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來,現在正是種植梅花的好時節。小時候總是覺得梅花可望而不及,很神聖,又很嚮往。如今盆栽梅花已經走進家庭,少了一些神秘,多了一份惆悵,覺得梅花如同金絲雀般。
言歸正傳,無病呻吟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是來教您怎麼種植梅花吧。
梅花的種植
一、種植梅花的準備工作
花盆:我覺得不管是種植什麼植物,瓦盆一定是首選,雖然外觀很普通,但是透氣性很好,實用性強。種植梅花也可以首選瓦盆,其次是紫砂盆,瓷盆、釉盆以及塑料盆之類的就靠邊站吧,透氣性很差。土壤:梅花因為在野外都可以正常生長,所以對土壤沒有什麼挑剔的,只是盆栽的土壤疏鬆、排水性好更佳,建議使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的混合土。墊盆底:為了透水性,不造成積水,可以在盆底墊上大陶粒,沒有的話碎瓦片也可以。修剪:這個根據個人習慣,我是不管什麼植物,買回家都想給修剪一下根系,長得太長的根或者毛細根,都會修剪,但是主根不會過多的修剪。如果覺得梅花的側根或者毛細根有必要修剪的話,最好修剪一下,毛細根不要剪得太狠,我覺得修剪修剪更利於生長。
二、給梅花上盆
我個人比較喜歡給植物換盆或者上盆的時候選擇溼潤的土壤,這個也是根據個人種植習慣來。
在盆底墊上陶粒或者碎瓦片,在盆裡裝土的時候不要裝太多,把梅花放進去,根須鋪平,再往盆土填土,不要用手去壓,填一些土搖搖花盆,讓土自然往下沉,讓整個花盆裡的土都填得滿滿的,也不至於太疏鬆,剛澆水土就下沉。
種完之後如果上盆的土是溼潤的,就不需要澆水,如果土壤是乾燥的,就需要澆透水,擺放在通風散光處養植,一周以後慢慢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養殖。我一朋友剛上盆就直接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養殖了,我覺得這樣會讓服盆的速度減慢,散光處服盆會更快一點,您覺得呢?
總覺得梅花很高貴,也很孤單,在嚴寒中獨自綻放,所以我覺得在上盆後的養護也很重要,能看到它開花,自己也會心花怒放吧!
梅花的養護
光照:梅花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儘量不要長期擺放在過於蔭蔽的地方,不利於梅花生長,也會影響開花。溫度:既然梅花能在寒冬臘月開花,就是不怕冷唄,可別真當梅花不怕冷,那也是有底線的。梅花能短期耐-15℃的溫度,別以為它不怕冷,隨意扔在外邊不管,南方是沒問題,但是北方養殖還是多注意溫度的變化,也不要忽冷忽熱的,溫度保持在5℃以上即可。澆水:梅花耐旱,盆土不要太溼,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平時澆水最好遵守「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比較好把握一些,每次澆水都一次性澆透,盆內無積水為佳。等出現花芽分化的時候,就要控制澆水量。夏季溫度高,要多一些水分,不然蒸發快,水分不足,梅花會出現落葉現象,影響花芽。進入秋季之後,溫度下降,澆水量也逐漸減少。施肥:盆栽梅花不需要太多的肥料,在花後和進入秋季之後,各施一次稀薄肥液,再到了冬天施一次磷鉀肥,促進花朵,其他時間無需施肥。每次施完肥之後馬上澆水,讓根部充分吸收養分,分解多餘的養分。修剪:我們看到的梅花盆栽都是矮株,更有利於形成老樁,所以我覺得梅花從小就要進行矮化。當植株長到30㎝左右時,就可以破壞頂端優勢了,促進分枝。萌發花芽之後,挑選健壯、株型好的主枝條留幾根作為主枝,其餘的不留,梅花的枝條不需要太多,我覺得三五根就夠了。養殖到第二年花後,修剪過於密集的枝條、交叉枝進行整形。之後,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株型就行修剪整形。病蟲害防治:梅花比較容易受到紅蜘蛛、蚜蟲的侵擾,如發生蟲害時,要注意通風環境,並且噴灑辛硫酸磷乳油或者殺螟松乳油進行殺蟲,不要使用農藥類殺蟲,以免發生藥害。
分享一個關於梅花的典故,緩解一下視覺疲勞:
傳說隋朝趙師雄遊覽羅浮山的時候,在晚上夢到與一名女子把酒同歡,女子香氣撩人,身邊還有一個綠裝童子在歌舞。天快亮的時候,趙師雄醒來發現自己睡在一棵梅樹下,樹上有隻翠鳥在鳴唱,並無素裝女子與綠裝童子。其實,夢裡的女子便是梅花樹,綠裝童子是那隻翠鳥。只是當時趙師雄看到月亮已悄悄落下,感到孤獨寂寞、惆悵迷茫,才會做那樣的夢而已。從此,這個傳說便被用作梅花的典故。
結語:在梅雨季節,不需要給梅花澆水,以防積水造成爛根,並且注意及時排出盆內積水。如果發生梅花枝葉枯萎時,試試把整個植株都泡在水裡,不要超過一個小時,慢慢就恢復了。另外,梅花不適宜擺放在臥室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