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預付卡「套路」又來?法院判決商家「退餘額」,未消費項目也...

2020-12-18 環京津網

揚子晚報網10月26日訊(通訊員 陸芳芳 記者 張建波)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在美容美髮、教育培訓、健身等行業廣泛應用,然而由此引發的預付卡消費糾紛也逐年攀升。消費者以服務機構無法滿足消費需求為由,能否要求服務機構退卡?未消費的產品如何退?記者從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下稱:梁溪法院)獲悉,該院近日審結的一起消費者起訴美容店退卡案件給出了回答。

2012年3月,張女士在無錫市一美容店辦理了鑽石VIP卡,開始在該美容店進行美容美髮,直至2018年10月,張女士通過撥打12345熱線投訴該美容店無法提供所購產品,要求退卡。2019年8月,經相關行政部門多次調解,美容店退還了張女士卡內餘額2.3萬元,但並未涉及卡內未消費產品項目。之後,張女士向梁溪法院起訴,要求解除服務合同,並退還未消費產品金額12.8萬元。

張女士訴稱,自辦卡以來,當美容店工作人員提出店內有優惠活動建議其儲值時,她就以轉帳或者現金方式預付服務費,一邊充值一邊消費,前後總共充值幾十萬元。之後美容店擅自變更會員卡使用區域,並且不能及時提供所購產品,無法滿足其消費需求。美容店則辯稱,因產品過期需要延遲提供,不是無法提供,且未消費產品項目中包含充值贈送項目,不同意解除合同,同意將未消費項目及產品提供給張女士,為張女士繼續提供服務。

張女士向法庭提供了她與美容經理的微信聊天記錄。2018年8月,張女士在微信上詢問美容經理吳某剩餘未消費的美容項目,吳某將剩餘項目報給了張女士,並勸說:「這邊幫你抵掉剩餘未消費產品項目,然後你再付7萬,就可以享受19.8萬元的套餐。」張女士說,這句話證明她剩餘的未消費產品價值為12.8萬元,但美容店卻說,這句話並不是說張女士在美容店還有12.8萬元的產品沒有消費,而是考慮到張女士是老客戶,有返利活動,充值7萬元可以享受19.8萬元的服務,但後來張女士沒有充值7萬元,附條件的贈與沒有生效。

審理後,法院認為,因服務合同具有較強的人身屬性且強調雙方之間的信任基礎,服務合同本身不適合強制履行,張女士已明確表示不願意再接受美容店的服務,雙方間的服務合同實際上已無法繼續履行,合同目的亦無法實現,服務合同應予以解除,美容店應就剩餘未提供服務項目的費用予以返還。張女士已提供證據證明剩餘服務項目的費用價值為12.8萬元,美容店雖有異議,但未能提供足以反駁的證據,故對張女士要求美容店退還服務費12.8萬元的主張,依法予以支持。故梁溪法院判決解除雙方服務合同,美容店返還張女士12.8萬元。

後美容店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目前,該案判決已經生效。

相關焦點

  • 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預付卡套路如何破?
    用免費送護理、免費送面膜、幫忙完成任務來招攬客人,實則推銷高價美容項目的行為,似乎已經成為美容行業的套路。315晚會曝光可諾丹婷美容院推銷「步步設套」一事,以「免費體驗」的名義把顧客攬進店門後,用一環扣一環的「連環計」來給顧客下套,其中涉世未深的學生,成為最受歡迎的「小白鼠」。
  • 印巷小館儲值卡無法消費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維權難
    印巷小館儲值卡無法消費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維權難 2019-10-14 18:25:00來源:央廣網
  •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要冷靜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雅馨公司返還原告李某趣預付卡餘額13540元。雅馨公司不服,以其已向李某趣返還過餘額為由向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即消費者先履行交費義務後才能再分多次行使合同權利;(三)消費者交易風險過大,消費者通過這類消費合同所享有的權益並不是一次性直接獲得商品的所有權或商家提供的服務,而是享有對商品、服務的期待權,並且需要依靠商家履行合同義務來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商家信用、和行業自律。
  • 星巴克預付卡亂象:退卡費用標準霧裡看花 律師稱涉嫌霸王條款
    但是,類似星禮卡這種預付卡往往是辦卡容易退款難,消費者一旦預付了費用,便步入了商家提前設定的「套路」,有的甚至要為商家經營承擔風險。然而,由於相關法律的不完善、信息不對稱、監管存漏洞、失信成本低等原因,預付卡亂象久治難愈。
  • 預付卡糾紛增長2倍!鼓樓法院:未消費部分商家需退款
    鼓樓法院:未消費部分商家需退款 2020-11-30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
    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少女性時常會到美容院做一些護理保養,在商家花式營銷宣傳的誘惑下,有人也會為了享受優惠而辦理預付卡進行充值消費。周女士在得知店鋪老闆發生變化後,仍選擇持卡消費,應視為其對消費服務合同義務主體發生變更已作確認,故尹某應承擔周女士的預付卡餘額返還責任。
  • 剛給卡續費美容院關門 顧客被轉店需花幾千辦卡
    建議消費者選擇預付款消費時,一定提前了解商家的信譽和實力。  □文/圖 本報記者 迎暉  調查  做了好幾年服務的美容店關門了  預付卡裡還有幾千元沒消費  「昨天去做足療時還看到有顧客交錢辦新卡,今天再來美容院就關門了!」李女士說起這件「麻煩事」格外鬧心。
  • 江蘇女生被美容院套路推銷:2年被強制貸款消費34萬,不買項目就不準...
    而從踏進美容院的那一刻,江蘇泰州的小靜(化名)就成了可諾丹婷美容院泰州金鷹分院的「獵物」。「2年裡前後消費了34萬左右。很多次都是在我拒絕後她們私開了項目,讓我必須交錢。我要是沒錢,她們就拿我手機查看支付寶餘額,還要求我通過網貸貸款消費。」12月2日,多次要求退款無果後,小靜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 預付卡坑人套路多!告別套路 雲分唄是認真的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理髮店,美容院,健身房可以說是服務行業三大巨頭。相應的套路也是行業內最多的。近日,一則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來自杭州的一位網友,因為理髮商家的套路,往一張預付卡裡陸續充值了2.5萬元,但是沒過多久,理髮店的招牌變了,當她把這卡拿過去的時候,對方表示沒法用,除非再往卡裡充同等金額才能繼續用。也就是說,卡裡已經有2.5萬元餘額了,還需要繼續往裡面充值2.5萬元,一共5萬元,網友才能使用這張卡。
  •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 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預存費用享超值好禮」「充值越多,折扣力度越大」……節假日期間,消費者極易被商家低價促銷所吸引,預存大額服務費用。但在後續合同履行過程中,消費者與商家往往產生諸多爭議,甚至訴至法院。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分析了近年來審理的涉及有關節假日期間預付費合同糾紛案件。結果顯示,涉及節假日期間預付費合同糾紛多集中在旅遊、美容美髮、餐飲服務領域。
  • 【「遼」聊法】預付卡消費有風險,購買需謹慎
    適逢節假日,我國市場總會迎來一個消費高峰期,美容美髮、健身、餐飲、洗車等多個行業也會推出很多預付卡消費優惠政策,以豐厚的折扣吸引消費者進行預付消費。但由於預付卡消費使用周期長、信息不對等,部分經營者不兌現承諾等諸多原因,預付卡消費糾紛日漸增多。先來看這樣一個案例(人物均為化名)!
  • 江蘇女生被美容院套路推銷:2年被貸款消費34萬,不買就不準穿衣服
    而從踏進美容院的那一刻,江蘇泰州的小靜(化名)就成了可諾丹婷美容院泰州金鷹分院的「獵物」。「2年裡前後消費了34萬左右。很多次都是在我拒絕後她們私開了項目,讓我必須交錢。我要是沒錢,她們就拿我手機查看支付寶餘額,還要求我通過網貸貸款消費。」12月2日,多次要求退款無果後,小靜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 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預存費用享超值好禮」「充值越多,折扣力度越大」……節假日期間,消費者極易被商家低價促銷所吸引,預存大額服務費用。但在後續合同履行過程中,消費者與商家往往產生諸多爭議,甚至訴至法院。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分析了近年來審理的涉及有關節假日期間預付費合同糾紛案件。結果顯示,涉及節假日期間預付費合同糾紛多集中在旅遊、美容美髮、餐飲服務領域。
  • 預付卡合同有模板啦 商家停業應提前告知
    預付卡錢沒用完商家就跑路了;辦預付卡後商家沒有履行承諾,想退卡卻退不了……近年來,預付卡消費糾紛時有發生。3日,生活報記者從哈爾濱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近日出臺了《哈爾濱市預付款消費卡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對商家停業提前告知消費者、預付卡變更使用方法需經消費者同意等進行了明示。
  • 美容美髮店的預付卡有了新規定 「老闆跑路」也不怕!
    「這是我們最大的優惠,一次性充1萬可以送價值5千元項目。」 「剛辦卡一個月,這家美髮店怎麼人去樓空?我的預付卡上還有幾千元沒用呢~」 …… 在美容院、理髮店,你是不是經常為這樣的預付卡促銷頭疼不已......
  • 美容院、健身房、培訓機構等跑路或倒閉,卡裡的錢要不回屢見不鮮!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辛繼召、雷思敏編   輯丨周鵬峰跑路的美容院,倒閉的健身房,與退不回的預付卡,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不可抗力」帶來的眾多衍生風險中,看似微小
  • 直播預告:疫情之下,預付卡餘額怎麼辦?
    不少網友表示,剛充值的健身卡、美容卡等預付卡才用了沒幾天,機構就歇業或倒閉了。那些以往出現在合同條款中的不可抗力條款,如今卻成為我們所面臨的切實問題。 除了健身房、美容院等消費場所,一些培訓機構和民辦幼兒園也會採取預收費的經營方式,碰上疫情,短期內無法開課或倒閉,面對這類突出問題,消費者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解決?
  • 辦卡容易退卡難 起訴要求退回未消費金額獲支持
    ,但往往辦卡容易退卡難。柳州的柳冰冰(化名)就遭遇了這樣的情況:追求生活品質的她,孕期時預存12800元,辦理了孕育會所的「全能消費卡」,持卡按次消費。她在會所消費了32次之後,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便繼續到會所消費,便要求商家退還剩餘未消費金額6838元,遭到拒絕。柳冰冰遂訴至法院,要求商家退還未消費金額。不久前,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服務合同糾紛作出判決。
  • 預付卡「卡跑跑」何時休? 治亂還需組合拳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 題:預付卡「卡跑跑」何時休?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楊洋  「我的錢還能要回來嗎?」這是絕大多數手持預付卡的消費者在遇到老闆「跑路」時的第一反應。  最近,家住北京市大興區的韓先生「犟」了一回,使出渾身解數「追討」餘額,但至今仍未有結果。
  • 專家詳解如何規範預付卡消費市場
    劉俊海:預付卡一直處於野蠻生長狀態,雖然商務部制定過《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的管理辦法(試行)》,央行制定過《多用途預付卡管理辦法》,但是這兩個管理辦法基本上也都是有名無實,實踐當中流於形式。商家收取消費者預付資金之後,能否履約、履約幾何、能否退卡,現在都處於不確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