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名湖畔,聆聽「百年新詩」

2020-12-25 騰訊網

[摘要]如果說抗戰前中國新詩經歷了發生,萌芽,探索,以至30年代中期達到詩藝修煉高峰期的話,那麼在「七七事變」後,新詩的發展就從追求藝術風格的「純詩」轉向了具有歷史色彩的滄桑、闊大與凝重。

騰訊文化實習生 樊月 發自北京

4月28日晚,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雨中,「新詩百年」詩歌朗誦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此次活動同時也為2018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及新詩誕生100周年紀念活動拉開序幕。

當晚的詩歌朗誦會,在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簡短發言後拉開帷幕,根據新詩產生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分為五個篇章。

新詩始於1918年1月的紅樓

1918年1月,《新青年》發表了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的9首新詩,被認為是中國新詩的開端。其中胡適的《鴿子》,沈尹默的《月夜》、《人力車夫》以及劉半農的《相隔一層紙》也率先亮相,由北大學子集體朗誦。這些新詩確實有點短,有點「白話」,有點詩意不足,胡適也因此被穆木天看作是新詩最大的「罪人」。但正如主持人耿姝所言,這是一個偉大的「罪人」,他的罪是一種追求新時代的渴望。

著名朗誦藝術家林中華與焦秀梅朗誦周作人的《小河》

隨後第一篇章主打詩篇之一,周作人的《小河》由著名朗誦藝術家林中華與焦秀梅一同朗誦。林中華一身長衫,滿頭華發,娓娓道盡「不得前進,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亂轉」的憂懼與擔心。另外,堪稱徐志摩「一生中最好的一首抒情詩」的《我等候你》由阿木古郎配樂吟誦。

北大人都是五四人:以青春和熱血追求光明、自由

朗誦會的第二篇章集中講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以北大為主要思想文化陣地的詩人們用筆墨,用新詩表現抗爭以及對民族美好未來的嚮往。朗誦的作品包括魯迅的《風箏》和聞一多的《洗衣歌》。魯迅被稱為「民族的脊梁」,他的散文詩《風箏》由著名演播藝術家、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任志宏朗誦。背景是林間一隻風箏的剪影,配合朗誦者儒雅莊重的男聲,「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魯迅對同小兄弟那段過往時光的敘述,讓人沉醉於詩歌的溫情穩重。另一篇作品是體現聞一多格律詩「『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的《洗衣歌》。詩歌作品尤其貴在詩人浸透於其中的情懷。可以說,聞一多倒在國民黨的槍口下,是一個北大人一直為民族復興以生命為代價寫詩的例證。

抗日烽火中,詩人是在刺刀前寫詩的戰士

隨著大屏幕顯示出西南聯大校訓「剛毅堅卓」四個字,觀眾被帶入抗日烽火浸染中華的40年代。彼時的北大詩人們也成為戰士,以詩句傾訴一個民族的哀怨與沉痛,以生命追求一個新中國的誕生。

如果說抗戰前中國新詩經歷了發生,萌芽,探索,以至30年代中期達到詩藝修煉高峰期的話,那麼在「七七事變」後,新詩的發展就從追求藝術風格的「純詩」轉向了具有歷史色彩的滄桑、闊大與凝重。在「革命文學」的主體下,詩歌體現出鬥爭、戰鬥色彩,也體現了重大歷史變故引起的一代詩人對民族命運、個人生存的詩學思考。其中北大詩人馮至、穆旦、吳興華等人的作品進入了長詩、史詩寫作狀態,既反映了時代的沉重,又借用了艾略特、裡爾克等一代西方詩人現代主義詩風的反叛性及悲劇性。此篇章所選的馮至的《十四行集》創作於1941年,穆旦的《隱現》創作於1947年8月,吳興華的《西咖》發表於1946年,表達了一種「沉重的獨語」的現代派詩作氣質。

高峰朗誦毛澤東作品《沁園春•雪》

其中頗為人熟知的是從北大紅樓出發的毛澤東長徵來到陝北後,於1936年2月寫作的《沁園春•雪》。朗誦者在聚光燈下抑揚頓挫,大屏幕上則是毛澤東的書法作品。

北大人的情懷在詩句裡,也在詩人的人生故事裡

精心設計的舞臺光影,將焦點定格在80年代。即便抗戰年間那種奪人眼目的大師時代過去了,北大依然群星燦爛。海子、西川、臧棣、駱英是北大的後來者,是新一代北大詩人。陳曉明在《中國當代文學主潮》一書中這樣評價他們:「海子詩的語言氣象宏大,變異多端,有雄奇瑰麗,也有清新自然;有樸實本真,也有繁複雕琢。」「在把神性或永恆改變成一系列變異的敘事時,西川不斷地觸及不可知的神秘性——這種典型的現代主義特徵,卻不斷地藉助後現代主義詩學加以表現。」「臧棣的詩消解了焦慮感,平靜地對待生活中的事物,沒有對外部世界的認識論的和倫理學意義上的恐慌感。他面前的世界沒有深度,沒有不可知的神秘性。」「駱英的詩自成一格,他的詩在意境上始終有一種飄逸感和上升的韻律,他要回到那種哀歌式的浪漫主義意象中。」

海子的《春天,十個海子》,西川的《開花》,臧棣的《大海的角色叢書》以及駱英的《我的銀川》都作為80年代優秀詩人代表作登上舞臺。其中西川的《開花》創作於2014年,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朗誦。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朗誦西川的《開花》

朗誦會接近尾聲,最後一個篇章由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集體朗誦謝冕的作品《永遠的校園》,以獻禮北大、致敬北大那些與民族歷史同在的詩人們。「這聖地綿延著不會熄滅的火種。它不同於父母的繁衍後代,但卻較那種繁衍更為神妙,且不朽。它不是一種物質的遺傳,而是靈魂的塑造和遠播。生活在燕園裡的人都會把握到這種恆遠同時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種北大特有的精神現象。這種存在超越時間和空間成為北大永存的靈魂。」

據悉,此次新詩朗誦會為「春華篇」,主辦者將於十月舉辦「秋實篇」。屆時,將展現朱自清、廢名、李廣田、何其芳、卡之琳、林庚、冰心等北大詩人前輩的風採。同時也會亮出駱一禾、戈麥、西渡、姜濤、胡續東、周瓚,以及北大五四文學社當下年青詩人學子的色彩,展現一道中國新詩的亮麗風景線。

相關焦點

  • 未名湖畔的古園舊事
    三百年俯仰之間,宮闕堂榭都作了土。 △ 攝影: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 郭曉璇 淑春園 時至暮春,未名湖畔鴛鴦戲水
  • 北大學子在《未名湖畔》再次「邂逅」總書記
    這幅名為《未名湖畔》的油畫,由中國美院油畫系教師常青創作,描繪的是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大學時與青年學子親切交談的場景。畫中的習近平總書記面帶微笑,右手上揚,仿佛在跟每個人親切招手,吸引了參觀者駐足拍照。
  • 中國首屆博雅詩歌朗誦節在北大未名湖畔開幕
    在百年大講堂二樓開幕的「陸地詩詞與全國書畫名家精品聯展」上,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龔建明和張惠臣、汪囯新、何學斌、陸德才、陸學東、周湘美、遙遠等4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書畫藝術家出席開幕式並現場即興創作。陸德才先生和遙遠先生創作十幾米書法長卷引起眾人嘖嘖稱讚。
  • 一路走尋未名湖畔的書卷香氣
    一路走尋未名湖畔的書卷香氣
  • 他長眠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
    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斯諾的墓冢靜靜地佇立在一個小角落裡,八十多年前的戰火硝煙早已遠去,歷史的風花雪月也已幾經變換,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已經走入歷史,世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年的「東亞病夫」已經成為政治經濟巨人,「兩彈一星」震撼世界,飛船蛟龍上天入海,中國高鐵在神州大地上風馳電掣,「基建狂魔」在五大洲屢創奇蹟……
  • 中國首屆博雅詩歌朗誦節舉辦:未名湖畔再現蘭亭會
    本次詩歌朗誦節活動有三個主題版塊:博雅詩歌朗誦節開幕式、陸地詩詞與全國書畫名家精品聯展、未名湖湖心島蘭亭會。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邢燕攝隨後,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龔建明和書畫家張惠臣、汪囯新等4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書畫藝術家在百年大講堂二樓為「陸地詩詞與全國書畫名家精品聯展」開幕式並現場即興創作。陸地教授與中國書畫家研究院總院副院長陸德才聯合創作的《未名集序》書法長卷(十八米),吸引了眾人駐足欣賞。
  • 未名湖畔的李大釗像
    文·許秀江  文心走筆〉》  北大的未名湖,是個名人「薈萃」的地方。這裡既有老校長蔡元培的塑像,也有世界文豪塞萬提斯的塑像,更有向世界介紹中國革命的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墳墓……這些名流的紀念物為北大憑添了歷史的厚重,增加了人文情懷。
  • 最美的北大未名湖,你讓多少學子慕名而來?
    這裡的一草一木我都深深地留戀,對他們有著特殊的感情,未名湖裡的魚兒鴛鴦鴨子一直陪伴著三年美好的時光,對他們就像自己的親人朋友一樣熟悉,今日空閒再次遊覽未名湖看望它們真的好開心啦!走在未名湖畔,落日晚霞,博雅塔倒影在湖的波心,寧靜中充滿著文藝的氣息,感受自然的風光。
  • 未名湖畔 博雅塔下 | 一局發展修繕的北京大學圖書館重新開放!
    未名湖畔 博雅塔下 | 一局發展修繕的北京大學圖書館重新開放!人人談起燕園名勝總有「一塔湖圖」之說博雅塔下、未名湖畔圖書館巍然屹立這是「一塔湖圖」的最後一景有了它「一塔湖圖」遂成華章
  • 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北京建築近代化的見證者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旅遊的好去處,北京地鐵四號線到北京大學東門站的博雅塔,現在位於未名湖旁,北大校園裡流傳著一句詩,北京大學燃燈古塔重現燕園,融融未名湖,巍巍博雅塔,可見北大學子對他們的感情有多麼的深厚,如今北京大學所在的燕園是一個從不缺風景的地方,燕園裡的老物件,可謂是隨處可見。
  • 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魏名湖:未名湖畔好讀書,魏名湖應好讀書
    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魏名湖:未名湖畔好讀書,魏名湖應好讀書 2020-12-22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百年校園未名湖:這裡曾是皇家園林,「一塔湖圖」是經典!
    賞北大古典風格"博雅塔",它曾是校園裡的供水塔:但畢竟我是以遊客的身份前來,校園內的美景才是我最為關注的,好在剛步入校內就遇見了遙感樓,在遙感樓的旁邊又剛好就是極具美譽的博雅塔和未名湖。位於未名湖畔的博雅塔是北大校園裡的著名景點之一,其建築採取在古典園林風格,雖然有著燕園特色,但又盡顯江南山水園林的秀氣。穿梭在北大校園內,能遇見山環水抱的美景,也能看到復古的亭臺樓閣,古樹也在這校園裡相得益彰。不過讓我最為感嘆的還是這一座有著和未名湖、圖書館共同有著"一塔湖圖"之稱的博雅塔,立足於未名湖,是北大學子們難以忘懷的一個記憶。
  • 《未名湖畔好讀書》:直為弦歌有教本,爭說此地多書香
    《未名湖畔好讀書:北大中華經典名篇誦讀文本》楊虎 主編具體的做法是:每天清晨在開課前15分鐘,由班主任或學員代表帶領全體學員放聲誦讀一篇經典詩文,讓大家在一片琅琅書聲中,神清氣爽地開始一天的學習,真正體驗「未名湖畔好讀書」的詩意生活。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示在聲音、文字中,迴蕩在燕園的課堂內外,「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像空氣一樣浸潤人們的心脾,淨化人們的精神家園。  晨讀活動得到了授課老師和學員的一致好評。
  • 翻譯詩歌與百年中國新詩-新華網
    正如美國新詩運動勝利的重要標誌,在於成功地翻譯了中國詩歌,中國新詩的開創者——五四新詩人們所謂的新詩形式,則大都是以優秀的譯詩為藍本建構起來的。譯詩在百年中國新詩發展歷程中,帶給新詩的潛隱力量,在不同的詩人那裡有著各自的發揮。
  • 百度曬李彥宏30年前舊照:北大未名湖畔風華正茂
    照片中,李彥宏站在北大未名湖畔,風華正茂。資料顯示:1991年,李彥宏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網際網路企業——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2000年1月,李彥宏創建了百度。
  • 翻譯詩歌與百年中國新詩-光明日報-光明網
    正如美國新詩運動勝利的重要標誌,在於成功地翻譯了中國詩歌,中國新詩的開創者——五四新詩人們所謂的新詩形式,則大都是以優秀的譯詩為藍本建構起來的。譯詩在百年中國新詩發展歷程中,帶給新詩的潛隱力量,在不同的詩人那裡有著各自的發揮。
  • 北大未名湖的前世今生(組圖)
    「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們若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未名湖記載著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光榮與夢想、困頓與憂傷。北大未名湖的前世今生【中國人的聖誕節】探訪中國聖誕村越南更奇葩:年輕人幹50年才能買套房貴州:北盤江畔的「天籟之音」
  • 未名湖畔話風雅 中國首屆博雅詩歌朗誦節開幕
    信步當車,撫未名湖畔之弱柳;心猿作馬,捋博雅塔下之秀杉。騁天地人文之情懷,效曲水流觴之雅玩。融詩書畫樂之精萃,集視聽身意之大觀。」對於此次詩歌朗誦節,陸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系列活動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和創新嘗試,目的在於展現詩詞的魅力,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基因,為生活增添更多的詩意和美感,提高全民的文化自信。
  • 未名湖是海洋
    :未名湖是海洋。在黃浦江畔進修,第一次感到,大海原來如此遼闊,如此雄渾。85年夏到北大,在未名湖畔長椅上坐了幾天幾夜,仔細端詳、品位這久負盛名的未名湖。  未名湖的確很美。不是藍海、長河那種自然美,而是圓明園、頤和園那種藝術美。後者是舉世公認的皇家園林。比鄰圓明園、頤和園,美侖美奐的皇家園林賦予未名湖無與倫比的美。初建於明朝,成型於清代,成熟於當代,凝聚三朝建築師的理智和想像。
  • 從北大西門到未名湖畔 北大新聞發言人帶頭跳起「抖肩舞」
    從北大西門到未名湖畔  北大「抖音舞」「抖」遍燕園  「期中考完,不來抖個肩嗎?」期中考試剛結束,由北京大學學生自編自導、北大電視臺製作的「北大定製版」《Coincidance》視頻隨之「出爐」:魔性的步伐、整齊劃一的抖肩動作,再配上那首風靡全網的音樂,馬上就被送上了「熱門」。截至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稿前,該視頻已經被播放64.5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