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梅源 通訊員李國祥)6月29日,記者從2020年江蘇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會議上獲悉,蘇州吳江區成功入選第二批17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吳江是江蘇的「南大門」,擁有退思園、運河古纖道、宋錦三大歷史文化遺產。據了解,吳江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始終把旅遊產業作為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從頂層設計入手,由點到面齊發力,全速拉動全域旅遊發展。
「近年來,吳江區憑藉著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和旅遊資源優勢,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打造水鄉古鎮、生態休閒、絲綢文化、會務美食等特色旅遊品牌。」吳江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如今,全域旅遊體系在吳江基本成型,與之相配套的多層次旅遊服務體系也日漸成熟。2019年全區接待國內外遊客2769.9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08.47億元。」
規劃引領 明確旅遊發展路徑
吳江堅持旅遊發展,規劃先行,推動實現區鎮旅遊發展規劃全覆蓋,形成1個區級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1個區級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規劃、8個區鎮旅遊發展規劃的「1+1+8」旅遊發展規劃體系。2018年已編制完成環長漾特色田園鄉村帶、沿同周路農文旅融合發展區周邊7個特色田園鄉村的旅遊專項規劃。
據悉,吳江在區級層面組建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文旅集團,設置黎裡古保委、東太湖度假區管委會,不斷優化全域旅遊組織領導機制、市場機制。先後陸續出臺《吳江區高質量發展旅遊產業扶持政策實施細則》等一系列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三年來累計核撥配套資金近6000萬元,吸引了一批民間資本、旅遊人才參與吳江旅遊開發建設。
完善配套 提升旅遊供給能力
既要「面子」美,更要「裡子」實,精緻城市建設,為吳江發展標註了一個嶄新的起點。吳江多措並舉強化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陸續開通了蘇州地鐵4號線,6條跨省市公交旅遊線路,6條區內「定製旅遊專線公交」等。
旅遊「廁所革命」深入實施、標識系統完善、景區停車場建設和WiFi覆蓋等旅遊公共服務「四大提升」行動,目前全區155座旅遊廁所全部掛牌,105座錄入百度地圖。完成區旅遊大數據中心建設,建成「指遊吳江」旅遊總入口,並構建區級旅遊服務中心、片區服務分中心、景區服務點、村級服務站「四級旅遊服務體系」。
加強文旅融合,打造了以國家5A級景區同裡古鎮為代表的景區景點集群,以3家五星級酒店為代表的星級酒店、精品酒店、特色民宿集群,以「遊禮吳江」為代表的旅遊商品集群,自駕遊基地、郊野趣樂部等新業態不斷湧現,以「中國•江村」為品牌代表的鄉村旅遊也逐步興起。
綜合治理 打造品牌塑造之路
吳江整合政府部門的24條政府服務熱線,實現「一個號碼管服務」,建成大聯動中心,形成網格治理、聯動指揮和綜合執法「三位一體」的網格化社會治理聯動指揮機制。並開展「一日遊」市場專項整治、文化旅遊市場整治「百日行動」,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實現重大旅遊投訴、重大負面輿情「零發生」。此外,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旅遊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組織機關幹部積極走上街頭、走進景區,開展文明宣傳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特色文化旅遊活動豐富多彩。吳江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主要圍繞「慢遊吳江、快樂無疆」整體旅遊形象,不斷優化同裡之春國際旅遊文化節、中國吳江美食節等系列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培育「同裡杯」中國圍棋天元賽、汾湖國際攀聯世界盃攀巖賽、東太湖皮划艇大賽等重大賽事作為全域旅遊吸引物。此外,還與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深度合作,建成並啟用「吳江文旅(上海)展示中心」。
創新驅動 融合賦能全域旅遊
吳江以優化旅遊開發、運營和管理模式為重點,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旅遊開發建設,計劃總投資80億元的蘇州太湖夢幻世界已於2017年正式開工,其中水樂園項目於2019年正式營業,通鼎集團投資6億元興建的蘇州灣艾美酒店投入運營。
業態融合創新。變「旅遊+」為各行各業主動「+旅遊」,推動文化、體育、農業、工業、教育等產業與旅遊業的深度融合,先後培育工業旅遊示範點11家,數量在蘇州領先;獲評省級以上名宴9個(其中國家級名宴3個),數量在全省領先;獲批全省旅遊風情小鎮創建單位2個,蘇州大市兩批共有5個小鎮入選,吳江獨佔二席。
創新公共服務,有效促進城市民生、產業、生態的融合發展。吳江出臺旅遊民宿管理地方標準,推行民宿星級評定和獎勵措施,推動民宿向精品化、規範化方向發展。在全省首家設立村級旅遊服務站,真正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引入第三方入駐區旅遊服務中心,拓展多種功能融合的便民服務新項目,較好地打造了「旅行管家,服務到家」品牌。
早在2019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吳江全境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這為吳江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也為吳江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提供了更強的動力。
全域旅遊創建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下一步,吳江將進一步圍繞「跳出旅遊看旅遊、跳出旅遊謀旅遊、跳出旅遊抓旅遊」等重點工作,完善政府部門間聯動的旅遊工作機制,強化政企緊密合作的旅遊發展機制,建立全民共建共享的旅遊社會化機制,不斷深化創建工作,提升全域旅遊的能級和品質,全力打造「創新湖區」,建設「樂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