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劍出任院長!西交大成立人工智慧學院,本科必修課表曝光

2021-02-25 新智元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編輯:聞菲、張乾

【新智元導讀】西安交大今天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學院,由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擔任首任院長。接受新智元採訪時孫劍表示,學院的目標是打好基礎,培養綜合型研究人才,「三年以後見成效」。

又一個面向本科招生的人工智慧學院成立了,這次是西安交通大學。

今天,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人工智慧學院揭牌儀式,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院士潘雲鶴出席儀式並致辭。

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首任院長是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孫劍的大學本科、碩士、博士都是在西安交大完成,是「土生土長」的西交大人。

孫劍博士被授予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院長聘書

此外,孫劍還擔任西安交大的兼職教授,再加上他作為創業公司高管的身份,讓西安交大的這個人工智慧學院有些與眾不同,這個組合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人工智慧產學研一體化」的又一種新可能。

在揭牌儀式上,曠視還向西交大捐贈150萬獎學金用於資助西交大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郭愛克,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院長管曉宏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教授和榮命哲教授等重量級嘉賓也出席。

實際上,西安交大從2017年便開始籌備人工智慧本科生試驗班,並且成立了人工智慧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工作組。

課程設置工作組成員包括:鄭南寧、劉躍虎、辛景民、孫宏濱、蘭旭光、陳霸東、徐林海、任鵬舉、汪建基、魏平、王樂、杜少毅、劉龍軍、白惠仁、張璇 (兼職工作組秘書)。

工作組由鄭南寧院士領導和主持,在總結西安交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 (以下簡稱「人機所」) 32年來培養人工智慧研究生的實踐基礎上,廣泛徵求校內相關學院、海外知名教授的意見,參考世界一流大學相關專業課程的設置,經過多次研討和修改,完成了西安交大「2018版人工智慧本科專業課程設置」。

西安交大「人工智慧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按課程群分類設置,包括通識教育、數學與統計、科學與工程、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機器人等11個課程群,共開設64門課程,其中必修課程41門、選修課程23門 (完成所需學分需選修其中12門)。

2018年,西安交大開始選拔第一批學生,「人工智慧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正式成立,秋季第一批入學的本科生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50%左右通過高考招生選拔,50%左右通過校內新生選拔,在學習過程中施行動態管理與進出機制。

最後選出55人作為新成立的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首批本科生

在接受新智元採訪時,孫劍博士坦言,他在2018年下半年從自己的老師鄭南寧院士那裡得知正式邀請擔任院長的消息時,頓感責任重大,深感榮幸的同時,內心也十分忐忑,「擔心有些事情自己會做不好」。

孫劍說,在接觸了學院首批55名本科生以後,看著這些優中選優而出的好苗子,再加上學校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方面已經形成的良好環境,他表示對未來很有信心,「三年以後見成效」。

「一個學生的能力基本在大三就能夠看出來了,我們的目標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更強的本科生。」孫劍說。

孫劍告訴新智元,這55名學生分為兩個班,注重全面培養人工智慧綜合基礎知識,在軟體和硬體方面都會兼顧。並且第二期招生規模也將基本保持一致。

師資方面,鄭南寧院士作為首席教授,講師主要由人機所的教師組成,院長孫劍本人也會給親自上陣,給本科生上課。學院還計劃聘請外校的客座教授,以及曠視研究院的骨幹研究員擔任講師。

孫劍告訴新智元,曠視研究院從去年起就與北京大學合作,與北大的老師一起教授16~32學時的課程,將最先進和實際的AI內容帶到課堂上面。因此,曠視研究院的一些研究員在本科生教學方面已經頗有經驗。

學院定位方面,孫劍表示「做好基本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最難的事:讓學生一方面能紮實打好基礎,一方面能接觸前沿知識,培養具備「基礎素質、創新素質和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

「發掘每個人的特長,科學家也好、工程師也罷,或者自己創業,讓學生將來擁有儘可能多的選擇空間。」

「我當年上學的時候,很多事情都做得很基礎、很深入,」孫劍告訴新智元:「畢業設計是拿硬體實現神經網絡,跟現在的AI晶片有些類似,但簡單很多很多。人機所軟硬結合的特色讓我能夠同時對軟體、硬體都有所了解。不僅如此,當時人機所有很多博士研究生和教師都有專業的數學背景,這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數學的基礎知識。」

孫劍認為,學生「越早動手越好,大二開始就去實習」,學院也會提供豐富的實習機會。

目前,西安交大「人工智慧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已經與騰訊、微軟達成了戰略合作,新成立的人工智慧學院也將延續這些合作關係,學院的學生有機會去這些企業實習。曠視研究院也會作為長期實習基地之一,提供實習和畢業設計的機會。

本科生也可參與無人車等項目,體會從算法到硬體設計全套流程

西安交大在AI碩博士培養方面擁有悠久歷史,成立於1986年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是我國最早開始人工智慧研究的機構之一。

除了孫劍外,從這裡走出的科技/學術大咖還包括 (不完全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領域著名學者、CVPR 2019 & 2022 程序主席、IEEE 和 IAPR Fellow 華剛

信號處理、集成電路和存儲系統領域著名學者,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教授張彤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汪濤

紫光展銳聯席CEO、前華為公司副總裁楚慶

人工智慧與計算機視覺領域著名學者,美國東北大學教授,IEEE Fellow付昀

經過30餘年的發展,人機所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科研與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研究所作為「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國家重點學科,按照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是自動化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組成單位,在學術帶頭人、所長鄭南寧院士的帶領下,於200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首批資助。

研究所主要進行以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為基礎的智能信息處理結合學科發展前沿,重點進行視覺信號統計特性、初級視覺模型、計算機圖形學和機器視覺信息計算模型研究;智能系統的數理機制探索與模型化;計算視頻及面向圖像和視頻處理的超大規模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基於圖像信息的智能控制與識別系統和各種圖像處理方法與技術。

從理論、算法、晶片到無人車,人機所已經形成了一個多樣性的綜合研究教學環境。尤其是無人車,這是西安交大的優勢領域。去年6月,人機所師生參加IEEE IV 2018國際智能車大會並獲得最佳學生論文獎,國際智能車大會是當今智能車領域水平最高、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學術會議。去年11月,西安交大「Pioneer先鋒號」無人駕駛智能車在第十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中勇奪總分第一。

「無人車是一個非常好的動手實踐場景,」孫劍說,「問題都是開放性的,沒有唯一的答案,學生能從視覺算法到硬體設計走完一整套流程,是很好的練兵場。」

人工智慧學院的本科生也將有機會參與到無人車項目中,西安交大這一套從本科、碩士一直延續到博士後的培養項目,讓本科生也能參與到包括無人車在內的前沿項目中,得到頂級教授的直接指導,對本科教育起到示範作用。

【加入社群】

新智元AI技術+產業社群招募中,歡迎對AI技術+產業落地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號:aiera2015_2   入群;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加入社群後務必修改群備註(姓名 - 公司 - 職位;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成立人工智慧學院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人工智慧學院」揭牌儀式。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東南大學等院校的200餘名代表參加儀式。全球人工智慧領域頂尖青年學者,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孫劍被授予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院長職務。
  • 繼浙江之後多地再出編程新政策,西交大成立人工智慧學院
    為抓住人工智慧發展機遇,近年來南北高校紛紛發力,成立人工智慧學院。據悉,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71所高校圍繞人工智慧領域設置86個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2018年全國高校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已布局建設57個人工智慧類項目。
  • 35所高校獲批人工智慧專業!北航同濟在列,機器人大數據專業超百所
    去年4月2日,教育部給出具體的量化指標:1、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2、到2020年編寫50本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設50門AI領域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到2020年建立50家AI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 復旦成立大數據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統計委員會主任出任院長
    復旦成立大數據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統計委員會主任出任院長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2015-10-08 19:41 來源:
  • 西交大新任書記,出任省領導不到2年,曾在西安多所高校任職
    西安交通大學新任黨委書記盧建軍他的第一個工作單位是西安礦業學院(現西安科技大學),歷任學院通信工程系副主任、主任、院長助理、副校長等職務,在西安科技大學工作期間,其組織籌建了全國煤炭高校第一個通信專業,還領導成立了全國煤炭通信專用人才培訓基地,與國內近20個IT企業聯合建立了專用通信網試驗中心、煤炭衛星網西北大區維護中心。
  • 潘毅出任中科院深理工計算機學院院長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以下簡稱「中科院深理工」)迎來一位新院長潘毅,他出任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院長,同時成為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新任理事長。潘毅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已深耕四十餘年,並拿到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最高職稱——州校董教授。「此次全職加入中科院深理工,將繼續發揮我的專長,希望打造幾門亮點學科。」他告訴記者。
  • 南京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學院,還有哪些高校有人工智慧?
    3月6日,南京大學官網正式發布新聞,成立人工智慧學院。關於學院院長、專業設置等具體工作還在進一步籌備當中,據南大老師透露,學院招生工作希望2018年開始,但還要看具體工作進展。國內有哪些高校開設了人工智慧學院?
  • 俞浩出任南海電影學院院長
    原標題:南海電影學院揭牌 俞浩出任南海電影學院院長 7月27日,南海電影學院揭牌儀式在海口經濟學院大劇院隆重舉行。省教育廳副廳長黎嶽南、海口經濟學院董事長曹成傑、著名教育家張會軍教授、南海電影學院院長俞浩、全體校領導及教職工出席。
  • 南京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學院,高校人工智慧學院哪家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I 前線」(ID:ai-front),策劃編輯|vincent,組稿 | Vincent & Natalie,原題目《如何看待南京大學剛剛成立的人工智慧學院?》 AI 前線導讀:3 月 6 日,AI 前線獲悉南京大學將成立人工智慧學院,帶頭人將是南大教授周志華。
  • 燕繼榮出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卸任
    燕繼榮出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卸任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2-08 11:40 來源:澎湃新聞
  • 北航成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樊瑜波出任院長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戚望)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 成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將探索醫工交叉融合發展醫學學科的新模式。樊瑜波出任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北航校長曹淑敏指出,「優勢醫工」是北航學科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成立是推進這一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以北航的工科優勢來助力醫學科學發展,滿足人民健康的新需求,是北航的新使命。院長樊瑜波表示,醫學的源起和發展從來離不開工程科學和技術,當今每一個醫學前沿的背後都能發現工程科技前沿的關鍵性支撐。
  • 順應產業發展 重慶工程學院成立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4日12時20分訊(趙桂凱)日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工程學院獲悉,該校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以下簡稱大數據學院)正式成立,並在南泉校區舉行了掛牌儀式。學校董事長王萬均、終身榮譽校長唐一科、校長桂國慶等校領導出席大會。
  • 華人科學家邢波出任全球第一所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應用大學
    華人科學家邢波出任全球第一所專注於人工智慧的應用大學校長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20-11-30 16:48 來源:
  • 米博華出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9月12日下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宣布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米博華任院長,復旦新聞學院原院長尹明華任學院分黨委書記。2014年出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原標題: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米博華出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 我校成立人工智慧學院
    為進一步響應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圍繞我校「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建設,加快學校自動化、計算機、數理及其相關學科發展,我校成立華北電力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並於11月16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楊勇平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智慧能源時代正呼嘯而來,這一過程中,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佔據獨特優勢、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加快推進能源革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助力發展模式創新,有效應對資源環境壓力,實現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手段。人工智慧學院的成立,是學校加速「雙一流」建設、推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學校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的又一個標誌性成果。
  • 古生物學家周忠和院士加盟中科大,出任人文學院院長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官方消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應邀出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聞網9月7日報導,9月5日上午,人文學院周忠和院長聘任儀式暨學科建設研討會在學校東區專家樓舉行。
  • 燕繼榮出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 俞可平卸任
    據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網站「學院領導」欄目信息,此前擔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的燕繼榮教授已出任院長一職,俞可平卸任。燕繼榮,政治學博士,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政治學研究基地——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北京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聯合副主任、秘書長;教育部社科委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學部秘書長;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會副會長;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清華大學成立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蘇竣任院長
    清華大學成立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蘇竣任院長澎湃新聞 2020-08-28 晨霧 / 轉帖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清華大學供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清華大學獲悉,8月27日,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正式成立,清華黨委副書記向波濤,清華原校長顧秉林院士,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清華智庫中心主任、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蘇竣共同為研究院揭牌。清華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的成立受到了中央網信辦、科技部等相關部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