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孩子是萬萬不可碰一丁點酒的。
酒精對孩子的傷害遠大於成人,酒精很容易使孩子肝功能受損,嚴重的話還會影響腦部發育造成智力減退或發育遲緩。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家長想,不讓孩子接觸酒不就行了嗎?
NO NO NO~ 在我們的生活中,酒精可是防不勝防的!你看著孩子拿的是零食,實際上裡面含的酒精可不少呢!
圍繞在孩子身邊的「隱形酒」有哪些呢?
蛋黃派
蛋黃派幾乎每個孩子都吃過吧?但是......你配料表看過嗎???
沒錯!為了保存蛋黃派的水分,許多蛋黃派中都加入了食用酒精。如果你不仔細看配料表的話,根本不會想到蛋黃派中是含有酒精的!
不僅蛋黃派,商超裡售賣的巧克力派、草莓派、夾心小蛋糕、酒心巧克力糖果中,都可能含有酒精。
有些家長為了省事,經常把這些零食當早餐給孩子吃,殊不知長期食用這些零食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神經系統。
酸梅湯
孩子吃膩了,或者想給孩子開開胃,有的家長會選擇酸梅湯這種飲料。
殊不知,製作酸梅湯的主料烏梅,在蒸煮過後會產生酒精成分。
曾有人測試,剛剛喝過酸梅湯後,測試酒精濃度為:23mg/100ml。
所以,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嘗試酸梅湯。
豆腐乳
豆腐乳這種東西,建議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一方面豆腐乳高鹽分,對於孩子的健康有害無益;
另一方面,許多豆腐乳中會添加糯米酒或食用酒精。
因此,像豆腐乳或其他醃菜類食物都不建議給孩子吃。
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兒童發育遲緩。
上文中的2歲小男孩發育遲緩是因為酒精中毒導致大腦損傷。
還有一些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因生長變異或其他病理性原因,會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
「孩子偶爾會叫爸爸媽媽,但別的都不說。」
「別家的孩子都會走路了,我家的還不會!」
「我娃跟同齡人一比又矮又瘦,看著心疼。」
......
孩子出現這些症狀的可千萬不能忽視,要注意了!可能是發育遲緩的徵兆。
所謂兒童發育遲緩是指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出現,體格生長、運動、認知、語言交流方面落後或異常的情況。發病率約佔6%-8%。
那麼,兒童發育遲緩的類型都有哪些呢?
01 體格發育遲緩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的測量全部低於同年齡、同性別人群的正常平均值減2個標準差,說明孩子出現體格發育遲緩。
比如體重低下,生長遲緩、過於消瘦,這時候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孩子腦部神經以及內分泌等來具體了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02 運動發育遲緩
所謂的運動發育遲緩其實就表現在寶寶在某個月齡沒有掌握這段時間應該會的動作。
通常情況下,3個月的寶寶可以抬頭,胸部也能離開床面;4個月開始會翻身;7個月可以獨坐;8個月開始會爬行;10個月會扶站;1歲可以走路。
03 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表現在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以下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有警報信號:
0-1歲時對聲音、眼神缺乏反應
2歲時無任何單字詞語出現
3歲時仍然無法使用簡單句
4歲時還有較多發音錯誤
5歲時還沒有敘事能力,不會講簡單故事
2-5歲期間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口吃
2-5歲期間語言能力出現明顯退步
04 精神發育遲緩
指認知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智力、言語、注意、記憶、理解、抽象思維、想像等能力都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
副主任醫師、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神經與行為發育科何旭濤主任提醒:
0-3歲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人類大腦發育的最快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
因此,在寶寶早期成長的過程中,一旦發現發育偏離,應及時尋求醫生幫助,給予孩子早期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