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梅花是一種極具觀賞和文化象徵意義的植物。許多品種的梅花可以在露天或盆栽中栽培,製成梅花樁。梅花與蘭花、竹子、菊花並稱為「四君子」,松竹與「寒三友」。它激勵著高尚、堅強、謙虛的人。因為梅花是如此高貴,它是大多數盆景愛好者的最愛。那麼它容易養活嗎?讓小編把它介紹給你!
一。種植
它可以在南方種植,在黃河流域抗寒品種也可以在田間種植,但在北方寒冷地區冬季應在室內盆栽。它可以在落葉後和春天發芽前種植。為了提高成活率,必須避免破壞根系和移栽土壤。土地應種植在背風向陽的地方。盆栽土由3份腐葉土、3份園土、2份河砂和2份腐肥組成。種植後澆水一次,使之滲透。恢復生長後,應在陰涼處養護,並在陽光下進行正常管理。
2。光和溫度
喜歡溫暖和充足的光線。能承受-25℃低溫外,一般為-10℃低溫。它也能在40℃下生長。年平均氣溫16-23℃的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它對溫度非常敏感。早春平均氣溫達到-5-7℃時,低溫時花期推遲,低溫時花期延長。生長期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如果在陰暗的環境中,光照不足,生長會很弱,開花也會很少見。冬季不宜過早入室,最好在11月下旬入室,使花芽分化經歷春化階段。冬季應放置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溫度應保持在5℃左右。
三、澆水施肥
生長期要注意澆水,盆土要保持溼潤和偏態。不允許積水,也允許太溼太幹。澆水時要掌握「見幹見溼」的原則。一般來說,當天氣陰天,氣溫較低時,水就少了;否則,水就多了。夏天一天兩次,春秋兩天一次,冬天徹底澆水。施肥也是合理的。種植前,先施基肥,摻入少量磷酸二氫鉀,開花前再施磷酸二氫鉀,花一次施爛餅肥,補充營養。6月份可一次性施用複合肥促進花芽分化。秋天落葉後,施用一次有機肥,如腐肥等。
四、整形和修剪
地栽植梅花的修剪時間可在開花後20天內完成。為了促進開花和成葉,應切斷橫枝、豎枝、幹枝和過密枝。盆栽梅花盆栽後,需要再次進行盆栽,為盆景奠定基礎。通常以梅花樁為景,嫁接各種姿態的梅花。保持一定的溫度,春節可以看到梅花盛開。如果你想「五一」開花,你需要保持0-5℃的溫度和潮溼的環境。4月上旬需搬出房間,並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維修。你可以在「五一」前後看到鮮花。
註:梅花的栽培,一般是先露天栽培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