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出發點都是好的。可是,每個孩子給出的反饋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低頭不語,而有的孩子則和家長表達不同的意見,甚至會嚴厲地指責家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頂嘴,面對孩子頂嘴,很多家長覺得丟了面子。其實,孩子會頂嘴是好事,家長應該高興。
豆豆平時喜歡畫畫,家裡面有半面牆專門讓他畫畫,可是,他畫著畫著,就畫到旁邊貼有漂亮壁紙的牆上。不一會,漂亮的牆紙被塗得亂七八糟。
媽媽跟他講道理說,"豆豆,你要在專門畫畫的地方畫,你要是塗在壁紙上,壁紙就不好看了。"
可是豆豆聽到媽媽這麼說,反而在這面牆上猛然塗了幾筆說,"我不管,我就喜歡在這面牆上畫,這上面畫的畫好看。"
媽媽握住她的手說,"不可以,你把壁紙弄壞了,這樣是不對的。"
豆豆使勁把手從媽媽的手中掙脫出來,然後把筆往地上一甩,瞪著眼睛,對媽媽說,"媽媽是大壞蛋,媽媽大壞蛋。"
豆豆媽媽站在原地氣鼓鼓地想,明明只是教育孩子不要在壁紙上畫畫,為什麼,孩子這麼不聽話?這麼愛頂嘴呢?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頂嘴是一個必須要經歷的階段。不要急於生氣,也不要再繼續和孩子講道理,看到孩子頂嘴的別後需求,找對方法才能輕鬆地應對頂嘴的孩子。
心理學家西蒙曾經說過,敢於同長輩辯解的孩子,在心智方面,往往更優於同齡人。
愛頂嘴的孩子更勇敢
頂嘴,就意味著和父母對著幹,有可能會受到懲罰,但是明明知道會有這種結果,孩子還是做出了頂嘴的行為,說明他是勇敢的。
勇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懼怕權威,擁有擔當和勇氣。在日後,處理問題時,也更坦率。
頂嘴的孩子,更懂事理
在和父母進行辯論的過程中,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邏輯能力。理不辯不明,經過辯論之後,道理更清晰,孩子也會更加深刻地認識這件事情。
會頂嘴的孩子更能保護自己
為了能夠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長苦口婆心,儘管我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可是,我們做的卻並不一定全是對的,也並不一定適合孩子。
不得不承認,世界上是不存在感同身受的,能夠保護自己的,只有孩子自己。孩子敢於頂嘴、能頂嘴,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面對孩子頂嘴,父母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用權威去逼迫孩子就範,弄明白孩子究竟為什麼頂嘴,才可以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
被誤解,受了委屈
我們總覺得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其實,有時候真相也是會騙人的。往往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去判斷一件事情時,也就片面了,因為我們的認知總是有限的。
當孩子被誤解的時候,如果還對家長的教育聽之任之,這就是逆來順受。當被誤解的時候,孩子頂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喜歡聽到父母的命令
每個人都不喜歡聽到別人給自己下達命令,更何況是一個年齡尚小的孩子呢?非常討厭這種被控制、被操控的感覺,而父母也不要因為孩子還小,就對孩子肆意發號施令。
在生活中,父母很容易習慣性地幫孩子決定一些事情,其實,這些事情往往並不是孩子想要的。當你總是想要操控孩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孩子已經產生了逆反心理,必然會頂嘴。
對方違反了規則,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我們都渴望公平,而當父母沒有以身作則,自己沒有做到,反而要求孩子去做的時候,孩子感到被公平對待,自然會在你心裡產生想法。
頂嘴並不是代表孩子不尊重父母,而是因為他們需要去表達自我,需要讓父母明白自己處於一種什麼樣的處境,自己內心有什麼樣的想法。這是一種對不公平事件大膽說不的行為。
孩子頂嘴大多是因為內心無助,受到了困擾,從內心裡深感自己的權利被剝奪,憤怒之下,用頂嘴的方式來尋求一種平衡。
看清楚孩子頂嘴的真正需求
看似孩子在頂嘴,其實,他是在表達自己,多給孩子一個機會,聽孩子說完,或許你會得到意外的答案。給孩子機會表達,即使孩子頂嘴,也要讓他說完,這樣才能知道孩子頂嘴的真正需求。
急於否定孩子,甚至認為孩子頂嘴是不禮貌的,這種想法往往會讓家長失去理智,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也無法真正地達到溝通的目的。
換種方式和孩子交流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說教孩子,相對於說教,孩子更喜歡風趣幽默的教育方式,因此,父母不妨換種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帶著焦慮和情緒,還沒有說話,語氣已經炸裂了,交流的內容也會充滿了抱怨。這種交流方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尊重孩子,不要總是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你好,大多數的家長,總是在用自以為是為孩子好的方式在傷害孩子。一直盡力將最好的給孩子,可是卻忘記了問問孩子的意願。
尊重孩子,將選擇權交給孩子,要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讓孩子在摸爬滾打中成長,才能培養一個勇敢而有思考力的孩子。
父母給孩子最高級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與其指責孩子身上的問題,不如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但願每個父母都能更懂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能更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在你的身邊有沒有愛頂嘴的孩子呢?他們現在怎麼樣了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