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在小學語文能力考試中,如果不考作文,你就會發現,閱讀理解題型所佔比例越來越大,如何讓所佔分值比較多的閱讀理解,成為考試中的拉分王?你以為是刷題?多看閱讀嗎?甚至還有語文專家研究出了閱讀理解的解題公式,像做數學題一樣,回答閱讀理解,套用公式就能得分。
對於低年級語文考試中,基礎知識點所佔的比重很大,閱讀、寫話只有40%左右的分值。到了三年級,隨著語文能力的提高,基礎知識所佔分值比例只有35%,那麼閱讀理解、作文將佔到65%以上。光靠鞏固語文知識點,已經不能為語文能力考試帶來拉分了,所以閱讀理解題型考察的重視語文表達和內容理解。那麼怎樣做好閱讀理解呢?
1、 抓緊時間,提高閱讀速度
越到小學高年級,閱讀理解的題材也會多樣化,還有文言文閱讀。所以,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閱讀的速度就很關鍵。很多孩子讀一篇800字的文字,能看半個小時。語文考試的時候,時間都耽誤在閱讀理解題型上,並且正確率還很低。如何提高閱讀理解的閱讀速度呢?這就是閱讀方法。
考試的時候,時間緊迫,加上情緒緊張,怎麼能在最短的時間把閱讀理解看懂呢?首先,快速看一遍文章,了解大概的內容。其次,根據題目再閱讀內容,找出答案。最後,根據題目要求,只看重點段落,前後句子,再核對答案。在平時的日常閱讀訓練中,一定要重視閱讀的速度。
2、 不會也不要瞎寫
很多學生,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遇到不會寫的,分析不出來的,就瞎寫瞎選。選擇題可能還有25%的正確率,瞎寫就沒有了,導致失分嚴重。在語文考試中,這也是很常見的考試行為。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在平時的練習中,很多同學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遇到不會的題,急於翻看正確答案。答案怎麼寫的,學生就跟著寫。缺乏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而且思維邏輯方式被答案禁錮了。在遇到同樣解析的閱讀理解題時,仍然不會做,考試也沒有正確答案給你參考,就只能瞎寫瞎編了。
有的孩子,其實不是不會解題,而是題目都沒認真讀懂。就著急去看選項答案,問答題是答非所問,根本不理解答題規則和出題目的,也就是憑感覺瞎答。這樣的語文學習方法,只能在考試中大量失分。只有在平時的語文訓練中,認真對待每一道題,鍛鍊自己獨立分析的能力,了解出題的目的,就知道考察的知識點,也就不會瞎寫了。
3、 學會組織語言,也就是答題的方法
我們有的孩子在考試中,其實心裡都能明白,就是在做題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寫。語文老師認為,這樣的學生,其實是沒有很好地掌握語言表達,不知道怎麼組織語言回答問題,俗稱不會寫答案。其實學生是明白的,也能看懂題目,這樣的失分特別的冤枉。怎麼在日常中掌握閱讀理解的答題方法呢?首先要訓練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複述重點、概括總結的能力。從課文中練習,這也是老師經常會講到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概括一下這一段講了什麼?考試不會答題,也就是日常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沒有認真聽講,並且獨立思考。
讓閱讀理解成為拉分王,提高語文閱讀解析的能力,沒有特殊的辦法,就是靠平時的積累。而這個積累並不是所謂的刷題、大量閱讀,而是積累解題思路和方式。只有自己去思考分析,不斷提高解題的能力,才能提高閱讀理解的分析力。關於如何在小學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成為拉分王,大家都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