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建設有品位 群眾生活有品質——聚焦南昌縣2020年高質量發展...

2021-01-11 澎湃新聞
城鄉建設有品位 群眾生活有品質——聚焦南昌縣2020年高質量發展成績單之城鄉建設篇

2021-01-10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深入實施「北融南擴、東拓西連」戰略,大力推進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動,成功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在複查測評中成績排名全國縣市第十名,獲得中央文明辦的通報表揚;黃馬鄉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翻開南昌縣2020年高質量發展成績單,城鄉建設篇章碩果纍纍。

近年來,南昌縣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大手筆、高起點、高標準描繪城鄉發展藍圖。同時,按照「拉開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宜業宜居」的要求,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並重,以「繡花」的細心和耐心,加快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狠抓城市精細化管理,使得城市功能不斷升級,城市顏值不斷刷新。

城鄉建設有了品位,群眾生活自然就有了品質。

新農村建設 讓村民看得見「幸福」

一幢幢藍瓦白牆的農家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水泥路縱橫交錯,一面面內容豐富的文化牆展現著時代新風……走進南昌縣向塘鎮劍霞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機勃勃的秀美農村景象。

鄉村顏值提升的背後,離不開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完善。近年來,劍霞村圍繞「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態宜居」目標,全力推進和諧文明鄉村建設,不斷提高全村群眾的整體素質,初步實現了「內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發展生產力」的目標,先後被評為省市縣三級文明村、南昌市衛生村、南昌市生態村。

「現在的劍霞村村風和暢、村民富裕、村莊美麗。」劍霞村黨委書記吳來寬說,下一步,劍霞村將繼續以問題為導向,補齊短板,不斷夯實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塑形的同時,更要塑魂。顏值提升了,鄉村的氣質也要提升。在移風易俗方面,劍霞村每月定期更新本村身邊好人榜,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同時,通過成立村民理事會等,有效解決基層矛盾糾紛,提升全村和諧指數。

在南昌縣,像劍霞村這樣的「精美村點」共有30餘個。近年來,南昌縣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目標要求,以「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行動。2020年,共投入資金1.416億元,對全縣472個新農村點開展整治建設,完成改水848戶、改廁1508戶、改路86.8千米、改溝135千米、改塘115個,打造了一批具有鄉土氣息、農村韻味的花園、菜園、果園等,探索出了符合全縣實際的村莊整治新路徑。

老舊社區大改造 改出居民生活品質感

走進新改造的蓮塘鎮蓮墾社區,景象讓人眼前一亮。小區路面平坦寬闊,花園綠地被打理得井井有條,樓房外立面整齊劃一,已經讓人很難聯想到它曾經的樣子。

改造前的蓮墾社區屬於典型的老舊小區,由於年代久遠,基礎設施陳舊,環境髒亂差,嚴重影響了社區居民生活。為改善老舊小區環境質量,提升居民滿意度、幸福感,南昌縣投入8000萬元,對蓮墾社區及彭家村周邊進行精品改造,讓社區盡顯智能化、人性化、生態化新魅力。「社區改造後,環境更好了,我們心情也舒坦了,以後的生活一定會更好。」蓮墾社區居民劉秋霞說。

老舊社區因功能陳舊、配套不齊而影響居民生活,是城市發展的一塊心病。自2019年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工作開展以來,南昌縣陸續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全面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實實在在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先後投資5.47億元,重點推進了12個老舊社區改造工程以及1個精品社區綜合改造工程,改造面積達41.8萬平方米,惠及7944戶居民。

完善交通路網 搭建城鄉發展「快車道」

1月4日,在南昌縣桃新大道項目施工現場,只見多臺吊機正在輪番作業,施工人員忙著拆除鋼製支架,熱火朝天。「目前,項目的整體進度已完成35%左右,下一步我們準備趁著晴好天氣,加快施工進度,爭取整個工程於今年年底竣工。」南昌縣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市政工程部副經理徐曉鵬介紹說。

不遠處的河洲路綜合管廊項目施工現場也是一派繁忙景象。施工人員經歷400多天的艱苦奮鬥,已完成河洲路主幹道及東側明渠、河州路地下管廊主體及附屬設施安裝,高壓電線、給排水管已入廊,燃氣入廊事宜正在積極洽談當中。「目前,綜合管廊主體結構已經全部完成施工,正在進行管廊內部清理、裝飾施工。」徐曉鵬介紹道。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為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近年來,南昌縣重點推進了桃新大道、澄湖北大道東延等路網項目。其中,桃新大道南起南外環高速,北至昌南大道,全長9.22千米,項目設計定位為「高架快速路+地面輔道」的高效出行通道,建設內容包括道路、橋梁、排水、交通設施、綠化、亮化、強弱電等,建成後對外可以完善高架快速路網,對內作為城市主幹道可完善內部區域路網,極大地緩解交通壓力,對南昌市西南片區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此外,該縣先後完成了蓮西大道提升改造、濱江高新技術產業園路網等13個重點項目,並持續推進鬥南路、向塘物流基地路網建設,搭建城鄉發展「快車道」。

而隨著高鐵南站的開工建設以及地鐵3號線的開通運營,南昌縣不久後將進入「雙鐵」時代。

走進昌南大地,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眼春。城市裡,高樓鱗次櫛比,道路寬闊暢通,圖書館、體育館綻放迷人魅力;鄉村中,冬日暖陽玉米金黃,村史館留住鄉愁,廣場舞跳出幸福感,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路暢、景美、顏值高,一個生機盎然、宜居宜業的現代新昌南正款款向我們「走」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班班通建設」助推南昌縣教育信息化新跨越
    2014年下半年開始,南昌縣通過2014-2015標準化建設、「薄改」工程、教育信息化、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上級專項資金和學校自籌資金、全縣教育技術統籌資金項目,逐年為全縣中小學校配備了「班班通」終端設備,主要有希沃、鴻合和長虹等幾個品牌。
  • 提速城鄉融合 讓更多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桂城提出,將以2020年7月制定的《桂城街道推進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總抓手,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實現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的突破口,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的城市空間新格局。
  • 全會圓桌︱緊扣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著實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全會提出四項重點工作,其中「緊扣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著實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讓與會代表感觸頗深。談當下、話未來,與會代表紛紛圍繞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三個方面暢所欲言,交流感悟。
  • 讓江蘇人民的生活家園更美好——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
    「十三五」期間,江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強富美高」宏偉藍圖,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和美麗田園鄉村建設為抓手,推進美麗江蘇建設,致力為人民打造「城鄉融合、美美與共」的美好生活家園,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實現了6個「邁進」。
  • 雲南:積極創新 務實作為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決策部署,積極創新、務實作為,有力有效推動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 漣水縣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城鄉
    漣水縣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城鄉 發布日期:2019-02-12 10:21 來源:淮安市漣水縣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2018年以來,漣水縣圍繞城鄉建設高質量,努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2019年,漣水縣將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城鄉。重抓項目,改善城市面貌。堅持項目為王,進一步完善城鄉基礎功能,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以群眾所需為落腳點,加快老城改造。實施道路、綠化、亮化等項目,進一步提升市政功能;啟動漣東一乾渠排澇泵站、炎黃大道過路涵改造等工程,有效化解「雨季看海」的城市頑疾;實施漣河風光帶提升工程、新一中南側遊園等項目,進一步提升城市綠色生態底蘊。
  • 南昌縣:常態長效抓創建 共建共享文明城
    2017年11月14日,南昌縣成為全省首個「全國文明縣城」;2020年11月10日,根據中央文明辦公布的結果,南昌縣經複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縣城」榮譽稱號,並在複查測評中排名第十,被中央文明辦通報表揚;在今年11月20日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南昌縣黃馬鄉獲評「全國文明村鎮」。「文明創建是一項『為民靠民惠民』的工作。」
  • 南昌縣:加大農村校園文化建設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為此,建議南昌縣教體局加大農村中小學文化建設、增設農村學校校園文化硬體設施,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生活。作為一名常年工作在基層的人大代表,李清軍這些年一直關注如何改善農村教育教學條件和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在南昌縣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他提出了有關加大農村校園文化建設力度的建議。
  • 走好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 開創「新武江新經濟新生活」嶄新局面...
    武江將始終對標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發展第一要務,突出創新第一動力,切實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三五」以來,武江區城鄉發展雖然取得明顯進步,但城市發展不充分、農村發展短板突出的問題依然嚴重。「高質量發展是城鄉協調的高質量發展。」
  • 以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 韓 冰要破除桎梏,加快變革,奮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匯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磅礴偉力。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深入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提出要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高品質生活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珠海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彭甦:推動我市住房城鄉建設...
    、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重點工作,奮力開創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新局面,努力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典範作出住建系統應有貢獻,讓市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造高品質生活
    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造高品質生活   唐良智代表(重慶市市長)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我們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 品質提升、城鎮建設...緊抓這些「關鍵詞」打磨,滇南明珠熠熠生輝
    蒙自市圍繞建設人民滿意城市為目標,以開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動為牽引,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為重點,以加強行業監管為手段,大力推進建築領域民心工程。不斷規範建築和房地產市場秩序,著力在開拓創新上下功夫。提升城市品質,奮力推進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
  • 邁向高質量發展標杆的四個關鍵詞
    獲評「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位列「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63位,為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佛山邁過GDP萬億元大關,南海再次提出弘揚「南海精神」,丹灶迎來「雙區」建設等一系列機遇。站在新的起點上,丹灶如何聚勢聚力、聚焦攻堅,加快建設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答案就在產業發展、環境建設、城鄉融合、基層治理這四個關鍵詞中。
  • 品質市中爭當「五個濟南」建設排頭兵——「聚精會神學思幹 聚焦...
    今年以來,面對發展空間受限、戰略支撐不足、土地平衡倒掛等困難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中區居危思為、變危為機,突出城鄉融合和產城融合雙輪驅動,攻堅克難、聚焦提升,努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一年,市中區大力度攻堅項目建設。
  • 高質量發展有了「度量衡」
    當前,順德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突破口,破解了深層次問題,釋放了發展新空間,重塑了城鄉形態,為全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探索貢獻「順德樣板」「順德示範」。在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進程中,順德始終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是其中的工作任務之一,也是推進實驗區工作的新探索。
  • 寧夏:繼續建設美麗新寧夏 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平穩發展住房保障步入最好時期把市場調節和政府保障有機結合,不斷健全城鄉住房保障體系,解決好事關民生福祉的群眾住房問題結合脫貧攻堅戰略實施,順利完成19.08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窯危房改造,圓滿完成「住房安全有保障」脫貧攻堅任務,改造後的危房已成為寧夏美麗鄉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進入國家危房改造激勵省區行列。
  • 南昌縣2000萬元打造公共閱讀空間
    南昌縣2000萬元打造公共閱讀空間 2020-12-23 1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城鎮建設品質,加快城鄉融合~州住建局局長這樣說…
    提升城鎮建設品質,加快城鄉融合~州住建局局長這樣說… 2020-12-17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打造新型城鄉關係,實現高質量城鄉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我國目前仍存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並將「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作為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