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榮:實體店倒閉,你如何成為最後的贏家?

2020-10-20 社群教練劉興榮

品牌已經從以產品為中心過渡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商業模式從基於事物到經營關係,產品研發流程、銷售渠道和客戶溝通的方式都在發生顛覆式的改變和重構。

今天的社群新零售時代和過去的「廣告狂人」時代有什麼區別呢?

企業運營社群,運用社群這個工具,要解決的是價值交付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信息通路,一個是商品通路。

在需求和產品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信息溝通越快速準確觸達,商品通路越順暢,回報率就越高。

如果你的企業用更高的投入產出比,解決這兩個問題,那麼你在市場上就有更強的競爭力。

以前以產品為中心的時代,我們運用的是空間戰略,空間戰略都是跑馬圈地去圈各個地方。

個人品牌|實體店社群|私域客戶池|時間戰略

舉例:

比如國美電器去圈各個地方的門店,自己打造自己的商場,各大品牌把各個高端的商鋪租下來成為自己的戰略,這是圈地。

但是現在,你會發現現在是圈時間。

圈什麼時間?

圈消費者的時間。

就是誰的產品、誰的圈子,能夠讓你的顧客,讓你的會員關注的時間越長,你的價值就越高。

所以今天的觀點是,消費者關注誰的時間越長,誰就是贏家!

因為現在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如果說誰能夠有效的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去關注你,能夠願意更長的時間跟你去溝通,更長的時間跟你去互動,他就越加能夠去了解你的產品,越加能夠深入的去領會到你的東西,領會到你產品的價值。

你也就有越多的時間,越多的機率去向他促銷更多的東西,否則,如果說他的注意力不在你這裡,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你後期對他所利用的價值就會變小。

你看到淘寶、天貓做得這麼好,但是它對比微信而言,你說它差在哪裡?就是差在時間!

你想想,一天使用微信的時間長,還是使用淘寶的時間長,你就懂了。

所以說淘寶它為什麼要推出一個淘寶的聊天軟體呢?它為什麼要入股新浪微博?是不是就是在搶消費者關注的時間。

個人品牌|實體店社群|私域客戶池|時間戰略

比如說我們在線下經營一家實體店,

第一、我們把社群圈子做起來之後,我們經常在社群裡和朋友圈跟他們去互動,挖掘客戶的需求,去輸出你的價值,提供你的福利。讓消費者時刻注意到你。

第二、我們在地面策劃各種各樣的活動,就是讓消費者時時刻刻,只注意到你,這個能不能理解?

舉例:

比如夫妻之間如何衡量這兩個人的夫妻關係好?就是看他們兩個人之間在一起纏綿的時間多還是少,對不對?

比如說你賣房子,賣房子是不是你跟進的次數越多,跟他溝通的次數越多,你能提供的有價值的信息越多,是不是這個人更容易跟你買?

那我們再從傳播的角度,我們再來看一下,以前我們一個品牌打出來是靠什麼啊?是靠你的報紙、是靠你的收音機、是靠你的電視臺,靠的是路牌廣告,是不是這樣的?

現在有幾個人還去聽收音機,還有幾個人去看報紙,幾個人去看電視,幾個人還去看路牌廣告啊,走路,坐車都在看手機,對嗎?

我們在路上看到的這些廣告位,你說這些老闆我都不知道怎麼想的,一個廣告位一投就是幾萬到幾十萬。

你如果說拿著幾十萬利用移動網際網路思維去抓粉絲,抓當地的粉絲,能夠抓多少?

能產生多大的價值,你有沒有想過?

你看以前,一個品牌怎麼出來?在消費者內心深處他沒有各種認知的時候,他只能藉助一個媒體,藉助一個媒介去認知哪個產品比較好。

他只會知道哪個電視上面打了廣告,哪個在報紙上看到過,他就認為這個產品比較好,以前是不是這樣?

但是你會發現,現在我們整個傳播的方向已經變了,我們傳播的方向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所以,整個市場環境改變了,方向變了之後你還按照以前的方式去做,所以很多實體店舉步維艱,生意慘澹,一批一批的實店最後都是在稀裡糊塗地退出了商業的戰場。

個人品牌|實體店社群|私域客戶池|時間戰略

如何實現讓更多客戶花更多的時間關注你呢?

第一、私域客戶池戰略

不管你是做傳統實體店生意還是網絡生意,在微信上搭建你的客戶池,將精準客戶引到你的個人微信上,同時打造有價值的朋友圈,和建立社群輸出價值與互動,就能打造一個自動賺錢的機器。

第二、會員戰略

在你的前端打造一個極致的爆品,前端不求賺取多少利潤,而是以客戶無法拒絕的爆品作為切入點,去吸引大量的精準客戶成為你的基礎會員。

這也是一次精準客戶的篩選,形成一個非常精準的客戶圈子。通過圈子的互動和福利,增強他們的粘性,那麼在後端就可以嫁接很多的盈利點。

所以說我們在經營實體店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你跟別人去競爭,去競爭別人的注意力,你不管通過什麼方式,一定要讓消費者關注你的時間更長,讓他沒有時間去關注你的競爭對手。他大腦裡面天天就只知道你,你就是最後的贏家!

我是劉興榮, 社群矩陣架構師,個人品牌諮詢師、實體店社群運營導師,擅長個人品牌打造、社群架構、私域客戶池構建。

相關焦點

  • 劉興榮:用戶思維模型的五大核心落地步驟
    劉興榮|實體店社群運營|用戶思維模型如果你不會這個思維模型,你的成交永遠在打點,總是孫子式的求著客戶購買,客戶不相信你,成交率特別低。不知道病根出在哪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隨時面臨虧損和倒閉的可能。如果你掌握了這個思維模型,無需主動成交,客戶主動找你購買,客戶復購率高,成交率高。下面來拆解這個思維模型。
  • 劉興榮:簡單的萬能公式,蘊涵著最直接的賺錢秘密
    在商業的世界裡面,如果你不懂得賺錢盈利的框架思維密碼,就不知道要在哪些節點去發力才能快速提升你的銷售額。今天劉興榮分享商業世界裡一個簡單的賺錢萬能公式,這個公式看似簡單,卻蘊涵著最直接有效的賺錢秘密。如果你不明白這個萬能公式蘊涵的賺錢秘密,你將陷入總是缺流量,或者給你流量你也成交不了,陷入一直賺不到錢的窘境,又豈能延續你輝煌的夢想,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如果你把今天這個萬能公式理解透了,套用到自己的項目上面,你瞬間就會明白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在哪裡,甚至如何解決,立刻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優化每一個細節,從而實現利潤的倍增。
  • 劉興榮:實體店如何用關聯產品切入,打造引流產品,引爆門店人氣
    開門做生意,有人氣才會有財氣,很多老闆天天學習用什麼成交話術,如何成交客戶,結果門店卻依然冷冷清清。前幾天的文章分享了實體店如何快速引爆精準客流的核心原理,以及如何打造高誘惑引流產品的核心方法論。雖然打造引流產品的核心原理和方法論都懂了,但是不同行業的產品,打造引流產品的方法還是有很大區別,所以,這幾天劉興榮列舉了多個行業類別的引流產品打造方法和案例。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有興趣的朋友建議你回看前面的文章,這樣思路會比較清晰。今天劉興榮繼續舉例,當主營產品不方便做引流產品時,如何用相關聯的產品來打造引流產品?
  • 劉興榮:1句話讓你掌握建立客戶信任的關鍵開關
    你也許想到了,因為陌生客戶跟你沒有信任。即使你講的再好,客戶還是會懷疑你說的是不是真的。但朋友不一樣,他知道你給他的一定是好的,至少不會坑他,這就是信任。劉興榮|實體店社群運營|私域客戶池|信任一、信任是怎麼來的?我們知道了成交的前提是信任,那麼,信任是怎麼來的?
  • 到處見「清倉甩賣」,大量實體店面臨倒閉,馬雲真的是罪魁禍首?
    目前我國排在前幾的平臺分別為阿里的天貓、京東、拼多多、唯品會、蘇寧等等,而阿里天貓的馬雲無疑是此次電商行業爆發中最大的贏家。根據最新公布的胡潤百富榜名單顯示,馬雲以2700多億的身價登上了中國首富,儘管這個數據還是在馬雲手上持股並沒有多少的情況下統計的。
  • 實體店倒閉誰之過
    實體店的倒閉到底是什麼原因?電商的崛起真的是社會發展之必然嗎?也許大家都錯怪馬雲了?實體店遭遇「倒閉潮」,我認為「罪魁禍首」是房價的無節制上漲導致的,回顧一下,你身邊的商場為什麼還有人喜歡去,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人們為什麼喜歡去商場呢?這說明實體店的體驗是很重要的,誰也替代不了。
  • 劉興榮:超級贈品引爆成交,實體店不打折卻提高3倍成交率的秘密
    實體店如何打造高誘惑的引流產品,如何用引流產品對接精準客戶渠道,相信持續看我的文章的朋友已經有了全貌的認知。大家也明白了什麼是前後端思維,開始捨得如何在前端讓利,在後端賺錢,沒錯,我們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最終的目的:成交!
  • 實體店倒閉不能怪馬雲,是你自己沒跟上「這3個趨勢」!
    最近幾年,由於實體店出現大量倒閉現象。所有做實體生意的老闆,對馬雲都有很大的成見。其實這是典型的刻板偏見。電商不是導致實體店倒閉的罪魁禍首。而真正的原因是,你自己沒有讀懂這3個趨勢。1、實體店的功能變化2、實體店的經營變化3、實體店的銷售變化一在近幾年,不但是實體店在面臨倒閉,電商一樣在遭遇淘汰危機。
  • 大量實體店迎來「倒閉潮」,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會時不時地看到一家家商場掛出閉店清倉大甩賣的牌子,然后里面的商家撤櫃,整個商場或改造或倒閉!我國的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縱觀那些曾經在國內火得一塌糊塗的各種品牌服裝店,比如貴人鳥、德爾惠、真維斯、拉夏貝爾等等,都因為生意不景氣而深陷困境,如今已經物是人非。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抱怨,近年來的生意不好做了。
  • 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猶如「生物群落演替」,該如何應對?
    這些天走在大街上,看到滿大街都是「轉讓」、「宣告倒閉」、「破產大甩賣」等,在我們小區旁邊的一個酒家,也在變賣各種餐具,去年的時候還在裡面舉辦過家宴,經營多年終於扛不住了。還有服裝店、小超市、小餐館等,有些關門轉讓,有些重整裝修,舊裝換新顏。
  • 大量實體店倒閉,該不該馬雲「背鍋」?最關鍵原因已被確認!
    曾幾何時,因為網際網路不發達,實體門店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渠道。所以,在那個時代,擁有一個實體門店,不管賣什麼,只要頭腦不笨都能賺到不少錢。因此在當時,還有一個流行的說法:一店養三代。如果好好管理,省吃儉用,門店是可以維持下去的,還能夠走向小康。由於門檻不高,開店已經成為很多人做生意的首選。
  • 電商讓實體店倒閉了嗎?真正的原因是它
    最近一段時間,好像很多人找到了藉口,開始攻擊電商了,恨不得中國沒有電商,沒有網際網路,不知道是仇富,還是因為自己實體店的生意不好,將仇恨發洩到電商身上。是電商破壞了實體店的經營嗎?電商讓實體店倒閉了嗎?不是,現在看看實體店,不是正常的經營嗎?門市還是開著的,現在有多少門市關閉的?這和十幾年前,沒有電商的年代一樣啊。電商還犯了什麼錯誤?電商讓中間商變成了電商店主。讓農村那些賣不出去的農作物有了機會,農民不再那麼痛苦,有些因電商渠道而富有。這也是錯嗎?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實體店的生意?
  • 實體店大規模倒閉,是因為電商崛起還是租金太昂貴?看完心情複雜
    逛街的時候,大家都習慣去人群聚集最多的商鋪去,人流擁擠的店成為我們消費打發時間的好去處,但近幾年,實體店越來越不景氣,一條街上半年不到店面更替了好幾撥,昔日繁華的購物中心如今都變成了轉租退租,倒閉關門的悽涼場景,很多人都說現在生意不好做,最大的壓力就是房租,年年上漲,入不敷出的經營狀態最終只能關門
  • 「黑色星期五」來了,美國實體店最後的狂歡?
    對不少美國的實體店而言,情緒頗為複雜,一方面是當前漸入佳境的美國經濟,令大量消費者重獲消費動力;另一方面,實體店擔憂消費者會在哪裡購物。美國零售聯合會(NRF)預計,在這個感恩節周末期間,直到接下來網絡商店推出的「網購星期一」減價日為止,全美大約有1.64億消費者將會在此期間購物,消費總額也會比以往更多。
  • 實體店為啥賣東西那麼貴?老闆自曝原因後引網友怒罵:活該倒閉!
    實體店為啥賣東西那麼貴?老闆自曝原因後引網友怒罵:活該倒閉!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在網上買東西,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在網上買東西比一般實體店優惠很多,特別是衣服和日用品之類的,那價格可不是相差一點半點,甚至貴了好幾倍,所以實體店生意難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 劉興榮:事業成功的基石:仁義禮智信,拓寬人生的寬度
    劉興榮|個人品牌|私域客戶池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我們缺乏做人做事的核心指導思想,沒有自己的思維框架,只能根據當時的情形和心態,憑感覺來為人處世,完了後又發現自己很多地方做的不夠好,最後懊惱不已。但是很多的事情,當你後悔的時候,木已成舟,過錯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 合發全球行業觀察:實體店倒閉潮該誰來背鍋?
    隨著社區團購一時興起,街頭商販和賣菜的小生意人的生存空間隨即被猛烈擠壓,人們對科技巨頭口誅筆伐之後,再度把焦點聚集在實體店倒閉潮上,接著把矛頭指向電商,認為電商是實體店倒閉的罪魁禍首。但很快就傳出不同聲音,很多人並不認為電商是實體店倒閉的原因,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合發全球旗下電商平臺合美惠一位行業分析師從多角度多維度來綜合剖析這一現象,認為實體店倒閉潮有多方面原因,電商的興起是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 實體店為何倒閉 原因竟是這些
    2、萬變不離其宗的「營銷寶典」主要特徵是天天打特價、天天免費送,最後的結果是天天低毛利、虧本,顧客最後會習慣你的卑微!現在行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今天顧客在這個門店領免費派送禮品,明天又跑去其他店領禮品。這些現象內在的本質,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
  • 劉興榮:實體店如何0成本打造資訊類引流產品?
    昨天的分享我們講到實體店如何打造引流型產品的四個核心方法論,但是昨天沒有講案例,大家看了可能會覺得有些抽象。那麼今天繼續分享一些教育資訊類的引流產品的打造案例,讓實體店也能通過高價值高誘惑的行業資訊,0成本打造引流爆品。
  • 實體店大面積倒閉,以後的租金還會這麼貴嗎?老闆一句話表明
    這個年頭實體店倒閉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我們買東西就能看出來,街邊的那些店鋪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換一家,是什麼讓這些實體店鋪大面積倒閉的呢?很多老闆會回應,打敗我們的不是同行而是高昂的租金。每年的年初,是實體店大換血的時候,對於租金漲得太高了的店鋪,這些租房子的老闆只能選擇關門倒閉,在這裡對於那些房東而言,可不是看到實體店倒閉就掙不到錢了,不僅不會難受還會很開心,對於一些位置很好的店鋪房東而言,他們是不愁找不到人租的,就算如果這個租客不租了,下個租客還沒來的話,可能會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收不到租金,但是這些房東可以直接扣下你的押金,動不動就是幾萬塊的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