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智慧校園|建陽智慧教育雲平臺(教師篇)

2020-12-16 愛智慧島輕課堂

隨著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智慧校園」建設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遍地開花,各地信息化教育的建設成效顯著,其中,由怡海數據負責搭建的「建陽區智慧教育雲」平臺,最為典型。

「智慧教育雲」平臺將「網際網路+」的先進技術、智能終端設備硬體及雲平臺軟體系統相互結合,集教學、學習、科研、管理等功能於一體,圍繞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的需求,搭建高效的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構築靈活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模式,促進區域教育均衡公平,提升區域教育質量。

建陽區智慧教育雲平臺自2017年啟動,是建陽區教育局響應南平市「十三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而開展的,由怡海數據全權負責開發及搭建的大型「網際網路+教育」項目。目前已完成兩期的建設與驗收,已構建起區校兩級智慧教育應用體系,並完成了全部城區10所學校的以智慧教學卡為核心物聯網智慧校園的建設和應用。目前平臺總用戶數已逾10萬人、智慧卡發卡17600張、藍牙物聯網AP總計250個,雲平臺自上線以來總PV超過1300萬人次、最高日活達到60000人次(建陽區35萬人口)、用戶平均停留時長超過350秒。

引入移動化教學輔助工具,打造智慧課堂

「智慧教育雲」平臺中的「輕課堂」教學工具,目前已在建陽區10個試點校和試點班中進行深入使用。

老師在使用輕課堂上課
學生人手一卡

該工具結合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搭配學生智慧卡,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整合,為教師授課提供了便利,實現教學師生互動的常態化,並採集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行為數據,實現智能化的課堂教學、課後回顧、學情分析以及行為評價,構建智慧教學體系。

在疫情期間它很有針對性的提供了兩種有效的網絡授課方式:微課和輔助直播教學。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教師共上傳了8105課件,共產生1178節微課,累計教學時長479.5小時,觀看次數96590人次觀看學生8213人。其中建陽一中韓秀娟老師的微課《語法專題系列之--形容詞,副詞》成為微課播放冠軍,共播放1921次。智慧教學(輕課堂)的微課和異步答題功能,以其易用性受到建陽區廣大教師的歡迎。

為了能夠幫助廣大老師更快適應信息化教學,怡海數據為建陽區的教師組織了多輪線下及線上的競賽、培訓、直播講座等。

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智慧教育雲」的又一利器——教學行為分析評價系統,主要目標在於建立教學、評課、反饋診斷,實現全過程記錄,聚焦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進,提升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基於證據的教育決策和教學研究。有助於教師進行教學評估、自我反思,從而改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水平。

另外,「智慧教育雲」平臺用量化手段準確定位區內每位教師教學中待改進的部分,使建陽區教育局、教育學院制訂教師培訓計劃更有針對性,提升宏觀教育決策的有效性和教研業務開展的精準度。為教師自我學習、教學能力提高,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為教師專業成長、職業素質的提升提供發展平臺;提高教師主動反思的意識和教學反思能力;有利於實現專家引領、同伴互助,提高教科研能力。

共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推動基礎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智慧教育雲」通過豐富建陽區本地特色資源,為區內學校積累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形成學校優質資源和特色資源,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覆蓋面。通過教育信息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更多的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優化校園管理,簡化教務流程

建陽區的所有學校都配備藍牙接收器,可自動採集到學生在校內的行為軌跡。再配合易校園的行政班課表和走班課表,可實現完全自動靜默式的班級學生點名功能,給班主任減少大量日常管理負擔。

另外,「建陽智慧教育雲」項目裡還建設了區-校兩級的OA行政辦公管理系統,靈活可配置的辦公流程自定義功能,極大的提高了辦公自動化系統效率,在上下級批文、發布通知公告、會議申請與記錄、學校設備報修以及物資設備申領採購等方面,發揮巨大優勢,全面提升學校的科學管理水平。

怡海數據致力於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將網絡技術和教育教學積極結合,建設校園生活一體化。

網際網路+教育

就是科技、快捷、高效、共享的智慧教育!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智慧校園|建陽智慧教育雲平臺(家長篇)
    截至2020年1月13日,建陽一中智慧校園在一些模塊的使用數據非常可觀:教師使用輕課堂授課4722次,上傳課件1836個;利用OA辦公系統發布校內通知公告823篇、會議出勤登記2983次、校內保修申請772次;家長訂閱考勤推送消息196萬人次,使用家校通發布成績439次;電子班牌的功能使用排名第一,新高考選科走班和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使用都是名列前茅等等
  • 山東泰安:智慧教育雲平臺迎接網際網路+
    肥城市儀陽鎮中心小學根據學生特點及認知現狀,依託市智慧教育雲平臺,對課標進行了適當分解,對課程內容進行了適當整合,構建了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共生課程體系,生成了以動手製作為主的勞動技術課程,以問題探究為主的科學研究課程,以藝體活動為主的社團課程,以TED晨會、校園吉尼斯為主的特色課程,以健康和安全教育為主的生命教育課程。
  • 2020年度建陽智慧教育雲平臺系統培訓
    建陽區智慧教育雲平臺從2018年開始,已經連續兩年為我們建陽地區的老師進行信息化教學培訓,這次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將培訓搬到了線上。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為全區老師帶來線上「2020年度建陽教育雲平臺系統培訓」。
  • 打破教育邊界,「智慧校園」重新定義教育模式
    關注並標星36氪每天3次,打卡閱讀
  • 雲網融合智慧教育 中國電信全面助力「網際網路+教育」
    據悉,中國電信一直致力於提供優質的教育信息化環境,通過整合各類資源和服務能力,發揮中國電信雲網融合和區域運營優勢,來促進「網際網路+教育」智慧化發展。 這些年來,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不斷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加快光纖網絡覆蓋,構建服務平臺,創新應用合作。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以「安全、智慧、協同」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全力支持各級教育部門「三通兩平臺」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 U校園大數據發布,助力高校外語智慧教育發展 - 智慧教育 - CIO時代...
    3月24日晚,由北京外研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端論壇」專題活動——「Unipus之約:智引新時代 慧聚新方略」在北京舉行,近500位全國高校外語教育界專家、學者、管理者及優秀一線教師匯聚一堂,共同見證U校園智慧教學雲平臺大數據的發布,共同體驗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驅動下的外語智慧教學,共同推動我國高等外語信息化教學新常態的形成
  • 江蘇省智慧校園示範校巡展(蘇州篇)|蘇州市第三中學校:「網際網路+...
    |蘇州篇| 蘇州市第三中學校 「網際網路+」,讓教育更精準 蘇州市第三中學校智慧校園創建微視頻
  • 甘肅省電化教育中心在慶陽市舉辦甘肅省智慧教育雲平臺優質資源...
    為進一步推動甘肅省智慧教育雲平臺在學校管理和教學中的應用,發揮平臺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的作用,12月23日-27日,由甘肅省電化教育中心主辦、慶陽市教育局以及各縣區教育局承辦的「甘肅省智慧教育雲平臺優質教學資源應用培訓,分別在慶陽市各縣區進行,八場培訓共有1000餘名中小學校長、主任、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等參加。
  • 網際網路+教育 萍鄉中學「數字校園」在路上
    如今,「網際網路+」的概念讓不少傳統行業看到了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方向。然而,教育行業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在迎接網際網路時代的同時,既要滿足社會效益,又要兼顧教育成果,一個小小的加號後面,有著諸多內涵。
  • 全省首家智慧校園
    會上,天府七中校園內的數據壁壘宣告突破,全省首家校園級5G教育邊緣雲平臺搭建完成。,與天府七中教育集團成員校籤訂了5G智慧校園雲端共享合作協議。」和「構建新區教育大數據平臺和應用機制」2個改革項目進行了探索,搭建了全省首家校園級5G教育邊緣雲平臺。
  • 深度聚焦「網際網路+」 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學校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創建「智慧校園」,著力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環境,為教育騰飛奠定良好基礎。在上級的關心支持下,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順利完成,從根本上解決了「智慧校園」應用需求,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 智慧校園 給夢想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趙璐璐表示,「智慧課堂」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它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充分促進孩子們的平等表達。傳統課堂礙於時間限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只能選擇個別同學回答,而「智慧課堂」上,則可以兼顧每一個學生。面對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每個孩子此時、此刻、此地的所思所想,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即時反饋,真正做到一起思考,平等表達。
  • 中山市智慧工商聯雲平臺正式啟動
    由市工商聯與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全通教育集團(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設全省工商聯繫統第一個全面服務非公經濟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的智能服務平臺——「中山市智慧工商聯雲平臺」於3月13日正式啟動。
  • 國際智慧教育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校園建設,只需要這五步
    教育部推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的具體實施計劃,是順應智能環境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智能環境不僅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而且已經開始深入影響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態,新形勢下的教育變革勢在必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教育工作。
  • 「網際網路+」讓教育教學更「智慧」
    平羅縣城關第一小學著力打造智慧校園和人工智慧示範校,讓「網際網路+」為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推動教與學模式的變革與創新。五年級二班的學生每人都擁有一支智能筆,通過與設備連接,配套「智能」紙,教師布置問題,學生在紙上作答,實現了作答內容實時上傳,教師通過查看作答結果,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校長曹立斌告訴記者,如今,學校擁有六間紙筆課堂、六間智慧教室,學生通過使用智能工具,將答題結果予以反饋。「老師在課堂上及時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這樣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 灤州市依託智慧教育雲平臺打造優質「網際網路+教育」
    最近小安跟同學、老師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多,成績和各項能力都有提升,安先生不住地表示,這得益於灤州智慧教育雲平臺。今年6月26日,灤州市教育局和北京捷誠聯手打造的智慧教育雲平臺合作項目籤約落地,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悄然發生著改變。
  • VR教學活動 | 科技教育 智慧協同
    2020年7月19日-21日,中教雲集團-也未艾教育在寧夏涇源地區也未艾教育集結14所本地各市、縣標杆學校教師開展了《「科技教育 智慧協同」---交互式混合現實技術的學習環境與應用研究
  • 智慧教育、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到底是什麼?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不言而喻,智慧教育是一個比智慧校園和智慧課堂更為宏大的命題,可以理解為一個智慧教育系統,包括現代化的教育制度、現代化的教師制度、信息化一代的學生、智慧學習環境及智慧教學模式五大要素,而其中,智慧的教學模式是整個智慧教育系統的核心組成
  • 安徽青年報 | 天立泰:用「智慧」改變未來教育
    ,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的發展目標。現在,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南校教育集團匯林校區在全校推行天立泰智慧課堂產品,智慧課堂是以「網際網路+」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課堂。天立泰的智慧課堂效果如何?該校教師李傳雲認為:「廣播功能、成績實時分析、自動生成錯題集這個功能就很好,可以很好在數學課堂中得到應用。」
  • 南寧市:打造「智慧校園」 推進老年教育工作提質增效
    南寧市:打造「智慧校園」 推進老年教育工作提質增效近年來,南寧市老年大學圍繞「提質增效」的目標,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探索「網際網路+」的辦學管理和教育教學新模式,不斷增強學校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和貢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