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路徑與原則
【內容提要】本文從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基本路徑和原則兩大方面入手闡述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遊戲是小學生體驗式學習的主要路徑,而要讓遊戲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進入體驗式學習狀態,應該遵循趣味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激勵性原則。體驗式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現今越來越受到英語教師的關注.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在體驗中去感知、去領悟知識,並在實踐中體驗語言的運用,體驗式學習給語言學習者帶來新的感覺、新的體驗,學生大量接觸真實、地道的英語,在主動積極的體驗中掌握並拓展知識的重要性。
【關鍵詞】體驗式 路徑 原則
新教育改革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向自主學習轉變,倡導實施人性化關懷,倡導學生在課堂裡積極參與。《課標》也明確指出「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和參與。在英語課程屮,應努力倡導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建構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而且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探究等活動方式,完成任務和實現目標,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這就說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大量接觸真實、地道的英語,在主動積極的體驗中掌握並拓展知識的重要性。
體驗式學習指學習者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現今越來越受到英語教師的關注.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在體驗中去感知、去領悟知識,並在實踐中體驗語言的運用,體驗式學習給語言學習者帶來新的感覺、新的體驗, 加深了學習者的記憶和理解, 促進了其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儘可能地開展遊戲活動,可以使學生有效進入體驗式學習狀態。
一、遊戲是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基本路徑
遊戲作為深受小學兒童喜愛的活動形式,可以調節學生注意的分配, 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直接興趣,保證課堂學習的效率, ,創造真實多變的教學環境,提供新奇有趣的操練形式,一直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採用。
(一)利用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遊戲能夠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慢慢的就會覺得英語學習英語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能夠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它關係到學生今後的發展和教師能否順利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各種有趣的遊戲活動來輔助教學。例如精通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大量的Let's play和Let’s act的內容,教師可以設計各種有趣的遊戲活動來輔助教學。如「高低聲遊戲、「偵探遊戲」、「找朋友」、「傳話」、「唱反調」、「探囊猜寶」、「接龍遊戲」等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六單元水果類單詞時,為了幫助學生操練,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大的紙盒子,裡面放有各種水果實物。課堂上,當拿出那個漂亮的盒子時,學生們眼前一亮,又故作神秘地對學生說:There is a magic box. Who wants to touch and guess? 讓學生動手摸一摸,並要求學生運用句型「Is this a/an…?」來提問。學生們積極參與,躍躍欲試,都想親自動手摸一摸,並自然地運用所學進行操練。
(二)遊戲能夠化難為易
英語課堂遊戲不是因為好玩而遊戲,而是用遊戲代替了重複操練和機械操練,避免了英語課堂的枯燥乏味。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Is this your…這一句型時,教師可以和同學們玩了一個偵探遊戲:一名同學作為偵探站到教室最前面,蒙上雙眼,老師從任意學生的桌子上拿一個學習用品放到講桌上。這時,偵探睜開眼睛,拿起這個學習用品來找物品的主人。其餘同學一起重複「Is this your…」,同時用高低音來提示偵探,如果偵探離物品主人很近,同學們的聲音就會很小,反之就會越來越大。偵探可以有三次機會來詢問同學「Is this your…」找對了就會有獎勵,錯了就要表演一個小節目。在遊戲中,同學們會用高低聲來提示偵探,一直在重複著本課的重點句型,但是,這和機械重複相比,少了枯燥,學生一直都是興高採烈地參與,並且不知不覺就已經掌握了這一句型並能夠熟練運用。
(三)遊戲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的學習最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所學語言進行有實際意義的交流,就是要能夠正確流利地表達出來,也就是能夠準確大膽的地說出來。這是學習英語的首要任務也是最終任務。但是往往由於學生們膽小害怕,不敢開口,怕自己說錯,不敢開口表達,更別說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了。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儘量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遊戲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遊戲幫助學生創設了輕鬆自然的語言環境,讓學生不再緊張害怕,使他們能夠主動開口說英語,遊戲中操練要比學生機械重複教材內容效果要好得多,口語水平也自然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學五年級第四單元對話後,讓學生們扮演小記者,採訪其他人。運用 「What does your uncle/aunt do? My uncle/My aunt is a /an…. Where does …work? He/She works in….」等句型進行交流,並試著填寫問卷調查表。
(四)遊戲能夠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英語課堂中,老師將單調的機械重複轉變為學生樂於參與的遊戲環節,教師和學生一起遊戲,一起加油,一起大笑,能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會跟老師更親近。課堂學習氛圍就會變得諧、民主。在操練課堂遊戲時,教師可以是導演,還可以是參與者之一。學生可以是演員,也可以是導演,還可成為主持人、裁判員等等。在遊戲中,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鍛鍊。師生一起玩、說、表演,其樂融融,課堂氛圍愉快融洽,教學效果自然比枯燥乏味的課堂要好很多。
二、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原則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課程目的提出: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要求,小學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最熱鬧,最好玩的就要數遊戲活動了。在英語遊戲活動中遵循哪些原則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進入體驗式學習狀態呢?
(一)趣味性原則
只有生動有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才能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趣味性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的前提。因此,教師應該遵循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需求,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樂於並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並渴望展示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大膽地用英語跟老師、同學交際。只有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所學的內容後,才會使他們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
(二)主體性原則
對於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愛護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和 長處。 只有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親身體驗,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才是真實有效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的一切活動應該讓所有學生都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不能只適合部分好學生,而讓其他學生當觀眾,這樣的教學活動可能會讓沒有參與的學生對以後的學習都失去興趣和信心。
(三)激勵性原則
使用體驗式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評價環節必不可少,教師要善於抓住評價時機,通過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課堂學習行為等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評價中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並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對學生的出色表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力爭使每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從而激勵每一個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來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遊戲是小學生體驗式學習的主要路徑,而要讓遊戲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進入體驗式學習狀態,應該遵循趣味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激勵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