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水滸傳》裡潘金蓮能留名千年?明朝隱藏著什麼樣的社會觀?

2020-12-24 可惜沒扣扣

01前言

「歷史上的美女,向來能夠引發看客的嚮往之心。古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縱觀這四大美人,都是唐宋時代之前的人物,那時候女性的地位還是相對比較高的,還出了武則天這樣的人物。但是宋代嚴刑厲法之後,中國整個朝代進入了比較純粹的封建時代,對女性的要求也開始前所未有的嚴苛起來。所以出現了潘金蓮這樣的反面美女形象,用來教化女性思想。」

影視作品中潘金蓮的形象

但是黑格爾的名言曰:存在即合理。為什麼在元末明初的歷史時刻,會出現潘金蓮這樣的歷史人物及其文學作品形象呢?這種現象和當時的愛情觀、婚姻制度有什麼聯繫?有什麼歷史和社會的必然性嗎?我們一起看一下。

02潘金蓮的歷史原型

潘金蓮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她的現實生活比較美滿,並不像小說中那麼悲慘。歷史上的潘金蓮,是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她的父親官位高達知州,與當時的知府(市長)是同一級別的,屬於軍政官員,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潘金蓮的丈夫原名武植,與小說中的武大郎大相逕庭,不但文武雙全,而且品貌端正,曾經考取過進士,相當於現在通過高考的那批學子了。潘金蓮和武植結婚後,生了四個孩子,生活得非常幸福。

現實歷史中潘金蓮的畫像

03潘金蓮的文學形象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是一個大戶人家的丫環,因為長得好看,被老爺惦記著,經常對她動手動腳。潘金蓮當時的主僕心理還是很重的,她知道這件事情一定要讓女主人知道,於是告訴了女主人。老爺一氣之下,把他嫁給了相貌醜陋的武大郎洩憤。

小說《水滸傳》

可以說潘金蓮的愛情起點,是非常有悲劇色彩的。在和武大郎的婚姻生活中,潘金蓮的愛情得不到滿足,雖然武大郎為人敦厚,賺錢養家,但是兩個人在相貌上實在不能匹配。所以潘金蓮總想著尋找婚外情。

她的第一個勾引對象就是武大郎的弟弟武松。但是武松為人正派,有很嚴正的倫理綱常觀,並不為其所動。潘金蓮只好另尋他方,不停地流連於周圍的小鮮肉。她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夠和自己門當戶對、相貌匹配的人選。

影視作品中西門慶的形象

就在這樣的走馬觀花中,西門慶出場了。這位大官人可謂是符合潘金蓮對理想生活的一切念想,於是潘金蓮出軌了,還和西門慶一起謀害武大郎。最終結局以害死武大郎告終,被武松割頭復仇。

04歷史觀潘金蓮們的愛情

施耐庵當時寫出了潘金蓮這樣一個角色,可以說一定是有代表性的。在明朝之前,女性的傳說是比較多的,人們也樂意看。但是經歷了元代外族的統治之後,傳統漢族女性和之前朝代的傳奇漢族女性之間,有了一個歷史鴻溝。明初的女性愛情觀,比較不完整,不成系統化。

反映明朝社會面貌的繪畫作品

愛情觀體系的缺失、模範女性的遙遠感讓很多潘金蓮們迷失自我,她們或許還在崇拜唐朝的開放之風,幻想著女權主義的放任自由。所以美女愛風流成了心理上的暢享。但是明朝初期,男權統治達到巔峰,統治者強調禮制和女性的貞節,社會中流行"存天理、滅人慾"地理學理念,這進一步加重了女性的內心桎梏。

而潘金蓮嫁給武大郎這樣的失衡婚姻,更是為潘金蓮們暢享風流愛情的心埋下了悲劇的伏筆。她在現實與理想的失衡中迷失了自我。武大郎雖然淳樸,並給她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她始終得不到愛情最初的想像,所以她禁不住周圍小鮮肉的誘惑,漸漸走向了邪路,勾搭上西門慶,害死了親夫,得到了報應。

05社會觀潘金蓮們的愛情

從當時的社會狀態來查看潘金蓮的愛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明初是中國社會資本主義的萌芽時期,新的社會秩序的衝擊,人們在傳統的婚姻觀愛情觀的基礎之上又有了新的認識與發展。資本主義婚姻與封建制度婚姻最大的區別,就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的配比問題。前者媒妁之言(也就是親友介紹)的比例比較重,人際關係比較自由化和密切化。後者父母之命的比例比較重,也就是講求官配。這其實看起來就是官配和私奔之間的差別。

戲劇《西廂記》

從明代的文學作品我們也能看出一二,紅娘這個群體的崛起,體現了當時的婚姻和愛情態勢。《水滸傳》中出了個惡媒婆,而《西廂記》中又出現了崔鶯鶯和張生的小紅娘。在這樣的社會潮流中,潘金蓮喪失社會理化教訓,惹了一身的風流孽債,也是情理之中。

06結語

對潘金蓮的解讀,世人樂此不疲。有沒有人想過,導致潘金蓮悲劇的,並不是一個無意掉落的撐衣杆。而是一個永恆的歷史矛盾問題:美女怎麼才能愛上野獸?這一點,西方文學似乎美化得比較好一點。

參考文獻:《貞觀政要》、《水滸傳》、《水滸源流新證》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可惜沒扣扣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深度還原歷史上的潘金蓮和陳世美,原來都是一場誤會
    現在提起武大郎和潘金蓮,大家便能馬上想起潘金蓮和西門慶通姦殺害了武大郎的故事,而提及陳世美,大多數人都會罵他是「拋妻棄子」的負心漢。然而真實歷史上的潘金蓮和陳世美原型,恰恰與之相反。陳世美是一名為官廉潔、剛正不阿的清官,而潘金蓮出身名門知書達理,對武大郎更是一心一意。
  • 水滸傳:潘金蓮為什麼會喜歡西門慶?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先不提潘金蓮,看看《水滸傳》中其他的女性面對這樣的問題是如何抉擇呢。首先,看看林衝的夫人林娘子。她無意之中被高衙內邂逅,因而被高衙內看上了。林娘子家境是不錯的,丈夫林衝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他大小也算的上是宋朝一個官。
  • 《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到底是誰害死的?王婆、西門慶還是潘金蓮?
    其實,對於我來說,看得最多的就是《西遊記》,接下來是《水滸傳》,因為我不太喜歡《紅樓夢》的情節,總覺得有點慢,而《三國演義》又太複雜。在看《水滸傳》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個情節就是,武大郎被毒死,武松回來報仇,手刃仇人的場景。
  • 《金瓶梅》裡李瓶兒是四婚,為何還會受到西門慶的特別寵愛?
    提這個問題,有一個隱藏的默認條件,就是二婚三婚多婚會受到歧視。當然,這是一種社會現實,到今天仍然存在。而多婚會受歧視,當然是因為初婚受到重視。為什麼初婚受重視?說白了,還是貞操觀在作怪。其他幾位,李嬌兒(在《水滸傳》裡提到過,叫作李嬌嬌)、卓二姐(《水滸傳》裡沒提到這個人,在《金瓶梅》中提到而沒有出場,是西門慶早死的第三房小妾)是妓女出身。孟玉樓(後娶的第三房妾,嚴格說來,是騙婚。西門慶自報喪偶,孟玉樓一直以為嫁過去是做填房,而不知道是小妾)是二婚,潘金蓮——至少是二婚,如果算上與張大戶的私通,也可以看作是三婚。(插一句吧,以免被噴。
  • 「武大郎與潘金蓮」的所謂真相是怎麼來的?|史太Long
    網絡地攤文煞有介事地「考證」說,原來武植有個好友,叫做黃堂。武植當上陽穀縣令後,黃堂前往投奔武植,希望謀個一官半職。但武植只是好酒好菜招待,始終沒有提攜他。黃堂很是不滿,於是不辭而別,回鄉路上,四處散布武植妻子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姦的謠言。結果謠言傳遍相鄰州縣的街頭巷尾,施耐庵也聽說了,信以為真,便寫入他的《水滸傳》中。
  • 潘金蓮出軌為何無所忌憚?武大郎:捉姦是技術活一定要量力而行!
    緊接著上文我們說到武松辭別宋江與柴進之後,便朝著老家走去,順道呢還收拾了一隻老虎,成為了百姓心中的打虎英雄,更是憑此獲得了都頭一職,本來呢找到哥哥之後,武松是住在哥哥家的,但是奈何潘金蓮給他好一番調戲,還反咬他一口,讓他不得不離開哥哥的家。
  • 在《水滸傳》裡,達到什麼程度,才能成為施耐庵筆下的好漢
    很多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在書裡有諸多好漢,逐一的粉墨登場,到後來就形成了規模,開始嘯聚山林,打家劫舍,劫富濟貧。雖然書中提到劫富,沒有說到濟貧,但是按我們所想,能被稱為好漢,當然不會差到哪裡去,應該是這個樣子。根據字面上的意思,「好漢」應該指好男兒。根據字典裡的意思,好漢指的是勇敢、堅強、有膽識,有作為的男子。
  • 98版《水滸傳》20年後演員再聚首,45歲「潘金蓮」依舊貌美
    據悉,2018年的央視中秋晚會將在孔子的家鄉山東曲阜舉辦,屆時《水滸傳》的主要演員會同臺亮相,讓人非常期待!《水滸傳》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被影視公司翻拍過很多次,但是98版的《水滸傳》一直是人們心中的經典。
  • 《水滸傳》:「潘金蓮」甘婷婷拍吻腳戲,杜淳卻讓她洗腳
    當年,《水滸傳》中就有一個十分經典的場景,杜淳所扮演的西門慶,絲毫不在意偶像包袱,依舊是親自上場。《水滸傳》中,西門慶和潘金蓮並不是正能量的角色,但當時和杜淳所搭檔的甘婷婷也絲毫不介意。兩人在拍戲時並不是很熟悉,也是第一次見面。在劇中,兩人關係很親密,有一場戲需要杜淳親吻甘婷婷的腳踝。
  • 武松身強力壯,為何不近女色一生未娶?原因和潘金蓮有關
    關於《水滸傳》中的武松,我們還是非常的熟悉的,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中就學習過「武松打虎」的故事,為我們呈現了一位英勇無畏的大英雄。在水滸傳這部小說中,對武松是這麼描寫的,武松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百斤力氣。換成現在的話就是又高又帥,而且一身強健的肌肉,正是大部分女性都喜歡的男人類型。
  • 《水滸傳》的人生智慧:潘金蓮犯下這3個錯,把自己送進了鬼門關
    《水滸傳》裡的潘金蓮成為一個古典文學中的經典人物形象,近30年來,被不知道多少影視劇一而再、再而三地塑造過,每部影視劇裡的潘金蓮都給觀眾以不同的感受,可又總是感覺,這些影視劇裡的演員始終不能完整、準確地再現潘金蓮這個角色。
  • 從現代的角度來分析潘金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金瓶梅》我們現在分析的潘金蓮是《金瓶梅》中的潘金蓮,稍有別於《水滸傳》中的潘金蓮。但是我們看待問題不能太片面,光站在潘金蓮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當然是不行的,如果我們站在潘媽媽的角度來看,一個九歲的女兒,正是長身體發育的時候,家裡面有窮得揭不開鍋了,這樣的環境下怎麼能把一個九歲的女兒養大?怎麼能保證她能正常發育,有足夠的營養?這是其一,其二,其他幾個孩子都能自己照顧自己了,甚至有可能都已經成家了,生活方面的問題自然就不用潘媽媽過多的擔心了。
  • 《水滸傳》中,潘金蓮、李師師、扈三娘等人會不會纏足?
    纏足始於北宋之前,熾於明清,而《水滸傳》講的是北宋末年的故事,此時纏足之風已經興起,那麼潘金蓮、李師師、扈三娘這些人會裹小腳嗎?潘金蓮,一聽這名字就很有意思,"金蓮"就是極品小腳的意思,古代纏足,三寸為金蓮,四寸為銀蓮,大於四寸為鐵蓮,"三寸金蓮"不僅要求腳要足夠小,還要足弓夠彎,單從名字來看,潘金蓮的父母肯定將女兒纏足了。再從原文描寫來看,"西門慶連忙蹲身下去拾,只見那婦人尖尖的一雙小腳兒,正蹺在箸邊",由此可見,潘金蓮肯定追趕時尚纏了足。
  • 《金瓶梅》| 潘金蓮嫁武大:為什麼總是老實人當接盤俠?
    「找個老實人嫁了」,這句話極易引發眾怒,總能引來一句責罵:老實人惹誰了?憑什麼要當接盤俠?武大郎應該是公認的老實人,因為娶了潘金蓮,成了老實人的代言,並且為此付出了生命。央視版《水滸傳》中的武大和潘金蓮為什麼武大郎會成為潘金蓮的接盤俠呢?
  • 《水滸傳》被外國翻譯得很搞笑 他們最愛花和尚 但是很奇怪為什麼...
    殺人犯也好,陰謀家也好,施耐庵先生把人物刻畫得離我們是如此之近,甚至我們能從水滸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壓榨出「我們藏在西裝下的那個小來(翻魯迅先生的版)」。要說翻譯《水滸傳》最早,譯本最多的,還是要數日本,因為文字相近,甚至有一段時間乾脆用的就是中文(尤其是人名和地名,現在也是漢字),所以翻譯過去基本都能保持原汁原味。跟中國人都很喜歡花和尚魯智深一樣,外國人對《水滸傳》也進行了精編,而留下的主人公,自然多是時候都是魯智深。
  • 武松殺潘金蓮為何先扯開她的衣服?得知真相才明白他有多麼的明智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水滸傳中成功塑造了無數精彩的人物形象。其中,武松英雄蓋世,天生一身好本事,打虎英雄。景陽岡酒後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說起武松,不得不說他與潘金蓮之間的糾葛。 武松與潘金蓮是叔嫂關係。潘金蓮本是張大戶家的侍女,生的漂亮,青春靚麗,辦事伶俐,深得張大戶的喜愛。按著張大戶的意思,當然想把她發展成小妾。
  • 孫耀琦版潘金蓮圖片,新潘金蓮孫耀琦劇照
    正是因為水滸傳中江湖義氣太重且讓年輕人容易衝動也被許多的影視劇拿來做素材不斷地改編翻拍呈現在鏡頭前的故事人物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變化,觀眾對同一人物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那麼,作為故事中唯一一個女性的反面教材潘金蓮原本是萬人唾罵的蕩婦,不知道在看完孫耀琦版的潘金蓮圖片,新潘金蓮孫耀琦劇照之後會不會有所改觀呢?
  • 武大郎被潘金蓮毒死,他又沒收徒弟,武大郎燒餅為何流傳至今?
    無論你看沒看過《水滸傳》,武大郎、西門慶、潘金蓮、武松等一系列人民,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甚至他們的故事已經到了「膾炙人口」的地步,只要你說出其中一個人的名字,就能提及到他們背後的故事。影視劇中潘金蓮的造型大家也都知道,武大郎這個人物很可悲,辛辛苦苦挑著擔子賣燒餅,結果被漂亮的潘金蓮設計毒死。
  • 被歷史黑了近千年的人物,壓根說的不是一個人
    武大郎賣燒餅一直都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身材矮小的他每天的擔著炊餅去沿街叫賣,他還有個弟弟武松,景陽岡上面醉酒打死了大蟲,身手很是了得,但是這些都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裡面的記載。事實上水滸傳裡面的大部分人物都是有原型的,那麼武大郎真的同水滸傳中所寫的那樣嗎?
  • 「金錢信仰」的煉獄,從《水滸傳》走進現實的「王婆」
    每次翻拍《水滸傳》,潘金蓮這個「男人書」中的美女由誰扮演都是大家議論的熱點,而最能代表不堪人性的「資深美女」老王婆才是讓我們猛然回歸現實的警世鐘!王婆笑道:「老身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