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文化改編? 編劇蘆葦:好電影全世界都看懂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如何跨文化改編? 編劇蘆葦:好電影全世界都看懂

2016-12-08 10:27: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曦

合影

  中新網12月8日電 如何在劇本中融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與跨國團隊合作、溝通?如何談一場文化碰撞的「戀愛」?7日,第二屆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在天津舉行,日本編劇荒井晴彥、法國導演弗裡德裡克·奧伯汀、好萊塢編劇史蒂文·加裡·班克斯和中國編劇蘆葦齊聚一堂,暢談編劇跨國合作可能性。

  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閻曉明提到,這幾年中國電影發展非常快,但票房和口碑好的電影越來越少,因此需要創作者有獨到的間解和天才的想法。

  作為威秀電影亞洲公司總裁的艾秋興在跨國電影合作上頗有經驗,她拋磚引玉地提起了在日美合拍片《最後的武士》。荒井晴彥表示:「就我來看,這部影片的完成度不是很差」。

  在此之後他批評了日本電影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現象,很多日本電影國內反響平平,在國際電影節上卻收穫頗豐。「他們是站在歐美的視角上拍的,如一說到日本,就是武士、切腹或者藝伎這些要素都是必須存在的,這恐怕是為了滿足外國人的一種需要吧。」

  說起代表日本的一些電影導演,像小津安二郎、黑澤明、溝口健二這些導演。黑澤明很多都是改編莎士比亞的原著,荒井晴彥稱之為:「屬於全世界的黑澤明」。他的這個電影是貫穿東西文化的感覺。小津著名的《東京物語》也是有這樣的關係。他認為真正日本式的電影應該是任俠片(相當於中國的武俠片):「主要表達的一個主題是關於日本式的人情,就是一個公理、道理和人情的主題,但很可惜這種電影在世界上沒什麼市場」。

  荒井晴彥向青年編劇建議,如若遇到跨文化題材的劇本「我們首先必須要學習我們要寫這個對象的國家文化和歷史。」

  針對跨文化改編的難度這個問題,蘆葦舉《霸王別姬》說,他回憶起這部佳作在坎城電影節第一次公映的時候,鼓掌聲長達十分鐘。蘆葦感嘆:「有的人以拿中國的區域文化或者拿一個全世界各地的區域文化來作為藉口,我覺得這是對電影的特性和特點不夠自信的緣故。其實真正好的電影,全世界都可以看懂。」

  據悉,第二屆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是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攜手天津濱海高新區管理委員會、中國(渤龍)影視產業基地主辦,北京銀夢影視文化藝術公司、深圳市新格局投資有限公司、天津星夢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天津高新區承辦。(完)

相關焦點

  • 編劇蘆葦:我們這個時代是個經典作品的荒蕪時代
    中青報:現在,海外獲大獎的中國電影少了,甚至參賽的也少了。蘆葦:今年藝謀的片子沒有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真是讓我感到意外。我們這個水平,舉個不妥當的例子,連參加奧運會都困難了。從思想性、專業性來看,作為一種文化傳承的媒介,中國電影還是比較業餘的。
  • 蘆葦:按中國電影現狀 還是不要動《白鹿原》
    ●2002年 西安電影製片廠買下《白鹿原》電影改編權。  ●2004年 蘆葦推薦王全安擔任導演。  ●2005年 《白鹿原》拍不下去。  ●2006年--2007年 王全安退出該片。蘆葦先後邀請陳凱歌、張藝謀加盟,未果。  ●2007年--2008年 從2003年改編《白鹿原》劇本開始,蘆葦先後寫了七稿。
  • 科幻類編劇寫作熱潮:科幻電影是如何講故事的?
    為探討科幻電影劇本的創作與改編,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主辦、搜狐文化協辦的「科幻電影是如何講故事的」座談會於11月7日(周六)下午在北京庫布裡克書店舉行。北師大教授、科幻作家吳巖,職業編劇人老丘,電影策劃、編劇麥田,國際電影製片人董璦琿應邀出席,他們圍繞《科幻電影寫作》一書,現身說法,與眾多到場的編劇、科幻影迷交流互動,分享了各自對於科幻電影劇本改編的工作經驗和思考。
  • 迪士尼宣布開拍《小鹿斑比》改編電影,《驚奇隊長》編劇確定加盟
    不知道大家在去年被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轟炸得如何呢?如果你覺得還不夠,那麼迪士尼影業在今年仍有著無數改編電影等著你觀看,但假如你早已經對這一系列電影感到厭煩的話,編輯建議你,接下來的報導還是先別看比較好,因為在今天一早有最新消息傳出,迪士尼有望將旗下經典動畫—《小鹿斑比》翻拍為真人版電影上映!
  • 從跨文化交際角度談中國翻拍國外電影現狀
    摘要:近年來國產電影掀起翻拍熱潮,在眾多翻拍片中,不乏「本土化」失敗的案例。本文從跨文化角度淺談中國翻拍現狀,對熱度極高的典型翻拍作品進行解讀,並探討翻拍時如何根據跨文化差異對電影文本進行本土化的改寫與融合。
  • 淺析「十七年」文學與電影的跨文化傳播
    摘 要:縱觀中國電影發展史,在「十七年」期間曾出現了一波文學與電影的跨文化傳播熱潮。本文首先就文學與電影這兩種藝術形態之間密切的關係進行分析;其次,對「十七年」這一特殊時期的電影發展的歷史背景及其特點進行概述;最後以小說《祝福》的改編為例,通過對《祝福》的改動,做到了由小說至電影的藝術創作,也成為「十七年」期間文學與電影跨文化傳播的範例。
  • 如何快速成為一位合格的影視編劇?(附錄推薦書單)
    編劇是一種職業,是一門手藝,也是一門藝術。編劇是影視劇創作中,第一個為最終成片設計視覺體驗、情感體驗的人。劇本寫作實際上就是通過文字來分享情感和價值觀,作為編劇,都有一種向全世界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強烈欲望。我也相信你們正是有了這樣的表達欲望,並且對影視這種形式感興趣,才會來學習編劇,這是我們的初心。
  • 知名編劇稱陳凱歌走下坡路:《霸王別姬》等高成就電影沒參與編劇
    3月31日,我國有名的編劇蘆葦在接受訪問時被問到如何看待陳凱歌導演,他耿直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即認為他一直在走下坡路。因為在他看來,陳凱歌導演有兩個著名電影作品都是他沒有參與編劇的,這兩部分別是《黃土地》和《霸王別姬》。
  • 《霸王別姬》蘆葦道歉:望得到諒解
    原標題:《霸王別姬》蘆葦道歉:望得到諒解 《霸王別姬》  南都訊 記者陸欣 昨日,著名作家、知名編劇李碧華的版權代理公司通過律師發聲,稱內地知名編劇蘆葦計劃出版《霸王別姬》電影劇本的行為涉嫌侵權。
  • 凡是由名著改編成的電影,都成了經典
    導語:凡是由名著改編成的電影,都成了經典名著的威力!改編成電影全都是經典國內影視市場上目前最流行的趨勢就是IP劇,什麼是IP呢?就是由熱門小說或者是遊戲改編的電視劇,但其實遊戲小說改編電視電影真的是現在才開始的嗎?
  • 跨文化視域下好萊塢電影的傳播研究
    摘 要:跨文化傳播促進了多元文化的生成和發展,加速了文化全球化進程。本文以好萊塢電影的跨文化傳播境況及其產生的影響為研究對象,分析好萊塢電影文化傳播霸權的取得,探究如何借鑑好萊塢電影模式使中國電影得到長足發展,以期為中國電影的誇文化傳播提供參考。
  • 由小說改編,卻超越原著的經典電影大推薦
    由小說改編,卻超越原著的經典電影大推薦在過去很多的經典的電影裡,找到了不少同樣是由小說改編,電影和小說一樣經典,甚至於電影改編之後超越原著小說的ip精華,為各位進行推薦。《教父》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馬裡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託·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
  • 諾貝爾文學獎x電影:海明威改編影片失意、福克納更適合做編劇?
    鮑勃·迪倫靠吉他贏來銀幕角色、海明威小說出色但改編影片失意、福克納更適合做電影編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眾多作品都被搬上過大銀幕,雖然眾多改編之作良莠不齊,甚至是不如意者居多,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文學和電影在形式上的區別,但文學和電影永遠互相影響;無論是原著改編還是參與編劇,各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文學史青史留名之餘也在電影史中留下了自己個性鮮明的印記。
  • 怎樣改編電影劇本的實用技巧?(珍藏版)
    很多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出品方和製片人在拿到大IP的小說後,都是要請專業的編劇來改編劇本的。而很多編劇也經常收到影視公司的改編劇本的邀請。作為專業的電影編劇,下面我就來告訴你專業改編電影或者電視劇劇本的要點和實用技巧。1、編劇基本上是說故事的人。編劇是說故事大傳統中的一個分支。
  • 電影《三灣改編》正式啟動
    本報訊 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危春勇報導:「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 「官兵平等」……反映中國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三灣改編》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12月18日上午在八一電影製片廠舉行。
  • 王朔的一句評價,道破好作品的本質,打臉
    此外,在一篇名為《大片不是好電影》的文章中,也有過提及: 那時作家比導演紅,一個年輕導演傍上一個好作家,拿著劇本一拍就紅了,作品也不寒磣啊,現在說的好作品,都是那個時候作家作品改的,陳凱歌、張藝謀的都是好作家改的。到他們(自己)做的時候,就成了《英雄》。
  • 改編IP作品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12月10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論壇」亮相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與會專家圍繞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編劇小白如何晉級電影劇本達人
    成為一名電影編劇,需要何種的特質或者能力?新入行,有什麼好建議?多少能給你一些幫助。基於「沒有系統學習過編劇技術和理論,也沒有影視項目經驗」的零基礎假設,我這麼總結回答你吧,想到什麼再來補充。為什麼中國沒有好編劇?為什麼一個電線桿子倒下來,砸了十個人,五個人是編劇五個人是導演,但是中國電影電視劇還是這麼爛?因為,沒有人相信,編劇,是,有,門,檻,的。
  • 烏爾善導演《一人之下》電影三部曲,劇本如何改編你才能滿意?
    當然不是,很明顯是在不經意間想掀起一波一人粉絲對電影版的期待熱度,順便從中發掘到一些有趣的創意靈感,所以才叫「電影《一人之下》故事改編創意」!那麼既然僅是「創意」即可,菜鳥還真想好好聊聊這個劇本改編。《一人之下》三部曲,史詩級難度的改編劇本!
  • 北電成立 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
    本報訊(記者 肖揚)第十一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金字獎」高峰論壇結束後,當晚舉行了頒獎典禮,賈樟柯、張猛、薛曉路、蘆葦、鄒靜之、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等名流雲集。在頒獎典禮上,北京電影學院宣布正式成立「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鄒靜之擔任名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