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樁上練真功!騰訊公布機器人移動技術探索的兩項新突破

2020-12-22 齊魯壹點

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

這兩項進展均來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屬於移動方向上的技術突破,也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

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於2018年成立,致力推進人機協作的下一代機器人研究,打造虛擬世界到真實世界的載體與連接器。目前實驗室主攻移動、靈巧操作和智能體等三大通用機器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並聚焦於多模態移動機器人的研發。

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

能走、能跑、能跳,可挑戰梅花樁複雜地形

「少林從師數十冬,梅花樁上練真功。持之以恆銳意修,定可成名蓋群雄。」

梅花樁是中國功夫的重要訓練道具之一,習練梅花樁也是武俠小說中修煉輕功的基礎。現在,梅花樁上迎來了一位新的「練功者」—— 騰訊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Jamoca 本體基於外部提供的硬體平臺改裝,重約70公斤,長1米、寬0.5米、站高0.75米

四足移動機器人,更常見的一個名字是機器狗。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在外部提供的本體之上,基於自研的機器人控制技術,為 Jamoca 打造了一個能應對複雜環境的智能大腦。這個大腦讓 Jamoca 能行走、小跑和跳躍,並賦予了它自主定位和避障的能力。

此次 Jamoca 完成的挑戰由高60釐米、呈20°斜面角度的臺階和鄰樁最大高度差16釐米、間距不等的梅花樁兩部分組成。

據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員介紹,和國際上其他四足機器人走木塊的場景比較,此次 Jamoca 所挑戰的梅花樁落腳面積更小、高度更高,並有臺階的組合,實現的難度要更大。

其中,考驗機器人移動能力的難點主要有兩個:理解梅花樁的排布(包括位置和高度)、選擇最佳落腳點及路線並穩定精準地行走(落腳到梅花樁中心點)。

這正對應了實驗室在移動技術方面鑽研的的兩個核心技術模塊:感知、運動規劃與控制;同時二者通過實驗室的另一核心技術模塊:整機系統設計與搭建,實現了系統性的集成融合。

從 Jamoca 挑戰的結果看,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技術標準——誤差1釐米內的感知定位、根據環境進行的10毫秒級路線規劃、基於動力學的1KHz實時力矩控制、梅花樁中心點1釐米內的落腳誤差,以及全系統的高度協同。

在精準環境感知方面,Jamoca 創新性地實現了魯棒的眼腳標定,並利用RGB-D相機對周圍環境進行實時的感知。通過特徵點匹配的方式,對 Jamoca 自身的運動軌跡進行在線跟蹤,並將基於視覺的定位信息與基於運動學的裡程計信息和 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慣性測量單元) 數據進行融合,提高了定位追蹤的精度和頻率。同時利用算法識別和提取出臺階和梅花樁的表面區域範圍和中心點位置,將定位和識別的數據進行融合,從而重建出整個三維運動場景。

在最優運動線路規劃和實時的運動控制方面,Jamoca 基於感知系統實時感知到的機器人本體及梅花樁位置信息,基於質心動力學,實現在線的質心軌跡生成和落腳點規劃。在保證機器人的四條腿可以安全地踏到下一步的梅花樁的同時,優化出一條本體移動長度最短、綜合耗力最小的運動軌跡,並且可以在線持續地進行上述運動規劃。

同時,基於實時的本體狀態估計,Jamoca 能夠結合質心動力學模型來構建優化問題,實時求解機器人足端所需的地面反作用力,並結合反饋控制實現精準魯棒的實時力控,可完成行走、對角小跑以及跳躍等的運動控制。

不同於預先設計好規則之後做重複的運動的工業機器人,Robotics X 實驗室更關注機器人有意識、有判斷的自主特性研究,目的就是要在有很大不確定性的動態環境裡,能夠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判斷、自主決策,並自主完成任務。

現階段,Jamoca 主要用於實驗室內部科研實驗。它的在線環境感知、最優運動規劃和實時運動控制等能力,未來將幫助騰訊其他機器人產品更好地適應複雜的現實環境。

靜止、行進均能自主保持平衡的輪式機器人

此次一同亮相的,還有一款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也可稱之為自平衡自行車,是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的首個整機自研機器人。

它在傳統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基礎上,增加了動量輪及其電機驅動系統,使得機器人可以在靜止及行進狀態下均保持平衡不倒。

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硬體平臺完全由騰訊Robotics X自研,重約15公斤,長1.15米,高0.52米

它的控制能力又可以細分為行進中的動態自平衡和停止行進時的靜態自平衡。行進中的動態自平衡是依靠前把轉動進而帶動車身的轉動實現,而停止行進時的靜態自平衡則採用動量輪力矩平衡技術,應用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實現自平衡控制。

依靠平衡算法,即使受到一定的外界幹擾,騰訊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仍然可以在保持自平衡狀態的同時,實現平穩地向前行駛。

機器人在不同的路面狀況下,例如遇到上下坡時,也都表現出了較好的運動能力和平衡性能。甚至對於行駛路徑上存在特定約束的情況,比如沿著獨木橋行駛的場景,它也能從容應對。

在此前舉行的機器人行業國際頂會IROS 2020上,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發布的兩篇平衡控制方向的Oral論文,就來自於該機器人項目。

IROS由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和RSJ(日本機器人學會)共同舉辦,是機器人領域三大國際頂級會議之一,今年的主題為Consumer Robots and Our Future,接收來自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機器人視覺、傳感器、雲機器人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在第一項研究《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非線性平衡控制:設計與實驗》中,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與紐約大學合作研究了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動靜態平衡控制的穩定性問題。

在傳統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基礎上,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增加了動量輪和電機驅動系統,使用了級聯與阻尼配置的無源控制(Interconnection and Damping Assignment - Passivity Based Control, IDA-PBC)方法,並應用李雅普諾夫理論從理論上證明了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閉環系統穩定性。

此外,實驗室還在自建平臺上證明了新控制器效果良好,能讓機器人保持自平衡,並有一定的抗外界幹擾能力。

而在另一項研究《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平衡的增益規劃控制器設計》中,不同於傳統方法將靜態和動態平衡區分對待,研究團隊建立了可以同時描述輪式移動機器人動態特性和靜態特性的統一的數學模型。

基於同一個模型,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對不同驅動輸入的依賴程度不同,無法使用同樣的控制參數。因此,研究團隊使用基於增益規劃(Gain Scheduling)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可在兩種情況下都保持輪式機器人的平衡,這一點在理論和實驗中都得到證明。

移動機器人的技術框架

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主攻機器人移動、靈巧操作和智能體等三大核心通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其中,移動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此次發布的兩項進展就屬於移動方向。

而移動方向又可分為四個技術模塊:機械設計、感知、運動規劃與控制、整機系統設計與搭建。通俗的說,前三者分別是機器人的軀幹、眼睛和大腦,最後一項則是它的各「器官」協調的能力。

算法自研的 Jamoca 正是結合了騰訊在感知、運動規劃與控制兩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整機自研的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則可以視作騰訊在機器人的機械設計和整機系統設計與搭建方向能力上的一個裡程碑項目。

騰訊 Robotics X 與騰訊 AI Lab 實驗室主任張正友博士表示:「移動或運動能力,是機器人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決定了它能去到什麼場景,做什麼事情,未來有什麼樣的想像力。我們很高興能看到這兩項進展,並將繼續深入探索機器人的通用能力,為虛擬到真實世界搭建一個有力的橋梁。」

相關焦點

  • 騰訊公布首個機器狗,梅花樁上大秀功夫
    少林從師數十冬,梅花樁上練真功。持之以恆銳意修,定可成名蓋群雄。中國功夫裡,梅花樁是一項重要訓練道具。你問我梅花樁是什麼?大概就長這樣:誒等等,梅花樁上有個什麼生物?噢,這是鵝廠今天官宣的狗子 Jamoca。
  • 騰訊四足移動機器人Jamoca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打開APP 騰訊四足移動機器人Jamoca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發表於 2020-12-11 15:20:59
  • 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首次...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
  • 騰訊造「國產」機器狗 花式走梅花樁
    剛剛,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公布了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員表示,與國際上其他四足機器人走木塊的場景相比,此次 Jamoca 所挑戰的梅花樁落腳面積更小、高度更高。Jamoca 也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在走梅花樁之前,Jamoca 還要爬上一個高 60 釐米、呈 20° 斜面角度的臺階。
  • 持續加碼基礎研究張正友成騰訊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
    目前Robotics X實驗室主攻移動、靈巧操作和智能體等三大通用機器人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並聚焦於多模態移動機器人的研發。2020 年 11 月,Robotics X發布了可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Jamoca及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兩項新進展,向「打造虛擬世界到真實世界的載體與連接器」這一願景繼續邁進。
  • 騰訊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 浮出水面,正在進攻7大技術突破點
    11月1日,騰訊新一輪架構調整後,其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戰略路線圖在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得以發布。而在前沿科技如何助力「兩張網」的發展上,機器人是騰訊的重要布局。騰訊內部對於機器人技術趨勢的判斷又有哪些?在11月2日的人工智慧分論壇上,機器人及多媒體技術專家、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主任張正友博士為我們揭曉了部分答案。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機器狗 Jamoca 首亮相,可挑戰高難度梅花樁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機器狗)Jamoca據介紹,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這兩項進展均來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屬於移動方向上的技術突破,也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
  • IBM納米技術取得兩項重大突破
    近日,IBM公司的科學家們在美國《科學》雜誌宣布了兩項原子尺度的科學突破:第一項是在了解單個原子保持一定的磁方向、從而使其具備適合未來數據存儲應用的能力方面所邁出的重要一步;第二項是一個分子內不同原子之間及不同分子彼此之間的一個邏輯開關
  • 騰訊AI Lab 2020 年度回顧
    在虛實集成世界框架下,現實虛擬化、虛擬真實化、全息網際網路、智能執行體四大發展方向將成為騰訊 AI Lab 和 Robotics X 實驗室未來發展的重要指導。 下面將呈現騰訊 AI Lab 和 Robotics X 實驗室在 2020 年取得的兩項重大突破:虛擬人和機器人。
  • 騰訊遊戲線上發布會:超40款產品探索遊戲更多可能
    」對遊戲價值認知的拓展,將驅動遊戲產業不斷去探索遊戲新的邊界,打開全新的想像空間。同時,騰訊遊戲將進一步提升產品能力 ,聚焦「技術、玩法和故事」三大核心要素,探索遊戲進化的更多可能。在經典回合玩法上革新升級,結合七大架空古文明世界觀、創新的戰鬥模式及策略玩法、多維寵物定製化養成、新概念擬真社區交互等特有玩法,為回合玩家的遊戲體驗創造全新的無限可能。
  • 騰訊大學國際公開課:解密人、AI與機器人的「三角關係」
    9月23日下午,由騰訊大學組織的國際公開課,將在2016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大開人工智慧「腦洞」。屆時,《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MIT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Daniela Rus、人人公司董事長兼CEO陳一舟、騰訊公司副總裁殷宇將齊齊現身課上,與學員們共同探究人工智慧的發展進程,並展望未來,解密人工智慧、機器人與人類的「三位一體的生存法則」。
  • 雲跡攜手長城物業集團 探索社區服務機器人新領域
    近日,致力於成為中國機器人智能移動技術及產品服務第一平臺公司的北京雲跡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物業行業領軍級企業長城物業集團籤署獨家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作為核心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探索社區服務智慧機器人領域應用和產品市場、推動服務機器人儘快發展,進入市場,為人類服務。
  • 超級機器人大戰20周年紀念新作公布
    [導讀]這款名叫《第2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的新作預定2011年4月14日在PSP平臺發售。之前《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的製作人寺田貴信在聖誕賀詞上就說過要於新年一開始就公布新作的消息。騰訊遊戲訊 (自由騎士) 1月5日消息,這款名叫《第2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的新作預定2011年4月14日在PSP平臺發售。之前《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的製作人寺田貴信在聖誕賀詞上就說過要於新年一開始就公布新作的消息。如今日本的最新一期遊戲雜誌刊載了《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20周年最新作的情報。
  • CSS 2019騰訊安全探索論壇(TSec)「突破獎」出爐
    CSS 2019騰訊安全探索論壇(TSec)「突破獎」出爐 7月30日在北京國際飯店,迎來了備受網安圈關注的第五屆網際網路安全領袖峰會
  • 騰訊給50青年科學家頒探索獎,獲獎理由公布
    除了「科學探索獎」以外,騰訊還將於11月3日、11月4日分別發起科學WE大會和醫學ME大會,三場大會共同構成「騰訊科學周」。其中,11月3日的科學WE大會以「小宇宙」為主題,重在探索微觀物質中的宏觀世界,分享弦理論、微觀粒子、腦科學、地質科學等領域的突破進展。11月4日的騰訊醫學ME大會則聚焦癌症、抑鬱症、愛滋病等最受關注的疾病話題,展現前沿的醫學突破。
  • 昨日騰訊和今日頭條互相起訴;中移動 eSIM 業務啟動;哈羅單車獲...
    今日頭條高級公關總監楊繼斌回應稱,在「技術 BUG、視頻許可證、視頻整頓」等理由之後,終於有了最雄辯的封殺理由。騰訊否認封殺今日頭條系 App 分享朋友圈,稱可能是接口問題。今日頭條:已對騰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提出訴訟。
  • 機器人專家張正友:機器人技術現狀以及我在騰訊 Robotics X Lab 做...
    、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新一代人工智慧院士高峰論壇」在深圳隆重開幕。我參與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用三維視覺做機器人導航的。然後我還參與了歐洲 Mars Rover,也就是航天機器人,還有海底機器人。在法國十幾年之後,我去了日本,在日本待了一年,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用人工神經網絡做人臉表情識別的設備。
  • 人工智慧探索再突破!解密富掌柜智慧機器人「黑科技」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作為21世紀頂端技術之一,正逐步被運用到支付領域中。除了大眾皆知的刷臉支付產品,一些領先的網際網路支付公司還推出了智能支付機器人,幫助人們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支付難題。深耕支付行業多年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富友支付,也推出了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消費者、商戶日常生活場景中。一方面解決產品可能出現的使用問題,另一方面便利消費者支付。
  • 8大公司入局服務機器人!騰訊三連擊
    進入2018年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智能行業進入了硬體產品爆發期,服務機器人產品作為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的信息交換中樞,將終端、網絡與雲隨時隨地聯通起來,成為了新技術集成最豐富的硬體之一。因此,繼智能音箱爆紅市場之後,家用機器人開始成為科技巨頭們的下一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