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個雞」再現街頭 公益訴訟徹除低俗店招

2020-12-20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炸雞店品牌「叫了個雞」曾因違反公序良俗被禁止使用並罰款50萬元。但近日,虹口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廣中路某商戶仍舊掛著「叫了個雞」的店招。日前,虹口區檢察院制發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有關部門責令相關責任商家限期整改,即刻拆除「叫了個雞」店招,並在全區範圍內對經營商戶店招排查,對違法違規情況依法處置。日前,經營者在被有關部門約談後,已自行拆除了「叫了個雞」店招。

資料圖 東方IC

據了解,在2016年11月至12月期間,虹口區對轄區內「叫了個雞」店招整治,約談相關商戶,責令限期整改拆除店招,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轄區內試圖用「辣眼」店招「博出位」的商戶明顯減少。然而,虹口區檢察院調查發現,位於廣中路的一家商戶在經營炸雞業務過程中仍然在使用「叫了個雞」店招。

涉案商家是一家名為「重慶雞公煲」的店,在主營雞公煲的同時,分隔出一個外賣窗口對外售賣炸雞,掛著店招 「叫了個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的規定,廣告不得有「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情形。《上海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也規定「戶外廣告內容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應當真實、健康」並且「禁止發布廣告內容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戶外廣告」。根據《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戶外廣告以及非廣告的霓虹燈、標語、招牌、標牌、電子顯示牌、燈箱、畫廊、實物造型等戶外設施,應當按照批准的要求設置。」

涉案店招中,「雞」本身的含義為一種家禽,但在「叫了個雞」的語境下,容易使人將「雞」與民間約定俗成的隱晦含義相聯繫,從而產生購買色情服務的低俗聯想。據了解,「叫了個雞」並未通過商標註冊,因其易產生不良社會影響而被禁止使用。試圖用如此店招「博眼球」,而非靠優質產品、服務,所得的關注度也只會是一時的。涉案商戶在明令禁止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叫了個雞」店招,破壞社會公序良俗,危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相關焦點

  • 店名菜名很「辣」眼 「叫了個雞」你何時換店招?
    不過昨日,安徽商報記者對省城多家「叫了個雞」炸雞店探訪發現,不雅店牌名仍在用,個別店的網購菜單中仍有不雅低俗菜名。而與其店名相似的「叫了只雞」炸雞店,也被合肥工商部門責令「下牌」。  合肥一家「叫了只雞」店已被工商部門責令換店招。
  • 「叫了個雞」vs「叫個鴨子」:誰才是被法律拋棄的低俗……
    「叫了個雞」,你還記得嗎?這是一個炸雞品牌,一個被罵低俗、被罰款、被打臉的品牌。前段時間,這個品牌的所有者,鬧出一個笑話,被狠狠打了臉。這不,「叫了個雞」和「叫個鴨子」兩個商標橫空出世,隨後「叫了個雞」推出一系列廣告在網絡上爆火。《「叫了個雞」起訴兩家」山寨版「,法院判決都不許「叫」!》結果,「雞」被工商局責令停止宣傳並罰款50萬元,「雞」不服起訴至法院,法院以其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駁回了其訴訟請求。
  • 「叫了個雞」仍在招搖過市 品牌方:現在加盟仍叫「叫了個雞」
    ●2019年6月虹口檢察院在日常巡查中發現線索,排查出虹口區內一家「叫了個雞」門店,後城管部門下發了公益訴訟前檢察建議,終於摘下這頂有違公序良俗的店招。●8月7日、8日記者對全市範圍內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目前仍有「叫了個雞」門店在市面上「招搖過市」。
  • 店名太「辣」眼 炸雞店取名「叫了個雞」被責令改名
    店名菜名很「辣」眼「叫了個雞」你何時換店招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喜歡吃炸雞的朋友,相信對「叫了個雞」這一餐飲品牌不陌生。目前,這個品牌在全國有1700多家加盟店,而合肥也有十餘家。因為店名不雅,這家店此前被曝出因宣傳用語違背社會良好風尚,被罰款50萬元。該公司總部也著手對上千家加盟店進行「整改換牌」。
  • 店名太辣眼 炸雞店取名「叫了個雞」被責令改名
    店名菜名很「辣」眼「叫了個雞」你何時換店招中安在線訊據安徽商報消息喜歡吃炸雞的朋友,相信對「叫了個雞」這一餐飲品牌不陌生。目前,這個品牌在全國有1700多家加盟店,而合肥也有十餘家。因為店名不雅,這家店此前被曝出因宣傳用語違背社會良好風尚,被罰款50萬元。
  • 涉事企業:「叫了個雞」品牌和店名合法合規
    然而,事情在前日出現了轉折,涉事企業「臺享」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封「致社會各界的公開信」,堅稱「叫了個雞」的品牌和店招合法合規。企業的註冊名稱和營業執照由工商部門進行審批,食品經營許可證則由食藥監部門發放,兩證照上的名稱必須一致,但是對於店名店招的監管尚存在一定難點。對此,市工商局表示,上海目前沒有核准過「叫了個雞」相關餐飲企業。
  • 「叫了個雞」牌子仍未改 總部稱不清楚法院的判決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叫了個雞」仍在「招搖過市」,即便其在外賣平臺已將店名改為「叫了個炸雞」,但部分門店的店招、包裝盒仍為「叫了個雞」。  對此,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表示,將根據媒體反映的情況,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
  • 上海「叫了個雞」炸雞店名低俗下流 工商局立案調查
    近日,有媒體以「這家店在賣低俗和下流」為題,對總部設在上海並同時擁有多家分店的「叫了個雞」炸雞店進行了相關報導,引發輿論關注。對此,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以「涉嫌違反廣告法」對該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 「叫了個雞」店名辣眼 宣傳用語太低俗被罰50萬
    根據這份處罰決定書,自2016年7月起至案發,為了吸引消費者和合作夥伴,該公司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叫了個雞」及合作門店,對外發布自主創意的包含「叫了個雞、沒有性生活的雞、和她有一腿、真踏馬好翅」等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宣傳用語的廣告。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起訴維權索賠百萬被法院駁回
    中青在線上海9月10日電(陳衛鋒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罰款50萬元的「叫了個雞」炸雞品牌,今年2月,居然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維權」。
  • 網紅餐飲店「叫了個雞」為何從長沙街頭消失?只因……
    最近,海南椰樹椰汁集團因低俗廣告涉嫌虛假宣傳,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當地工商部門已對該廣告進行查處。記者昨日從長沙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眼球經濟」大勢下,少數商家在宣傳中用一些低俗的、誘導性的詞語,已成為一種商業營銷伎倆。對於商家各種「辣眼睛」的廣告宣傳,監管部門會更加「睜大眼睛」,對於試探公眾道德底線的擦邊球決不手軟。
  • 店名和菜名都超級辣眼睛 「叫了個雞」新華路店被叫停
    「沒有性生活的雞」、「雞情運動」、「撩情雞肉條」……  這些看上去有點「辣眼」的詞組,其實是一家炸雞店的菜名,這家店在網上還蠻有名,叫「叫了個雞」。點餐電話在這裡被標為「CALL雞熱線」。  這種「擦邊球」的叫法飽受質疑,「叫了個雞」在全國多地的連鎖店也曾因「惡俗」而引發投訴。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維權敗訴,都是被自家的色情營銷給害了
    今年2月,「叫了個雞」炸雞品牌將其他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它們以「叫了個雞」為名招募加盟商。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於日前對此案作出宣判,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無受法律保護的必要性,遂駁回原告全部訴請。
  • 「叫了個雞」低俗宣傳被罰50萬 合肥20多家加盟店還在經營
    「叫了個雞」,竟然是家餐飲公司,這也太任性了!前段時間,這家餐飲公司付出了任性的代價:「叫了個雞」任性宣傳被罰50萬!處罰決定書記者了解到,「叫了個雞」在全國多個城市均有加盟店,去年11月,因成都有市民認為「叫了個雞」招牌和宣傳廣告及菜單等含有惡俗用語,當地相關部門以涉及「低俗趣味」進行了查處,隨後,上海、杭州、西安、衢州等地也相繼展開了查處
  • 黃山一炸雞店取名「叫了個雞」引尷尬 招牌名太汙被要求整改
    炸雞店店名「叫了個雞」引尷尬近日,黃山市民汪女士向記者反映說,中心城區大潤發超市附近有一家炸雞店,起了個店名為「叫了個雞」,讓人尷尬。推薦閱讀>>>「叫了個雞」店招被拆除 上海官方:店名有違社會公序良俗炸雞店招牌名稱引尷尬「本來只是一個炸雞店,卻起了個讓人很尷尬的名字,現在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真的是花樣百出。」近日,市民汪女士帶著孩子在大潤發超市附近逛街時,因孩子吵著要吃炸雞,她便給孩子買了一份。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維權敗訴,法院:涉案名稱違背公序良俗
    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被罰款50萬元的炸雞品牌「叫了個雞」,將其他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它們以「叫了個雞」為名招募加盟商。涉案標識中,「雞」本身的含義為一種家禽,但在「叫了個」+「雞」的特殊構詞方式形成的語境下,容易使人將「雞」與民間約定俗成的隱晦含義相聯繫,從而產生購買色情服務的低俗聯想。
  • 重慶減量100萬平方米廣告店招 讓山城更清爽靚麗
    還有北碚區五路口、文星灣等街道,其店招與暖灰色的建築有機融合,傳承了北碚作為抗戰時期文化重鎮的歷史文脈……據介紹,重新規劃設計的店招店牌均與街道建築相得益彰,或彰顯大都市的現代氣氛,或富有濃鬱的巴渝特色,各具特色。截至去年,主城區共完成882個主次幹道路段的整治,整治店招牌57萬平方米,達標門店10萬餘個。
  • 杭州「叫了個雞」一家店被叫停 其他加盟客擔心
    比如「叫了個雞」在杭州「啞鳴」,上周受到了市場監管部門的查處:門店停業整改、店招被拆,被查原因和廣告惡俗有關。他說自己是第一個「叫了個雞」的杭州加盟店,以為能嘗到頭口水,結果卻是嗆壞了肺。  兩個月前他看到「叫了個雞」的宣傳,大概了解了對方的管理、配送、技術、市場前景之後,他覺得比較適合創業,開始考察。  老何是杭州人,人到中年。保險起見,他特意邀請「叫了個雞」上海總部的工作人員來杭州「把關」,主要就是看看這個店能不能在杭州開起來,是不是有違相關規定。
  • 炸雞店取名「叫了個雞」菜名汙穢 被責令拆招牌(1)
    自從上周日看到一家店的招牌叫「叫了個雞」後,她8歲的兒子這兩天總念叨這四個字。生氣之餘,她向城管、工商等部門電話投訴了此事。昨日,錦江區書院街道辦城管治安綜合執法隊依照相關法規,拆除了該店招牌,並勸導經營者改換菜品的不雅名稱。近年,街頭不時見到「秀下限」招牌和戶外廣告,城管和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招牌廣告內容違反公序良俗、有違相關法規,他們定會監管查處。
  • 「叫了個雞」的炸雞店「紅了」 取名惡俗被查引思考
    這種充滿爭議的店招也並非第一次出現在街頭,曾有川菜館取名為「尚床吧」;燒烤店取名「蝦雞叭烤」。為何一些商家熱衷於給店名招牌起這種隱晦、涉嫌不雅的宣傳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飲公司品牌管理人員指出:「無非是想吸引眼球,以惡俗套路推廣品牌。這種打法太低級,沒有美譽度。」  其實,除了店名外,尚有諸多商店招牌設置引起市民不滿,比如燈光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