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孫紹祖為何敢虐死貴妃的妹妹,孔融的孫子說過一句名言

2020-12-20 曉樓一夢

孫紹祖為何敢虐死貴妃的妹妹?

賈府的四個孫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除了元春採選鳳藻宮,探春遠嫁異邦,惜春出家,就剩下迎春。

迎春出嫁的生活就是悲劇,最終被孫紹祖折磨致死。

一方面孫紹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迎春天生的性格也是悲劇的直接因素。

在這四姐妹裡面,元春的性格脾氣不太清楚,就衝她能夠當上娘娘,也一定不會是個軟弱的主,惜春雖然年齡最小,但是很有主見,賈府的人和事看得再明白不過,從一開始就說自己要出家,惜春的性格古怪,在大觀園被查抄的時候,尤氏過來看她,卻被惜春懟地氣個半死。

探春更是巾幗不讓鬚眉,雖然出身不高,庶出的小姐,但是探春聰明精明,膽子夠大。

賈母由於賈赦老布知恥索要鴛鴦 ,賈母就順便遷怒於王夫人,當時所有人都尷尬的悄悄離席,只有探春不僅沒有走開,還據理力爭,指明賈母老糊塗,鴛鴦的事和王夫人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迎春雖然是排行老二的小姐,但是性格內向,不多言語,膽子也不大,連自己院子裡面的丫環老婆子都管不住,更有丫環偷了自己的東西去賣,可見迎春的性格軟弱到了何種地步。

試想如果是探春面對孫紹祖這樣的情況,估計早就打回去了,一個巴掌打在孫紹祖的臉上,即便打不過孫紹祖也能跑回娘家不至於死在孫家。

再說孫紹祖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人家,可惜賈赦貪圖人家的五千兩銀子,就相當於把迎春給賣了一樣。

孫紹祖當初想的就是通過和賈赦聯姻,在官場上謀點好處,畢竟沒有戰事的時候武將很難升官,賈赦當時是大將軍,是孫紹祖的頂頭上司。

但是後來孫家不知哪裡來了運氣,官職升得飛快,超過了賈赦,這個白眼狼就不把賈迎春放在眼裡,還索要當初的五千兩銀子,說是賈赦借的錢。

試想當時軟弱的迎春自然不敢說話,孫紹祖又是武將,下手特別狠,根本不在乎她是誰的女兒,誰的妹妹,就直接暴打,最後就打死了。

元春雖然在皇宮卻不得勢,孫家人自然不會顧及元春的面子。

迎春自然是可憐沒有的地方訴苦,又是賈府衰敗的時候,孔融的孫子說過一句名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紅樓夢解讀見仁見智,如有歧誤,敬請雅正。

相關焦點

  • 孫紹祖為什麼敢欺凌公府千金?迎春為什麼沒有娘家撐腰?
    迎春是公爵府的二小姐,貴妃娘娘的妹妹,身份是很高的。孫紹祖能娶到迎春,是他們家的榮耀。既然如此,孫紹祖為什麼敢虐待迎春呢?落架的鳳凰不如雞,迎春就是落架的鳳凰。孫紹祖見賈府沒有利用價值,不能協助自己升官發財,便把賈府一腳踢開,通過虐待迎春來達到和賈府分道揚鑣的目的。孫紹祖要與賈府一刀兩斷,但是無法休妻,便開始虐待迎春。孫紹祖應該被忠順王收買,他要跳下賈府的大船。可是已經娶了迎春。古代女子不犯七出之罪,不可以休妻。
  • 32年紅樓一夢,致敬經典!懷念永遠的林妹妹
    32年紅樓一夢,致敬經典!懷念永遠的林妹妹 中國文藝 1987年5月2日 由王扶林執導
  • 孔融讓梨?殺兄弒母?哪一個才是真實的孔融
    禰衡說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說禰衡是「顏回復生」。這樣大不敬的言論在以儒家思想為治國思想的封建社會是必然被痛斥的。那麼孔融真的說過這些話嗎?從各種史料的記載上來看應該是說過的。一方面是從曹操的角度來看,曹操雖然殺過不少名人,無論原因大小,都終歸是有理由的。
  • 四歲能讓梨,以孝聞名的孔融為何反而因為「不孝」罪名而死?
    說到孔融,大家可能都會想起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孔融小時候與哥哥一起吃梨時主動挑選小的,大的留給了兄長,家裡人奇怪問他為什麼不選大的時,孔融回答:我最小,理應吃最小的。因此家裡的人都誇讚孔融這種謙讓的品格。
  • 孔融讓梨是「孝」,為何孔融最後卻以不孝的罪名被殺?有誤會?
    孔融讓梨是「孝」,為何孔融最後卻以不孝的罪名被殺?有誤會?說孔融不孝的是曹操的軍謀祭酒路粹,曹操指使路粹冤枉孔融,說孔融不孝。因此,曹操就以「不孝」的罪名將孔融殺害。路粹說孔融不孝的根據史是什麼呢?就是孔融曾經說過的那一句話:「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
  • 四歲讓梨,道德模範孔融卻因不孝之名而死,曹操為何要誅殺孔融?
    孔融讓梨之時,尚且四歲,受到當世的讚譽,甚至多年後的現在,還被放在教科書上,作為德育的良好典範。可是孔融最後卻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誅殺。孔融有一個父母無恩論:「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大體意思便是,父母生子女的出發點是為了滿足情慾,對子女沒有恩情。
  • 張惠:《毫端蘊秀:讀懂紅樓不是夢》
    《毫端蘊秀:讀懂紅樓不是夢》,張惠著,海峽文藝出版社2020年版。賈探春:錫名排玉合玫瑰三春姓名別有因——《紅樓夢》迎、探、惜三春另解牽牛花巧姐,「織女」式命運為何要把吃醉了酒的芳官扶到寶玉的床上去?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張惠我的老師、師兄師姐,還有一些朋友和學生都曾經跟我說過,你以前講過的《紅樓夢》文章應該結集
  • 東漢名士孔融是怎麼死的?
    孔融後來受到司徒楊賜的徵召,成為司徒掾屬。當時暗暗察訪官僚中的貪汙之人,準備予以貶謫罷免,孔融檢舉的多為宦官的親族。朝中尚書害怕得罪宦官,於是召孔融等司徒屬官詰問斥責,孔融陳述宦官子弟的罪惡,毫不隱諱。
  • 《孫子兵法》十句名言,讀透一句,人生順達!
    《孫子兵法》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春秋末期蘇武所著,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的代表作品。《孫子兵法》十句名言,讀透一句,人生順達。1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出自《孫子兵法·火攻篇》。君王不可以因為一時的憤怒就去興兵討伐,將領也不要因為一時的憤怒就去與敵軍交戰。2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出自《孫子兵法·虛實篇》。善於帶兵作戰的人們,能夠充分的調動敵軍而不會被敵軍所調動。
  • 孔融:讓梨算什麼,懟曹操才是我的專長……
    孔融可是曹操不是一個那麼能聽勸的人,他把孔融像活菩薩一樣貢起來,其實只是為了顯示他對讀書人,對孔子家族的尊敬。孔融的那一套儒家思想,他懶得聽。於是在大家削尖了腦袋往曹操幕府裡鑽的時候,孔融先後擔任的都是朝廷上那些無所事事的閒官。孔融不理會曹操的意思,他以為他還身有一個朝廷命官必須有的監督職責。於是,他送到曹操面前不合時宜的規勸一筐又一筐:為了防止糧食浪費,曹操頒布了一道禁酒令。
  • 《孔融讓梨》成為西方的反教材?孔融讓梨是一種表現還是美德?
    在「菜根譚 」裡有句名言 :「處事 以一步 為高」,在我們 國人 的心裡 ,謙虛 不僅僅 是一種 態度 ,更是 一種 美德 。 孔融讓梨 ,折射出 尊長 敬兄的風範 ;鮑叔牙 讓利於 管仲 ,彰顯 出寬容大度 的人格魅力 ;張英 "讓他 三尺 ,何妨 ",成就 了"六尺巷 "的千古佳話 。
  • 孔融讓梨之後,因不孝被殺?
    《後漢書•孔融傳》裡記載了不少孔融的事跡,在這裡選幾件可圈可點的,給大家分享:東漢末年「黨錮之禍」中,忠臣張儉受到奸黨的迫害,逃亡到了孔融家中,當時孔融的哥哥孔褒不在家,孔融便做一回主,收留了張儉。後來,張儉藏匿於孔融家的事情洩露,張儉逃走,奸黨搜捕到孔融家,將孔融一家抓了起來。奸黨不知究竟是誰做主收留張儉,結果兄弟二人爭著承擔罪責,孔融說「是我做的主,要殺就殺我!」
  • 老師為什麼不講孔融讓梨的後傳,孔融成人之後到底咋樣了?
    我們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而且孔融四歲的時候就知道讓梨了。可是,後來的故事我們就都不知道了,那麼,孔融最後怎麼樣了呢?說到孔融的結局,還是讓人很感慨的。我們知道的是他本來是一個以孝順而出名的人,但是,最終他卻是以不孝被殺的。
  • 除了孔融讓梨,這些故事你也應該知道,孔融的結局是比較悽慘的
    由於曹操的猜疑,再加上被人的誣陷,曹操給孔融扣上了「欲圖不軌」「誹謗朝廷」等帽子,直接把孔融和他的全家給殺害了。孔融去世的時候只有五十六歲,此前曾經有人勸過孔融不要這麼的剛直不阿。孔融死了之後,沒有熱敢給他收屍,這樣的下場可以說是很悽慘了。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關於孔融的故事,除了「孔融讓梨」你還知道關於他的哪些故事呢?
  • 雍正的兒子本是弘字輩,為何年貴妃的3個兒子,卻都是福字輩?
    到了康熙一朝,康熙子孫眾多,所以從康熙開始,兒子們孫子們那都是有輩的,比如說康熙的兒子那輩都是胤子輩的,胤禛、胤礽、胤祉;康熙的孫子這輩都是弘輩的,弘時、弘曆,再接下來我們知道了,永字輩的一直到溥字輩的。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沒注意到?
  • 以假亂真,甘地沒說過的7句名言
    但就像甘地曾說過的那樣,「Pinterest上有一半甘地名言是假的。」(#哈哈,甘地也沒說過這句話,因為Pinterest創辦的時候甘地已經死了好多年啊哈哈。)下面這7句話甘地從未說過。這可能是網上最著名的假甘地名言了,然而並無證據表明他真的說過這些話。《紐約時報》在2011年指出這句話不過是對甘地真實話語的詮釋:我們不過是世界的縮影。所有外部世界的傾向均能在我們的體內世界中找到。如果我們能改變我們自己,那麼世界傾向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在一個人改變他的天性時,世界對他的態度也會發生改變。這是至高無上的奧秘,也是我們幸福之源。我們不需要觀望別人的做法。
  • 孔融讓梨家喻戶曉,而他的其實事跡卻鮮為人知,更被傳有弒母之舉
    小時候,我們都聽大人們說過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孔融讓梨。據說,孔融的媽媽給家裡的孩子們買了一盤梨子,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年幼的弟弟先選擇,而孔融拋棄了大個的梨選擇小個的梨,當人們好奇孔融為何選擇小梨子的時候,孔融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 讓梨的孔融為何會因「不孝」而死?難道長大之後變壞了
    建安元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孔融讓梨孔融讓梨然後我們再說一說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神童。
  • 孔融讓梨世人皆知,網友說:不僅讓梨還弒母。歷史真有孔融弒母?
    大家小的時候應該都讀過三字經,在三字經裡面就有一句「融四歲能讓梨!」而裡面的融也就是孔融,就算沒有在三字經裡讀過這句,那也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弒母這是真的嗎?其實這個還得從孔融當時所在的歷史背景說起,孔融從小就十分的好學而且出生在一個充滿書墨和官僚的家庭!在漢獻帝即位後,孔融就被十分的重用!
  • 是金子在哪裡都是發光體,紅樓夢中最具潛力股的女人,祝你好運
    賈府二小姐迎春人稱「二木頭」,被針戳一下都不知喊痛,是一隻任人宰割的溫順羔羊,被無情寡義的老爹許配給了粗俗不堪的孫紹祖後,羊入虎口,一載赴黃粱,早早地就掛了,和林黛玉一樣,不曾看到賈府被抄的慘狀,不知道這是幸還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