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者:興安盟扎賚特旗阿拉達爾吐蘇木圖門嘎查 寶山
我叫寶山,家住興安盟扎賚特旗阿拉達爾吐蘇木圖門嘎查。在我上學的時候,父親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基本失去了勞動能力。家裡的農作物收成也不好,一年到頭掙不下幾個錢,加之還要負擔我的學費,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艱難。
2014年,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教育扶貧、雨露計劃等扶貧政策,我上學有了保障,不再為學費發愁了。通過危房改造項目,一家人有了安全的住房。通過產業扶貧政策,我家從原先的5頭牛發展到了10頭牛,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也讓整個家庭慢慢走出了困境。2017年,我家成功脫了貧。為了鞏固脫貧成果,我父親又被聘為嘎查的生態護林員,每年能增加1萬元的收入。從此,我家再無後顧之憂了。
2019年11月,嘎查扶貧專幹一職出現了空缺,嘎查書記來到我們家,了解了我的近期情況,並告知了這一消息。我聽後心裡頗受觸動,正是因為黨和政府給了我家很多幫助,才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現在有機會回報,可以為脫貧攻堅工作添磚加瓦、發揮作用,我必須要頂上。
2019年12月,我正式成為了嘎查的扶貧專幹。在嘎查第一書記的帶領下,我認真學習了扶貧的各項工作,並很快找準了扶貧工作的竅門。因為我有文化,懂電腦,所以很快進入了角色,每次配合駐村工作隊和嘎查幹部統計數據、填報信息,我都極其認真、仔細,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
因為我曾經也是貧困戶,所以我更了解貧困戶的心理和需求,所以在工作中我懂得換位思考,能夠更好的開展工作。
2019年年底,村裡打算核查核實貧困群眾檔案資料,接到任務後,我走訪了全村的貧困戶,逐一核實、及時更新檔案,確保了零誤差。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第一時間來到村部,跟著鎮村兩級幹部一起,一方面排查返鄉人員、在防控點輪班站崗,另一方面調查記錄疫情期間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雖然工作比較辛苦,但是一想到能為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那種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經過近一年的鍛鍊,我不僅實現了從被別人幫扶到幫扶別人、從被動到主動的身份轉變,更實現了由貧困戶到扶貧專幹的角色轉變。現在,每天坐在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大廳裡的電腦前整理貧困戶資料,我感到生活既充實、又幸福。(記者 李晗)
【來源:正北方網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