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又臭又長,為何如此受歡迎?
這句話出自一場辯論會的學生之口,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說這樣的話了,不管是現實中,還是網絡上,很多人對《平凡的世界》有著不同的看法。
雖然不無道理,但是為何《平凡的世界》就是如此受歡迎?
《平凡的世界》又臭又長,為何如此受歡迎?北大教授一語道出真相
《平凡的世界》自問世30年多年來,已經賣出了2000多萬冊,不管是在大學圖書館,還是書店,一直屬於非常暢銷的一套書。
很多媒體、大學院校都將它推崇為「人生必讀的一本書」,而我們也經常看到在很多大學圖書館借閱榜單上,一直是學生借閱次數最多的小說。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近五年來,給所有入學的新生推薦閱讀的書目裡,其中就有《平凡的世界》。
但是也有不喜歡這本小說的人,嫌這套小說「又長又臭」,針對這兩個不同的觀點,北京大學教授、全國中小學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將這一現象概括為「兩極閱讀現象」。
溫儒敏從2013年開始就對《平凡的世界》的閱讀情況展開了調研,他通過調研分析,發現這套書的讀者群體大多數為 「底層平民」,其中大學生佔了很大的比例。
溫儒敏發現,很多讀者讀完這部小說,他們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即使現在很多人閱讀這部小說,也能勾起他們的鄉愁,懷念以前在家鄉的日子。
北大教授溫儒敏一語道出真相:「容易引起共鳴」,是這部小說最大的特點。
好的文學作品一定要接地氣,不需要太華麗的詞藻,更不需要教條,而需要的是僅僅是口口相傳的口碑,打動內心深處的簡單文字。
這或許就是《平凡的世界》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其實平凡的世界不僅僅是現在受到質疑,在完成第一部的時候,也受到了阻礙,當時發表過他作品出版社看過後,紛紛都給他退稿了,並表示:大多認為不適應時代潮流,屬於老一套「戀土」派。
輾轉多個編輯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問世,結果路遙卻遭遇文學評論人士的當頭棒喝,評論人士對作品表示了失望,認為這是一部失敗的長篇小說。
路遙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但他卻沒有停止寫作,寫完第二部的時候,路遙幾乎完全倒下了,還得一種怪病,氣能吸進去吐不出來,每吸一口氣,費九牛二虎之力。
悲天憫人感在路遙心裡湧起:曹雪芹沒寫完就死了,我會不會呢?
然明知如此,他還是無法停下寫作,路遙已經考慮好了,他要用生命去結束《平凡的世界》。
1988年5月25日,體力日見衰竭的路遙為《平凡的世界》劃上了最後一個句號,6年的文學遠徵,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終於在他頑強毅力支撐下完成。
那時,評論家認識到這部作品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價值,紛紛撰文給以高度評價:
這是一部具有內在魄力,具有博大恢宏「史詩般品格」的現實主義力作,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收穫。
1991年3月9日,在全國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評獎中,《平凡的世界》以榜首獲獎,此時的路遙已經虛弱得不能單獨行走,1992年11月17日凌晨,路遙留下《平凡的世界》走了。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讓人笑著流淚的絕唱。
馬雲說:「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陳忠實說:「路遙獲得了這個世界裡數以億計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溝通了這個世界的人們和地球人類的情感。」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你生活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都可以看一看這部傳世之作,歷時6年僅需79塊錢,看完你會發現,你所遇到的困難,原來什麼都不是。
點擊下方商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