的建設,堅定地走在教育現代化的前列,在構建「智慧學習環境」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學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藉助社會力量,依託網際網路,打造智慧校園,推動教學相長、師生共長,促進校園智能升級。
  • 華南理工大學:打造智慧校園需要內生驅動力
    隨著5G、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信息化的創新應用加速實現與各種行業場景的深化融合。對教育行業來說,在信息化的驅動下,傳統的教育模式、科研活動、學校管理、公共服務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慧校園、智能教育正在成為現實。
  • 中國電信廣東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攜手開展5G 智慧校園合作
    11月16日,中國電信廣東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共建未來「5G 智慧校園」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華農行政樓舉行,標誌著雙方正式就「5G 智慧校園」等創新發展領域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他指出,學校正處於深化改革、爭創一流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以5G、雲計算、網際網路、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基建」來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以數位化、智能化支撐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希望通過與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的合作,加速推動數位化校園轉型升級,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合作的有力抓手,打造「人人、時時、事事、處處」的智慧校園,推動華農數位化校園及「三農」服務應用開創新局面。
  • AI入校園 | 構建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 打造智慧化校園生活
    近年來,國家相繼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智慧校園總體框架》等文件,大力提倡「智慧平安校園」行動,並將「校園環境全面感知」作為智慧校園的重要特點之一,強調以「高科技」促進校園平安建設管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將AI技術帶入校園。
  • 騰訊教育重磅出擊:全面升級智慧校園平臺 打造人工智慧教育體系
    騰訊非常關注並希望能夠和四川展開緊密而深度的合作。近年來,騰訊與四川各級教育局、學校合作,取得了一些落地成果。截止目前,騰訊智慧校園已經服務了全省近千所學校,服務人數超過20萬,且部分區域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 大同幼師全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近年來,大同市幼兒師範學校秉持「教育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辦學原則,廣泛搭建活動平臺,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突出特色,吸引廣大學子積極參與,引導中職生立志成才,全力打造具有鮮明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力青春,多彩校園。
  • 做智慧校園的首席信息官 全通教育發布「全課雲」1.0
    做智慧校園的首席信息官 全通教育發布「全課雲」1.0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2015年08月28日13:13 自2005年成立以來,全通教育一直聚焦並專注於中國基礎教育領域的網際網路應用和信息服務運營,鍛鍊並形成了「平臺應用+服務拓展+內容增值」的市場運營能力。2014年1月起,全通教育逐漸向在線教育轉型。2014年8月28日,全通教育發布了智慧教育產品「全課網」,在短短一年時間,「全課網」已覆蓋5,794所學校,服務約9萬名老師、456萬名學生和470萬名家長。
  • 南寧市:打造「智慧校園」 推進老年教育工作提質增效
    南寧市:打造「智慧校園」 推進老年教育工作提質增效近年來,南寧市老年大學圍繞「提質增效」的目標,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探索「網際網路+」的辦學管理和教育教學新模式,不斷增強學校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和貢獻力,
  • 打造「在泉城、全辦成」的「智慧出入境」濟南樣板!
    打造「在泉城、全辦成」的「智慧出入境」濟南樣板!,集力聚智推進窗口服務、防控打擊、科技戰疫等方面智慧賦能,有力推動了出入境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打造了「在泉城、全辦成」的「智慧出入境」濟南樣板。
  • 瀋陽全力打造中醫藥強市
    原標題:瀋陽全力打造中醫藥強市(記者閻紅 鄒欣芮)近日,遼寧省瀋陽市召開中醫藥創新發展大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將《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實施情況納入黨委和政府工作績效考核內容,確保工作執行到位。
  • 山東電信展是智慧校園 改變「黑板+粉筆」
    在山東電信公司「時光隧道」展區內,虛擬展示的「智慧校園」中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讓不少前來參觀的人驚呼於高科技將為校園帶來的變化:早7點,學生乘坐校車去學校,上、下車均實時打卡並通過中國電信移動網際網路和天翼3G智慧型手機將信息傳給家長;8點上課後,基於電信網際網路,在日常的教學中,學校課堂視頻、教學課件、電子教材等教育資源實現共享;下午放學後,老師們備課、學校管理中的公文流轉等可通過電信雲服務模式提供的平臺實現移動辦公
  • 智慧校園 給夢想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的教育資源準入機制,加快開放教育資源的匯聚速度,為鄭州市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打造一個共享的動態資源池。趙璐璐表示,「智慧課堂」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它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充分促進孩子們的平等表達。傳統課堂礙於時間限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只能選擇個別同學回答,而「智慧課堂」上,則可以兼顧每一個學生。面對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每個孩子此時、此刻、此地的所思所想,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即時反饋,真正做到一起思考,平等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