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喜歡吃炸雞的朋友,相信對「叫了個雞」這一餐飲品牌不陌生。目前,這個品牌在全國有1700多家加盟店,而合肥也有十餘家。因為店名不雅,這家店此前被曝出因宣傳用語違背社會良好風尚,被罰款50萬元。該公司總部也著手對上千家加盟店進行「整改換牌」。不過昨日,安徽商報記者對省城多家「叫了個雞」炸雞店探訪發現,不雅店牌名仍在用,個別店的網購菜單中仍有不雅低俗菜名。而與其店名相似的「叫了只雞」炸雞店,也被合肥工商部門責令「下牌」。
合肥一家「叫了只雞」店已被工商部門責令換店招。
[探訪]「辣」眼店招菜單 部分店面仍在用
昨日,安徽商報記者對省城多家「叫了個雞」炸雞店探訪發現,不雅店牌名仍在用,個別店的網購菜單中仍有不雅低俗菜名。
地點:綠怡中路
老闆接到通知 三天後換店招
昨日11時,在政務區綠怡居小區綠怡中路的一家「叫了個雞」炸雞店,記者看到該店店面不大,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都有。記者在店門口停留的一刻鐘裡,老闆吳先生的手機訂單響個不停,不少外賣送餐員陸續進店取餐。還有一些上門買炸雞的顧客。「『叫了個雞』這個品牌名字很特別,很容易讓記住。」對於這個店名,老闆吳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我開店近半年,正是這個帶有諧音和歧義的店名,讓一些客人記住了我家的店。」吳先生說。他還表示,前不久,轄區工商部門責令他更換店名,而他此前就接到公司通知了,「要求把店名換成『叫了個炸雞』,我擔心換了會影響生意,就一直拖著沒換。」吳先生說,為了不影響社會風氣和免受監管部門的處罰,他兩天前找人定做了一個新的店牌名——「叫了個炸雞」,在三天之後就會拆換。
當日,記者在該店沒有看到低俗不雅菜單。吳先生稱,此前店內的菜單的確有些露骨,不過那些菜單很快被棄用了。
地點:望江西路
網購菜單中 仍有不雅菜名
12:30許,記者來到望江西路華府駿苑小區,在一棟樓下的「叫了個雞」炸雞店裡,該店女老闆認為「店名只是噱頭,無關緊要,重要的是炸雞的品質和口味。」而且也不願意提供該店的菜單。
不過,記者還是通過某手機訂餐APP獲知了該店的菜名,發現有的菜名仍帶有低俗不雅的字眼,如把炸雞排取名為「叫了個大雞扒」。對於何時「淨化」網絡菜名,拆換店牌名,該店負責人未作回應。「這家店的名字很不雅,我和女兒之前都喜歡吃炸雞,但是從沒有光顧過這一家。」在華府駿苑小區做生意的孫女士稱,此前,這家炸雞店門前的廣告語為「一家專門做雞的店」,店牌名上還有「滿足你對雞的一切幻想」的小字,「現在這些標記雖然都沒了,但店名不換,對孩子的影響仍然不好。」
地點:潛山路
雖名「叫了只雞」仍須拆換店招
當日13時許,記者來到潛山路港匯廣場內的一家炸雞店,發現該店已無店招。「我們這家店名叫『叫了只雞』,不叫『叫了個雞』。不過店招也要被拆除。」該店老闆張先生說,「今天一早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就來了,責令把店招拆掉,說店名違背社會良好風尚,違反了廣告法裡的有關規定。」
張先生說,他經營的「叫了只雞」的總部在南京,跟「叫了個雞」是不同的兩個品牌,儘管兩者的品牌logo乍一看很相似。「在這裡開店三個月了,靠這個店名也算積累了一些人氣,但現在被有關部門責令拆除後,我們也認識到長期經營好一個品牌,靠炒作噱頭肯定不行,關鍵是靠品質和服務。」張先生說,新的店招已經在定做了,就叫「叫了只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