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核心詮釋—從體驗式學習到遊戲化教學

2020-12-16 大白的知識分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家好,我是樂趣體驗的大白,首先感謝重慶陳老師的指點,今天我們將向各位輸出端的知識為:從體驗式學習到遊戲化教學。以下文字部分來自陳老師:

這兩天閱讀了陳老師的文章,觀點也是犀利感同身受,這正和我們目前在市場中定位完美的一致,這篇文章讓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應該開發什麼課程,新員工?管理?團隊?都只是有一些知識儲備而已,毫無實戰經驗,這樣開發出來的課程無非只是網絡拼湊課程而已,回顧自己8年的工作經歷,唯一有的就給不同的人做遊戲的經驗,不如就做個教人家如何做遊戲的課程吧。

體驗式培訓的重點不僅僅是在「體驗」上

2011年入行加入拓展訓練黃埔軍校「人眾人教育」,2012年正式成為人眾人培訓部的一名主訓老師,2013年第一次學習到人眾人的ECC課程,我就一直堅定地認為體驗式內訓課程一定是拓展行業的未來,從那時開始就開始養成一個習慣:根據客戶提出的問題,選擇可以在訓練場上呈現問題的遊戲,在學員可以直觀看到問題導致的結果後,然後再倒入事前準備的理論模型或者工具,所以了解我風格的合作夥伴非常清楚:我會在訓前自己根據問題搜集相應的理論模型,而且會根據不同遊戲的關係,調整前後順序,抓大放小,一擊即中。

做培訓就要明白團隊發展的內核

但實際上在現實中遇到的客戶需求各種各樣的主題,每次都是臨時學習,網上搜集,終究只是淺層次,理論都是網上當的,更不用說工具了,所以每次學員致謝並想跟我保持長期聯繫的時候,內心就開始發怵,因為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近10年培訓的發展迅速,從以前的演講流到現在的乾貨論,企業的培訓越來越務實,沒有原創的理論實戰的經驗,培訓師之路將會越來越難走。

格諾威—他們提出的「建構主義」教學讓我豁然開朗,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以技術為手段,以學員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我更加清楚我過去其實一直遵循的原則,遊戲也好,活動也罷,都只是教學技術而已,如何運用這些教學手段其實也是一種技術,而最需要這些技術是那些真正有理論有經驗的職業培訓師或者企業內部培訓師。

這就是拓展訓練和團建的本質區別

拓展訓練對於培訓行業的最大價值就是普及了體驗式學習,讓大家知道除了傳統的講授式培訓外還有其他的培訓方式可選,但體驗式學習技術不僅僅只是遊戲、活動、還有情景教學、角色扮演、案例教學、行動學習等很多教學模式,所以遊戲化學習只是體驗式學習的冰山一角而已,就連遊戲和活動兩種都是有差別的。

學員收穫和培訓師引導有極大的關係

遊戲是活動的一種,但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能稱之為遊戲,按照簡·麥戈尼格尓著的《遊戲改變世界》中的定義,遊戲具有四大特徵:

1:目標:指的是玩家努力達成的具體結果。

2:規則:為玩家如何實現目標做出限制。它消除或限制了達成目標最明顯的方式,推動玩家去探索此前未知的可能空間

3:反饋系統:告訴玩家距離實現目標還有多遠,它通過點數、級別、得分、進度條等形式來反映。

4:自願參與:要求所有玩遊戲的人都了解並願意接受目標、規則、反饋。

如果說以前的拓展訓練是以遊戲為主,活動為輔(如背摔、高空項目)的話,隨著這些年基於安全考慮和成本考慮,實際上早變成了全部以遊戲為核心了,就連畢業牆這樣的活動項目也加上了規則、反饋把它變成了一個遊戲。

遊戲的背後是一系列管理的核心

但隨著團建時代的到來,教學方式變成了以活動為主了,雖然活動也有目標,但由於缺失了規則限制,解決問題的創造性也就沒有了,體驗本身就成了目的,體驗不再是一種學習手段,也談不上一種教學技術,我想這也是我一直不做旅行式團建的真正原因,當然我更加期望在未來增加旅行式團建,讓這樣的團建也有價值和意義!

遊戲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作為一種教學技術,我覺得是合格的,當然遊戲也分好遊戲和差遊戲,不是所有的遊戲都可以用來教學,有些遊戲我覺得跟學習沒什麼關係,更沒辦法激發人的創造性和思考。

活動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作為一種教學技術,我一直不太接受,尤其是針對企業學員,因為遊戲可以通過規則讓一些問題可以呈現,進而引發學員的思考,而活動在沒有任何規則的限制下,甚至連參與度都沒辦法保證的情況下,又如何激發思考,產出成果。

堅守內心的執著,我們會看到行業好起來

有些人會說」人家就是來放鬆的,不需要什麼收穫「,在後面的文章裡面我會講到這一點,心理學家發現:我們稱之為「娛樂」的每一種娛樂,都不會讓我們感覺好起來,因為太輕鬆的樂趣會讓我們從緊張和焦慮變得無聊和抑鬱。而遊戲得到的心流體驗和自豪體驗是現實中很難獲得。

其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抗拒「團建」的原因,這麼多年,我是能明顯感受到學員的心理變化,以前學員是「期望但有些緊張」,破冰打消了內心障礙後馬上就能積極自願參與,而最近幾年我感覺的「厭惡的應付」,所以不管你如何破冰,都很難打消他們的固定認知,除非他實實在在看到你跟別人做的不一樣了,他們才會放下防備,全情投入,但一旦畢業牆、動力圈、單孔電網這些情感遊戲一上,人家馬上又回到固定認知,你們還是一個套路,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很抵制最後的情感項目,其實我的培訓目標早就達到了,學員也積極反饋了他們的收穫,但這就是行業習慣,所以我也只有在做一些新員工和管理者專項訓練的時候要求最後不做這些情感遊戲,因為跟理論模型沒關係,最主要的是這種情感項目第一次體驗感覺很好,第二次、第三次 ……你自己去想想吧

遊戲背後一定存在著真理

所以我把自己的範圍在縮小一點,我就是一個會做一些遊戲,希望用這些遊戲做好教學工作的一個培訓師,我努力把用遊戲化教學這件事做好就很好了。

正因我們有這樣的行業操守,決定了我們不參與低端市場的價格競爭,同樣是一個項目,1年的培訓師和10年的培訓師操作肯定是不一樣的,所有也衷心的期望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朋友,能夠認識和甄別什麼是好的體驗式培訓,什麼是無效的體驗式培訓!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開展沉浸式、體驗式遊戲化教學模式的調查與分析
    關於幼兒園「去小學化」,鼓勵和支持幼兒園開展沉浸式、體驗式的遊戲化教學,再次成為學前教育行業的熱點話題。 其實,早在2018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就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全國各地的幼兒園及時響應,把涉及小學化的內容換掉,逐步開始採用形式多樣的遊戲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 學期教育模式迎來變革,沉浸式,體驗式的遊戲化學習或加快普及
    就是第七大條:推進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裡面的第(二)點:促進信息技術有效融入學前教育教學過程。鼓勵教師常態化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有效支持兒童開展沉浸式、體驗式的遊戲化學習。我特地在網上搜索查詢了一下,沒有在其他省份的學前教育深化改革實施意見裡面找到相關的描述。
  • 一篇文章讓你明白:什麼是體驗式學習?
    近年來,體驗式培訓,體驗式團建,拓展訓練,乃至遊戲化學習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所接受和認可,甚至教育行業的許多高校機構也在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探索與研究。那麼什麼是體驗式學習呢?相比於傳統的教育學習方式,它又什麼樣的特點?體驗式學習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今天,老羅就用一篇文章跟您聊一聊體驗式學習。
  • 體驗式學習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前面我們有寫過《一篇文章讓您明白:什麼是體驗式學習》,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明白了什麼是體驗式學習,了解了體驗式學習在國外如何一步步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到理論,完善成一種真正成熟的學習/培訓模式。那體驗式學習在我們中國又有著怎樣的發展軌跡呢?又有哪些不同於國外體驗式學習/培訓的本土化特點?
  • 為什麼體驗式拓展培訓師培訓資格認證這麼火?
    目前國內從事體驗式教學預計有10萬人之多,有些人是從銷售、後勤、助教一步步通過多年的付出成長起來的,這些拓展培訓師他們經驗非常豐富;有些則是公司業務需要還沒明白拓展是什麼就當上帶隊教練了,在這些拓展教練當中98%的人都沒有專業證書。
  • 農莊體驗式拓展訓練——青瓦房真人CS
    培訓目的一個卓越的團隊她會吸引優秀的人才從優秀到卓越的蛻變;一個平庸的團隊,她會帶領優秀的人才從優秀走向平庸。如何打造一個卓越團隊?以下問題存在嗎?培訓項目(以下拓展項目為常規展示,有多個培訓項目可以替換)1. 團隊組建 破冰遊戲分隊、選隊長、口號、隊形展示、小隊命名; 破冰遊戲打破尷尬氣氛,使大家達到一個團隊活動的興奮氛圍。2.
  • 學習與反思:回顧北京遊戲化學習大會
    「以學生為中心」意味著:學習者是有自主性的,所以教師要設計真正的「探究任務」給他們;學習者是有動機的,要讓他了解學習目標、成果;學習是建構的過程,需要教師提供學生學習的支架,包括各種形式的學習輔助等。基於這樣的認識,莊教授的團隊整合GPS、VR技術與戶外探索學習活動,開發了從EduVenture到EduVentureVR的戶外探索學習系統。
  • 遊戲化教學 | 讓華頓學子主動學習真實發生
    遊戲化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我們希望讓孩子站在課程的中央,培養華頓學子成為更自主、善思考、會學習的「學習者」,讓孩子們感受到上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從「找」到「讀」再到「演」和「評」,層層深入,不斷增進學習體驗,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發展動作、形象、邏輯推理等思維水平。
  • 現代教學丨例說遊戲化學習的實施與建議
    【摘 要】本文闡釋了在課堂教學中開展遊戲化學習的實施理念,歸納整理了中美兩國中小學的案例,提煉了當前課堂教學中實施遊戲化學習的種類,並提出了設計遊戲化學習的步驟和教學建議,從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起到一定作用。
  • 遼寧兒童拓展訓練
    遼寧兒童拓展訓練,硬體達標,教學設施齊全,素質教育管理訓練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精英齊聚,成為孕育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聖地。遼寧兒童拓展訓練, 我們積極倡導:以市場為導向,以科研為龍頭,以創新為手段,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努力讓孩子們有個快樂的童年。孩子的童年,世界的藍圖!藍圖遊樂是專業研發、生產、銷售各種遊樂設備的廠家。
  • 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路徑與原則
    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路徑與原則【內容提要】本文從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基本路徑和原則兩大方面入手闡述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遊戲是小學生體驗式學習的主要路徑,而要讓遊戲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進入體驗式學習狀態,應該遵循趣味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 玩出精彩、秀出思考 ——記坪外小數項目式學習及遊戲化教學培訓活動
    2020年11月17日,坪外邀請「超腦麥斯創新數學課程」首席教師王聖昌、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章勤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小學數學教師》特約副主編陳洪傑開展「小數項目式學習及遊戲化教學」專題培訓,培訓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王聖昌老師與六(8)班學生共同演繹了一節精彩的數學遊戲示範課《理想國的果實》。
  • 遊戲化體驗助力學習提升 ABCmouse讓孩子快樂說英語
    著名未來學家簡•麥戈尼格爾在《遊戲改變世界》一書中揭示了人類會被遊戲吸引的深層機理——即時反饋,也就是說,遊戲的沉浸感正是來自於精細複雜的反饋系統設計。那麼遊戲如何和教育、學習結合起來,在學習中也能帶來沉浸式的效果?前面談到Shirley寶寶所使用的ABCmouse,就是騰訊教育旗下在線英語啟蒙產品所提供的一種學習和遊戲相結合的創新模式。
  • 吳航:幼兒園教學遊戲化的精神內核與實現路徑
    第一,教學遊戲化應強調教學活動中幼兒興趣性體驗的獲得。教學中幼兒的興趣性體驗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幼兒的「一種情不自禁的被捲入、被吸引的心理狀態」。〔3〕教學中幼兒興趣性體驗的獲得與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兒產生的意義感息息相關。這種興趣不是由外界刺激物激發而產生的短暫的直接興趣,而是教學活動「使兒童能夠聯繫到已經對他有意義的事情」。
  • 用遊戲化思維撬動K12教育,51Talk讓英語學習「返璞歸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南方周末發布《2020中國K12在線英語發展藍皮書》顯示,家長們希望有更多的激勵機制以調動學習積極性,如引入KOL公開課、運用遊戲化思維、用大數據和新技能賦能教學等。針對這一普遍存在的訴求和由此衍生的系列遊戲化教學模式,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特別強調,遊戲化教學是行業大趨勢,但切記,在遊戲化教學上一定要把握好平衡!
  • 團隊建設的有效方式:體驗式學習法
    因此,體驗式學習就有了其他學習方法無法比擬的:它可以讓人十分開放的狀態下,通過親自感受,認識到自身在學習時的優缺點。通過這種在人的心靈最深處施加影響的方式,有優勢效地對學習內容進行認知和掌握。通過一張對比圖,我們可以看清傳統學習方式與體驗式學習法的異同。
  • 建構生活化遊戲化沉浸式教學情境著力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吳江區小學信息技術鄉村骨幹教師培育站第十次研修活動
    本次活動研修的主題是:建構生活化遊戲化沉浸式教學情境,著力培養學科核心素養。圍繞這一主題,省特級教師蘇州市吳江區鱸鄉實驗小學周迎春老師;市學科帶頭人蘇州工業園區第二實驗小學劉海武老師;市學科帶頭人鎮江市丹徒區三山中心小學劉海老師;區學科帶頭人蘇州市張家港市南沙小學黃正芳老師分別進行了線上課堂展示。此次活動還有幸邀請到了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信息中心肖年志主任進行主題講座。
  • 耐思糖果少兒英語情境化教學,互動體驗式課堂助力少兒英語
    更加意味著同學們在學習上需要花更多的功夫,以及在學習方法方式上的更新。如何讓同學們在英語使用上,把英語當做語言工具來靈活使用是一個重大的難點。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們的英語聽說讀寫,培養語感,能夠靈活使用並生活場景化運用英語,就變得迫切。耐思糖果少兒英語獨特全英文情境化教學,互動體驗式課堂助力3-12歲孩子從小培養英語思維,讓孩子接觸優質的英語教育資源去學習英語。
  • 體驗式拓展培訓對當代青少年的意義
    所以在學習之外如何教育促進孩子全面發展,也是當下社會重大難題。而體驗式拓展訓練正好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它鼓勵孩子們走出校園、走出家門、走向自然,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拓展項目,讓孩子們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孩子們也能夠享受自然親近自然,開闊心胸。
  • 合肥瑤海區戶外拓展訓練
    合肥瑤海區戶外拓展訓練,合肥勇者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內一家專業從事體驗式培訓的機構。合肥瑤海區戶外拓展訓練, 更有「祈年吉祥」之意。是我們心中的理念、我們生活的動力。製作完畢後,將我們的巨龍舞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