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規則是更重要的一課-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7 光明數字報

    前不久,某教授開車前往中國傳媒大學講課,因未提前辦好手續,遭保安拒絕開車進入,只能步行入校。教授隨後發微博抱怨,結果引來過萬網友幾乎「一邊倒」的批評。

    教授和保安的對峙,並不複雜,只是一個簡單的小誤會。但是隨著教授通過微博「維權」,就引爆了網絡輿論。偏偏奇怪的是,大家沒有為教授的「委屈」而憤慨,卻大加稱讚保安的倔強和執拗。儘管雙方各執一詞,據理力爭,可最後也難免會淪為一場口水戰。

    站在教授的角度,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被邀請去講課,趕上天公不作美下起雨,卻被擋在門口不讓進去。而且,邀請方也說,之前無需什麼證件,打個招呼就可以隨意進出。教授信以為真,想著可能是保安不懂「規則」,從而對「規定」守得太死,彈性不夠,缺少人性化。結果,教授深感不快,一氣之下給保安「上綱上線」,一直說到了維護權利。

    其實,站在局外的角度,我們無須對他們之間的誤會「上綱上線」,這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但是,既然該事件已經產生不小的社會影響,把它分析清楚,也有利於全社會提高規則意識。

    對保安而言,他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很簡單,就是他對規則的敬畏。一個「小」保安,站在「大」教授跟前,只講規則,不講人情,絲毫沒有畏懼「權威」。站崗值勤,有相關證件的能通過,反之不行,這就是他的所有工作。如果保安違背了自己的工作要求,給教授放行,對教授是人性化,同時也意味著他對職責的失守。

    今年年初,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開考第一天,西安一名36歲的「考研女」因未帶身份證進考場遭拒而下跪懇求,之後她家人送來身份證,又因開考已過15分鐘無法進考場,她再次下跪求情,監考官趙某仍然將其拒之門外。這與某教授的遭遇頗為相似,不同的只是教授用不著下跪請求,而是下車走了進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小失誤確實會給我們造成很大不便,這時候,如果對方能通融一下,或許就能避免大的損失。但是,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別人犧牲規則,以彌補我們一些無意的過失。規則就是規則,如果它可以為某種「善意」的目的而改變自己,那它也可以為某種「不善」的目標而後門大開。

    前段日子,易中天教授在貴州師範大學講座時說了句「學會妥協」,引起許多人的深思。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在規則和契約面前學會妥協,這種妥協不是退縮,而是遵守。教授與保安的誤會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沒有比遵守規則更重要的。每個人對規則的妥協,才是社會運行的保障,而一旦規則可以隨意為個人妥協,就會失去它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相關焦點

  • 關於舉辦「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公益活動的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主旋律,順應教育深化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教育家》雜誌社、光明網承辦,《留學》雜誌社、人民教師網協辦的「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光明日報社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始終堅持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創新服務能力...
    通過發揮信息傳播、輿論引導等媒介作用,媒體始終處在服務國家治理、服務社會建設、服務經濟發展、服務民生改善的重要位置。隨著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媒體生態與受眾需求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對媒體服務的深度、廣度、精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媒體突破了以往對「全媒體」的單向度理解,賦予媒體融合以跨時空、跨介質、跨主體、跨功能的全新內涵,更具全局視角和戰略高度。
  • 孩子遵守交通規則有多重要?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孩子遵守交通規則有多重要?小編那天過馬路的時候聽到這樣的對話:「媽媽,紅燈讓我們等一會兒吧」,「沒關係,現在我們有急事,而且旁邊沒有車過來」,聽到這句話我心裡一驚,忍不住偏過頭去看那對母女,眼睜睜的看著那個帶著孩子飛快穿梭過馬路的父母,我都看不下去了。
  •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版權聲明  1、作者向光明日報及其子報子刊投稿或寄送約稿,一經採用即視為作者將該作品的發行權、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彙編權等權利長期授予光明日報及相應子報子刊,並許可光明日報主辦的光明網在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上使用投稿或約稿作品。
  • 譚千秋-光明日報-光明網
    鏈 接    ■電影《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是根據譚千秋老師的事跡創作的一部師德教育影片。影片以譚千秋不惜犧牲的英雄壯舉為線索,向觀眾講述了一名普通教師一串串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謳歌了人民教師傾心育才、愛生如子和無限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崇高品德。
  • 光明日報;國學才華不應逾越高考規則
    原標題:國學才華不應逾越高考規則   近日,安徽宣城一高中畢業生憑藉《上南京大學莫礪鋒教授書》自薦上南大文學院的消息引發關注。這名高考未達二本線的學生自比「少年錢鍾書」,寫了長達3000字的文言文,表明對莫礪鋒教授學識的景仰之情和跟隨先生求學問道的願望。莫教授也回應,該生讀過不少書,是個讀書種子。
  • 徐州賦-光明日報-光明網
    讀《曲阜賦》有感        2月21日,正值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時,翻開《光明日報》,偶然拜讀到了美文《曲阜賦》,一口氣讀完,很是感慨和激動,遂賦七律一首,以示祝賀。泱泱中華五千年,煌煌傳統曲阜銜。東方文化發端地,世界翹首尋本源。
  • 江蘇高考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引爭議,尊重遵守規則更重要
    江蘇高考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引爭議,尊重遵守規則更重要高校成績放榜也漸接近尾聲,各省市高考狀元也是紛紛出爐。相信,一般人理解,不用說一個省的高考狀元,一縣的高考狀元一腳都是跨入清華北大的門檻了,可是江蘇省高考文科全省第一名,卻無緣報考清華北大,這件是也是引來了眾多的爭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中國企業走向國際不能忽視合規管理-光明日報-光明網
    格力集團在中國日報網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其對美國法律缺少深入的了解,並非故意違反當地法律。應CPSC要求,除了繳納民事罰款外,格力已同意開展一個項目以確保符合美國消費品安全法(CPSA)和內部控制程序的相關制度。     這一事例提醒中國的企業,在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合規管理、合規經營的問題。
  • 機器翻譯挑戰英語六級獲評「優秀」;故宮變身小清新 | 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27日 三分鐘速覽《光明日報》機器翻譯挑戰英語六級
  • 席南華:情懷與氣質極為重要-光明日報-光明網
    更極端的例子是,有孩子說「從來不看課外書」「不喜歡小說」。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愛看小說,有些出人意料。     與之相對的一個問題是,有些同學雖然讀了很多書,說起來頭頭是道,但缺乏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辨。這就如同插花,看起來很美,但卻是無根的。
  • 「幫助他人是我的幸運」-光明日報-光明網
    李龍俊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有什麼比拯救一個人的生命更重要?有機會幫助他人是我的幸運。」     而當他把要捐骨髓的事告訴家人時,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我加入骨髓庫之前,就已經把這方面的知識了解得很清楚了,並不是一時的熱情和衝動,你們要相信我。」他反覆勸說,把同鄉華中科技大學馮盤龍捐髓的事例講給家人聽,最終得到同意。
  • 《光明日報》: 馮翠玲:「國際大家庭」的「穩壓器」
    馮翠玲意識到,這是藥學院重要的發展契機,必須全力支持配合好院長的工作。她想方設法推動學院行政管理、教學科研水平的提升,用高效的執行力讓學院決策準確「落地」。2013年整個暑假,馮翠玲沒有休息一天,在學院實驗室改造的工地上與施工方協調方案、監督施工。當嶄新的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展現在眼前的時候,人們開心地笑了,她卻悄悄地哭了。
  • 基礎教育如何國際化-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育國際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但不要動輒就說培養國際化人才,更不要說要「培養世界公民」,那很容易被質疑,被誤解。     開展區域國際化探索。推動基礎教育國際化以區定位比較恰當。基礎教育國際化更適合在區域範圍內開展,由區教育行政部門主導。
  • 明天上午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8月5日 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觀看方式一、直播時間8月5日(本周三)上午9:30二、直播平臺光明網微博光明網微博光明網抖音光明網一直播
  • 中國語文現代化穩步發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次調整的重要內容是不再把「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作為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改為可以探討的學術問題。正如胡喬木同志所說:「這次會議並沒有妨礙我們的研究工作和各種實驗工作的繼續進行,也不影響各方面實際工作的開展。相反,它是要求我們加強研究工作、實驗工作和在人民群眾裡進行更多的宣傳、推廣、實踐工作的。」
  • 為什麼小孩子不遵守規則?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怎麼辦
    有時候,孩子不遵守規則的原因是因為父母不良的行為,也不樹立好榜樣。如果你的孩子不遵守規則讓你頭疼,首先反省一下自己,改變一些壞習慣,然後想一些合理的方法讓你孩子的編輯遵守規則。以下不好行為父母一定要注意:1.說話出爾反爾2.把孩子的錯誤作為發洩情緒的工具。
  • 遵守社會規則
    社會規則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 要了解社會規則,理解社會規則的意義和價值,知道如何遵守社會規則,學習維護和改進社會規則。道德與法治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
  • 「相向而行」之誤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當代「相向而行」常被用於外交場合,如:「中方願意與日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動兩國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光明日報》)、「要推動中日關係進一步改善,需要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