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2020-07-21 北京和睦家醫院

期盼已久的寶寶降生了!天真的眼睛,可愛的臉蛋,他們是把快樂帶到家庭中的小天使。


但是「小天使」偶爾也有「小惡魔」的一面,餓了要抱,哭了要抱,醒了要抱,寶寶睡不好,爸爸媽媽也別想睡個安穩覺。


寶寶每天應該睡多久?怎樣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繼續閱讀文章,看看兒科李瀟穎醫生帶來的詳細解答吧。


睡眠對於兒童的重要意義


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提高, 既往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和營養性疾病罹患率已經有了明顯的下降,生活水平和生存質量的提高的同時,也使得人們對於兒童的睡眠等行為健康問題更為關注。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睡眠是人體生命的重要生理過程,人一生中有1/3的時間要在睡眠中度過,睡眠對於腦功能的發育和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它能鞏固記憶和保證大腦發揮最佳功能,也能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可以說良好的睡眠對促進兒童體格健康,心理健康,保持終身良好健康狀況都是至關重要的。


嬰幼兒和兒童的推薦睡眠量


孩子們到底每天該睡多久,是在門診最容易被家長們問到的問題。不同年齡的嬰幼兒和兒童,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長是不同的,下圖是美國睡眠醫學學會和美國兒科學會制定推薦的兒童睡眠時間。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推薦兒童睡眠時間

東西方的睡眠文化不同,亞洲地區更容易有和嬰幼兒共床(bed-sharing)的習慣,也因此會容易有夜醒頻繁或者依賴奶睡/抱睡的問題。


現有數據顯示嬰幼兒期,亞洲地區睡眠時間較歐美地區平均少睡38和54分鐘,亞洲地區夜醒次數比歐美地區多1次,夜間就寢時間約晚84分鐘。


上述數據也提示:讓孩子們從嬰幼兒時期就培養出良好的睡眠習慣,能從根本上保證孩子們的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並且為成人期的健康睡眠打下良好的基礎。


嬰兒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


「等到孩子長大了,就自己會睡覺了。」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


夜醒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睡眠問題之一,25%-50%的6月齡以上兒童仍然會繼續出現夜醒,並持續到兒童期,所以好的睡眠習慣應從嬰兒時期開始養成,以下幾點是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

1. 早期(3月齡左右)就應儘量戒除奶睡,抱睡的習慣


抱睡奶睡,都屬於需要父母幹預的睡眠聯想,在就寢時這些幹預措施可以很方便的進行,這讓嬰兒們習慣了僅能在特定的環境下(抱著搖晃或者吃奶)入睡。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在夜間,當嬰兒經歷短暫覺醒(一般出現在每個60-90min的睡眠周期結束時)或因其他原因而醒來時,不能經過自我安撫(self-soothe)重新入睡,除非照料者再給予相同的幹預措施,然後,嬰兒會通過哭泣向照料者「發出信號」,直到獲得必要的幹預措施(抱著搖晃或者吃奶)。


從出生後3個月左右開始,應趁嬰兒昏昏欲睡但仍醒著的時候將其放到床上,避免抱在懷裡進入熟睡狀態和不讓嬰兒吃著奶直到睡熟,可避免將「入睡」與「被抱起搖晃或哺乳」之間建立聯想。


2. 早期決定睡眠位置


在3月齡左右時就應該確定孩子準備長期睡覺的位置,越是年齡大越難改變睡眠習慣,也越來越難以分床。


讓嬰兒安全睡眠的位置應該是嬰兒床,不應該是父母的大床,嬰兒車,嬰兒搖椅,沙發等。


堅持在每一次睡眠時,都讓孩子睡在自己的床上,這樣可以避免日後分床問題的困擾,也能避免睡眠時墜地以及和成人共床時的安全問題。


3. 嬰兒期即開始規律安排每日的餵養和睡眠


大家都希望有個神奇的按鈕,按下去之後,biu的一下,寶貝就不再是睡渣了,其實對於小嬰兒,這件事說簡單也很簡單,這個神奇的按鈕就是——規律。


對於嬰兒,特別是小月齡的嬰兒,他們沒有辦法識別時間,所以必須要依賴日常活動來感受外界的變化,從而調整他們內在的生物鐘。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嬰兒需要儘量每天在同一時間吃飯,同一時間睡覺,這樣才能保證內在的生物鐘運轉基本一致,才不容易出現睡眠規律的混亂。


同時當嬰兒感知到每天會有人在固定的時間,用固定的程序照顧他們,是一件讓他們非常有安全感的事情,不用24小時把孩子掛在身上,也不用參加各種親子教程,安全感的培養也可以來自於日常的瑣碎小事。


4. 建立穩定的睡前儀式


睡前儀式應持續20-30min,包括3-4種安撫活動,例如洗澡、換睡衣和撫觸。對於嬰兒,每天入睡前都做相同的程序,就是給予他一個很好的睡眠聯想,每當家長開始進行這個儀式時,嬰兒就意識到馬上就要開始睡覺了。


應該在孩子昏昏欲睡但還沒睡著的時候將其放到床上,以儘量減少入睡時對父母在場的依賴。始終如一的夜間就寢時間有助於強化生物鐘,使嬰兒更容易入睡。


5. 鼓勵使用安撫物,安撫巾等睡眠過渡期物品


安撫物可以滿足嬰兒生理和情感上的雙重需求,對於寶寶有正面意義。


建議引入安撫物或者是安撫巾的年齡是6個月左右,因為這個時候嬰兒開始意識到自己和主要照料人是兩個個體,開始有獨立意識的萌芽,同時也逐漸開始產生分離焦慮了。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從安全角度講,決定引入前要確認寶寶能翻身,手部能熟練的揮動和抓取後,才能開始引入。


選擇的物體可以是一個寶貝的玩具,一塊柔軟的安撫巾或者小毯子,一件媽媽的衣服,選擇時優先考慮選用易洗易幹的材料,保證安撫玩具時刻保持乾淨清爽。


安撫物不等於睡眠訓練,它只是一種安撫寶寶的方法,有了安撫物有助於幫助嬰兒從依賴成人安撫入睡到獨立入睡。

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的培養


對於幼兒來說,睡眠習慣已經基本成型,但是可能有的孩子依然會有睡眠問題的困擾。幫助孩子學會睡眠,下述有幾點建議值得父母參考:


1. 每天日常活動的內容要基本保持一致,就寢和起床時間在工作日和節假日時間波動不要超過1小時。天氣許可應每天保證1小時的戶外活動。


2. 每日睡前程序應規律有序,睡前活動儘量控制在20~25分鐘內。


3. 不要在飢餓的情況下就寢,睡前兩小時內也不要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影響睡眠。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4. 睡眠環境應該保持安靜和黑暗,如果孩子怕黑,可以點一個光線微弱的燈(5瓦且不要直接照射孩子)。臥室溫度保持在22-25度。


5. 睡前結束活動時,儘量確保孩子處於較安靜的狀態,不要在睡前給孩子講恐怖電視、故事;臥室裡不應該有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


6. 將孩子感興趣的節目安排在最後,並至少保證在孩子睡前10分鐘是在臥室裡度過的。


如何應對兒童期行為性失眠


兒童期行為性失眠表現為抗拒就寢、入睡所需時間延長或夜醒,主要治療方法就是行為幹預。對於出現行為性失眠困擾的兒童,家長也有很多可以幫助他們的辦法。


1. 睡前儀式


建立穩定的睡前儀式對行為性失眠的所有表現(抵抗就寢、入睡所需時間延長和夜醒)都有幫助。但是不應該包括看電視或使用其他電子設備。


就寢前給予適當的睡眠聯想,應為孩子在夜間觸手可及的物品,例如毛毯或玩具等過渡物品。


2. 系統性忽視


系統性忽視解決的是孩子需要或要求父母幫助的入睡或夜醒問題,它的另一個名字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哭聲免疫法,它通常需要突然或逐步撤除父母在孩子入睡時和夜間給予的幫助。

○ 未改良版哭聲免疫法(即「crying it out」)


是指在指定的就寢時間將孩子放在床上,然後無視孩子的哭鬧,直到第2日早上的指定時間再來查看。


雖然該方法被認為是一種極為成功的治療方法,但父母常常無法忍受孩子的哭鬧和抗議行為,因而依從性不佳。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 漸進式哭聲免疫法


是指家長在孩子昏昏欲睡但還沒睡著的時候將其放到床上,然後逐漸拉長查看孩子的間隔時間。在隨後每一個夜晚,查看孩子前的初始等待期每次增加指定的時間(數分鐘)。


父母查看孩子時應該安撫孩子,但這種接觸應保持短暫(1-2min)且中立(如,拍肩膀,而不是抱起和擁抱)。


由於該治療的目標是「讓兒童獨立入睡」,所以並沒有推薦「最佳」查看間隔時間,應該根據父母對哭泣的忍耐力及兒童的氣質決定間隔時間。


3. 調整就寢時間


調整就寢時間(bedtime fading)可解決入睡型失眠問題,這通常是因為家長設定的就寢時間和孩子自身生理決定的入睡時間不符。


該方法需暫時將就寢時間設定為孩子當前的入睡時間,然後逐漸將熄燈時間提前。


最初設定的就寢時間應與自然入睡時間相符,此時孩子在生理上做好了睡覺的準備;然後通過在數周內將就寢時間逐漸提前來逐漸改變孩子的晝夜節律偏好。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個安穩覺?


4. 策略性小睡


家長在安排小睡時應考慮到正常發育性日間睡眠模式、24小時睡眠需求(夜間+日間)和睡眠驅動力。孩子2次睡眠之間通常需要間隔至少4小時,才能建立起足夠的睡眠驅動力讓他們再次入睡。


因此,小睡間隔時間過短、相對於夜間睡眠時間過長(單次2小時以上的小睡)或者白天小睡開始的時間過晚都可能導致失眠。


5. 正面強化


對於學齡前兒童和更大的兒童可以考慮使用這個辦法,如果能立刻獲得獎勵的話,這種體制最為有效。例如,孩子一旦完成目標,次日早晨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給予孩子貼紙獎勵。


此外,設定的目標必須是可以實現的,以強化成功。對於學齡兒童,可以調整獎勵以符合兒童的興趣,但應保證獎勵仍是具體且可馬上獲得的。多個小獎勵比少量大獎勵更有效。


轉診指徵


如有下列情況,應考慮將患兒轉診至睡眠醫學行為專家或睡眠門診:

○ 對上述行為幹預的反應不充分

○ 失眠患兒合併有精神或神經發育障礙

○ 失眠伴明顯的日間嗜睡

○ 存在安全隱患(父母抑鬱、精神緊張,可能實施軀體虐待)

○ 考慮使用處方藥治療

○ 懷疑存在其他睡眠問題,例如睡眠相關呼吸障礙、不安腿症候群或生理節律障礙


對習慣的培養有合理的預期


睡眠雖然是人的本能需求,但是有時候寶貝們不能自動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所以遇到小的障礙或挫折時,家長們不要灰心焦慮。


要不斷了解寶貝的性格特點,摸索出適合他們的作息規律和安撫方式,根據孩子的自然睡眠節奏和模式,來不斷培養和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睡眠。

相關焦點

  • 寶寶抱著睡放下醒、睡覺不安穩有4大原因,幾個辦法教你正確哄睡
    最近,隔壁鄰居家向我抱怨,說自己的二胎閨女現在特別粘人,不管是睡覺還是醒著,都必須要抱著。尤其是睡覺的時候,本想著孩子睡著了,自己也能歇一歇,但是,剛想放下寶寶,寶寶就醒了,有時還會大哭大鬧的,只有抱著溜達溜達才能再次入睡。
  • 抱著才睡放下就醒,睡覺不安穩的孩子有原因
    想要寶寶長的健康、體質好,首先要保證孩子每天都能夠吃的好、睡的好,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適合生長發育的條件。然而,在孩子的睡眠問題上,很多家庭都有難題,寶寶睡覺總是不安穩,不少孩子都是家長抱著才睡,放下立馬就醒,並且睡眠中伴隨哭鬧,這樣的睡眠質量下,可想而知對孩子的正常發育不是很好,那麼,對於抱著才睡放下就醒的孩子,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家長一定要知道。
  • 當媽難,新生寶寶抱著睡得香、放下就醒,掌握技巧沒有哄不睡的娃
    養育寶寶是個辛苦活,很多新手媽媽都反映,把寶寶辛苦的生下還不如讓他們待在肚子裡,那樣想去哪裡都可以,也能睡個安穩覺。可寶寶生下來就像一個小惡魔,尤其是在睡眠方面抱著他們孩子會呼呼睡,放下的時候又會立馬醒,把不少媽媽都熬出了黑眼圈。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如何哄睡寶寶?
    寶寶是個很神奇的生物,有的寶寶屁股上就像是裝了傳感器一樣,一放下就醒。我家寶寶就是這樣,抱著就睡放下就哭,我知道他不是故意「折磨」我,而是我當初溺愛導致。,扒著眼皮「監督」媽媽其實,在最初的時候有些寶媽就做錯了,哄睡寶寶的識貨最好是讓寶寶躺在床上,一旦寶寶習慣了被抱著哄睡,那麼就很難再改正了。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了解「莫羅反射」,解決寶寶抱睡難題
    寶寶不抱就哭、抱著就睡,多半跟「莫羅反射」有關,父母要了解。在寶寶嬰幼兒時期,許多父母都面臨過孩子抱睡的難題。看著嬌小可愛的寶寶,大人們總是忍不住抱在懷裡逗弄,可是一抱起就無法放下了,抱著就能哄睡,一放下就哭鬧不止。其實這種現象主要和「莫羅反射」有關,父母只要了解了相關知識,就能輕鬆解決抱睡難題。
  • 寶寶晚上抱著睡放下醒,寶寶睡過夜試試這7招
    有了孩子以後,很多媽媽最大的感觸就是缺覺,睡不醒啊。餵夜奶也就算了了,有時候寶寶晚上就是不睡覺,媽媽抱著、晃著走,寶寶睡了,天亮了。怎麼做才能讓寶寶成功睡一整夜?很多媽媽要求並不高,只要寶寶晚上能睡覺就可以,不要熬鷹到天亮就好。
  • 1歲以內的寶寶,為什麼經常抱著睡,放下醒?原因在這裡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為什麼寶寶抱著睡得很香,一放下就馬上醒?新手寶媽苦惱不已自從家裡有了小寶寶後,全家人的目光,可能都會集中到小寶寶身上,如果小傢伙,睡不好覺,那麼可能父母都要跟著熬夜。很多寶媽都在抱怨,為什麼寶寶抱著的時候,睡得很香,但是只要一放下,就會馬上想來呢?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寶寶「落地醒」的5個原因,你家娃是哪個?
    什麼是落地醒?簡單來說,就是抱著就睡,放下就醒!經常折騰得媽媽頭暈腦脹,恨不得把娃塞回肚子回爐重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寶寶喜歡被媽媽抱在懷裡,在地上溜達哄睡的原因了!此階段,如果寶寶睡眠不穩,抱著就睡,放下就醒,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 寶寶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怎麼辦?寶媽必看遠離「落地醒」!
    很多小寶寶睡覺時太磨人,每天必須抱著睡覺,只要往床上一放,很快就會醒來。所以感覺非常辛苦,不知道究竟該不該抱著?有些寶寶傍晚哭鬧厲害,怎麼哄都沒有用,這是為什麼?寶寶睡眠不穩,白天需要抱著才能睡較長時間,放到床上睡一會兒就醒,怎麼辦?
  • 怎麼解決「抱著就睡,放下就醒」?
    抱抱抱抱抱著睡,每天抱她一萬遍,就是放放放放放不下!因為一放,她就醒醒醒醒醒醒醒,胳膊酸酸酸酸酸死了!怎麼辦?妹妹早產,出生之後的又瘦,吃的又少不長肉,睡得有差!幾個月的時間,先解決了餵養問題,然後就大刀破斧的剷除睡眠問題,她睡,我才能睡,她不睡,我就只能陪著,熬!什麼抱睡,奶睡,誰沒經歷過?
  • 「抱著睡,放下就醒」的寶媽舉個手! 5個妙招讓寶寶放下不醒!
    有人說,孩子「抱著睡,放下醒」的習慣是父母給養成的。長時間下來,養成了依賴,所以該狠心時就該狠心;但又有人說,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小孩兒心理不健康,容易走極端路線,還是應該多給寶寶一些愛比較好,其實寶寶纏人也就這幾年,長大了就獨立了!其實孩子的睡眠模式與我們成人的睡眠模式不同。
  • 睡渣寶寶:抱著睡、放下醒?睡不踏實的?學學這幾招保管好用
    其實寶寶一放下就醒,還是有一定原因的!。新手媽媽琪琪最近快被折磨瘋了,幾個月大的小寶寶,非要在媽媽懷裡睡,無論睡得有多香甜,只要放在小床上就嗷嗷地哭起來,簡直就是「睡渣」寶寶中的王炸,以至於琪琪每天醒來的問題就是:我是誰?我在哪?我要睡覺!
  • 為什麼新生兒抱著睡得香,放下就醒呢?這三大原因,寶媽要知曉
    「落地醒」,寶媽無奈吐槽:生了個磨人精!每天哄睡就夠費勁了,好不容易乖乖地睡著,只要一放在床上,立刻就醒過來。可要是一直抱著,能連著睡幾個小時都不醒。但圓圓又不是「大力水手」,等娃睡醒,胳膊都沒有知覺了。
  • 為什麼新生兒抱著睡得香,放下就醒呢?這三大原因,寶媽要知曉!
    而在各種問題中,最常見也不好解決的,就是寶寶的睡眠問題。許多寶媽連哄帶抱,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著,結果剛放在床上,寶寶又「哇哇」地哭醒了……不抱,捨不得,抱著,自己胳膊吃不消,真是折磨人。新生寶寶「落地醒」,寶媽無奈吐槽:生了個磨人精!
  • 寶寶非得抱著睡、一放就醒?資深月嫂3個妙招讓寶寶安然入睡
    「求助,我家寶寶非得我抱著睡覺,一放下,他就哇哇大哭,該怎麼辦呀?」寶寶只能抱著睡,一放下就醒——新手爸媽表示:「天啊,總不能抱著寶寶睡一天吧?」當然不能啦!這未滿月的孩子一天得睡20多個小時,我就不信哪個爸媽有如此神力能夠辦到!抱著寶寶睡覺可是既苦了自己又害了寶寶!為啥?
  • 寶寶抱著安穩睡,一放下就哭鬧,試試這方法,親測有效
    要說產後媽媽最煩惱的事情是什麼,無非就是不能睡個好覺,不知道有多久沒有睡個整覺了。案例:幾個月大的寶寶,身高體重都達標,白天吃喝玩樂都很開心,活脫脫的一小天使,但是一到晚上,在懷裡抱著還是小可愛,一放到床上簡直就成了惡魔的化身,那哭聲的傳遞速度直逼猴哥的筋鬥雲。這就是俗話說的「落地醒」寶寶。那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什麼寶寶會出現這種情況。
  • 寶寶要抱著睡,一放下就醒?月嫂需要這8招
    好幾個月嫂反映,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寶寶要抱著睡,一放床上就醒,就像跟床有仇似的,該怎麼辦呢?先說寶寶為什麼喜歡抱睡?原因二:肚子脹氣脹氣的寶寶多半會有種表現,就是「躺平了就難受」,就是喜歡抱著睡。或者脹氣時哭鬧,家長或月嫂抱著哄睡著了,一放下床就驚醒了。
  • 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抱睡的寶寶放不下,媽媽該怎麼辦呢?
    寶寶出生後的十來天基本在睡眠中度過,好像睡不醒的樣子,可是半個月後,好多媽媽發現寶寶開始鬧覺,抱著就睡,放下就醒,有些媽媽簡直快要崩潰了。媽媽們千萬不要著急,其實寶寶的睡眠方式是可以引導的,也是可以訓練的,只要養成習慣,寶寶就會睡得很香。1、寶寶已經哄睡了,一放下就醒怎麼辦?
  • 寶寶抱著睡、放下醒,爸媽別頭疼,這篇教你如何排查原因
    相信許多帶娃的媽媽們最崩潰的事情,就是孩子抱著睡得很好,可是放下來寶寶就醒。當媽的白天被孩子折騰累了一天,本來想夜裡美美地睡個好覺,可是寶寶抱著已經睡著了,放在床上就會醒;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了,夜裡總是頻繁醒來,還哼哼唧唧的哭鬧,那種困得睜不開眼睛,又不能睡的感覺真的像在受酷刑。
  • 哄睡難、睡不安穩?總夜醒?五個妙招,寶寶一覺到天亮
    產後帶娃前幾年,真的是兵荒馬亂的歲月,尤其是遇上睡渣寶寶!孩子徹夜哭鬧不睡覺或者睡不安穩,媽媽的內心也是焦躁萬分,煩躁不安!媽媽後半夜好不容易睡幾個小時,鬧鐘醒了,要起床給老大做飯,送孩子上學。孩子睡眠問題無疑已經成為很多媽媽育兒中特別頭疼的問題!目前很多寶寶存在睡眠障礙,這不僅僅影響寶寶腦部發育,同時還阻礙孩子身高增長等,甚至影響了家庭生活質量,很多媽媽產後抑鬱也與孩子徹夜哭鬧,睡不安穩有很多關係!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如何改造睡渣寶寶!你家是否有同款「睡渣」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