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在京成立

2020-12-25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聯盟成立儀式

 

聯盟理事全體合影

 

  2016年7月17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大數據應用論壇上,「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浙江工業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16所高校領導及代表出席了聯盟成立儀式和第一屆理事會。

  聯盟是由北京大學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中國科技大學軟體學院、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銳捷網絡、章魚大數據和網加網際網路技術學院共同發起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家針對高校領域開展大數據「產、學、研、用」活動的社會公益組織。

  在啟動儀式上,聯盟秘書長姚樂博士代讀了聯盟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學院院長陳國良先生發來的致辭。陳院士認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聯盟的成立,要聯合相關企業,共同完善高校大數據人才培養機制,為社會、企業培養合格的大數據專業人才。

  下午,聯盟召開了第一屆理事會,就聯盟發展策略及下一步工作進行了探討和交流。首先,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名譽理事長、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與各位理事一起參加了座談,並發表了個人看法。他認為:大數據要更加重視應用和建設,而不是在現有的數據裡如何發現它的價值;於IT工具,要重視它的適用性,而不是重視概念或者是它的先進性;對於大數據,要在基礎領域往前走,要更加重視數據本質,而不是形式上的概念和似是而非的東西。

  之後,其他聯盟高校領導和代表也相繼發言,從不同角度,表達了自己對高校大數據教育產業的理解和聯盟工作的看法。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北京大學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明認為,成立聯盟起因是業界對於大數據人才的需求,這是一個市場,或者說是一種需求,我們高校作為教育單位來說,應該責無旁貸的去滿足這種需求。但是,現在高校在大數據人才供給方面可能不匹配,所以我們需要有這樣的聯盟組織來做協調工作。當初成立這個聯盟的時候,沒想這麼複雜,就是讓聯盟實現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現在每個學校都有大數據特色資源,師資方面,科研方面等,這些資源,通過聯盟做一些匹配、共享,就會形成聯盟資源利益最大化。在學生教育方面,聯盟可不可以搭一個大數據的知識體系?在師資共享方面,學院派、技術派、應用派都各有特點,能不能協調利用?同時,在聯盟高校之間,可以進一步開展大數據學術交流及科研課題研究等。教育是基礎,立足大數據教育,是我們高校的本行,而且最拿手,最後延伸到「網際網路+」業務,把聯盟工作做好。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理事、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軟體學院院長王萬良認為,首先很感謝發起單位搭建了這麼好的聯盟平臺,無意中讓我找到「家」的感覺,大數據始終是我們關心的,我們也成立了大數據研究中心,今天大家終於聚在一起,我是願意為聯盟做更多的工作。大數據首先要有數據,我們不要指望企業主動把數據拿出來,而且即使拿出來,有用的數據也是很少。要解決這個問題,在校企業之間要學會用互相改造,互相促進的辦法來解決。即把已有數據怎麼用好?我們要讓企業看到有利可圖,這時侯,再去企業採集數據,問題也就解決了。另外,關於大數據人才培養,因為沒有人才這些大數據應用都是空話,數據科學以及人才培養如何進行?有哪些有效方法?這也是聯盟下一步工作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理事、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王國胤認為,數據中心分母不夠大,大數據分子是很難做大的。我們現在建數據中心獲取各種各樣的數據,收集各種各樣的數據,目的是首先要擁有這個數據,最終要分析這個數據,挖掘這個數據,為決策管理服務。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首先要注重教育,當下是需要培養一批大數據人才,以後希望聯盟在人才培養方面下功夫。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理事、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助理、軟體學院院長舒紅平認為,現在大數據很火,成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正趕上好時侯。但是大數據的場景還是沒達到給人以震撼的效果,從數據應用過程上還是體會不到,面對用戶大數據應用場景,理論與實踐銜接不是很好。所以,大數據人才培養要找到正確的路徑和方法。這樣,才能促進聯盟工作發展。建議聯盟工作圍繞幾個重點展開:一是可以考慮師資班,做師資培訓;二是按產業界要求把大數據知識體系搞出來;三是對接現有的專業,把畢業實習與產業界結合起來;四是與就業對接起來。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理事、廣西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張軍艦認為,關於大數據,不僅計算機專業很關心,數學和統計專業也很關心,廣西師範大學幾年前就搞了一個大數據研究中心,是校級的,這個中心一直掛在數學系這邊,當時因為數學的力量佔主流,後來,計算機方向佔主流,主要是做數據挖掘,目前學校正在考慮是不是要成立一個大數據學院?從我這幾年做大數據研究的經驗來看,建議聯盟在開展工作時,一是要注重如何收集有效數據?二是要在大數據人才培養方面一定要事先搞清楚核心課程是什麼?同時也要考慮師資力量的搭配,大部分高校老師只是停留在學院派,還是基於數據研究的角度看問題,很少去做實際數據分析的。所以,來自企業實戰派的大數據師資要很好利用。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理事、河北師範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院長趙冬梅認為,關於大數據、數據科學、大數據聯盟,我有以下幾點看法:第一,方向。我們處理的數據已經不再限於單純的結構化數據,還有非結構的,是多種多樣的,數據量越來越大,才出現了大數據這個詞。根據大數據的出現,出現了數據科學這個詞。第二,實訓。利用大數據聯盟的平臺做實訓、實習、實踐,為本科生、研究生找到出路。出去以後,他們能直接到公司,到企業去工作,這是雙贏!第三,培訓,也是職前培訓。聯盟將在每個省設一個培訓基地,這種想法非常好,起碼從這個基地開始,聯盟高校可以合作做一些培訓的工作。最後是融合。聯盟成員有高校,也有企業,有的做研究,有的做應用,最終實現大數據「產、學、研、用」融合之道。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理事、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汪衛:我們復旦大學已經成立了大數據學院,同時在復旦計算機學院裡已經有數據科學這個方向的碩士和博士,已經招生了,也有數據科學的第二專業和工程碩士。在今年,我們成立的大數據學院也是跟北大學習,招數據科學和大數據技術的本科生,這也是我非常高興能參加到全國高校數據教育聯盟的原因之一。我認為,聯盟的成立是非常重要,如果在大數據教育方面,通過聯盟成員的交流並達成共識,最終形成自己的一套大數據課程或教育體系,對中國大數據人才的培養會有很大的幫助。

  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教授,廣東省信息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視頻專委會副主任賴劍煌:大數據在國內熱得不得了,但在國外沒有這麼熱。中山大學在大數據這一塊兒一直跟著全國的步伐在走,動作也非常大,中大現在把五個學院整合成一個學院。依託天河二號平臺,目前為止算是世界上第一、第二快的平臺,依託這個平臺來做大數據分析,專門成立了大數據研究所,現在做的幾個大數據方向包括:醫療大數據、氣象大數據,視頻大數據等等。今後,這些數據能不能真正用起來?非結構化數據如何向結構化數據實現轉換?大數據肯定不是單純的視頻,它是多樣化的,異構的數據。所以,聯盟成立後,希望在大數據應用方面給一些建議或思路。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理事、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夏英認為,軟體採購,我有切身體會,學校對工具的使用一定要適用,而不是特別強調它的先進性。現在意識到,大數據最後還是要考慮結構化存儲的,結構化是研究大數據的基礎,我覺得這個提法是非常對的。我們大數據的課程體系應該是什麼樣?也希望與聯盟合作,為高校大數據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秘書長姚樂關於聯盟及大數據產業發展,談了四點個人看法:第一部分,關於對大數據產業本身的理解。第二部分,聯盟的發展願景。第三部分,聯盟的發展思路;第四部分,成立聯盟的優勢。其中,談到聯盟發展願景時,他認為:一是要將聯盟發展成為中國高校大數據人才培養的智庫;二是要成為中國高校大數據人才知識體系的制定者;三是要成為中國產業界大數據人才輸出的重要管道。談到聯盟的發展思路,他認為:一是我們準備在每個省選一所高校作為聯盟的人才培養基地,二是在基地不定期舉行大數據人才培養研討會,三是幫助基地建立大數據實訓平臺和課程體系,四是幫助基地對接大數據應用項目。    

  隨後,雲南大學代表陳丹、山西中北大學代表李華玲、東北大學代表張驍也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表示願為聯盟發展貢獻力量。

  最後,聯盟副理事長、主持人秦松疆談到,今天的座談會開得很及時,也很成功,大家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可見,大家對聯盟工作信心很大。聯盟高校在各個省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而很多高校已經成立了大數據學院,大數據的相關專業等,今天我們聽到了院長、專家們談論大數據教育及人才培養思路,也談到了大數據項目建設和大數據科研方向,很受啟發,也很振奮人心。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為推動聯盟工作而共同努力!

  至此,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啟動儀式暨第一屆理事會圓滿結束。

相關焦點

  • 全國高校旅遊課程教材建設共享聯盟在京成立
    3月23日,由北京開放大學、中國飯店協會、中國旅遊出版社等單位發起的「全國高校旅遊課程教材建設共享聯盟」在京成立。  據介紹,聯盟的宗旨是響應並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搭建溝通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的橋梁,為促進產教融合實踐打造優質平臺。
  •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在京成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在京舉行。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30餘所財經類高校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負責人、一線專業教師等100餘人參會。
  •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今在京成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1月21日訊 (記者 施劍松)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今天在京舉行。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國內30餘所財經類高校代表發起成立了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
  • 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商學院國際化建設研究聯盟在京成立
    中國網10月27日訊 「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商學院國際化建設研究聯盟」今日在京成立,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21省市60餘所地方高校商學院參加了聯盟成立大會。大會圍繞新時代的商科教育發布了會議共識,在全國本科教育大會「四個回歸」指導下,以本為本,優化本科階段商科教育;評建結合,借鑑商科認證國際範式開展專業建設;使命驅動,成就全體學生,發展所有教師,服務每個利益相關者。聯盟成員共同致力於搭建一個相互借鑑、共同提高的研究與合作平臺,共同探索「國際範式、中國特色、本土實踐」的地方商學院發展道路。
  • 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新聞—科學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夏文斌發言 12月20日至21日,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在京舉行。在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髮起成立「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 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30餘所財經類高校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負責人、一線專業教師等100餘人參會。
  •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聯盟在京成立
    近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指導,北方工業大學、全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聯盟、《思想教育研究》編輯部、《思想理論教育》編輯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編輯部共同舉辦,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承辦。
  • 2020第三屆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創新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全國各地80多所高校的院長、副院長、教授、副教授與40多家企業CEO、CIO、CTO等信息化高管齊聚一堂,緊緊圍繞「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創新」主題展開討論,為「後疫情時代」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事業發展、學科建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提供了創新思路和實踐指引。
  • 全國百所高校成立「節能聯盟」
    全國百所高校成立「節能聯盟」     本報北京6月13日電(記者辛明 實習生劉晶)今天,「節能攻堅、高校行動」啟動儀式暨「全國高校節能聯盟」在京正式拉開帷幕。    高校節能聯盟成立後,將在全國高校開展「十百千萬工程」,即每個參與高校在本校建設十項節能工程,在全國建立百所節能示範高校,在全國組織千個以綠色節能環保為活動主題的學生社團,在全國培養萬名節能管理人員,系統推進高校節能工作的開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大學對整個國家的節能減排意義重大。
  • 依託北京同仁醫院 全國眼科聯盟在京成立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9月9日,由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牽頭,依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全國近150家醫院參與組建的「全國眼科聯盟」(下稱聯盟)在京成立。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獲2020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
    11月14日,2020第三屆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創新論壇在京舉辦。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在本次論壇中榮獲2020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自動化學院院長蘇中教授代表學校領取獲獎證書並發表獲獎感言。
  • 中國大學物理教育MOOC聯盟成立會議在京召開
    「全國慕課教育創新大會暨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年會」,並於17日召開由清華大學物理系主辦的「中國大學物理教育MOOC聯盟成立會議暨第一次工作會議」。MOOC聯盟作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直接指導的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成員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慕課教育創新大會暨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年會」,並於17日召開由清華大學物理系主辦的「中國大學物理教育MOOC聯盟成立會議暨第一次工作會議」。
  • 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學科點聯盟在滬成立
    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學科點聯盟11月28日在華東師範大學成立,以「合作·創新·發展——新時代職業技術教育學科的新挑戰」為主題的「2020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學科建設研討會暨第十四屆中青年職教論壇」同期舉行,來自聯盟單位的60名代表參加線下會議,6000多名成員單位代表和職教界同仁通過網絡參與會議。
  • 全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教育聯盟共同體成立
    為進一步提高全國聽力學專業人才臨床操作技術水平,促進我國聽力學專業教育規範化,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聽力學分會提議的「全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教育聯盟共同體」今天在北京成立。教育聯盟共同體的成立旨在推動高等學校間在專業建設方面的交流互動、取長補短,以期通過理論授課、實操培訓、技能比賽、聯動考試等形式,規範全國範圍內聽力學專業人才水平。首次教育聯盟共同體成員單位包括:首都醫科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昆明醫科大學、濱州醫學院、徐州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東協高校醫學聯盟成立大會在京召開
    2019年10月14日,由中國—東協中心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共同主辦的「中國—東協高校醫學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大學順利召開,會上發布了《中國—東協高校醫學聯盟北京宣言》。為積極推動中國—東協醫學領域合作,在中國—東協中心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醫學部牽頭成立中國—東協高校醫學聯盟(China-ASEAN University Consortium on Medicine and Health)。
  • 5所頂尖高校,成立大學聯盟!
    據了解,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除浙江大學等五所發起高校外,還將包括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有關「雙一流」建設高校。長三角地區是國家層面的優化開發區域之一,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教育發展同樣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從各項指標數據來看,華東五校的辦學實力幾乎僅次於清北,加之地域優勢明顯,實力相當了得。
  • 京港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成立,你到香港讀大學機會多了嗎?
    今天,「滬港大學聯盟」在復旦大學成立。這是繼今年4月14號京港大學聯盟成立後的香港第二次與內地城市的結盟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都有些院校是聯盟成員。>: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二、京港大學聯盟北京高校12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 全國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成立共青團工作聯盟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 連瑞謙)為貫徹落實團的十七屆二中全會精神,推進實施《學校共青團工作五年規劃綱要》,搭建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共青團工作交流合作平臺,實現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共青團工作的創新發展,在團中央學校部的推動和支持下,全國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共青團工作聯盟於7月2日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正式成立,150名來自全國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的團委書記參加成立大會
  • 首屆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聯盟成立
    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副書記、黨組副書記鄭邦山,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為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聯盟揭牌。會議當天召開了首屆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聯盟成員大會,會上審議通過了《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聯盟章程》。審議通過了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聯盟理事長單位、常務副理事長單位、副理事長單位、理事單位提名名單。中原工學院在會上當選為首屆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聯盟理事長單位。
  • 全國137所高校成功申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教育部公布名單(2020年)
    新疆財經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080910T理學 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簡稱:聯盟)是由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南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54家高校、企業共同發起,於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成立。
  • 聚焦|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了!對外經貿大學舉辦首屆全國...
    徐青森首先代表高教司對研討會的召開和聯盟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並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也是構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的要求,為此,他提出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深化研究、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三點希望,期待未來聯盟能夠通過在以上三方面的深耕,為課程思政的推進發揮積極作用;徐青森還表示希望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能夠對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把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