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農場名單出爐!海南農墾這三家農場公司上榜

2020-12-19 瀟湘晨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7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近日,農業農村部農墾局公布第一批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農場名單,共有51個農場成為第一批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農場。其中,海南農墾東昌農場有限公司、海南農墾神泉集團有限公司、海南農墾西聯農場有限公司被列入編纂農場名單。

據介紹,組織編纂中國農墾農場志,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墾改革發展文件精神、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農墾精神、推進農墾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對於記錄農墾歷史、梳理農墾發展成就和經驗、展示特色農耕文化、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將統一志書冠名和封面設計,統一組織志書審查驗收並公開出版,形成中國農墾農場志書系列。

據了解,海南農墾東昌農場有限公司於2016年6月29日掛牌成立,系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二級企業,該公司主要發展胡椒、荔枝、龍眼等熱帶農業產業。其中擁有2.2萬畝胡椒的生產基地獲國家胡椒標準示範基地、歐盟胡椒良好農業(GAP)認證,成為全國最大的胡椒生產基地,「昌農」牌胡椒獲海南省著名商標。

海南農墾神泉集團有限公司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境內,屬三亞東大門,依傍海榆東線高速公路,距海口市228公裡,至三亞市38公裡,是一個以橡膠、芒果、熱帶高效農業、溫泉旅遊開發、熱帶農業觀光旅遊、房地產等項目經營為主的綜合性國有大型企業。

海南農墾西聯農場有限公司於2017年3月23日成立,位於海南儋州市市郊,毗鄰洋浦經濟開發區,距西線高速公路入口處22公裡,離儋州市區7公裡。公司場部的土地與市區接壤,被儋州市政府規劃定位為那大城區的北部片區門戶和重要綜合服務區,儋州市特色旅遊小鎮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及貿易中心。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南農墾首個「共享農莊」在南田農場啟動建設
    海南農墾首個「共享農莊」在南田農場啟動建設。 人民網訊 3月18日,海南農墾首個「共享農莊」在三亞市海棠區南田農場舉行奠基儀式,意味著海南農墾第一批共享農莊進入實際操作的建設階段,探索改制後的農場全新發展模式,讓農場職工享受新時代的發展紅利。
  • 三亞南新農場:打造海南農墾改革排頭兵
    南新農場老房子。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在海南農墾改革的大潮中,擁有較長歷史的老農場未來的路怎麼走,是很多農墾人面臨的難題。三亞南新農場是擁有60年歷史的老農場,2016年末整建制移交三亞管理,在三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通過紮實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內部管理、理順歷史舊帳、進行公司化改制、完善黨組織建設、加強職工利益保障等方面的精心努力,老農場煥發新面貌,為海南農墾老農場的改革發展探出了新路。6月14日,南海網記者走進三亞南新農場,探尋他們的改革之路。
  • 看南田農場今朝變化 話海南農墾未來發展
    這些老幹部們大部分見證了南田如何由一個特困企業嬗變為海南農墾乃至全國農墾改革發展的一面旗幟的全過程,當他們再次踏上南田這片熱土,參觀了神龍谷溫泉主題公園、神泉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神牛會所、陶然灣、六和悅城等一批省重點項目,併到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參觀了海南農墾熱帶產品營銷有限公司新設立的海墾特產專區,親眼目睹了南田日新月異的變化,被南田農場20多年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所震撼。
  • ———海南農墾南田農場企業文化建設紀實
    近年來,海南農墾南田農場堅持依靠職工辦企業,以「讓職工當家作主」為核心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打造發展「軟實力」,實現企業發展與職工利益雙贏,促進企業和職工共同發展、共享成果、共促和諧,生動詮釋了企業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和時代要求。
  • 海墾農場公司化改造風生水起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在國務院文件中,明確要求推進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海南農墾企業產業化經營,適時組建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對於不具備條件組建企業和企業集團的農場,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併入周邊鄉鎮或單設鄉鎮和管理區。  海南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把實現農墾總公司獨立運作和加快農場公司化改造,作為今年農墾改革工作的重點。
  • 海南農墾南田農場幹群一心 群策群力謀發展成效顯著
    《新聞和報紙摘要》6時55分報導,海南農墾南田農場幹群一心,群策群力謀發展,成效顯著。10-08-23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在三亞南田農場,身著亮麗芒果服的職工為客人唱起了南田迎賓曲,唱出了南田人獨有的豪邁與激情。  始建於1952年的南田農場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90年代初卻淪為全國農墾十大虧損農場之一。
  • 海南農墾復工復產進行時⑩|「白沙紅」飄香 海墾龍江農場公司智慧...
    海南農墾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必須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用「暖招」「實招」推動下屬企業滿負荷復工復產。海墾人攻克難關,危中尋機,加快發展。即日起,南海網、南國都市報、海南農墾網推出《海南農墾復工復產進行時》系列報導,帶你走進墾區復工復產第一線,聽一聽特殊時期的生產故事。敬請關注。
  • 感動海南農墾(兵團)知青人物評選結果公示
    3、東嶺農場(2師4團)知青烈士群體。廣州女知青胡志紅、程明蓉、謝紅軍3人1968年下鄉,1970年6月28日為保護農場水電站大壩安全,與特大洪水搏鬥壯烈犧牲,1982年7月被民政部批准為革命烈士,是海南墾區第一批知青烈士,她們都是海南農墾創建50周年百名功勳人物,其紀念碑和墓地已成為農墾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4、廣青農場(6師17團)廣州青年墾荒隊員留守群體。
  • 海南農墾紅昇農場公司舉辦演講比賽 激勵員工投身自貿港建設
    海南日報訊 (記者鄧鈺 通訊員王學東)日前,在瓊海市萬泉鎮東升居,海南農墾紅昇農場公司舉辦「凝聚青春力量,建功自貿港」演講比賽。來自公司各崗位的11名參賽選手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緊緊圍繞「凝聚青春力量,建功自貿港」這一主題開展演講,他們立足崗位職責,講述真實鮮活的事例,充分展現銳意進取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經過激烈角逐,評出一、二、三等獎共6名。
  • 三亞南新農場改革第一年:開創「南新模式」助力海南農墾改革
    人民網訊 「2017年末,南新集團庫存貨幣資金達3.3億元」「2017年盤活農用地11207畝,可用土地增加238%」…… 擁有60年歷史的南新農場移交三亞市第一年就用實實在在的「硬數據」書寫著海南農墾改革的「南新實踐」,在數據的背後包含著南新農場職工享受改革發展紅利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海南農墾:農業「國家隊」打贏改革「翻身仗」
    「改革風暴」拆藩籬卸包袱走進原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場部,仿佛回到一個上世紀80年代的小城鎮,醫院、派出所、電廠等「五臟俱全」,全都圍在大圍牆裡。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政企合一、社企不分的海南農墾陷入發展困境。2015年底,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成立,海南農墾向完全市場主體轉變。農場企業化同步推進,38家農場全部轉企改制。
  • 農墾改革 青海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移交地方
    標誌著青海省農墾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全省20家國有農牧場全部將承辦的公檢法、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職能納入地方政府管理。  青海省20個國有農牧場,2015年末,社會總人口51910人,農牧業從業人員17942人,在職職工8804人。土地總面積55萬公頃,農牧業生產總值3.78億元,資產總額14.4億元。
  • 省農墾集團潘村湖農場:穩穩的收成 穩穩的幸福
    在田間,安徽省農墾集團潘村湖農場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邱達正在查看小麥長勢。這幾天,他一有空就到田裡看看。此刻,身邊的麥穗已經轉為黃綠色。邱達隨手掐下一穗,慢慢搓開:「你看,這個麥粒很飽滿,放在嘴裡嚼起來,有一股清香。今年的收成整體不錯!」
  • 安徽農墾皖河農場公司今年秋種「有講究」
    今年入秋以來,安徽農墾皖河農場公司在抓好秋收工作的同時,按照「圍繞市場調結構、綠色發展提品質、強化科技促增產,訂單生產保增收」的總體思路,科學謀劃秋種工作,著力抓好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實。  因地制宜調優種植結構  皖河農場公司是墾區農業大場之一,耕地自然稟賦差異很大,農場公司農技部門通過實地勘察,並通過基層單位與種植戶談心算帳,積極引導職工家庭農場科學安排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
  • 海南農墾東昌農場公司胡椒開採 日採摘青胡椒8.7萬餘斤
    海南日報海口6月8日訊 (記者鄧鈺 通訊員林寶華)6月8日,在位於海口市大坡鎮的海南農墾東昌農場公司的胡椒種植園中,農戶們正忙著採摘胡椒。6月是胡椒成熟採摘的高峰時期,目前,東昌農場公司日採摘青胡椒8.7萬餘斤。
  • 北大荒農墾集團香坊實驗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和公司正式掛牌
    12月3日上午,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香坊實驗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和公司揭牌儀式舉行,標誌著綏化、哈爾濱管理局改革試點邁出了實質性步伐。農墾總局黨委書記王兆力出席揭牌儀式並講話。,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為主線,以創新體制機制、轉變農墾管理方式為重點,以農墾管理體制從現行的三級管理向兩級管理轉變為突破口,破除農墾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弊端,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著力做強做優做大農墾,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
  • 海南農墾成立基金管理公司 助力「八八」戰略
    扛起國企擔當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的設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財政部農業司,以及合作夥伴、金融機構等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海墾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表示,海南農墾將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切實扛起國企的責任和擔當。
  •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濃江農場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場長...
    佳木斯市監委消息,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濃江農場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場長楊曉飛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監察調查。楊曉飛簡歷楊曉飛,男,漢族,1965年6月生,黑龍江寶清人,1983年12月參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會計學專業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在職大學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研究員級高級會計師。
  • 黑龍江省農墾勤得利農場原黨委書記、場長徐子君被查(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哈爾濱5月22日訊 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勤得利農場原黨委書記、場長徐子君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監察調查。  1985.09—1987.07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經系財務與會計專業學習  1987.07—1990.08 省國營農場總局建三江農管局七星農場二分場會計  1990.08—1994.06 省國營農場總局建三江農管局審計處科員  1994.06—1997.09 省國營農場總局建三江農管局組織部保險科科員  1997.09—1998.05
  • 海南農墾中建農場難僑職工編「越南帽」走致富路
    華聲報消息:利用管護膠園、上樹割膠之外的空閒時間,海南農墾中建農場僑三隊職工靠編織「越南帽」闖開了市場,職工們也由此走上了一條富裕路。如今,該隊職工光是靠織帽就每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還帶動起了周邊生產隊和農村群眾組成織帽大軍。   據海南日報報導,來到僑三隊,只見家家戶戶門前都坐滿了人,都在認真地埋頭編織「越南帽」。