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個雞」牌子仍未改 總部稱不清楚法院的判決

2020-12-17 東方網

  

  2017年11月,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罰款50萬元的「叫了個雞」炸雞品牌,今年2月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維權」,索賠百萬元。9月10日,上海浦東法院對本案作出宣判,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享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嚴重違反公序良俗,不具有合法性,應被禁止使用,遂駁回原告全部訴請,並建議相關執法部門對文字標識予以淨化。這也是國內首例以違反公序良俗原則駁回原告訴請的商業標識類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叫了個雞」仍在「招搖過市」,即便其在外賣平臺已將店名改為「叫了個炸雞」,但部分門店的店招、包裝盒仍為「叫了個雞」。

  對此,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表示,將根據媒體反映的情況,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

  起訴「維權」索百萬被駁

  今年2月,臺享公司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維權」,索賠百萬元。臺享公司訴稱,其旗下炸雞連鎖品牌「叫了個雞」始創於2014年,目前已擁有近千家門店,遍布全國數百座城市,具有較高知名度。安徽甄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甄旺公司)、安徽手拉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手拉手公司)系關聯公司,均以「叫了個雞」為名對外招募加盟商,並發展了300多家加盟店。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精品小吃店(以下簡稱精品小吃店)系其加盟店之一,其店鋪招牌等處擅自使用與原告相同的涉案標識,對外售賣商品的外包裝也與原告相同。臺享公司認為,甄旺公司、手拉手公司等擅自在相同服務上使用與「叫了個雞」標識相同或近似,造成相關消費者的混淆和誤認,要求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消除影響並連帶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

  上海浦東法院認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精髓在於維護商業倫理道德,制止經營者濫用競爭自由實施不道德的競爭行為,不正當地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從而破壞市場競爭的倫理道德和健康秩序,相關市場主體的競爭自由不得與社會公序良俗相違背。本案涉案標識中,「雞」本身的含義為一種家禽,但在「叫了個」+「雞」的特殊構詞方式形成的語境下,容易使人將「雞」與民間約定俗成的隱晦含義相聯繫,從而產生購買色情服務的低俗聯想。最終,法院認定「叫了個雞」服務名稱不屬於法律予以保護的合法商業標識,應被禁止使用。同時,三被告在同類服務中使用該標識的行為同樣不受法律保護,應予禁止。

  店招、包裝仍為「叫了個雞」

  9月13日,記者在大眾點評搜索「叫了個雞」,發現有100多個結果。記者隨機抽取3家,發現這3家門店的招牌仍為「叫了個雞」。但記者在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平臺上搜索這3家店鋪時,卻發現店鋪名稱均已改為「叫了個炸雞」。

  13日,在陸翔路龍湖北城天街,一家名為「叫了個雞」的門店仍在正常營業,其招牌上還標有「一家專門做炸雞的店」的標語。店內員工告訴記者,這家店去年7、8月開業,至今一直叫做「叫了個雞」。

  該店員還向記者展示了公司統一提供給店鋪的外包裝紙盒,上面同樣非常清晰地標有「叫了個雞」的字樣,「公司供貨一直都很正常,外包裝、食品都和以前一樣的,從來沒聽說要換名字的事。」對於美團外賣上店鋪更名為「叫了個炸雞」,店員稱自己並不知情。

  另一家「叫了個雞」門店位於一家商場內,從遠處看,店鋪招牌是「叫了個雞」,但走近發現,店家在「個」字和「雞」字之間加了一個很小的「炸」字,不留意看很難發現。一名店員表示,加了個「炸」字是為了上線外賣平臺,保持店名一致。但記者看到,店內無論是外賣盒、外賣袋還是張貼的海報都還是寫著「叫了個雞」的字樣。「公司的貨就是這樣,我沒有辦法啊。」該店員告訴記者,「因為它(公司)說可以用,我們就繼續用啊。也沒有相關部門要求我們整改。」

  而在廣中路廣粵路公交站臺附近的一家店,和上面提到的兩家店情況一樣。

  總部:不清楚法院的判決

  13日,根據加盟商所提供的信息,記者找到了位於靜安區祥騰財富廣場的「叫了個雞」總部。記者注意到,總部的招牌上寫著「特色餐飲孵化」,旁邊還有一家「叫了個雞」門店正在營業,招牌上還寫著「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官方授權」。

  對於如今門店店招、外包裝為何仍使用「叫了個雞」這一名稱的疑問,工作人員解釋說,去年根據工商部門的規定,已對所有門店進行了一定的整改,主要是對廣告用語、產品名稱進行了整改,並且在整改後向工商部門提供了相應的整改報告,工商也認可了整改內容,也有相應的處罰結果了。

  那麼,既然總部方面堅持認為「叫了個雞」的店名並無問題,那在美團、餓了麼這類的線上外賣平臺為何又更名為「叫了個炸雞」呢?對此,該工作人員解釋,這是由於外賣平臺方面擔心「叫了個雞」這一名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而要求將店名更名為「叫了個炸雞」才允許在平臺上銷售。

  「這也是去年的整改項目之一,所以我們的加盟商都在平臺上換了名字,美團、餓了麼擔心會有麻煩,所以它們不願意我們叫『叫了個雞'。」該工作人員解釋。

  對於上海浦東法院認定「叫了個雞的商業標識嚴重違反公序良俗,不具有合法性,應被禁止使用」一事,該工作人員則表示不太清楚,並稱不再接受採訪,同時否認了此處是「叫了個雞」總部的說法。

  [記者手記]

  「叫了個雞」還能「招搖」多久?

  首先,我覺得有必要為浦東法院的責任擔當,點一個大大的贊!

  近兩年,類似的低俗營銷時有發生,且總能吸引一些眼球,但問題是,這種低俗營銷傷害的卻是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

  喜歡吃炸雞的,不少是學生,當他們在點單或與好友分享炸雞時,面對這樣的店招和產品名稱會有何感想?

  對於這種把低俗當創意的伎倆,難道商家會不清楚嗎?

  顯然不是。那個被訴侵權的甄旺公司在庭審中就主動辯稱,根據《廣告法》、《商標法》等相關規定,「叫了個雞」服務名稱本身就違法,明知違法,還以「叫了個雞」為名對外招募加盟商,還有底線可言嗎?

  就像本案審判長金民珍所說的那樣,市場經濟不等於眼球經濟,這種無下限的低俗營銷、奪人眼球的另類品牌構建,不但具有商業道德上的可非難性,亦同文明、誠信的市場環境格格不入,且與調整市場競爭行為相關法律的立法精神背道而馳,難以為司法裁判所認同和保護。

  為此,浦東法院還專門將向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送司法建議書,建議其依法對臺享公司使用的未註冊商標「叫了個雞」的文字標識予以淨化,並對其相關違法或違規經營活動予以查處。同時,向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送司法建議書,建議依法對甄旺公司的違法或違規經營活動予以查處。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

  如果一個嚴重違反公序良俗的商業標識,已被法院判決應被禁止使用,卻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大街小巷,法律的尊嚴何在?

  「叫了個雞」這個低俗招牌還能招搖多久,讓我們拭目以待!

  [加盟商說法]

  20萬元開店卻虧損連連老闆後悔「兩年消耗光了」

  晨報記者吳藝璇

  30來歲的小馬(化名),一家「叫了個雞」加盟店的老闆。

  2016年,炸雞品牌「叫了個雞」以其「辣眼睛」的宣傳,迅速進入大眾視野。剛生完寶寶,賦閒在家的小馬也關注到了這個品牌。她交了6萬元的費用,「跟風」加盟了這個炸雞品牌。加上店面租金、裝修、人工等費用,差不多投入20萬元,開起了這家炸雞店,其中絕大部分資金是婆婆幫忙墊付的。

  小馬說,這個曾打出低俗營銷的炸雞品牌,一時間的確曾收穫不少關注,但更多時候招來的卻是非議與質疑,非但沒能幫她吸引多少食客,反而讓她陷入了痛苦的虧損。

  2017年11月,「叫了個雞」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罰款50萬元。

  經歷去年這次查處事件後,小馬覺得自己「被騙了」。她很擔心自己的門店也「像新聞裡報導的那樣」被查處。

  因為「叫了個雞」遲遲沒有整改店招,小馬一直在擔憂中經營著這家炸雞店。最終,她不得不自己做了一個手掌大小的「炸」字,貼在「叫了個」和「雞」的中間,只是那個自製的「炸」字跟其他店招的字比較來,實在太過渺小,在遠處根本看不見。

  「反正蠻後悔的。」小馬說,她對這個品牌的「看法和想法都在這兩年消耗光了」……

  9月13日下午,小馬一個人呆在這家開了近兩年的炸雞店裡,百無聊賴。

  因為生意實在太過寡淡,小馬在4個月前辭退了店員,由她和公公輪流看店。由於店內少有人光顧,她不緊不慢地把剛剛下油鍋炸好的雞塊夾出,瀝乾油之後,放在一個印有「叫了個雞」的黃色盒子裡,等外賣員來取貨。

  辭退店員後,為了給兒媳婦分擔壓力,小馬的公公跟著學做了一個月炸雞,隨後便成了兒媳婦店裡的臨時員工。14日下午2點,他查看了當天的銷售情況,「今天到現在也就外賣做了十幾單。」說完,他有些難為情。

  「反正蠻後悔的,都是騙人的。」小馬說,「我們只是再熬兩個月而已。」

  她說,這家店兩個月後將關閉。

相關焦點

  • 「叫了個雞」仍在招搖過市 品牌方:現在加盟仍叫「叫了個雞」
    ●2018年2月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後簡稱臺享公司)主張保護「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將三被告告上了法庭,卻又因其主張保護的商業標識嚴重違反公序良俗,不具有合法性,被法院駁回全部訴請。●2018年9月記者走訪上海「叫了個雞」門店,發現仍存在不少使用違規店招的門店。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起訴維權索賠百萬被法院駁回
    中青在線上海9月10日電(陳衛鋒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罰款50萬元的「叫了個雞」炸雞品牌,今年2月,居然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維權」。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維權敗訴,法院:涉案名稱違背公序良俗
    原告:索賠100萬元2018年2月,臺享公司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消除影響並連帶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臺享公司訴稱,其旗下炸雞連鎖品牌「叫了個雞」始創於2014年,目前已擁有近千家門店,遍布全國數百座城市,具有較高知名度。
  • 法院29年未判決的叔侄糾紛真相揭曉:撤訴報告被指造假,法院稱程序確有問題
    「經歷了4次審限延期,至今沒有結果,我們也不清楚何時會再開庭審理。」吳曉清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表示。此外,吳曉清稱其在維權過程中曾被法警打傷,並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自訴。而這份判決一等就是29年,庭審後的那幾年吳廣利多次向法院詢問過,但直到其1995年去世,也沒能等到最終判決。「父親生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給我和媽媽討個說法,他始終覺得愧對我們。所以,臨終前特意交代要把判決書拿到。
  • 違反公序良俗的商業標識難受法律保護 「叫了個雞」自食惡果
    編者按: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就「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
  • 「叫了個雞」vs「叫個鴨子」:誰才是被法律拋棄的低俗……
    這不,「叫了個雞」和「叫個鴨子」兩個商標橫空出世,隨後「叫了個雞」推出一系列廣告在網絡上爆火。《「叫了個雞」起訴兩家」山寨版「,法院判決都不許「叫」!》結果,「雞」被工商局責令停止宣傳並罰款50萬元,「雞」不服起訴至法院,法院以其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駁回了其訴訟請求。
  • 法院判決具有查處職責,區政府上訴被駁回
    英某向一審法院起訴稱,英某於2019年8月6日向海澱區政府郵寄《查處申請函》,海澱區政府於2019年8月7日籤收,但是從海澱區政府接到申請之日起至起訴時已超過兩個月卻沒有作出任何回復,也沒有作出任何查處行為。故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1、確認海澱區政府於2019年8月7日收到英某郵寄的查處申請未依法履行查處職責的行政不作為違法;2、判令海澱區政府履行查處的法定職責。
  • 「叫了個雞」被罰款50萬!「叫個鴨子」卻被允許使用?律師分析!
    從2014年第一家「叫了個雞」開辦以來,上海臺享餐飲公司從未停止其申請商標的步伐,但每次都被商標局以「易產生不良社會影響」為由駁回。即一直以來辦的紅紅火火的「叫了個雞」,其商標的使用其實是不合法的,且無法律保護,一直處於「裸奔」的狀態。  申請商標被駁回當然不用罰款,「叫了個雞」被罰款的原因還是在於其「黃色」的宣傳策略。
  • 「性生活不和諧」可以離婚嗎?法院判決來了!
    上訴人李XX因離婚糾紛一案,不服臨沂市羅莊區人民法院(2013)臨羅民一初字第196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審法院查明,原告張某某與被告李某某於2012年7月經人介紹相識建立戀愛關係,同年9月17日登記結婚,同年9月25日舉行結婚儀式後共同生活,婚後未生育子女。
  • 「夫妻生活不和諧」可以離婚嗎?法院判決來了
    上訴人李XX因離婚糾紛一案,不服臨沂市羅莊區人民法院(2013)臨羅民一初字第196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審法院查明,原告張某某與被告李某某於2012年7月經人介紹相識建立戀愛關係,同年9月17日登記結婚,同年9月25日舉行結婚儀式後共同生活,婚後未生育子女。
  • 店名和菜名都超級辣眼睛 「叫了個雞」新華路店被叫停
    無照經營,商標字號未註冊審批  工商責令停業整改  和杭州祥符路上的這家「叫了個雞」不同,新華路上的另一家加盟店卻已經關門,店招也已被拆除——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城分局長慶所下發了一份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新華路「叫了個雞」門店停業整改。  「查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無證經營。」
  • 華為提簡易判決動議意在何處?專家稱恐難獲法院接受
    此次華為向法庭提交的簡易判決,是此次訴訟的一部分。簡易判決(summary judgment),是英美法系國家在民事訴訟程序中普遍適用的制度之一。它指當事人不須經開庭審理即可獲得的案件實體判決,也可以指法院無須開庭審理而形成實體判決的程序。即決判決具有加快訴訟的效率、節約當事人的時間和司法資源、簡化訴訟程序的特點。一般屬於事實清楚,旨在尋求法官的決定而不需要進行全面的審判。
  • 六旬老太起訴離婚被駁回 法院稱雙方感情未徹底破裂
    法院認為,王花夫婦雖因瑣事發生矛盾,但並不足以導致夫妻感情徹底破裂,駁回了王花的訴訟請求。對此,有律師稱「法院用心良苦」,有律師稱「法院未從實際出發,未考慮當事人感受,好心可能辦壞事」。婚前彼此了解不深,婚後發現被告脾氣暴躁,經常對她非打即罵。為了照顧年幼的子女,王花一直忍氣吞聲。現子女均已成年,王花以與老伴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訴至法院,請求解除婚姻關係,分割共同財產。法院於2020年10月28日立案,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王花及老伴均到庭參加訴訟。庭審期間,王花的老伴辯稱,其與王花風風雨雨白手起家,且共同育有3個子女。其確實有不對的地方,開玩笑挺正常,出軌行為絕對沒有。
  • 離婚後要求房屋共有 被法院判決駁回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了屈先生的訴訟請求。  屈先生與米女士於2000年12月登記結婚,2009年12月經法院判決離婚。2003年10月,米女士與單位籤訂購房合同,以成本價購買原承租的一套房屋,2004年取得產權證,登記在米女士名下。該房屋在離婚時未作處理。
  • 」叫了個雞「名字被禁用,過火色情營銷=自焚?
    9月10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稱,「叫了個雞」名稱不合法應被禁止使用。原因是違反公序良俗、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隨著網際網路在餐飲的滲透,很多餐企為了追求傳播效果、眼球效應,把餐廳名字起得稀奇古怪,打色情的擦邊球。
  • 美國有個牌子叫曼秀雷敦,德國有個牌子叫妮維雅,中國有個牌子…
    那麼,你知道有哪些洗面奶的牌子最受歡迎嗎?美國有個牌子叫曼秀雷敦,這個牌子1889年在美國創立,一開始是靠著薄荷膏出名的,這是一種良藥。現在,曼秀雷敦已經成為了男士洗面奶著名品牌。除了洗面奶外,曼秀雷敦還生產潤唇膏,護膚露,防曬霜,護手霜等產品。德國有個牌子叫妮維雅。
  • 辜仲諒紅火案 臺"最高法院"稱原判決有誤發回更審
    華夏經緯網8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信金控」前副董事長辜仲諒涉紅火公司套利被判刑9年8個月、併科罰金1.5億元(新臺幣,下同),臺「最高法院」認為原判決有違誤之處,昨天撤銷後發回臺灣「高等法院」更審。
  • 六旬老太稱婚後丈夫非打即罵,忍氣吞聲40年,如今兒女成家起訴離婚不被支持,法院判決引熱議
    對此,有律師稱「法院用心良苦」,有律師稱「法院未從實際出發,未考慮當事人感受,好心可能辦壞事。」六旬老太起訴離婚,老伴堅決不同意12月11日,華商報記者從延安市某縣法院主審法官處獲悉,該離婚案發生在該縣,當事老太六十三四歲,老伴六十六七歲,兩人系原配夫妻,結婚已整整40年。
  • 法院判決商家「退餘額」,未消費項目也...
    未消費的產品如何退?記者從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下稱:梁溪法院)獲悉,該院近日審結的一起消費者起訴美容店退卡案件給出了回答。2012年3月,張女士在無錫市一美容店辦理了鑽石VIP卡,開始在該美容店進行美容美髮,直至2018年10月,張女士通過撥打12345熱線投訴該美容店無法提供所購產品,要求退卡。
  • 還想用「叫個鴨子」加盟開店嗎?最高院判決格調不高,不行
    筆者辦理了多起涉及「叫個鴨子」的特許經營案件,在案件中特許方是否取得了「叫個鴨子」的商標成為特許經營合同是否有效的關鍵。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叫個鴨子」標識格調不高,與我國公序良俗不相吻合,構成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規定的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標識,判決「叫個鴨子」商標應當不予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