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發全球行業觀察:實體店倒閉潮該誰來背鍋?

2020-12-25 你言我語

隨著社區團購一時興起,街頭商販和賣菜的小生意人的生存空間隨即被猛烈擠壓,人們對科技巨頭口誅筆伐之後,再度把焦點聚集在實體店倒閉潮上,接著把矛頭指向電商,認為電商是實體店倒閉的罪魁禍首。

但很快就傳出不同聲音,很多人並不認為電商是實體店倒閉的原因,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合發全球旗下電商平臺合美惠一位行業分析師從多角度多維度來綜合剖析這一現象,認為實體店倒閉潮有多方面原因,電商的興起是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第一,實體店倒閉潮的根本原因是高房價,高額的商鋪租金讓更多店主不堪負重,導致了實體店凋零。

第二,實體店倒閉潮的另外一個深層原因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導致蔬菜、糧油等百姓剛需產品價格上漲,物價水漲船高連鎖反應,因此,說電商導致物價上漲很難服眾,也不能算到社區團購頭上,更不能往電商這個高科技產業身上潑。如果沒有電商,現在買東西照樣更貴,不會更便宜。

第三,不能拿國外電商不發達說事,國外電商不發達不是外國政府抑制電商的結果,而是行業發展不平衡的結果。不要認為外國不發達的行業我們也不能發達。我們辛辛苦苦形成的行業領先優勢,自己否定自己,更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

第四,網際網路+是國家的一個發展戰略,而電商是網際網路+的一個分支,否定電商的社會進步就是否定網際網路+,強化法律規範,才是行業均衡發展協調發展的根本保證。電商確實需要規範,但是把失業率高,實體店關閉,貧富差距擴大這些帽子戴到電商頭上就明顯是在甩鍋了。

相關焦點

  • 大量實體店倒閉,該不該馬雲「背鍋」?最關鍵原因已被確認!
    然而,電子商務的興起給實體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導致了大量實體店的倒閉。很多人說這是馬雲害的,馬雲該不該背鍋呢? 雖然馬雲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但也給實體店帶來了衝擊。然而,這只是一場良性的競爭,所以不能說這是馬雲造成的。即使沒有馬雲,中國的電子商務也肯定會崛起,也許只是幾年之後。畢竟,這是一種趨勢。馬雲曾經說過:不是實體店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店不行了。
  • 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猶如「生物群落演替」,該如何應對?
    而各行業實體店的「倒閉潮」,就像「生物群落快速演替現象」,那麼,如果生物群落面對環境變化和內部競爭,在快速演替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去進化、變異和適應的呢?是否可以參考,讓我們找到企業生存、轉型和生存發展的方向?我們先來了解以下生物群落演替。
  • 實體店倒閉誰之過
    實體店的倒閉到底是什麼原因?電商的崛起真的是社會發展之必然嗎?也許大家都錯怪馬雲了?實體店遭遇「倒閉潮」,我認為「罪魁禍首」是房價的無節制上漲導致的,回顧一下,你身邊的商場為什麼還有人喜歡去,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人們為什麼喜歡去商場呢?這說明實體店的體驗是很重要的,誰也替代不了。
  • 實體店迎來倒閉潮,為何手機店卻不見關門?
    ,不到三個月就倒閉了,倒閉之後下一個老闆繼續「接盤」,裝修、換門面,但沒想到不用多久又倒閉了,連裝修的錢都沒掙回來。每一件事物的衰落,總能找到「替罪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實體店陷入倒閉潮?究其背後原因有很多,包括租金、行業競爭、電商等,而很多人認為電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實體店生意的競爭本就激烈,電商的出現猶如火上澆油。
  • 到處見「清倉甩賣」,大量實體店面臨倒閉,馬雲真的是罪魁禍首?
    到處見「清倉甩賣」,大量實體店面臨倒閉,馬雲真的是罪魁禍首?推薦語:這些年來,我國電商行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很多人跟上了這次行業的風口期,掙了大量的財富。不過話說回來,就在國內的電商行業迎來大爆發之後,我國的實體經濟也跟著遭到了不小的打擊,特別是最近幾年,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清倉甩賣、給錢就買、買完回家」的廣告,這也是實體店老闆們面對實體生意不景氣行情下最無力的反抗。曾幾何時,人們要買東西是必須要上街購買的,因而也帶動了實體經濟的各個行業發展。但是如今呢?
  • 「實體店」閉店潮之後「淘寶店」也迎閉店潮,下一站經濟在哪裡?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電商行業迅速崛起,而電商平臺來勢洶洶,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創傷,近些年不少實體店都接連倒閉了,甚至有店家在倒閉前拉著「生意難做,馬雲害的」、「最後三天,馬雲我恨你」的橫幅,由此看來似乎因為馬雲引領的電商潮,導致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店鋪都難以支撐,最後只能倒閉關閉收場
  • 大量實體店迎來「倒閉潮」,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會時不時地看到一家家商場掛出閉店清倉大甩賣的牌子,然后里面的商家撤櫃,整個商場或改造或倒閉!我國的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縱觀那些曾經在國內火得一塌糊塗的各種品牌服裝店,比如貴人鳥、德爾惠、真維斯、拉夏貝爾等等,都因為生意不景氣而深陷困境,如今已經物是人非。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抱怨,近年來的生意不好做了。
  • 為何中國實體店不敵電商,馬雲該不該背這個鍋?
    眾所周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行動支付的普及,如今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便利,無論是吃喝住行,大家都可以通過網絡解決,因此受到行動支付的影響,國內的電商平臺紛紛崛起,同時依靠電商平臺的快遞行業也紛紛進入了紅利期,但是電商的普及也使得國內的實體店步入了「寒冬」,很多競爭力較弱的實體店紛紛面臨
  • 又一行業迎來倒閉潮?半年倒閉6487家,老闆:8090後的錢不好賺了
    在這場「特殊事件」中,有行業悄悄興起,也有行業悄悄退場。例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在此期間慢慢佔據了更多人的生活,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直播賣貨賺錢的主播等等;而對比起來,不少企業和實體店卻終究是沒能跨過這艱難的一年,徹徹底底的倒閉了。
  • 除了實體店難做要馬雲「背鍋」,又一新問題出現了
    除了實體店難做要馬雲「背鍋」,又一新問題出現了推薦語:自從我國正式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娛樂項目也越來越豐富。不難發現,現在人們在購物方面已經習慣並且傾向於網購,受此影響,以前實體商業街逛街購物的人山人海場面也「沒了蹤影」。
  • 又一行業出現倒閉潮!曾深受投資者喜愛,如今卻成「燙手山芋」
    又一行業出現倒閉潮!曾深受投資者喜愛,如今卻成「燙手山芋」!過去多年,房子和商鋪一直是熱門投資,由於房價一直在上漲,對於商鋪民間就有「一間鋪可以養三代」的說話,以前在繁華的街區,一間商鋪的價格可能要幾百萬,月租金可能是幾萬到十幾萬,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多人都通過網購買東西,這也拖累二樓大部分實體店的發展。
  • 故事:1根鐵釘也免費送貨上門,瘋狂的五金店,成功挺過了倒閉潮
    去年年初,隔壁的服裝店正式宣告倒閉。五金店老闆感嘆道:「這幾年,隔壁換過10個老闆,全都做不到半年。」老秦道:「大勢所趨,誰也阻擋不了。現在網購那麼方便,想不通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開服裝店。」五金店老闆若有所思:「你說這實體店倒閉潮會不會蔓延到我們這些五金店?」老秦笑了笑:「應該不會吧,難不成1根鐵釘都要網購?著急用的時候怎麼辦?」沒多久,小區就冒出大量社區電商。
  • 曾經無數人眼中的「香餑餑」,現在卻迎來「倒閉潮」?
    大街上隨處可見旺鋪轉讓的招牌,許多局外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情況,心裡還在納悶做生意不是比打工更加賺錢,為什麼越來越少的人選擇開店,甚至商鋪還出現了「退租潮」呢?多數人都認為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由於電商的出現,大部分的實體店主也覺得生意不景氣是由於電商出現造成的。
  • 美國健身行業將迎「倒閉潮」?
    美國健身行業將迎「倒閉潮」?) 央視新聞消息,據美國福克斯網站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國健身行業受到重創,該行業數十萬員工失業,各地健身房紛紛關閉。
  • 就算大部分行業倒閉,這幾個行業也不會倒閉!你是否也在其中?
    大家也能夠順利返工,疫情雖然來得很突然,但是我們的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很多人都討論哪一個行業更好,哪一個行業能夠長久,於是就有人問,現在能夠做到「永不倒閉」的行業有哪些呢?雖然說不是真正的永不倒閉,但是在最近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時間之內不會倒閉的行業,社會上還是存在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經濟不景需求欠佳 珠三角企業直面「倒閉潮」危機
    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高玉鵬認為,「倒閉潮」和「停工潮」是媒體的誇大之詞。「做外銷毛衣的企業有的情況的確不好,但還不至於紛紛倒閉。」  虎門雅美服飾開發公司董事長郭正忠也反映,服裝行業雖談不上「倒閉潮」,但減產的情況還是蠻嚴重的。「大約有一半的服裝廠減產了,主要原因是訂單沒那麼多,只能減少車位,這樣堅持下去等到下半年旺季生產秋裝的時候再爭取盈利。」
  • 「商店」閉店潮後,「淘寶」也歡迎閉店潮,下一站那裡的經濟?
    由於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可以使得電商行業企業迅速中國崛起,而電商平臺來勢洶洶,給實體經濟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創傷,近些年出現不少實體店都接連倒閉了,甚至有店家在倒閉前拉著「生意難做,馬雲害的」、「最後三天,馬雲我恨你」的橫幅,由此我們看來他們似乎就是因為馬雲引領的電商潮,導致沒有實體店的生意變得越來越難做
  • 健身房倒閉潮,那麼健身教練行業前景如何
    隨著國內健身房倒閉潮,不少想學健身教練的人都對健身這個行業持有觀望的態度,那麼國內的健身教練行業究竟如何呢?
  • 全國爆發實體店「關店退租潮」原因何在?
    現在大家都知道,實體店生意不好做,但具體情況如何,我們來看一組照片,這是廣州天河商圈和環市西路商圈的倒閉商鋪,這兩個都是廣州的一類商圈的一類街鋪,一東一西,人流、地鐵、公交沒有一樣是差的,都是廣州的優質商圈。天河區的商鋪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倒閉潮,除了部分正對天河城與正佳的鋪位,面向內街的都出現了大量轉租退租現象。
  • 疫情下月子中心分化嚴重:倒閉潮、擴張潮交替 行業集中度提升
    「不久前在一次全國性的行業交流時得知,在疫情衝擊下,全國80%-90%的月子中心都受到影響,甚至出現了倒閉潮,我們長沙有40家其中20家倒閉。」近日,月子服務機構馨享月CEO秦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