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2015-10-08 19:41 來源:澎湃新聞
2015年10月8日,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正式成立揭牌,這也是全國第一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大數據學院,同時成立的還有復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
復旦大學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早在2015年初,復旦大學就開始醞釀成立大數據學院及研究院,並向全球招募院長。
經過復旦大學從校長、院長、教授到校友等多方面的溝通,2015年7月,時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運籌與金融工程系系主任範劍青教授回到復旦,以校友的身份,出席復旦管院恢復建院3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的問學講堂。在這次活動之後,範劍青正式接受了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的邀請,同意出任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院長。
範劍青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統計委員會主任,多年來一直從事高維統計學習、非參數建模、非線性時間序列、生物統計與信息、計量金融與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由於對統計學重要而廣泛的貢獻,範劍青榮獲2000年度的COPSS總統獎,該獎公認為國際統計學領域的最高獎。從1981年開始頒發以來,時年37歲的範劍青成為該獎項得主中最年輕的華人學者。
2015年 10月8日,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向範劍青頒發了院長聘書。
範劍青表示,大數據科學是大數據系統與計算和大數據統計與分析的有機結合,通過大數據實驗場與其他學科交叉,同時發展該學科和大數據科學,促進新技術的開發、新產品的研製,服務於社會,「我們的課程設計應該圍繞這個理念來展開。課程的設計應綜合計算機學、統計學、計算數學進行有效的整合,並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相結合。這不是現有課程重組的新套餐,而是為數據科學重新設計、認真選材的新課程。它應根據大數據的特點進行多方面的基礎教育,應該比統計學科懂更多的計算機技術,比計算科學學更多的統計學和數學知識。」
按照計劃,首批學生將於2016年9月進入大數據學院就讀。復旦大數據學院計劃先開設兩個專業:大數據系統與計算、大數據統計與分析,本科與研究生都會開設。
談及招生規模,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首批向學校申報的計劃是全球招收碩士和博士約50人,本科生從在校生中挑選,規模還沒有完全確定,初步計劃能在三年之內達到60人左右的規模。
據復旦大學介紹,當前中國的大數據教研機構主要有三類:一是以數理統計為基幹,致力於基礎性數據挖掘、分析和建模;二是以計算機學科為基幹,致力於工學設計、計算原理和數據處理工作;三是以商業需求為導向,致力於提供商業問題解決方案等。與此不同,新成立的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將在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生命科學、醫學、經濟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基礎上,聚焦大數據學科建設、研究應用和複合型人才培養。
復旦大數據學院將與相關院系建立聯合培養計劃。其中,本科生培養採取「2+2」模式,復旦大學相關專業學生可在完成一二年級的學習後,申請加入大數據學院的聯合培養課程,完成本科學習後,還有機會進入大數據學院專業碩士和碩博連讀項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範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