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教育聯盟共同體成立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為進一步提高全國聽力學專業人才臨床操作技術水平,促進我國聽力學專業教育規範化,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聽力學分會提議的「全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教育聯盟共同體」今天在北京成立。教育聯盟共同體的成立旨在推動高等學校間在專業建設方面的交流互動、取長補短,以期通過理論授課、實操培訓、技能比賽、聯動考試等形式,規範全國範圍內聽力學專業人才水平。首次教育聯盟共同體成員單位包括:首都醫科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昆明醫科大學、濱州醫學院、徐州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

  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49億,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達1.67億,佔總人口的11.9%。「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在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1/3存在中度以上聽力損失。據此推算,我國65周歲以上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約5000萬。」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聽力學分會主委、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長劉博教授在成立大會上說,我國聽力學教育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面對擁有全世界最多聽障人口的現狀,我們國家目前擁有的聽力學專業人才,無論從數量或者專業程度角度來說,是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的。」

  「教育聯盟共同體的成立是我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教育領域的裡程碑事件。我相信通過學校之間的交流互動,必將帶動全國範圍內聽力學專業的發展和規範。我們期待,全國有更多的高校開展聽力學相關專業,加入聯盟,為聽力學專業人才培養獻計獻策。」劉博表示。

  同時為了鼓勵在學業上和社會實踐領域有突出表現的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學生,首都醫科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與瑞士索諾瓦聽力集團以及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合作,開設了針對聽力學專業學生的獎學金計劃。

  「索諾瓦獎學金項目的設立,既是我們對多年來共建校企合作和人才培養的深化,同時也是我們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新的嘗試。希望通過我們的綿薄之力,能夠對學校優秀人才培養有所幫助。」索諾瓦聽力集團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張衛表示,「索諾瓦集團非常注重聽力學人才的培養。我們在中國創建了首家全球聽力學院,以索諾瓦總部強大的專業背景為依託,聯合國際一流聽力學學府與培訓基地,開發出一系列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培養與國際接軌的聽力學佼佼者,讓國內眾多聽障人士不用走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國際級的優質聽力服務。」

  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張旭院長表示,而全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教育聯盟共同體的成立,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規範全國範圍內聽力學專業人才水平。今後,我們將繼續與創新的行業領導者開啟多項合作,推動整個行業共同發展。

  「我相信,教育聯盟共同體的成立不僅會推動高等學校間在專業建設方面的交流,更會進一步規範全國範圍內聽力學專業人才水平。」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聽力學分會秘書長、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應用基礎部副主任王碩女士表示,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聽力學行業得到更快的發展,最終造福聽障人士。

相關焦點

  •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教育聯盟成立 將推動高校在專業建設方面的交流
    由中國醫促會聽力學分會倡議的「全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教育聯盟」今天成立。今後,聯盟將推動高校在專業建設方面的交流互動,通過理論授課、實操培訓、技能比賽、聯動考試等形式,規範提高全國聽力學專業人才水平。
  • 特殊教育、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和教育康復學專業畢業後能做什麼
    2004 年,在黃昭鳴、杜曉新、孫喜斌教授的倡導下,華東師範大學成功申報了中國大陸首個言語聽覺科學本科專業(授教育學學士學位)。2013 年,因所屬一級學科調整,言語聽覺科學本科專業調整為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屬醫學技術類專業(授理學學士學位)。2020 年,華東師範大學獲批聽力與言語康復學本科專業(授理學學士學位),也是華東師範大學首個醫學專業。
  • 華東師大新增醫學類本科專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號)。在醫學院籌建辦公室、教育學部教育康復學系和教務處的共同努力下,華東師範大學2019年申請增設的【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通過教育部備案(詳見下表)。
  • 高中家長注意,華東師大新增醫學類本科專業啦,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高中家長注意啦,華東師範大學開設了首個醫學門類本科專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將列入2020年度本科招生計劃。其實,在還沒有醫學院的情況下,目前華東師範大學臨床醫學學科已成為全校12個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之一。
  • 招生 | 康復醫學院:康復治療學專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康復物理治療專業、康復作業治療專業介紹
    學院辦學以「國際標準」為主導,憑藉學校的優勢資源及有特色的康復醫學教育體系,在全國首批實行康復醫學教育專業分化。2013年進入世界物理治療師聯盟(WCPT)和世界作業治療師聯盟(WFOT)兩大國際組織的專業認證流程,2016年已順利完成WCPT和WFOT的專業認證工作。2017年,基於「國際標準、中國特色」的康復治療專業分化教育模式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增設了「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已列入今年本科招生計劃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增設了「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增設了「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專業代碼:101008T),這是華東師大開設的首個醫學門類本科專業,已列入2020年度本科招生計劃。華東師範大學是中國大陸言語聽覺康複本科專業的發源地。
  • 對我國言語康復學人才培養的寄望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基數巨大,因此面臨的教育問題眾多且複雜。言語康復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就是其中一個顯著的問題。目前我國患有聽力及言語障礙的人數高達2900多萬(第二次全國殘疾人口抽樣調查),但是從事言語康復的專業人員還不到一萬人。
  • 華東師範大學:2020年新增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 19個專業入選國家...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據華東師範大學招辦主任濮曉龍介紹,該校有84個本科專業,1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2020年學校在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生物科學等5個專業啟動「強基計劃」。另外,學校開設首個醫學門類本科專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列入2020年度本科招生計劃。
  • 華東師範大學:首個醫學類本科「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今年招生
    學校成立於1951年,1959年學校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16所重點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06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全面開啟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一流大學的新徵程。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榜中,華東師大共有12個學科進入A類,數量並列全國高校第19位。
  • 2017聽力與言語科學系招生簡章
    創始人鄭億慶教授任系主任,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兼中山大學聽力言語研究所所長,廣東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康復協會聽力與言語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非教授任系副主任,為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聽力學系主任、聽覺與平衡研究中心主任。聽力與言語科學系的建立標誌著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為國內第三家獲得教育部批准的從事聽力學本科教育、第一所成立聽力與言語科學系的高校。
  • 【走進聽力康復學】現代聽力學理念和教育模式講座
    趙非教授對系主任鄭億慶教授為我院聽力與言語科學系的成立與發展上所做出的貢獻和努力表示誠摯的感謝,並希望學生們能夠正確地理解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理念,並將其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喜歡並關注中國聽力與言語科學的發展。
  • 2014-2015年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大學競爭力排行榜
    中心由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圖書情報研究所、數學與統計學院等單位有關學科的研究人員組建而成,是一個文理交叉的跨學科重點研究基地。自2004年起,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開始按年度連續發布《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
  • 言語康復師 全國缺十萬
    新華社記者 杜 宇攝(資料圖片)   針對言語殘障人士的康復教育日益推廣,言語康復師成了新興職業。據日前在滬舉行的首屆教育康復高峰論壇透露,全國尚缺10萬餘名言語康復師。言語康復師緊缺程度究竟如何、他們的整體水平怎樣、面臨著怎樣的困境?6月19日,記者走訪了吉林省聾兒康復中心。
  • ...專業委員會2019年度會議暨第二十四屆全國0-6歲兒童聽力篩查...
    2019年度會議暨第二十四屆全國0-6歲兒童聽力篩查診斷培訓班在山東淄博召開。  黃麗輝在講話中祝賀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耳及聽力保健專業委員會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組成立,感謝各級領導、專家及與會人員對耳及聽力保健工作的支持,祝願淄博市耳及聽力保健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 【好系連臺】走進聽力與言語科學系
    聽力與言語科學系Hearing and Speech Science Department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聽力與言語康復科學系(簡稱聽力言語系)是經教育部批准新設立的專門培養聽力學及言語矯正專業本科學歷人才的一個獨立學系,是國內首先創辦的體系完備、多學科交叉的聽力與言語科學專業,旨在培養從事聽力與言語矯正的本科學歷專業人才,是解決制約聽力學行業發展瓶頸的關鍵
  • 海峽兩岸康復醫學教育資源中心 首屆言語語言病理學專業與聽力康復治療 高階師資培訓班
    海峽兩岸康復醫學教育資源中心首屆言語語言病理學專業與聽力康復治療高階師資培訓班,而內地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較少,缺乏系統化的專業教育,尤其是臨床專業教育資源,更無法提供優質的康復人才培育。導致言語治療師和聽力康復人員在醫療、特殊教育、殘聯機構服務,無法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服務,不能滿足康復市場需求。本中心結合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二十五年的專業辦學經驗、臺灣語言治療師證照制度的專業要求水平舉辦本次培訓班。培訓師資全部由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語言與聽力學系資深教授和相關專業人員承擔,提供語言病理學與聽力康復專業化、系統化、國際化課程。
  • 構建世界紡織教育「命運共同體」 國際紡織服裝職教聯盟在南通成立
    交匯點訊 「紡織之鄉」「教育之鄉」構建世界紡織教育「命運共同體」。5月25日,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高校、企業、行業代表約700餘人齊聚南通,共商國際紡織服裝職業教育合作,共同見證「國際紡織服裝職業教育聯盟」成立。
  • 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學科點聯盟在滬成立
    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學科點聯盟11月28日在華東師範大學成立,以「合作·創新·發展——新時代職業技術教育學科的新挑戰」為主題的「2020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學科建設研討會暨第十四屆中青年職教論壇」同期舉行,來自聯盟單位的60名代表參加線下會議,6000多名成員單位代表和職教界同仁通過網絡參與會議。
  • 北師大成立直屬附校學科教育研究共同體
    成立大會現場新華網北京5月10日電 「從原點到遠點:引領優質發展,彰顯示範品質」——2019年北京師範大學直屬附校工作研討會暨學科教育研究共同體成立大會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行。他指出,希望共同體能夠「將立德樹人作為學校辦學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改革創新引領,創新辦學理念和育人模式「勇於提高站位,做到全國基礎教育的領頭羊,創新辦學理念和育人模式」;加強附校與大學的有機融合「回歸教育初心,助力國家教育強國夢想的最終實現」。
  • 全國傳媒職業教育聯盟成立
    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通訊員 鄧可可 瀟湘晨報記者 李柯夫)12月24日,由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的全國傳媒職業教育聯盟在長沙成立。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29所傳媒類高職學院的代表和文化傳媒行業代表100餘人共同見證了全國傳媒職業教育聯盟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