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世界紡織教育「命運共同體」 國際紡織服裝職教聯盟在南通成立

2020-12-19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紡織之鄉」「教育之鄉」構建世界紡織教育「命運共同體」。5月25日,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高校、企業、行業代表約700餘人齊聚南通,共商國際紡織服裝職業教育合作,共同見證「國際紡織服裝職業教育聯盟」成立。

  國際紡織服裝職業教育聯盟由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擔任理事長單位,緬甸仰光工業大學等14所國外院校、17所國內職業院校、國內外20多家紡織企業及相關機構構成,旨在為全球紡織服裝高職院校、應用科技大學、紡織行業領軍企業、教育協會組織搭建國際教育交流平臺,以產教融合為主線、專業建設為重點、體制機制探索創新為切入點,促進聯盟成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科學研究能力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國際合作與交流能力增強。

  

  中國是紡織大國。「近年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正加速成為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和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告訴交匯點記者,去年,中國纖維加工總量約5460萬噸,佔世界一半以上,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在全球佔比達36%,中國服裝年產量相當於為全世界70億人口每人提供近7件衣服。

  江蘇紡織日出萬匹,衣被天下。江蘇紡織產業規模自2010年以來已連續7年超過1.5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約佔全國的1/5;全省現有規模以上紡織企業7000多家,從業人員300多萬。近年來,江蘇紡織企業加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走出去」步伐加快,從「產品出口」轉為「投資引領」,從「貼牌輸出」轉為「品牌輸出」,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投資了84個實業項目。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國際紡織服裝職教聯盟,正當其時、正當其職。」省教育廳副廳長曹玉梅告訴交匯點記者,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推進職教聯盟實體化運作,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2017年,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教育學會支持下,牽頭成立了中國紡織服裝職教集團,為產業界與教育界搭建了對接對話的平臺。

  

  南通是著名的「紡織之鄉」「教育之鄉」。「作為是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南通曾經創造了職業教育領域的多個『全國第一』。」南通市教育局局長郭毅浩告訴交匯點記者,世界紡織服裝職教聯盟在南通成立,將為推進紡織服裝產業的升級發展提供新動能,在「職教改革20條」、高職擴招100萬人等諸多政策、舉措、要素構成的大背景下,對於推動高等職業院校內涵式發展更具積極意義。

  

  「1912年,張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紡織專門學校,即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學校為我國紡織、服裝行業輸送了數以萬計的人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保剛健告訴交匯點記者,該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現代紡織技術實訓基地、國家級家紡設計師職業資格培訓中心、中國紡織服裝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省先進紡織工程技術中心、省家用紡織品與服裝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在全國紡織服裝職業院校最高規格比賽——全國服裝設計與工藝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共獲得一等獎22個,10名學生獲得「全國職業技能標兵」榮譽稱號,金牌總數全國第一。

  當天上午,國際紡染藝術家聯盟在通同步成立。國際防染藝術聯展在南通五三美術館舉行,展出了來自德國、奧地利、比利時、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13位藝術家、65位高校師生的127幅作品。

  通訊員 黃良斌 程莉 交匯點記者 陳明 賁騰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共商紡織服裝職業教育合作 | 兩國際聯盟在南通市成立
    為期兩天的國際紡織服裝職業教育聯盟、國際防染藝術家聯盟成立大會等活動於5月26日在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落幕。   本次活動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主辦,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共同承辦。活動期間,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高校、企業、行業「織遇江海」,共商國際紡織服裝職業教育合作。
  • 創新行業模式 南通高端紡織產業聯盟成立
    創新行業模式 南通高端紡織產業聯盟成立 2016-10-19 07:45:32 來源:全球紡織網   南通高端紡織產業聯盟昨天成立。
  • 服裝設計強校——武漢紡織大學
    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973」、「863」項目和重點支撐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近200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等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優勢。近幾年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
  • 東華大學校企合作共同開拓「一帶一路」紡織國際教育
    中國教育在線訊 紡織服裝產業「一帶一路」產能國際合作高級研修班近日在東華大學舉行開班儀式,來自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塞爾維亞、伊朗、衣索比亞、柬埔寨等14個國家的35名紡織企業高管、高級工程師、高校教師受邀來滬進行為期三周的研討學習
  • 2020中國山東(德州)紡織服裝科技創新大會召開
    也希望山東的企業在新的時代,在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和創新聯盟平臺能夠繼續秉持創新優先的宗旨,繼續引領中國乃至世界紡織工業的發展。」高勇給予山東的紡織服裝行業極高的評價,他的講話高屋建瓴直擊紡織服裝科技創新的核心。本次大會的召開,正處在「十三五」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面進步,「十四五」即將開局之年。
  • 紡織類專業大學都有哪些?中國紡織類大學排名
    目前學校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入選「211工程」、「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學校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高校,設有研究生院,擁有我國高校唯一一個紡織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紡織之光」2015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CQ特色構建與實踐 李建強、王燕、李德駿、郭泰辰、唐強、謝超 武漢紡織大學 16 藝工融合類院校大學生藝術素質與科學素養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 錦繡紡織 經緯天下
    一、底蘊深厚 體系健全  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1950年開始培養紡織專門人才,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起培養碩士研究生,2017年起開始招收博士生,構建了「本碩博」為一體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 後疫情時代全球紡織及時尚產業發展「雲」論壇開幕
    各地高壓嚴打 失信將被懲戒波音737 Max被批准復航 這家美國航空公司將率普京:納卡停火協議得到遵守 局勢正趨於穩定中新網湖北新聞11月19日電 (鄭婷)為加強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全球紡織行業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一帶一路」紡織高等教育聯盟各單位間的溝通與對話,積極探索後疫情時代全球紡織及時尚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
  • 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了解一下?
    、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國家發改委「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智慧服裝實訓基地」項目建設院校、中國紡織服裝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四川省首批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四川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四川省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院校、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 紡織服裝學院舉行中國傳統印染工藝展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日前,紡織服裝學院與圖文信息中心攜手南通市工藝美術學會聯合主辦了染織非遺傳承與創新中心師生作品展
  • 美好職教為美好生活奠基——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美好職教」踐行...
    美好生活需要靠每個人去努力奮鬥才能實現,而教育承載著培育人們奮鬥精神和錘鍊奮鬥本領最主要的職責。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培養了千萬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也讓受教育者實現了人生價值。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坐落在濱海灣新區。
  • 紡織大省,這樣尋路「雙循環」
    當地逐步形成從上遊毛紡原料初級加工到下遊成品服裝設計銷售、「從羊身上到人身上」的完整產業鏈,畝均產值已超1000萬元。 無獨有偶,作為全國最大的家用紡織品集散地,南通擁有以成品為主的海門疊石橋和以面輔料為主的通州志浩兩大市場,擁有3800多家紡織企業,35萬家紡人口,日均包裹量超220萬件……這樣龐大的基數,讓當地決心將相鄰的兩大市場「合併」,打造全新的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
  • "名豪杯"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服裝設計畢業展演
    相關連結  香港名豪(國際)服飾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名豪(國際)服飾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九十年代初,是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批准登記註冊的專業服裝品牌經營企業,是國內較早一批註冊開發自主品牌的服裝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最早導入CIS管理系統,實施規範化品牌特許經營發展模式的品牌公司之一。
  • 河南服裝:萬億產業整「裝」待發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綜合...
    在河南省服裝協會發起推進的「巧媳婦工程」「安家工程」「品質提升工程」「新興市場拓展工程」「產業聯姻工程」等五大工程的助推下,服裝行業正在取得「裂變式」發展。   「巧媳婦工程」叫響全國。在20多個市縣區就建成「巧媳婦」衛星工廠6800多個,成功整合培訓70萬「三無」人群成為服裝產業大軍,帶動近20萬貧困家庭脫貧,構建優質產能1500億元/年。
  • 「十四五」江蘇將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群,紡織大省這樣尋路...
    眼下,集群化發展已成為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我省有著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的各類紡織集群,面對當前全球紡織業受疫情衝擊和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如何適應「雙循環」格局、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在會場內外引發業界的熱議和思考。
  • 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國際聯盟在武漢成立
    中新網湖北新聞10月24日電 (陳茜 黃妍 童崢)後疫情時代,通識教育如何發揮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作用?武漢商學院黨委書記劉志輝在閉幕式上宣布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國際聯盟成立  與會學者圍繞通識教育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通識教育與當代科技發展、通識教育的運行與保障、通識教育與當代公共健康、現代教育技術與通識課程開發、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在通識教育中的應用等主題開展研討,同時宣布成立應用型大學通識教育國際聯盟,推進應用型高校的通識教育在後疫情時代向縱深發展。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企業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企業 2020-01-08 10:22:21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 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做好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工作
    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做好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工作 2020-06-19來源:《中國教育報》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紡織之光」赴東華大學回訪考察,紡織教育事業發展再譜新篇章
    「在『紡織之光』2019和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各項評比中,我校獲得了多項殊榮,感謝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和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對我校科技創新、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各項工作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廖麗金說道,「『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明年東華大學也將迎來建校70周年,站在新的起點,祝願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