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不知道幹什麼?帶著這本書和孩子一起去看昆蟲吧

2020-08-30 海棠兔的樂園

對很多人來說,昆蟲可能意味著很多不愉快的經歷,比如角落裡不斷冒出的蟑螂,以及夏日裡到處飛舞的蒼蠅和蚊子,除此之外,可能就沒有什麼印象了。由於體積偏小,昆蟲的確很少引起我們的注意。然而,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卻是名副其實的昆蟲王國。在地球上已經發現有100多萬種昆蟲,比其他的所有動物的總和都多。昆蟲這個大家族繁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一片草地,一棵大樹,甚至我們居住的房子,就能看見好幾種不同的昆蟲。

大人不喜歡昆蟲可能是因為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然而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昆蟲就像是一個寶藏,很多孩子都是昆蟲迷。他們有時會在大樹底下看螞蟻搬家,有時會在夏日的樹蔭下傾聽蟬鳴,有時會在花叢裡捕捉不斷飛舞的蝴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樣一個自然敏感期,這個時候的他們對昆蟲的痴迷程度令我們嘆為觀止。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在周末的時間,放棄室內豪華的遊樂場,帶著孩子去野外認識各種各樣的昆蟲。

但是我們大部分人對昆蟲知之甚少,很多隻叫的上俗名,例如「西瓜蟲」、「臭蟲」,連學名都不知道。還有一部分長得很像的昆蟲都只會用一個名字來概括,例如「天牛」。但實際上天牛是一個大家族,有很多種。所以要想帶孩子去認識昆蟲,我們也有必要了解一點有關昆蟲的知識。

要想認識昆蟲,就不得不提到一本書——《MOVE圖鑑昆蟲》。這本書是由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講談社出版的。因為這是一本圖鑑,所以全書基本上都是圖片,附加少量的文字說明,是一本非常實用的科普圖書。而且這本書的配圖無論是從專業還是美觀來講,都無懈可擊。即便是大量的昆蟲放在一起,也不會引起視覺上的任何不適。翻完了這本書,才發現我們對昆蟲的了解真的是知之甚少。



01、12大類,1200多種昆蟲盡收囊中

作為專業的科普圖書,這本書編錄嚴謹分類詳細。在昆蟲大家族中有12個目(蜘蛛等節肢動物不屬於昆蟲,作為單獨的分類,在這裡也收錄了),每個目科又詳細的介紹了有哪些昆蟲。比如我們熟悉的螞蟻屬於膜翅目,世界上已有一萬多種已經被命名的螞蟻。我們熟悉的蝴蝶屬於鱗翅目,但是蝴蝶又有鳳蝶、粉蝶、蛺蝶、灰蝶和弄蝶,雖然同樣是由毛毛蟲轉變而來,鳳蝶擅長起舞,粉蝶我們最常見,蛺蝶成員眾多,灰蝶體型嬌小,弄蝶飛行最快,各有各的特點。





在這本書中,給每個昆蟲家族都設置了「生態頁」和「標本頁」,「生態頁」展示的是它們的生活方式,而「標本頁」則介紹了家族中的各個成員。在每個「標本頁」的開頭,都會有該昆蟲的家族共同的身體結構與外觀特徵,還有很多的小貼士介紹了該物種值得一提的特性。



孩子可以作為科普繪本來看,大人可以閱讀這些文字,增長知識點。

我們在生活中見到的很多昆蟲都能在書中找到,比如經常在土中見到的「西瓜蟲」,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它的學名叫做鼠婦。「西瓜蟲」以落葉和蟲子的屍骸為食,落葉被他們吃掉後,更易被微生物分解,最終豐富了土壤中的養分,所以「西瓜蟲」算得上是益蟲。



我們經常說的「臭蟲」,學名叫做椿象。椿象是個大家族,光日本就有800餘種。有一種椿象叫做紅顯蝽,背上的花紋酷似一張人臉,不知這是巧合還是進化的結果?



02、昆蟲和我們的關係

昆蟲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炎炎夏日蚊子和蒼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可是通過這本書我了解到蚊子在水中產卵,家蠅以腐爛的水果或動物的糞便為食,我們在家中注意不留積水,及時清理腐爛的水果,便可以有效的防止蚊蠅滋生。

並不是所有的昆蟲都有害,有的昆蟲的確是幫了我們的大忙。如果沒有蜜蜂幫我們授粉,我們現在可能見不到這麼多漂亮的花朵,也吃不到這麼多美味的食物。如果沒有臭蜣螂幫我們分解糞便,不敢想像我們回回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

由於很多昆蟲以植物為生,農藥的過度使用等因素很多昆蟲都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小時候住平房,屋簷下經常能看見蜘蛛網。盛夏的傍晚,蛐蛐低唱蟬聲嘹亮。可是今年夏天,我想給孩子找一個知了猴看看,直到立秋也沒有找到。鋼筋水泥的城市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卻少了很多讓我們認識昆蟲的機會。



昆蟲和植物是地球上生態系統的基礎,沒有人類昆蟲會生活的更好,可是沒有昆蟲,人類或許無法生存下去。

03、小昆蟲有大智慧

眾所周知我們仿生學的很多參考對象就是昆蟲。根據蒼蠅的複眼,我們發明了照相機。蝴蝶的翅膀上有很多小坑,當受到光照時,因為光的折射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所以紙幣或信用卡就用了這個原理。在長時間的進化中,很多昆蟲都有獨門絕技。

  • 技藝高超的偽裝術

在幾十億年時間的進化中,昆蟲們為了躲避天敵,有了各種各樣的偽裝術。有的能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例如在下面的砂石地裡,有一隻突眼蚱



在這棵樹上,有一隻雙峰褐冬尺蛾



  • 獨特的看家本領

要想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沒有點看家本領可不行。為了逃脫、產卵、,各種昆蟲也是拼盡了全力,紛紛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

卷葉象顧名思義,可以把樹葉捲起來,是為了孵化它們的幼蟲。



耶屁步甲會在感到危險的時候,從尾部噴出超過100℃的高溫氣體。這種高溫氣體會幫它們嚇退敵人,不過它們自己並不會被灼傷。



  • 昆蟲界的合作共贏

不止人類懂得合作共贏,在昆蟲界我們也發現了合作共贏的案例。

偽蠍屬於節肢動物,它們有時候會藏在長臂彩虹天牛的翅膀下面。偽蠍可以藉此躲過天敵的追捕和實現遠距離移動,而長臂彩虹天牛也免去了蟎蟲的困擾,兩者實現了互利共生。



但是昆蟲的本領遠不止這些,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昆蟲的身上藏著超出我們想像的智慧,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夠從中找到人類未來的方向。

正如本書的審定者,東京大學的名譽教授養老孟司先生說的:「了解昆蟲的世界就可以認知地球的生命,並進而深入了解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我們對昆蟲了解越多,就越能明白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周末不知道幹什麼?帶著這本書和孩子一起去看昆蟲吧!
    昆蟲這個大家族繁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一片草地,一棵大樹,甚至我們居住的房子,就能看見好幾種不同的昆蟲。大人不喜歡昆蟲可能是因為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然而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昆蟲就像是一個寶藏,很多孩子都是昆蟲迷。他們有時會在大樹底下看螞蟻搬家,有時會在夏日的樹蔭下傾聽蟬鳴,有時會在花叢裡捕捉不斷飛舞的蝴蝶。
  • 這本書不僅帶著孩子探索昆蟲世界,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當我把這本書帶到辦公室的時候,好多同事都很喜歡,都紛紛買了一本。幾個人一起翻著圖鑑,都突然記起了自己的童年,相互分享起來小時候見過的昆蟲,一下子點燃了心裡最柔軟的部分。我們的童年出奇的相似,物質生活貧瘠,精神生活更是匱乏。好在我們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農忙時節幫家裡除草割麥等。
  • 昆蟲學家帶著孩子去認識昆蟲深入自然,在國內也許只有這兒吧 | 板牙看世界夏令營招募啦!
    於是有了自己的公眾號,於是有了我們的小課堂,於是有了一個小小的夢想:讓孩子們走在路上,去看大千世界——這就是板牙看世界的理想。劉老師是生物學博士,是昆蟲學家,也是孩子王,不但常年帶著自己的女兒全世界捉蟲子看花草,還早在5年前,就組織了中科院一幫青年科學家們一起,展開了組織孩子們的科考實踐活動,他們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石探記。
  • 《MOVE 圖鑑 昆蟲》:進入蟲蟲的世界,這本書就夠了
    比如幾個小朋友去冒險,一路發現了什麼之類的。這本書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也增添了一些純粹科普以外的東西。但是沒有選擇慣用的手法,而是由編者在圖鑑的開篇,講了自己由喜愛昆蟲,鑽研昆蟲,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昆蟲的新的亞種,繼而走上了專業研究昆蟲的道路的故事。編者的故事,不一定是讓所有小朋友都熱愛昆蟲,都從事昆蟲的工作。
  • 周末帶孩子去認識鳥和昆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都市快報
    周末天氣好的話,很多人都會帶孩子到公園去玩,如果在快樂遊玩的過程中,能讓孩子學到一些新東西,就更好了。所以,今天的都市情報站,要特別推薦杭州動物園本周六的活動,邀請小朋友去大自然中認識昆蟲、鳥類和樹的年輪,這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 「莓」好時光的周末,一起摘草莓吧!
    「莓」好時光的周末,一起摘草莓吧!帶著戀人或家人一起採摘草莓大概是最適合這個冬日的活動吧↓ ↓ ↓更多美味吃法等你來解鎖綜合 目瑙縱歌之鄉隴川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否則視為侵權編輯丨楊曉玲 審核丨李武周 朱邊勇↓點擊下方圖片 立即搶購↓↓↓德宏吃貨群不知道去哪吃
  • 周末帶娃去看世界!開在社區裡的昆蟲展別錯過哦
    「哇,快看,這個有好多腳喲」 在控江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孩子們時不時發出驚嘆, 這是看到了什麼呢?
  • 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丨一冊寶書在手,不愁認不清楚昆蟲的真面目
    文|十裡荷塘秋水長小朋友都是很喜歡外面的昆蟲的。我有一次帶著小又又去外面玩,後來又好一會兒看他趴在地上聚精會神地在看螞蟻搬運米粒回巢,來來回回的螞蟻隊伍在他腦海裡到底是怎麼回事,回家後問他,他說看螞蟻寶寶搬零食回家。後來看那個動畫片《蟲蟲危機》,我發現他也看得非常入迷。
  • 孩子一生必看的法布爾昆蟲記,上千個版本看這套就夠了
    這應該是我最愛的版本了,日本文學大師小林清之介優美清新的講述,配上松岡達英等生態畫家逼真的繪畫,怎麼看怎麼完美。一共選了12種常見的昆蟲,分12冊細細講來,每冊講述方式都稍有不同。有的從常識出發,比如《音樂演奏家蟋蟀》,蟋蟀會唱歌大家都知道,那到底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這書可以一探究竟。
  • 可以帶走的自然博物館,昆蟲愛好者的最愛
    和朋友相約帶孩子去了離家比較近的油菜花園,裡面有成百畝的油菜花,路邊有賣透明盒子和網子的,可以讓孩子拿著網子撲蝴蝶,兒子也用他的網子撲來撲去,開心極了。他現在正是好奇的時候,撲到蝴蝶總是要問我叫什麼名字,他們吃什麼。從小就害怕各種昆種的我對這些小東西從來沒有特別研究過,只知道叫蝴蝶,其他一無所知。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2020剩餘不到一個月, 孩子今年的「閱讀KPI」完成了嗎? 雙十一沒給娃囤夠書的你,是不是又在摩拳擦掌,準備趁著雙十二繼續填滿自家娃的書架了? 不過我們都知道,給孩子買書,量不在多在於精。
  • 幼兒園留作業,讓孩子帶昆蟲去上課,第二天老師卻被嚇跑了
    導讀:幼兒園留作業,讓孩子帶昆蟲去上課,第二天老師卻被嚇跑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留作業,讓孩子帶昆蟲去上課,第二天老師卻被嚇跑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走進大自然,走進昆蟲的世界(文末福利)
    勤勞工作的螞蟻,水邊低飛的蜻蜓,翩翩起舞的蝴蝶……千姿百態的蟲蟲們,總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然而生活在城市裡我們平時很少去接觸蟲子,冬天到了,蟲子們在幹什麼呢?它們又是怎麼準備過冬的呢?沿著這個出發點,我們找到了【趣學益】的負責人,對接了這場「蟲蟲越冬記」的研學活動,一起走進蟲蟲的世界,通過項目式學習的方式,以「如何幫助蟲蟲越冬」為主題,開啟本期的探索之旅!
  • 我和兒子的昆蟲記
    這周楊老師說要推薦《昆蟲記》,我不假思索說我來講。臨近周六,越來越膽怯,因為自己從來沒講過,也從來沒寫過文章,儘管如此,我還是想嘗試一下,主要是我平時和丁丁玩昆蟲多,也有很多感受,所以想和大家交流交流。第一次知道《昆蟲記》,是在給丁丁買繪本時注意到的,我從小不怕昆蟲,覺著這樣的書應該很有趣。買回來一看,果不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孩子睡前的必讀物。
  • 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法布爾昆蟲記2:戰爭狂/嗜屍者》螞蟻和蒼蠅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昆蟲。見到螞蟻我們可能還會繞過去。見到蒼蠅,那可是除了拍死,還是拍死,哈哈。在這本書裡,你將會了解到,原來螞蟻還有主人和奴隸之分。人人討厭的蒼蠅,也在做些重要的工作呢。
  • 昆蟲系畢業要做什麼?臺灣、大陸「不走尋常路」的達人告訴你
    我問:你怎麼不像他們一樣做這些呢?他說:不去。其實我是明知故問,因為我也沒有選擇去這些單位、公司,我總想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什麼,還有什麼。我看了笑出聲來。我非常了解,做為一個經常和動物打交道的人,被動物傷到是難免的情況。吳沁婕雖然被夾痛了,但一點也不怪罪她的寶貝蟲。這讓我想起了黑螞蟻以及我自己無數次被動物咬了、抓了的經歷。看了這本書,我發自內心地被這位帥氣、陽光的昆蟲老師感動。一個人,如果他願意,總是可以把生活活得很美好的。
  • 孫儷帶娃孵小雞: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陪著孩子一起去實踐
    就拿明星孫儷的案例來當教學內容吧~在前段時間,明星孫儷曾發文:說是自己家的孩子想看雞蛋能不能孵出小雞,結果作為媽媽的孫儷和孩子一起見證這個過程,果真孵出來了小雞。而且孫儷的丈夫鄧超對待教育孩子曾說:自己獨特的育兒經驗,那就是陪著孩子一起玩。
  • 地球的主宰其實是昆蟲?是時候帶你認識神奇的「昆蟲星球」了!
    孩子拿來的書正是《MOVE圖鑑昆蟲》,封面上那隻雄赳赳氣昂昂的獨角仙顯然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生活中的偶遇,這本書一時間戰勝了奧特曼、汪汪隊、超級飛俠,成為孩子睡前閱讀的月度首選。在我看來,能將知識和已有認知緊密相連才是這本書最大的吸引力。
  • 《冬天的蟲子去哪兒了》:如何用繪本給孩子科普小昆蟲大世界
    所以,如果發現你的寶寶拿起就啃,可不要急於阻止他哦,他恰恰是在告訴你:我在長大,我想知道更多哦~觀察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對外界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小蟲子,細小、顏色豐富、好動,雖然大人知道有危害,但對孩子們卻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 歡迎來到昆蟲的世界——《MOVE圖鑑 昆蟲》
    嗯,當你家小孩開始了解某一個門類的時候,總是少不了一本百科全書的,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門類百科全書最好帶圖——越清晰越好,因為對這個世界有著諸多好奇的孩子來說,文字閱讀是抽象的,是需要生活閱歷和文字知識的,但是讀圖卻是任何年齡孩子翻開書就能到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