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區附近都會有一家五金店,老秦住的地方自然也不例外。
這家五金店已經開了15年。老闆雖是外地人,但鄉音已改。過年也不回老家,反正一家老小都搬過來了。
老秦平時喜歡搗鼓一些小發明,經常需要購買各種零配件。剛搬過來沒幾天,他就成為五金店的熟客。
五金店都是守店等客,平時自然很冷清。老闆是個話匣子,每次見到老秦都能聊上大半天。
去年年初,隔壁的服裝店正式宣告倒閉。
五金店老闆感嘆道:「這幾年,隔壁換過10個老闆,全都做不到半年。」
老秦道:「大勢所趨,誰也阻擋不了。現在網購那麼方便,想不通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開服裝店。」
五金店老闆若有所思:「你說這實體店倒閉潮會不會蔓延到我們這些五金店?」
老秦笑了笑:「應該不會吧,難不成1根鐵釘都要網購?著急用的時候怎麼辦?」
沒多久,小區就冒出大量社區電商。
開始有人把目光投向五金行業,排插開關、電線燈管、五金工具等一應俱全,很快就搶走五金店一大半的生意。
五金店老闆大吐苦水:「瞧我這烏鴉嘴,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
老秦寬慰道:「都是廣撒網而已,等社區電商的熱度一過,情況自然會所有好轉。」
五金店老闆回過神:「再這麼下去,下一個倒閉的就會是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老秦是個自由職業者,並不懂做生意的門道。五金店老闆卻非得讓他當什麼首席體驗官,說穿了其實就是小白鼠。
「今晚我就開始著手改變,如果能成功,到時候一定會給你發個大紅包。」
停業5天後,五金店重新營業。老闆仿佛老了幾歲,臉上卻充滿昂揚的鬥志。
「想好了?」這是老秦進店的第一句話。
五金店老闆點點頭:「大環境改變不了,我就改變自己,重新定義五金店。」
聽得出來,五金店老闆下了苦功夫。
他的想法很簡單,先做垂直的社區電商,在線上專賣五金產品。無論訂單多小,一律免費送貨上門,1根鐵釘也送。
這和開鎖行業搞線上接單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急人所需。不過開鎖是暴利的技術服務行業,五金店卻是原始的賺差價。
五金店老闆特意開了一個帳號專門接單,凡是到店的顧客,都讓他們添加好友。平時自己送貨,妻子負責看店。
辛苦一年多,五金店老闆已經擁有3千多好友,線上接單量超過門店的5倍。
就在其它五金店開始接連關門時,這家看似瘋狂的五金店,憑藉垂直類社區電商,成功挺過了倒閉潮。
老秦也養成線上購買的習慣,難得一次去五金店,卻發現老闆在修熱水器。
「看不出來你還會修電器。」
老闆道:「免費送貨上門只能維持不倒,來源才能生財,所以我打算增加維修服務。」
線上客戶群已經組建,水電、家具、家電等維修服務與五金店息息相關。五金店老闆的上門維修服務很快就打開市場。
這讓老秦想起一句話,樹挪死,人挪活
曾經有人預言,滿大街終將只剩藥店、銀行、餐飲、超市、美業、住宿、寵物和維修這八大金剛,這還是樂觀估計。
每天都有大量的實體店倒閉,同時也有很多人前僕後繼。
大家都在感嘆,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識到,開店做生意已經進入思維時代。
與其浪費時間去抱怨大環境,倒不如多去想想,自己應該如何轉型。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愛抱怨的老闆只會沒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