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已經從以產品為中心過渡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商業模式從基於事物到經營關係,產品研發流程、銷售渠道和客戶溝通的方式都在發生顛覆式的改變和重構。
今天的社群新零售時代和過去的「廣告狂人」時代有什麼區別呢?
企業運營社群,運用社群這個工具,要解決的是價值交付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信息通路,一個是商品通路。
在需求和產品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信息溝通越快速準確觸達,商品通路越順暢,回報率就越高。
如果你的企業用更高的投入產出比,解決這兩個問題,那麼你在市場上就有更強的競爭力。
以前以產品為中心的時代,我們運用的是空間戰略,空間戰略都是跑馬圈地去圈各個地方。
個人品牌|實體店社群|私域客戶池|時間戰略
舉例:
比如國美電器去圈各個地方的門店,自己打造自己的商場,各大品牌把各個高端的商鋪租下來成為自己的戰略,這是圈地。
但是現在,你會發現現在是圈時間。
圈什麼時間?
圈消費者的時間。
就是誰的產品、誰的圈子,能夠讓你的顧客,讓你的會員關注的時間越長,你的價值就越高。
所以今天的觀點是,消費者關注誰的時間越長,誰就是贏家!
因為現在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如果說誰能夠有效的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去關注你,能夠願意更長的時間跟你去溝通,更長的時間跟你去互動,他就越加能夠去了解你的產品,越加能夠深入的去領會到你的東西,領會到你產品的價值。
你也就有越多的時間,越多的機率去向他促銷更多的東西,否則,如果說他的注意力不在你這裡,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你後期對他所利用的價值就會變小。
你看到淘寶、天貓做得這麼好,但是它對比微信而言,你說它差在哪裡?就是差在時間!
你想想,一天使用微信的時間長,還是使用淘寶的時間長,你就懂了。
所以說淘寶它為什麼要推出一個淘寶的聊天軟體呢?它為什麼要入股新浪微博?是不是就是在搶消費者關注的時間。
個人品牌|實體店社群|私域客戶池|時間戰略
比如說我們在線下經營一家實體店,
第一、我們把社群圈子做起來之後,我們經常在社群裡和朋友圈跟他們去互動,挖掘客戶的需求,去輸出你的價值,提供你的福利。讓消費者時刻注意到你。
第二、我們在地面策劃各種各樣的活動,就是讓消費者時時刻刻,只注意到你,這個能不能理解?
舉例:
比如夫妻之間如何衡量這兩個人的夫妻關係好?就是看他們兩個人之間在一起纏綿的時間多還是少,對不對?
比如說你賣房子,賣房子是不是你跟進的次數越多,跟他溝通的次數越多,你能提供的有價值的信息越多,是不是這個人更容易跟你買?
那我們再從傳播的角度,我們再來看一下,以前我們一個品牌打出來是靠什麼啊?是靠你的報紙、是靠你的收音機、是靠你的電視臺,靠的是路牌廣告,是不是這樣的?
現在有幾個人還去聽收音機,還有幾個人去看報紙,幾個人去看電視,幾個人還去看路牌廣告啊,走路,坐車都在看手機,對嗎?
我們在路上看到的這些廣告位,你說這些老闆我都不知道怎麼想的,一個廣告位一投就是幾萬到幾十萬。
你如果說拿著幾十萬利用移動網際網路思維去抓粉絲,抓當地的粉絲,能夠抓多少?
能產生多大的價值,你有沒有想過?
你看以前,一個品牌怎麼出來?在消費者內心深處他沒有各種認知的時候,他只能藉助一個媒體,藉助一個媒介去認知哪個產品比較好。
他只會知道哪個電視上面打了廣告,哪個在報紙上看到過,他就認為這個產品比較好,以前是不是這樣?
但是你會發現,現在我們整個傳播的方向已經變了,我們傳播的方向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所以,整個市場環境改變了,方向變了之後你還按照以前的方式去做,所以很多實體店舉步維艱,生意慘澹,一批一批的實店最後都是在稀裡糊塗地退出了商業的戰場。
個人品牌|實體店社群|私域客戶池|時間戰略
如何實現讓更多客戶花更多的時間關注你呢?
第一、私域客戶池戰略
不管你是做傳統實體店生意還是網絡生意,在微信上搭建你的客戶池,將精準客戶引到你的個人微信上,同時打造有價值的朋友圈,和建立社群輸出價值與互動,就能打造一個自動賺錢的機器。
第二、會員戰略
在你的前端打造一個極致的爆品,前端不求賺取多少利潤,而是以客戶無法拒絕的爆品作為切入點,去吸引大量的精準客戶成為你的基礎會員。
這也是一次精準客戶的篩選,形成一個非常精準的客戶圈子。通過圈子的互動和福利,增強他們的粘性,那麼在後端就可以嫁接很多的盈利點。
所以說我們在經營實體店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你跟別人去競爭,去競爭別人的注意力,你不管通過什麼方式,一定要讓消費者關注你的時間更長,讓他沒有時間去關注你的競爭對手。他大腦裡面天天就只知道你,你就是最後的贏家!
我是劉興榮, 社群矩陣架構師,個人品牌諮詢師、實體店社群運營導師,擅長個人品牌打造、社群架構、私域客戶池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