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文科生也太難了吧!

2020-08-11 圖文提取館

你是否苦惱過:選文科還是選理科?

體驗過文理分科教育的同學都懂,儘管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試錄取中也依舊不佔優勢。

可能每個文科生都想過:自己辛辛苦苦背誦,考試中密密麻麻寫了一堆,卻不及理科生的算的一道題分數高,每次作業、試卷浪費的墨水一年攢起來可比理科生要多得多得多......

emmm也許現在流的淚,都是當初選文科腦子裡進的水。

隨著高考改革,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地文理不分科的實行,其他省份也陸續學習。

像廣東省2021年實行新高考政策,文理不分科,但仍需從歷史、物理中2選1作為必選科目,在一定程度上也算分文理。

分數差異不明顯

文科生答卷,大題表述都是大篇幅內容,點到就有分,分數差距拉不開;而理科答題分值控制明顯,答案對就有分,錯就沒分,按步驟給分,高分層同學更能以此拉大分值差距。

@馬胖子吃飯:不僅時間不夠而且格子不夠寫,並且寫到手抽筋可能還沒理科生寫幾行公式分數來的高。

@城北的麻辣燙:明明很努力了分數線會跟理科生差幾十分,別人那些固有的眼光總覺得我們文科生背一背就能上清華北大,考得差了別人總會說文科生不就背一背的事嗎??服了真的,替廣大文科生委屈。

@今天也是很想好運bx:明明很累很累很努力還要被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看不起,被嘲「背多分」,說不好的老師才去教文科班。

@R_xxxj:文綜大題主觀性很強,點很散,寫的快點卷子能答滿,但是高分不容易得。

@Kousan卡:答得滿滿的 不對就是不對 沒分就是沒分 有時候可能因為某一個專業術語寫錯了一點 對應的意思就差了十萬八千裡。

@秋水寒無:理科卷子是寫數字,文科卷子是寫書。

錄取不佔優勢

從2020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來看,各省市(不包括新高考地區)文理科的錄取分數相比,基本上文科均比理科分數要高!

@桃氣小睿:死亡分數線,咱文科生都太優秀了。

@燒汁魚丸:文科全省五千名211都去不了,理科全省五千可以去很好的985學校。

@為深大千千萬萬遍:我這個分數理科的話我能去公辦,文科的我只能乖乖去民辦。

@夜鶯已行至遠方:錄取率不就說明一切了嗎?

我們再從一本上線率來看:

2020全國各省市一本上線率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文科生的一本上線率遠遠低於理科升的一本上線率。

也就是說,文科生要想考上本科,是比理科生要難的!再者我們看看招生專業數量的對比↓↓↓

招生專業數量不佔優勢

1、招生計劃少

2020年全國理科招生計劃數為10095786,文科招生計劃總數為4485716。

2、新增專業少,撤銷專業多

今年5月,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在新增專業方面,我們都發現新增的大多都為理科專業,比如: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製造工程等,而新增的文科專業則很少。而在撤銷專業方面,撤銷的大多都為文科專業。

@逢君識光彩-:看全省排名,一樣的名次能上的學校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廿八裡-:選擇學校範圍小。

@海上看月:文科學位少,廣東理科排名前5%和文科前5%能上的學校一個天一個地。

@企鵝鵝鵝Qie:文綜考試寫到手抽筋從第一秒寫到最後一秒 理科朋友還有時間檢查答案;文科全省一千多 許願末流211,理科朋友全省一萬多,211還能挑一挑。

@卡那個瑞:能選的專業少,分數線高,我們這裡文科二本分數線和理科一本差不多。

@LXiiiJun:專業能選擇的很少。

@執壺不見君歸:分高,且文綜選擇餘地小,競爭激烈,隨便去一個文科班問問,想學經濟類專業的和想學法學的基本各佔一半的天下。

@和睦湖畔:填志願的時候,理科的選擇更多。

相比在考試中、在錄取中、在招生中的難,在學習上,文科生有多難呢?我們來看看文科同學們的心聲~

文科生學文科有多難?

@零零知柒柒若yu:題目題目看不懂,答案答案看不懂。

@-寶藏-2021:地理靠猜,歷史靠蒙。

@一曲民謠醉半生:政治,寫滿還沒幾分。

@BAOLIGE0905:學的好是文學,學不好是玄學。

@你還來嗎__:歷史答案我想看個解析 結果:A不符合史實,B和C材料未體現,所以選D。我:??

@nnnicole吖:就是你平時學了一堆,高考幾乎是裸考的感覺。

@吧唧一口跳跳糖:地理啊你以為你學會了,等你考試你就知道自己學了個寂寞了。

@萱草忘憂201707:成績出來之前永遠不知道自己會考成什麼樣,得分玄妙。

@愛吃榴槤的小羊崽:做下去一路順暢自信滿滿,對起答案來這是我做的嗎???

@小福蝶和大腦腐:歷史題:像這樣的題你不要聯繫課本,多看材料,要不然材料給你有啥用。像這樣的題你要聯繫課本內容,要不然課本給你有啥用。像這樣的題你要深挖材料並聯繫課本……

@草莓味的Q呀:就拿今年地理一捲來說,十一題選擇題從頭蒙到尾,不過我還覺著自己選的挺有道理,結果只對了五個,文綜分數立馬被拉下來了。

@柾和智慧直達天空:就算把所有必修全部背會,也不一定能答到點上。

@Jennylhrdnpy:高考前兩個月,因為抄政治筆記太猛,右手大拇指得了腱鞘炎,打了封閉針將近兩周才好,現在都有後遺症了,只要稍微右手使力過多就會痛。

相關焦點

  • 文科生也太難了
    首先,直到現在為止,仍然有很多人對文科生存在偏見,認為文科生只要背背書就好了,學文科的都是學不了理科才去學的 ,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夠客觀全面的,只是一種片面的觀點。誠然,學習理科對學生的邏輯推理、計算等能力要求較高,確實存在一部分學生是學不了理科才去學習文科,但也存在單純喜歡文科才去學的學生,而且文科並不只是背背書就行了,就拿地理來說,地理是公認的文科中最難的一門學科,不僅因為其理論知識較為難懂,題目有時也比較晦澀,看到題目都不知道怎麼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不少文科生做地理題目尤其是自然地理題經常只能拿到很少的分數。
  • 中南大學文新院複試線來了,390分只能「擦線」,文科生太難了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4月30日公布了2020考研的最終院線及複試名單,在此前中南大學公布的校線中,文學和新聞學方面的校線還都是370分,雖然也不低但是也屬於名校的大眾分數,但是在這一次公布的院線較之提高了不少,除了語言專業複試線為390分之外,其他專業的複試線都在400分以上,文科生實在是太難了
  • 文科生不配讀公辦大學?
    擇校菌在這裡給同學分析三個原因:專業不合適文科生、不招生文科生大學、支持理工科大學發展。對不起-專業不合適文科生理科招生計劃比文科多,開設專業不合適文科生就讀,例如:廣東工業大學文理招生計劃差距最大,理科招生計劃比文科多,我們不招文科生。
  • 廣東省考太難了,文科生表示想哭,做題一邊流汗一邊流淚
    都什麼時候了那些人不會還在裡面拉吧!!@一碗三鮮餡水餃廣東省考的題咋還有物理化學呢讓本就不富裕的文科生>省考結束的蟲子們有什麼感受來評論區吧
  • 文科生的出路在哪裡?
    文科生,該何去何從?其一、轉行把轉行放在第一條,當然是有因在先。文科的孩子們已經探索過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或許可以去體驗一下不同的世界,當然這是針對於不想在文科行業繼續發展的道友。文科生,也慢慢地遍布各個行業,發揮文科獨有的優勢。其二、深造想要繼續啃文學這塊骨頭的人,就要努力給自己鍍金。深造,考公務員、考研、考博等,一直考到盡頭為止。當然這需要極大的付出和時間、精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 淚失禁體質的女孩也太難了吧!|忍不住想哭是什麼體驗?
    歡迎回家,這裡是解憂雜貨鋪7號我是柒亓無論這個世界多麼地寒冷,這裡永遠都是你的溫暖小店,願傾聽你的小心事,為你解憂,做你最暖心的大姐姐~關注我,你就會擁有一個寶藏樹洞了,那些無人傾訴的故事和煩惱,請說給我吧~今日份治癒心語:「要允許自己短暫地難過,那是漫長人生中能偷偷喘息的機會。」
  • 為什麼有人會說:文科生在就業市場「寸步難行」?
    中國需要大批工程師和高素質技術工人,所以理科比文科重要的多,而且文科替代性太強,一個理科生寫文章不一定比文科生差,反之則太難。文生的終極價值,是如何思考利用各方資源建設發展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理科生的終極價值,如何思考發現創造應用於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理論技術世界。文科生實現人們的什麼樣的生存環境,理科生實現科學技術的進步應用於文科生創建的環境,兩者彼此互相成就進步。
  • 哭了!文科生到底有多難
    可能每個文科生都想過:自己辛辛苦苦背誦,考試中密密麻麻寫了一堆,卻不及理科生的算的一道題分數高,每次作業、試卷浪費的墨水一年攢起來可比理科生要多得多得多......分數差異不明顯文科生答卷,大題表述都是大篇幅內容,點到就有分,分數差距拉不開;而理科答題分值控制明顯,答案對就有分,錯就沒分,按步驟給分,高分層同學更能以此拉大分值差距。
  • 文科生啊,太慘了
    但入了文科的門,才知道文科生是這樣的:文科生總是處在學科鄙視鏈的底端。 「你一定是學不好理科才來讀的文科吧。」 「文科全靠死記硬背,兩眼一閉,默寫機器。」 文科生到底怎麼了?文科生為什麼這麼不受待見? 文科生的難,首先體現在找工作上。
  • 涼涼,理科生太激烈了吧!理科生為什麼比文科生多?
    剛剛新鮮出爐的廣東2020年學考分數段公布出爐:250分以上文科生2020年比2019年翻一倍,理科生比去年翻了4倍!
  • 如果覺得委屈,覺得「我太難了」,那就好好哭吧!這樣有益健康
    如果你覺得委屈,覺得「我太難了」,那就抽一張面巾紙,好好哭吧,沒關係,真的。雖然哭泣通常被視為軟弱的表現,但有時候醫生可能會要求你哭,以便理清混亂的情緒,讓你重新振作起來。《移情的生存指南:敏感人群的生活策略》一書的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學家、精神病學臨床教授Judith Orloff說:「哭出來,尊重自己的需求和敏感是自我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愛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尊重它們,這將而有益於身心健康。」我們為什麼要哭?
  • 考試太難家長怒打12345投訴 出題老師在辦公室哭
    考試太難家長怒打12345投訴 出題老師在辦公室哭  昨天中午吃飯時,被家長群裡的一條聊天信息給逗樂了——杭州市西湖區期末考試太難,家長實在忍不住,竟然撥打市長熱線12345投訴。  △這條聊天信息是這樣子的  考試太難!投訴!  看到這條信息,記者真的是醉了。考試太難要投訴,以前真的沒怎麼聽說過。
  • 2019年英語四六級「剛剛」結束,考生紛紛哭了?網友:太難了吧!
    看到這裡不少網友紛紛感慨,今年的英語四級也太難了吧,很多同學連中文的新聞報導都分不清寫不來,怎麼能寫好英文的新聞報導?其中涉及到很多不常用到的詞彙,簡直就是同學們複習的盲點呀,難怪考試出來很多考生都難哭了,看來今年四六級註定不好過,只有努力複習等待下半年的四級考試。不少六級考生心裡已經在打退堂鼓了,四級英語都這麼難,六級該怎麼過啊?
  • 文科生慎重選擇這幾個專業,看起來高大上,畢業時就欲哭無淚了!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文科生填報志願時的小建議。文科生慎重選擇這幾個專業,看起來高大上,畢業時就欲哭無淚了! 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學的東西相對較「虛」,專業性沒有那麼強,所以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最好選擇一些有專業壁壘的專業,比如會計學、法學之類的,而一些純文科專業或者已經落伍的專業,不推薦文科生報考
  • 文科生慎重選擇這幾個專業,看起來高大上,畢業時就欲哭無淚了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文科生填報志願時的小建議。文科生慎重選擇這幾個專業,看起來高大上,畢業時就欲哭無淚了!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學的東西相對較「虛」,專業性沒有那麼強,所以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最好選擇一些有專業壁壘的專業
  • 給美術生上課太難了!凳子是假的,可樂是假的,看到最後:老師哭了
    給美術生上課太難了!凳子是假的,可樂是假的,看到最後:老師哭了 首先就是這個凳子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不能一直站著啊,所以當老師想要坐下來輔導學生的時候,卻發現地上的凳子竟然是假的,然後就直接做空了,這一刻老師的內心是崩潰的吧。
  • 理科生VS文科生,畢業後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雖然現在正在推行新高考政策,很多省份已經不再區分文理科,但是文科生和理科生這個觀念卻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在當時我們可能只是埋頭苦學,專注於備戰高考,沒有太注意文科生和理科生畢業以後存在的差距。直到我們大學畢業以後才真正體會到了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就業和工資待遇方面的巨大差距。
  • 坐地工作的懷孕護士火了,但同行卻哭了!網友:在崗孕媽太難了
    導讀:坐地工作的懷孕護士火了,但同行卻哭了!網友:在崗孕媽太難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坐地工作的懷孕護士火了,但同行卻哭了!網友:在崗孕媽太難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文科生遭「歧視」,被指「男生娘,女生沒頭腦」,引熱議不斷
    在大家的印象中,理科生比較好就業,因為恢復高考的那個年代,比較重視重工業的發展,學理科比較吃香,還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話,學理走遍天下,所以也會對文科生有一些偏見,隨著時代的發展,文科生也越來越被重視了,和理科不相上下。但是這種偏見依舊存在,最近網上曾有一位理科生,發表對文科生偏見的言論,吐槽文科生「男生娘,女生不聰明」,引起不小的議論。
  • 「我一直是文科生,數學基本不會,能考上好大學嗎?」
    「我一直是文科生,數學基本不會,能考上好大學嗎?」有人問。武亦姝還一直是理科生,但是她的語文是不是基本不會呢?數學基本都不會的文科生,能考入好大學嗎?我認為,「一直是文科生」絕不是「數學基本不會」的「擋箭牌」,如果你現在的數學「基本不會」,到了高考的時候還是「基本不會」,那麼你想通過高考的渠道考入好大學,無異於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