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的「米未傳媒」半年估值20億,付費音頻24小時賣500萬,為啥做啥...

2020-12-20 站長之家

以前說起「最會做生意的文化人」,我們第一反應是羅輯思維的羅振宇

最近,羅胖可能要將這個頭銜讓給他的基友馬東

米未製作的《奇葩說》三季總播放量超 17 億,「米未傳媒」5個月估值20億

現在他又開始賣貨,進軍內容電商:

6月6日,奇葩說選手開發的付費音頻課程《好好說話》正式在喜馬拉雅FM開售,每天6-8分鐘音頻,一賣就是全年一口價 198 元!結果:

上線24小時,賣出25731套,銷售額突破 500萬

上線10天,也就是6月16日凌晨,銷售額過 1000萬

除了無形的知識類產品,還有有形產品:

69元兩罐的「粑粑瓜子」

48小時賣了 1 萬盒(每盒兩罐)

追加1萬盒又賣光,又追加又賣光

96元兩塊的精油皂一賣就 5000 套

逆天啊!賣啥火啥?!

如果你覺得,他只是在走羅胖走過的路,或者因為《奇葩說》粉絲多所以才能賣出這個量的話,那在邦哥和娛二妞獨家對談米未CEO馬東之後,得告訴你:

你小看MM馬和他的團隊了!

廢話不多說,24小時之內把《好好說話》賣到500萬的秘訣就此奉上。

上篇:事在人為

1、再說一遍,這不是衍生品

《好好說話》的主創是以胡漸彪、黃執中、馬薇薇、周玄毅、邱晨為代表的奇葩說辯手,還有辯論圈大神劉京京這幾個頂級辯論高手組成的「老殭屍」團隊。

馬東說自己並不追求粉絲效應:一個人的死忠粉到底有多少?死忠粉長大以後不死忠了怎麼辦?誰都說不好。

《好好說話》是典型的內容邏輯:不是因為《奇葩說》火它才產生的,它其實是「老殭屍們」埋在地底下很多年的一壇酒……(這比喻讓邦哥跪了)

這些頂級辯論高手群居一處,有共同的價值觀,有共同的愛好:說話、辯論、打遊戲,也想過一起創業。他們分析中國教育體制裡是沒有「說話教育」的,所以這些高手想到要開發一套課程。米未衍生出的控股公司「米果」,每位參與的老殭屍都入股作為聯合創始人,這種合作是純商業化的。

2、產品背景夠硬、禁得起琢磨

羅輯思維能賣書賣得好,因為它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它賣的是書啊,書是知識的沉澱,名家著作本身權威性就很足。

《好好說話》呢?

黃執中和周玄毅等人基於多年積累搭建了一套講話的理論體系,他們把講話分成交流、演講、交談、說服和辯論五個方向,每一個人在五個維度上都有長有短,就像擁有一個不規則的五邊形。

黃執中在臺灣讀書的時候上過關於溝通辯論的課,發現大陸在這方面存在嚴重的教育缺失。在研發《好好說話》課程時,他不怕料不夠足,反而擔心知識太硬。用戶買課又不是為了考試,而是有用。所以,得讓原本硬的東西變軟化。

它是6分鐘的音頻,每天教一部分小技巧,一年的量是260期。

他們將每天的課程固定拆解成三個簡單的小步驟,在開頭、中間、結尾將這幾個步驟一提再提。目的是讓用戶養成一種接收習慣,在不斷重複中掌握重點。

3、效果可衡量?反正他們目測過了

《好好說話》解決的是生活中最接地氣的溝通問題,效果如何會直接從用戶在生活中的應用結果得到反饋。

胡漸彪的一個朋友參加馬拉松接力賽,靠聽《好好說話》剛錄好的周玄毅傳授面試技巧的課程獲得全隊通關,而在面試環節之前,他們在其他項目上的測評結果並不理想。

現在《好好說話》的粉絲甚至已經在線下自發組成一個所謂的民間高手群,這幫人每天聽完音頻寫心得報告:聽了「如何砍價」,去買蛋糕的時候店家就多送了三塊餅乾。

4、全都扎進去做產品

用喜馬拉雅CEO餘建軍的話說,選擇和胡漸彪這群人合作,是看到他們用了all in的精神扎進去做事:為了寫講稿經常熬到夜裡兩三點,和喜馬拉雅方面的溝通大多在凌晨三四點還在進行。

為了保證課程質量,先搞小圈實驗,然後一圈一圈擴,擴成一個更大的圈。先自己聽,讓合作夥伴聽,讓身邊的朋友聽,再拉了幾十個上百個原來奇葩說的粉絲來聽,最後才會推給受眾。

5、初心對了:講話技巧確實是一個稀缺技能

一開始,馬東對《好好說話》的願景是建立在中國教育改革這個大背景下面,教育系統到底缺什麼?講話的技巧!

再說,現在到處都有創業技巧,你不會聽完創業的五個技巧以後明天就馬上創業,但是你可以聽完講話技巧當天就學以致用。

馬東個人的行事技巧是「先開槍,後瞄準」:其實所有產品都是在解決人的問題,《奇葩說》解決的問題就是「下飯」,喜劇解決的問題是讓觀眾在荒誕裡面看到自己,解除焦慮。劉德華老師的一句話深深的印在他心裡:剛出道的時候他唱歌,有人說他唱歌不好聽,他說,我會唱到足夠好聽。如果產品有問題,就改到沒問題為止。

6、放棄了老本行,不做視頻做音頻

因為音頻是學習成本最低的一種形式,可以釋放眼睛,去忙別的事情。注意力是稀缺資源,不能讓用戶支付自己的注意力。

實際上在後來的合作者喜馬拉雅FM這裡,當年羅胖、吳曉波都將自己的音頻授權過去,原以為音頻不如視頻傳播好,後來發現音頻的播放量反而是視頻的兩三倍。

既然定了音頻,馬東就找這個行業的排頭兵喜馬拉雅FM,當時喜馬拉雅FM的音頻付費也推了一些,餘建軍正從上海趕往西安出差,正想做一個爆款,恰好接到了馬東的電話。餘建軍和搭檔火急火燎趕去北京,在大雨中打車打到「朝陽公園東六門」,「溼著身」多走了一個門,才走到「朝陽公園東七門」的米未辦公室。

7、不拘一格的版權和分成方式

馬東並沒有像視頻行業的老做法那樣,飆高版權再找買家。那會讓這件事變得資本密集,合作困難。

它與喜馬拉雅FM做了新的嘗試:版權屬於米未,給了喜馬拉雅FM獨家,具體的分成模式會隨著銷售量的走高超出比例會有新的機制,但總體來說是大概3:7(米未佔70%)。

下篇:天時外加地利

因MM馬的回答過於精彩,以下是他原汁原味的口述:

8、內容它本身就應該能收費

從古至今它的貨幣化就沒有中斷過,京劇是用來幹嗎的?是用來演出賺錢的,要不然梅豔芳、程硯秋的財富積累怎麼來的?

你仔細回想一下你身邊認識的文化人,將文化貨幣化的人才叫文化人。有的人做生意掙錢,但是詩詞歌賦都行,這個人叫有文化,他不叫文化人。你認識的文化人都是賣文化。

我們最開始就想:《好好說話》這件事要持續做,就必須得掙錢。米未是一個公司,所有公司的存在前提都是盈利。當我們去做公司的時候,就是證明在這個社會上公司的效率是最高的,它一下就把所有我們志同道合的某一方面的利益、方向搞定了。

9、你願意為這個付費,實質上就是消費升級

以前你讓我買一個喜馬拉雅FM上面的音頻產品,我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我會買嗎?我想都不會想。在今天,吃飯已經不是問題,我要過體面的生活,什麼叫體面,不是穿成什麼樣,戴一塊表叫體面,而是談吐、儀表,肚子裡的東西、腦子裡的思考。

10、不怵盜版

之前就知道盜版肯定有。我們掛上去以後,淘寶上就有一堆開始賣,19塊錢,我們找淘寶投訴,淘寶就把它們下架了。社會整體商業環境在變好,所以我們就敢投入。十年之前楊瀾老師就試圖做過音頻閱讀的事情,但就是太早了。

11、米未將來還會賣什麼?不知道,反正賣藝不賣身

我們正在認真研究羅輯思維走過什麼樣的路,不光是我們,全行業都在研究他們。

為了做電商,我確實找到一個高人,但是這個高人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以前是業界大牛。我們的電商負責人和《奇葩說》的總導演是大學同學。他做內容出身,也可以做導演,但是他更願意做電商。他整天也和導演團隊混在一起,看能賣什麼東西。

內容電商這個事情,在我的心裏面有多重要?我認為它的位置是和節目是處在不同軸上的,位置沒有前後,是不同方向不同維度的東西。

米未在還沒註冊的時候,這三條軸就建立了,這大概也是創新工場投我們的原因,我們是想清楚我們自己要幹嗎才出來的。米未從第一天開始其實就掙錢,那麼何必要投資呢,我們就把錢分了好好過日子不是挺好嗎?我們之所以要做,因為我們覺得:我們要做有趣的事情。

剛創業的時候,視頻這種形式確實可以拉到很多贊助,和文字等形式的內容創業不一樣(你們可能苦一些)。我在長江商學院念書的時候有一個比喻特別好:

說你前面有一部電梯,有上有下,你上電梯,電梯裡有幾個人,一個人在伏地挺身,一個人在蹦,一個人在極速跑,電梯上去後,有人說是鍛鍊上來的,有人說做伏地挺身上來的,其實都不是,是電梯自己上來的。

文章授權轉載自創業邦,作者曲琳

相關焦點

  • 《奇葩說》背後站在內容風口上的米未傳媒和馬東
    米未的官方微博也用了 「朝陽公園東七門兒」 這個稱呼。在米未的辦公室裡,有些面孔也許是你所熟悉的,除了米未傳媒 CEO 馬東之外,你還可能會碰到顏如晶、馬薇薇、陳詠開這些人,他們在網絡綜藝節目《奇葩說》中擔任辯手,如今已被很多年輕觀眾所熟識。而馬東則是這檔節目的主持人。
  • 人生歸零創「米未」,《樂隊的夏天》後馬東摘掉「奇葩」色彩
    在第一季《奇葩說》大獲成功後,第二年,時任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馬東帶著《奇葩說》團隊離開了愛奇藝,成立了米未傳媒。成立之時,米未就完成了首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娛樂工場跟投。5個月後,米未完成基石資本投資的上億元A輪融資,估值已達20億。
  • 搭上羅振宇 召喚老奇葩 你以為馬東的米未傳媒只有《奇葩說》?
    總之,這檔在2014年底上線,至今已綿延3季的綜藝節目已成為現象級網生節目,似乎是2015年9月馬東帶著《奇葩說》總製片人牟頔、商務總監劉煦出來創辦網際網路內容製作公司米未傳媒的導火索,是米未的原始積累,也因此是後面所有故事的起點。
  • 頭部流量渠道+頭部廣告客戶+頭部人才資源:米未傳媒的風華時光裡有...
    ,到目前為止也是這麼做的,並且也不拘泥於內容創作的形式,綜藝節目、音頻、短視頻、網劇以及賣瓜子等都可以是內容。   2016年1月 《奇葩說》第一季和第二季總點擊量超過11億;第三季總招商破3億。   2016年6月奇葩說選手開發的付費音頻課程《好好說話》正式在喜馬拉雅FM開售,每天6-8分鐘音頻,全年價198 元!上線24小時,賣出25731套,銷售額突破 500萬。上線10天,銷售額過 1000萬。
  • 製造《樂隊的夏天》的馬東,IP易成,生意難做?
    它很明白自己的處境,自從2016年2月完成A輪融資並估值20億後,其在資本市場上就沒什麼動靜了。 經過2017年、2018年兩年,人們一直記住的米未其實就是「奇葩說」和馬東本人。所以米未現在祭出《樂隊的夏天》,更像是不讓自己過冬天。」
  • 米未傳媒,米有未來?
    正是因為濃厚的奇葩特色,《奇葩說》打開了網絡綜藝的市場,成為了現象級的綜藝產品,孵化出了米未傳媒,並將馬薇薇、肖驍、範湉湉、邱晨、黃執忠、顏如晶等人囊括旗下,成為籤約藝人。第一季的時候,評分為9.1,並以2.6億播放量創造了年度現象級網綜,由此開創了網絡自製綜藝的元年。第二、三季分別以6億、17億的播放量位居2015年和2016年網綜收視榜首,也是紅極一時。
  • 邱晨C位退圈,米未傳媒、米果文化遭牽連
    讀娛君注意到,邱晨的微博個人簡介中保留了《奇葩說》辯手、教練,米未籤約藝人這兩大頭銜,米未首席品牌官CBO這一頭銜去除,但是否解除了這一職務尚不明確。對於保留米未籤約藝人這一認證詞,讀娛君不禁疑問,既然聲稱要退出公眾視野,那與米未傳媒所籤的藝人經紀約是否解除?截至稿前,米未傳媒方面並未對此進行公開發聲。
  • ...之後馬東推新品《好好說話》,與羅輯思維合作,CEO居然是胡漸彪!
    小長假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就迎來重磅消息,打造出現象級網絡綜藝《奇葩說》的米未傳媒將要推出一款全新產品——《好好說話》。MM馬微博截圖奇葩天團教你說話根據《奇葩說》官博@朝陽公園東七門兒發布的信息,《好好說話》是一款由米未傳媒控股的全新子品牌——「米果文化」打造的產品,是將以日更形式推出的8分鐘音頻課程,主要教人如何「避開溝通雷區、把話說的漂亮得體」。
  • 馬東:不安分的「星二代」,用有限的時間,探求無限的價值和可能性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位不一樣的「星二代」,他就是——馬東。很多人都知道馬東是已故相聲大師馬季的兒子。不過,如今提起馬東,更多的人會首先聯想到米未傳媒,及其出品的《奇葩說》《拜拜啦肉肉》等廣受好評的網絡綜藝節目。如今,《奇葩說》已經做到了第六季,不少人稱其為網綜「遍地開花、走向輝煌」的起點和鼻祖,米未傳媒據傳估值近30億。
  • 用聲音賺錢的生意:輸了就認慫,24小時收入1.96億,贏了就做第一
    他和團隊建立了中國最大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六年間成長到估值超過百億、成為佔有音頻市場73%市場份額的第一音頻平臺。手機註冊用戶數到達4.5億,擁有500萬名主播,2017年自辦的123知識節24小時營收達到1.96億元。
  • 一天近3萬人願意買單的說話課,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
    只要打開這個音頻,就能聽到馬東在音頻裡信誓旦旦的對你說:「這將會是一門改變你一生的課程」。這個專輯的描述顯示,《好好說話》是一檔由米果文化(附:米果文化是米未在其品牌下建立的一家新的網際網路教育類產品公司)出品的付費音頻課程。
  • 連接諮詢師做內容付費, 瑞得心理傳媒能否成為心理學領域的「得到」?
    3年經驗的心理諮詢師收費200-300元/小時,5年以上經驗的500元一小時,級別再高一些的800-1000元/小時,看起來單次收費很高,但實際上頻次很低,無法批量生產。這是由行業的特性決定的:來訪者會傾訴很多的情緒垃圾,接收的太多,諮詢師的心理也難以承受。一個諮詢師一天諮詢數量的上限是3個人,再加上機構抽成、每個月見督導(10年以上的資深諮詢師)的費用,收入並不可觀。
  • 移動音頻下半場,估值20億元的懶人聽書,是如何帶火有聲書?
    懶人聽書創始人兼CEO宋斌告訴《21CBR》記者,懶人聽書從小品、評書等娛樂內容起步,融入網絡文學、出版書籍、知識音頻、兒童音頻等,逐步搭建了一個擁有3.5億用戶的「有聲圖書館」。2019年8月,懶人聽書完成新一輪億級融資,如今估值近20億元,投資方包括青松基金、閱文集團、時代出版、基石資本等。眼下,懶人聽書希望做大業務規模,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實現IPO。
  • 他割眼袋、穿花衣、打王者榮耀,談笑間身價飛過10個億
    兩人初次見面是因為談央視一檔節目版權,第二次見面時,馬東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吧。」不久,無法再忍受「央視觀眾看不懂真人秀」的牟頔就帶著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成為馬東工作室的關鍵人物。【「馬東念廣告我能聽兩個小時」】《奇葩說》是馬東工作室的作品,它最初的創意誕生在酒桌上。
  • 選手翻車、口碑下跌後, 米未的《奇葩說》還能走多遠?
    米果文化(米未傳媒子公司)聯合創始人邱晨甚至在節目中表示,「(熱度和流量)數據比之前好了差不多一倍」。在自媒體「財經琦觀」作者賈琦看來,暫不論受眾觀感如何,爭議不小的《奇葩說》第五季的確在商業角度迎來了又一高峰,而這一高峰「離不開其成功擁抱了下沉市場」。
  • 奇葩說辯手馬薇薇卸任米未傳媒旗下公司高管
    天眼查數據顯示,12月13日,米未傳媒旗下天津米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馬薇薇卸任該公司負責人,由朱麗接任。天津米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馬東為該公司疑似實際控制人。
  • 先聲周報|華納音樂再啟IPO,Spotify付費用戶達1.24億
    2019年,索尼音樂的錄製音樂收入達到41.7億美元,同比增長2.55億美元,增幅為6.5%;其中,流媒體收入增長3.89億美元,同比增長19.3%,達到24億美元;實體唱片下降了1.06億美元,降至8.03億美元;付費下載收入下降6100萬美元,降至3.21億美元。
  • 影視公司估值為何高高在上
    【影視公司估值為何高高在上】3月28日,本該是蜜月旅行期的吳奇隆、劉詩詩夫婦在七八位保鏢簇擁下出現在北京一家酒店,為暴風科技組建大娛樂生態聯盟站臺。
  • 5G下的在線音頻大變局
    不同於在線閱讀、在線視頻等業態的成熟度,起步較晚的在線音頻雖已走過十年長路,但仍未定型。在眾多同業競爭者中,除了1月份剛剛登錄納斯達克的荔枝以外,喜馬拉雅、蜻蜓FM等實力玩家均還在鉚勁狂飆,尚未走向公開市場。
  • 融資後估值20億的懶人聽書,能帶火有聲書嗎?
    近日,有聲閱讀平臺懶人聽書完成了新一輪億元融資,由基石資本領投、三千資本跟投,投後估值二十億元人民幣。與其他音頻平臺相比,懶人聽書一直專注於有聲閱讀領域,特別是長篇網絡小說,平臺擁有85%網絡文學的有聲改編權。 此輪融資無疑將加劇音頻平臺的頭部競爭,也將有聲書再一次推至大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